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6731093858
Lawson攜手KDDI與三菱商事,於東京高輪開設首間智慧便利店「Real×Tech Lawson」,導入AI、機器人與遠端虛擬收銀員,打造兼顧營運效率與人性科技的零售未來場域。此實驗門市也將成為智慧城市的核心節點。
2025/06/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731095153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聚焦精準營養、ESG永續、品牌敘事力與冷凍餐飲四大趨勢。展場不僅展示先進食品科技,也成為城市品牌再造的舞台,16縣市以地方農產、食農教育與故事行銷搶攻消費者目光。從銀髮營養到地方創生,台灣食品產業正以創新與永續並行,描繪未來市場版圖。
2025/06/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591090977
2025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將於6月25日至28日於南港展覽1、2館舉行,展出規模達4,500攤位,整合食品、設備、生技、包裝等五大專業展覽。展會以「精準營養」與「綠色智慧」為主題,聚焦植物肉、個人化營養、AI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等未來趨勢。新設三樓展區主打冷凍與即食食品,展現創新加工技術;二館則聚焦未來食品與農食科技。展期同步舉辦論壇、導覽與媒合活動,打造亞洲食品產業全方位交流平台。
2025/06/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6111090410
面對美國牛隻供應短缺與產能壓力,全球前三大牛肉加工商與供應商嘉吉(Cargill)宣布斥資近9000萬美元,於科羅拉多州牛肉廠導入自動化與AI技術。透過CarVe系統與3D視覺切割裝置,提升紅肉產率、降低工傷風險,同時達成99%資源利用率。
2025/06/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231089001
從養豬戶到連鎖便利店Lawson社長,竹增貞信的職涯轉變,正是巴菲特慧眼識英雄的關鍵!這篇文章深入剖析日本「總合商社」的獨特魅力,特別是龍頭三菱商事。不只看財報數字,更揭開其培育跨界頂尖經理人的獨門秘術。透過頻繁的職位輪調與實戰歷練,商社打造出能駕馭全球多元事業的「超斜槓人才」,這正是它們能在變動市場中永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025/06/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091089520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響應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攜手農業部推動「在地供應鏈信任共創計畫」,首波由14家連鎖品牌宣示使用國產鮮乳,實踐在地、信任與永續核心價值。
2025/05/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611085368
當AI不再只是冰冷的運算,而是餐廳裡能幫你點餐、備貨、QC出餐的最佳夥伴,智慧餐飲的未來已然到來!金色三麥攜手拍檔科技旗下WiXtar星益欣,於2025年COMPUTEX打造期間限定「AI餐酒實驗室」,實境展示AI如何從前台到廚房、從顧客服務到備料叫貨,全方位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滿意。
2025/05/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731084356
foodpanda啟動史上最大優惠行動,自2025年5月19日起推動「天天65折」,攜手超過4,500家品牌,祭出折扣、免運、加值三大策略,滿足不同用戶的消費需求。
2025/05/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091079428
根據觀光署2024年旅宿業調查,本國籍旅客減少近400萬人次,國內旅遊市場因此面臨挑戰。為提升酒店業者的吸引力,「以餐帶住」是新的策略,將吃的要求轉向成情感價值的給予,透過與城市特色與AI結合,提升酒店旅宿業者的營收與品牌影響力。
2025/04/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971077630
服務業常重視「本業經驗」,但跨界經理人憑藉通用管理能力與外部視角,反而能有效推動變革,成為企業突破困境的重要力量。
2025/04/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851073947
「餐飲智創未來:數據驅動 × AI 助攻,解鎖市場增長密碼!」論壇即將於2025年4月22日在AWS台北辦公室盛大舉行。本次活動匯聚多位重量級產業專家,將深入探討餐飲業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科技實現智慧化轉型,提升營運效率與顧客體驗。
2025/04/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091072323
全聯併購大潤發成立「大全聯」,關注O2O物流深化、數據整合與數位轉型。消費者體驗與競爭格局變化成市場關鍵,未來零售產業將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2025/04/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471071785
近年來,全球咖啡期貨價格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導致價格飆升,不僅衝擊全球市場,更直接影響台灣咖啡品牌與消費者行為。品牌企業應持續強調品牌價值、會員制與優惠活動,維持消費者的黏著度。長遠來說也需要積極尋找穩定供應鏈以減少受到期貨價格波動影響。
2025/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091066526
深耕台灣烘焙市場45年的一之軒正式推出「優植學院」,將「健康、永續、環保、文明」4大理念融入商品開發,攜手烘焙產業上下游夥伴,推廣純植物烘焙。此外,「流心綠拿鐵鹽可頌」是由一之軒烘焙主廚張世彬與綠帶純植物烘焙創辦人曹思蓓共同研發,並在2025年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公開其研發過程與技術分享。
2025/03/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971064633
銷售全球的美國知名保鮮盒品牌Tupperware(特百惠),2024年9月宣布破產震驚市場,揭示其在數位轉型、社群媒體行銷投入不足、價格定位與環境永續性上的失誤。該品牌的早期成功依賴創新的直銷模式,但隨著消費者行為的變化,未能適應現代購物趨勢,最終導致衰退。
2025/03/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851064845
2025年第一季全球豬肉市場持續面臨穀物價格、貿易政策和疫情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挑戰,從而影響國際供應鏈之餘,台灣畜牧與養豬產業又該如何應對?
