口述=張瑋琦 撰文=蕭琮容 攝影=許博翔

張瑋琦一身月白洋裝,拉著小行李箱精神抖擻從騎樓走來的時候,氣質恍如教養良好的日式女性知識分子,讓人印象深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副教授張瑋琦一面打招呼,一面笑嘻嘻說,前一天才結束跟食育課程的學員們去宜蘭割稻,這行李箱裡裝的可是沾滿泥巴和稻芒的臭衣服呢。

如果熟悉網路的讀者,可能知道張瑋琦主編的台北市產發局食農教育手冊, 是主張科技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的人群,近來主要的檢討目標。她從自身的成長背景、留學日本時期親身經歷的食農社區活動,以人本的精神摸索食農教育的可能性,分享日常食物安全貼心指南。

張瑋琦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日本國立千葉大學人間環境地球科學學術專攻博士

日本飲食教育的開展,主要開啟於二戰後嬰兒潮後誕生的世代。這代人知識教育水平提高,成長的過程經歷世界石油危機,因而更在意日本本土的環境、農業與食物的意識,也包含著愛國心和鄉居生活的樂趣。

地方的公民會館提供很多的課程給婦女們參加、好比插花、認識作物、準備嬰幼兒食品的成人教育課程。我在日本留學期的課暇時間,跟著房東太太一同去上課,發現日本的主婦、孩童、青少年、婆婆,都可以透過這一系列的課程來學習到日本國家認為國民應該具備的基本飲食態度。當我回到台灣之後,雖然出身研究文化的人文學科,也試著整合農業業者、教育單位、友善的理念銷售通路,來發展適合台灣的飲食教育道路。在跨文化的教育以及研究背景下,我特別提倡「食物系統」的概念。所謂食物系統,主張地方的人群跟環境能夠建立一套以食物來調節、循環並永續的關係。在前現代時期,人們自給自足的情況就是如此,而在當今工業化的二十一世紀,食物產業主張企業化之餘,希望能夠跟人們擁有互信透明的關係。

在日常建立食安習慣

我認為開放五感的可能性,信任自己身體訴說的經驗,是可以身體力行食安的方式。以下提出五點,是一般人都能夠嘗試做到的食安指南。

1.親手製作料理
至少從週末閒暇的時候開始製作料理吧!享受烹調的過程、邀請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體會用餐的愉悅。

2.認識你所購買的食物
除了用五感感受食物外,閱讀食品上的標示:保存製造日期、成分表、標章履歷。食品的成分表中如果其中有看不懂的名詞,搞清楚再買。標章則代表具有國家把關,可以食得安心。

3.建立味覺的敏感度
味覺敏感度其實是食物安全最後一道保障。我們明白政府把關、食品出廠時檢驗合乎規定,但有時生產、運送、儲存過程可能出現預期之外的失誤。像是,凸起凹損的罐頭、日曬酸化的食品,這些是消費者應該要有能力直接辨認出來。

4.盡量食用當季、食物里程短的食物
老祖先說「不時不食」,吃當季的食物意味著人不需向自然環境付出多餘的成本來製造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也不需要另外施藥。除了價格合理之外,對環境負擔低、適合永續發展。另一方面,在中醫養生的概念中,盛產的食物剛好可以對應到季節養生指南。好比夏天吃瓜清熱,秋天 攝取澱粉類如栗子跟南瓜。

5.支持對環境友善的食物生產
用有機、無毒農業的方式生產的農產品。有機蔬菜是否比慣行農法大量耕種的蔬果具備更多的養分,還在爭論中,但對於環境永續的確是比較好的。

Tips
1.外食不用免洗餐具,以防攝取到釋放的漂白劑及化學物質。老化的塑膠餐具也不建議使用。
2.自行採買食材、練習烹調。
3.參觀食品的製作過程、認識食物的誕生。
4.運用五感身體經驗來協助認識健康新鮮的食物。
5.食用當季、對環境友善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