2025/03/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471061988
王品集團旗下韓式料理品牌「初瓦韓式料理」開幕2年半,全台共3間門市,即使有韓國五星主廚孫榮助攻,全台門市將於2025年3月3日正式結束營運,王品集團證實:「為汰弱留強、提升營運效,各門店將由集團內的其他品牌進駐,並媒合同仁轉入集團其他品牌繼續服務,相關福利、年資、權益,不受任何影響。」
2025/0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471061788
7-ELEVEN整合「i預購」與「i划算」雙平台,擴大農村直送與全球鮮果銷售,攜手農村水保署推動「農村好物」,助社企商品進入市場,業績倍增。
2025/02/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611059862
2024年台灣零售產業規模達新高,疫情後消費反彈逐漸結束,市場增長放緩,回歸以人口結構與所得變化為主的長期成長動能。便利商店、超市及量販業仍持續增長,電商也顯示穩健復甦。
2025/02/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471054381
拉亞漢堡執行長徐沛源透過數位化改造早餐店經營模式,從點餐App到會員數據分析,不僅解決顧客痛點,還提升營運效率和營收,成為傳統早餐業數位轉型的成功案例。
2025/01/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611044960
饗樂餐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7797,簡稱「Q Burger」)於2025年1月2日 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宣布,將於1月6日以每股118元正式登錄興櫃市場,董事長鄭瑞賓表示,公司使命為「年輕人照顧年輕人」,願景是「深耕台灣、佈局全球」,走向資本市場旨在落實使命、加速願景,並實現永續經營。
2024/12/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851042946
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成為市場主力,許多業者都積極推動年輕化和數位化轉型,以保持競爭優勢,而連鎖早餐店又該如何轉型,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從聲量排行前2名Q Burger與早安美芝城,深入了解連鎖早餐店的行銷策略。
2024/12/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231041908
自2018年到2023年台灣電商物流產業規模增長至新台幣422.9億元,不僅展現出穩定的成長動能,業者也持續強化投入資源,讓產業迎來結構性的轉變,由大型3PL物流企業、大型便利商店、大型電商及開店平台等3方勢力瓜分電商物流市場佔比帶動產業結構風貌劇烈變化。未來流通所彙整台灣電商物流產業情報與企業動向,梳理主要業者經營數據與競合關聯,觀測台灣整體產業的未來趨勢變化。
2024/11/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6111031313
すき家為應對人手短缺、原物料上漲等挑戰,母公司善商控股成立數位轉型推進室,力求能提升顧客消費體驗,不僅依靠大規模商品化系統,分析並改善門市經營狀況,更推動自動點餐機、無現金支付與一次性容器,以降低勞動成本。
2024/11/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591029073
2020年起台灣過去單一零售產業不再穩坐江山,在疫情與純電商業者的快速滲透下,綜合零售產業地殼發生劇烈的變動,未來流通所彙整15年來台灣零售及電商產業經營數據,結合產業重要事件,觀測台灣零售產業長期趨勢變化。
2024/1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611024966
超秦集團董事長卓靖倫認為中小企業最痛的挑戰是知道要轉型,卻不知道從何開始,並建議以企業初衷作為開始的方向,以及跟政府機關合作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
2024/11/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471024980
隨著美國亞裔的人口不斷增加,美國年輕人對異國風味的興趣增加,因此亞洲的飲食文化掀起一陣風潮,提供台灣連鎖加盟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機會逐漸增多。然而,面對不同市場客群與新政策的未知變化,台灣品牌又該如何應對呢?
2024/1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591023378
疫情後,台灣零售業面臨原料、物流和勞動成本上升等挑戰。為應對這些問題,業者積極佈局數位科技,導入行銷工具和會員經濟,提升運營效率,促進數位行銷的快速成長。
2024/10/3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611020766
統一集團入股PChome及收購Yahoo電商,透過本身零售網絡、多元化的產品線及服務,以及完善的物流和冷鏈系統,結合PChome深厚的電商經營基礎,可以導入電商經營思維以及加快數位轉型,且Yahoo電商有穩定的消費客群,與PChome的結合,可以擁有更龐大的消費客群。
2024/10/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111021916
foodpanda將消費者、外送夥伴、合作商家緊密串聯,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2024年特別舉辦首屆「金食獎」表揚所有卓越的商家夥伴,成為餐飲界一大盛事。本次共頒發21個獎項、表揚81家合作夥伴商家,更有10萬名饕客票選出台灣各地美食代表。
2024/10/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851020742
食品流通集團統一集團斥資認購PChome 30%股份,藉此擴大線上市場版圖,並結合自身的實體資源優勢,提升配送與數位化服務,加強對消費者的附加價值。
2024/10/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091018321
於1983年以三商巧福牛肉麵專賣店起家的三商餐飲,目前旗下擁有11個品牌,跨足中西日義式料理,2024年截至第三季累計營收已達新台幣47.82億元,年增9.96%,並預計在11月下旬正式上市。
2024/10/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591017371
台灣最大餐飲集團「王品集團」於2024年10月1日宣布與外送平台foodpanda展開專屬合作,讓外送平台產業動態再次成為焦點,從顧客市場、競爭同業和附加價值這三個面向來看看外送事業未來前景。
2024/10/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091015226
從前必須由人工逐筆盤點的工作,藉由AI便能迅速生成不同區間的報表和趨勢圖、發現特定餐點的剩餘高峰點、靈活運用數據並進行同期比較和消費者行為分析。在基本的重量和成本金額資訊之外,晶華酒店栢麗廳導入的AI廚餘機還能換算出廚餘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正餐等量、廚餘的銷售額占比、每人份廚餘克數,並據此協助業者制定廚餘減量目標基準線。
2024/10/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6851015240
面對持續的勞動力短缺問題,許多餐飲業者紛紛投向自動化、AI技術化解決方案,不僅可以幫助業者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更能夠提升餐廳的長期營運效率並改善顧客服務體驗,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本專題《缺工下的餐飲業解方?AI真的能開啟智慧餐飲新格局嗎?》將以目前台灣餐飲業者已實際導入AI技術的各面向為切入點,探討AI將如何塑造餐飲業的未來。
2024/10/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611015369
和機器語音對話一久難免會令人感到疲乏,若語音訂位流程過於冗長,可能會讓消費者失去耐心,並降低使用服務的意願。因此,AI語音訂位系統在操作流程的節點上會更精簡,不必讓顧客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完成訂位。若客滿訂不到位時,AI語訂位音系統還會推薦其他有空位的時段。在消費較高的餐廳中,系統也會在日期將至時撥打給消費者做訂位確認,以控制no show比例。
2024/10/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6731010557
美國星巴克2024年8月13日宣布挖角連鎖速食墨西哥料理Chipotle的執行長尼可擔任新任董事長兼執行長,讓美國星巴克股價單日暴漲逾24%!
2024/10/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6971009231
王品集團與外送品台foodpanda與2024年10月1日共同宣布展開全新獨家合作,旗下21個餐飲品牌、超過300家餐廳獨家上架,10月31日前輸入指定優惠碼可領取500元美食金。
2024/09/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993312
從2016年開始,全聯開始佈局烘焙產業到2023年業績就已經達到了12億!在初期就與日本最大冷凍麵團供應商阪急麵包技術合作、引進獨家授權的冷凍麵團,但麵包保存期限短又賣不出去,導致麵包是賣一個賠一個,直到培養了忠實顧客,才慢慢開始轉虧為盈。
2024/08/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988515
2024下半年有許多活動與節慶,是餐飲業者重要的時刻,此篇文章從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餐飲文化改變、整體機會與挑戰等不同面向來分析未來發展風險,讓大家能參考不同的觀點。
2024/08/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985777
2023年台灣整體產業規模相較2022年成長許多,但受到疫情及消費者模式轉變影響,不同產業的市佔率有了分歧的變化。
2024/08/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984246
成立未滿兩年的全聯全支付會員數成長近500萬人,卻也虧損了近逾9億元,且1000萬PX Pay會員中,仍只有約400萬會員成為全支付用戶,還有超過半數沒有成功移轉。此次拋出最高4.5%回饋無上限作為誘因,期望能培養忠實顧客。
2024/07/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973863
美國新創Owner.com協助街邊小吃店設計網站和規劃SEO,為他們量身打造專屬的訂餐App,顧客只要加入店家的官方LINE帳號,就能在線上點餐並以線上支付方式付款。目前完成了3,300萬美元(近新台幣10億元)的融資,並且至今已經擁有數千名客戶。
2024/06/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965254
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協會)成立30週年,宣布不再只是驗證機構,朝「多元化的技術服務機構」發展。和日本品安全管理協會合作升級,簽署食品產業永續供應鏈發展評量平台,帶領食品產業共同朝向永續發展邁進。
2024/06/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966278
許多台灣食品業者有意投入ESG轉型但可能面臨不知從何下手的困境,2024年6月27日「台灣食品業ESG轉型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各界專家分享從雲端運算服務、預測性維護方案、烘焙業者ESG實踐案例、食品業碳盤查,共同解析台灣食品業ESG轉型發展趨勢、當前面臨的挑戰與因應對策,並探討創新數位科技在助力食品業者加速實現減碳和永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2024/06/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962911
2024年邁入44年的烘焙品牌一之軒,董事長暨總經理廖明堅表示在轉型前應該先考慮轉型時該解決什麼問題,而且「員工教育」是數位化的關鍵,如何在數位化的過程中讓員工也同時進步也是重要的一環。
2024/06/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954483
人工智慧在餐飲零售的應用並不是為了取代人力,而是要在缺工的大環境下,協助企業減輕人力負擔,釋放人力做更有價的服務、並提高門市及總部的人均產值。因此,缺工危機其實同時是餐飲產業升級的轉機,重新定義了市場中的人力需求樣態。
2024/06/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949767
2024年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Food Taipei Mega Shows)將於6月26至29日在南港展覽1、2館舉行,涵蓋台北國際食品展、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及台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展會專注於數位科技應用和智慧製造,引領餐飲、包裝和食品加工業的綠色轉型,並首度推出Green Vision Award,表彰實踐ESG承諾的參展商。展會期間將舉辦多場高含金量講座及精采活動,即日起開放食品相關業者線上免費登記參觀,一般民眾可於6月29日購票入場。
2024/05/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947800
景文科大餐飲管理系是北部餐旅業人才的培養皿,擁有「南高餐、北景文」的響亮招牌。校長于第表示,學校獨有的「社團」制度,讓學生能跨領域探索培養第二專長,師徒制的教學也讓學生累積廣大人脈,成為未來創業的養分。同時,景文活躍的「團體戰」制度,讓學生在學期間培養團隊合作能力與學習力,優秀的實戰經驗也讓許多企業都主動找上門。
2024/05/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938546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美妝與藥局相關企業業績規模年年成長,業者也紛紛因應趨勢做出回應。像是日本藥妝店以平價食品搶商機、建立自有品牌;台灣藥妝藥局則朝多元化發展。此外,企業併購與擴點、數位科技導入也是美妝產業發展趨勢。
2024/05/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939253
茶飲品牌TEA TOP第一味參與2024年5月3日至6日在台中國際展覽館舉行的「台灣連鎖加盟創業展」,此次參展推出導入「智能吧檯」,以解決業界的缺工困境,指出若以每位員工月薪34,000元計算,1年可省下80萬元以上的人力成本。
2024/04/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937546
5月報稅的季節即將到來,超商龍頭全家與7-ELEVEN紛紛推出多項優惠。有食品增量大回饋;也有繳費贈購物金,更多優惠好康趕緊往下看!
2024/04/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932584
大數據、AI人工智慧相關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技術快速發展,協助食品製造與零售業做出更多以資料科學為依據的未來規劃與決策,優化企業在製造、管理及服務之效率與創新,發展「智慧商業模式與全通路服務」來強化企業競爭力與市場商機。
2024/03/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920901
台灣肯德基2024年3月18日宣布「外送共享中心」服務版圖,將全面涵蓋至全台所有外送門市,並承諾全年「專業外送25分鐘美味到」,提供消費者更專業快速的外送體驗。
2024/03/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920375
2024年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盛大舉辦,烘焙產業在走出疫情低後嗅出消費者的需求脈動,重要的健康趨勢包含天然無添加、提高烘焙品營養價值、以及蔬食飲食,業界也開始注重雇主與員工的健康,展現產業向更健康的轉型。
2024/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919578
肯德基持續升級數位化服務,全新升級「數位未來店2.0」首創數位迎賓櫃檯和AI實習店員,除了更溫暖與人性化的智能體驗外,肯德基也實現從點餐、取餐到用餐皆能零接觸的條龍智慧服務,也更能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2024/02/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910530
引客數據手握30億筆實購消費數據,能為客戶描繪出更加具體且明確的消費者輪廓,提供企業必備的研發、銷售、行銷決策數據。2024年引客數據宣布將加入遠景股份有限公司、源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聚豐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拾光FoodChill的類集團合作,引客數據將以實購數據分析專業,確認台灣品牌往海外擴展時能拓展到類似族群,助力更多台灣品牌成功打入海外市場。
2024/0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910011
亞尼克即將在2024年3~4月收掉6家實體門市,消息一出引發許多議論、甚至有亞尼克即將倒閉的傳言,董事長吳宗恩2024年2月27日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營運一切正常,2024年實體門市和YTM二代機將同步拓點。
2024/0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906757
成立42年的如記食品加工廠,能在各大量販超商看見它的蹤影。從賣米血糕的家庭工廠出發,經歷一次次的轉型,產線愈增愈多條、產品也逐漸多元且通路廣泛,多元多角化的經營使如記能夠持續研發多樣的鮮食食品,甚至展望海外市場。
2024/02/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907983
肯德基2022年於台北首創「數位未來店」,透過數位科技與智能服務,結合自助點餐機、手機掃碼點餐與智能快取櫃等服務,大幅節省排隊時間,提升點餐效率與品質,以此增加來店用餐人潮。
2024/01/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901438
為解決全球勞動力匱乏危機,物流產業近年積極將產業推進至結合尖端技術應用的智慧化領域,智慧倉儲、自主移動機器人等各項解決方案不斷推陳出新,為現代物流業帶來進步。未來流通研究所繪製「台灣物流數位科技產業地圖」,呈現主要業者經營數據與競合關聯,歸納3項重點,做為觀測物流數位科技產業的參考基礎。
2024/01/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95673
目前旗下已展開8個餐飲品牌、共166間分店的築間餐飲集團在2023年12月21日登錄興櫃,除了目前已展開的5大品牌:「築間幸福鍋物」、「燒肉Smile」、「本格燒肉」、「有之和牛」與「繪馬別邸」之外,2023年底推出的全新品牌「築間酸菜魚」預期2024年會在香港銅鑼灣開出第一家築間酸菜魚,成為築間海外第一間分店。
2023/12/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893809
高效奔跑的時代下,享用美食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犒賞。綜合觀察2023年消費者用餐趨勢變化,由聚餐節日、訂位以及結帳習慣等改變,提供業者更多策略擬定想法。
2023/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891261
2023年12月14日,屏東縣政府與海尼根攜手第2屆《夢想青農孵化行動》徵件開跑。本年計畫獲農業部指導,除有「夢想計畫招募」,還有「基盤星點計畫加碼補助」,總獎金達50多萬元及其他附加價值;期待藉企業影響力支持農友數位轉型、提升農產銷量、強化地方競爭力。
2023/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91304
Uber Eats舉辦「2023Uber Eats商家合作夥伴頒獎典禮」,頒發14個獎項表揚64間傑出合作商家品牌。Uber Eats分享疫後「隨點即送」需求不減反增,平台上訂單成長超過2倍。此外,更進一步分享2024商家趨勢,在面臨諸多大環境挑戰下,協助商家掌握消費數據規模化、Uber One會員經濟力、綠色消費潮流、Uber數位廣告、優物流等5大助力開創新局,獲得外送佳績!
2023/11/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975886533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公布「聚餐商機調查」,近5成的消費者,已開始使用餐廳訂位平台或APP;超過6成消費者每2週至少有1次聚餐活動,與平日相比餐費高出超過100元。挑選餐廳方面,男女皆優先考量交通與價格,但女性更看重菜色和口味、男性更注重餐廳類型。
2023/11/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878431
遠東SOGO首開減碳先河,在沒有同行進行減碳策略的情況下,SOGO創先定義百貨碳盤查項目與標準,於2015年天母店取得百貨業第一張碳標籤、2017年在各店禁用一次性與美耐皿餐具、2018年獲頒業界首張「減碳標籤」、2022年加入 EP100,目標在2028年提升能源生產力50.52%,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加入的百貨業者。
2023/09/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69703
智慧餐飲科技領導品牌iCHEF完成10年佈局,宣布正式將「訂位管理」功能上線。不論是消費者或餐廳,都能更有效的運用1個APP就完成所有需求,使餐飲科技的關鍵拼圖更加到位。
2023/09/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65339
台灣咖啡廳林立,在熱鬧商圈步行15~20分鐘就有近50家咖啡店,不只連鎖品牌,也有主打主題餐點、現做甜點、特色風格、極簡主義等的咖啡廳,這5種新世代咖啡館的面貌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商機,除了掌握未來咖啡店的主題發展外,對應目標客群所延伸的服務也是關鍵,除了好的咖啡、餐點與店內的氛圍外,回歸「人」的服務才能感受到溫度並且選擇再度光臨。
2023/09/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098862822
必勝客台灣第300家門市「新莊中原店」於2023年9月6日盛大開幕,必勝客特別相中坐擁三大重劃區、人口數高居全國第四名的新北市新莊區,作為全台第300店據點,而與全台同慶和回饋消費者,將於2023年9月6日~9月8日在PK APP大贈送點數!凡PK APP會員於必勝客外帶消費滿1千元,就加贈點數300點,可免費兌換價值658元的任你配套餐1份!
2023/09/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860189
「老店」就像是一種經過考驗,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信任的品牌,現今透過網路搜尋,看到越多人曾經的推薦,以及老店的新聞甚至是背後故事,都可能作為前往嘗試或是再訪的理由,老店面臨數位轉型必須思考形象與接觸點的數位化發展,餐飲業老店在進行數位轉型有4個重點需要注意。
2023/07/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846230
根據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綜觀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公開財報,評選出全球前250大零售業。令人矚目的是,台灣的統一超商和全聯福利中心成為唯二上榜的代表企業。
2023/07/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46804
首間無母店相鄰的無人超商「X-STORE 7」現身新竹,10坪空間容納15台IOT智能貨架,超過300款商品供消費者選擇,目前試營運1個月已服務超過2000人,更引進AI模型打造虛擬店員滿足顧客需求,加速AIoT產業改革的腳步。
2023/07/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46373
隨著疫情回溫,飲食產業開始思考如何做出新的樣貌,除了線上和線下的整合外,發展品牌力、留住顧客也成了同等重要的一件事情,一起來看春一枝、禾發堂、林聰明沙鍋魚頭和CYBERBIZ的分享,看他們如何轉換在地元素為品牌特色。
2023/07/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44773
台大物理博士鄭景丞將半導體技術與咖啡豆烘豆技術二者結合,打造出全球首台近紅外線烘豆機,不只節能省時更精準化烘豆速率與焙度,將咖啡豆數位轉型也成功將技術銷往海外20餘國。
2023/07/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844642
由於全球疫情常態化,市場回溫看好2023年下半年餐飲業將持續蓬勃發展,瓦城將採取差異化展店方針,以及多品牌經營策略,讓餐飲集團無論是在展店佈局或是資源統籌方面都展現高效率,加速擴張市場版圖。
2023/07/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41292
全家便利商店的「數位商模推進部」耗時2年開發「Fami煮煮」料理包,從一開始跨店取的訂閱服務,到深入會員經營模式轉變,從中發現新的客群。
2023/07/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39976
肯德基自2023年7月3日起,於六都首創「外送共享中心」,整合區域資源透過結合電腦自動配發訂單、追蹤餐點與外送時間,將整體流程數位化,以新外送服務模式領航台灣速食業數位創新轉型。
2023/06/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835845
疫情過後,影響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也改變餐飲業型態與商業模式,包含讓消費環境的外帶外送服務更完整,以及增加許多新鮮蔬果型態店家。
2023/06/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829781
隨著經歷疫情影響、人力調整以及品牌的數位升級,大坪數及開店年限時間較長的店面就會面臨關店的挑戰,從近年麥當勞的店型調整,可分析出五大原因。
2023/06/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829755
在疫後餐飲產業復甦飛快,一掃過去陰霾,然而帶動經濟成長之餘,也面臨到缺工的重大困境!到底如何從產業缺口中尋找適合的營運解方,共創更好的產業發展?除了調整徵才規格,餐飲業者也應精通OMO的應用,以最低成本去實現最大的效益,才能取得致勝的優勢。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26979
「鬍鬚張未來科技概念店」搶先於2023年5月31日亮相!現場搶先展示AI多國語言辨識的智慧點餐機Kiosk,不但可以利用AI技術提供更便利、快速的服務給消費者,概念店更將整合軟、硬體設備,應用AI、數位化、KDS廚房系統、廣告叫號等技術,預計能舒緩餐飲缺工的現況。
2023/05/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822624
在世界各地,超額生產的食物與隨之而來的食物浪費天天上演,光是台灣每年就會丟棄將近3百萬公噸的食物。要如何減少剩食,讓多餘的食物找到新出路?抑或是調整飲食習慣就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023/05/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21593
飲食產業從業者該如何從心出發,堅持初衷與初心只為做好一件事?一同了解芳茲生技、祥記Shangi和起士公爵這些品牌,如何從體現職人的精神,創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818689
食農餐飲科技創投與加速器「扶田資本」於2023年5月10日宣布加速器第三屆報名申請開始。在本屆的加速器計畫中,扶田資本將持續深化國際鏈結,為新創團隊串接北美及亞太地區食農餐飲企業資源!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811160
百事可樂自2021年11月支持馬德里食物銀行「Banco de Alimentos de Madrid」數位化,透過西班牙百事可樂的參與,提高食物銀行的生產力。在數位化的轉型中,百事可樂從計畫中所學運用在公司提供解決方案和效率,從而更好地為未來做好準備。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812241
聯華食品彰化廠在2023年4月25日清晨6點多傳出火警,彰化縣消防局緊急出動救災,造成廠內員工7人死亡、15人受傷。對此,聯華食品對外表示,疑似為機台意外造成起火,已啟動基隆與中壢兩間廠房支援生產。
2023/04/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810922
2021年中國以檢出害蟲為由,宣告暫停進口台灣蓮霧農產品,促使許多長年出口中國的農產品積極轉換外銷跑道。高雄市路竹區出產優質等級「高雄紅蜜蓮霧」重振旗鼓,2022年首度在台銷售,2023年也順利擴增杜拜訂單。
2023/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01470
新零售電商平台CYBERBIZ合作品牌數累積超過3萬5千家,透過品牌業者與智能POS數據整合,甚至是智慧倉儲服務,提供合作品牌一站式的服務,近年力推OMO(Online merge Offline)整合,積極擔任媒合的紅娘角色,促進異業合作,期望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攜手合作客戶共同建構零售生態圈。
2023/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01575
Ocard於2023年3月28日宣布推出全新品牌定位,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逸生指出,除了提供一站式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也將透過AI技術與點數回饋制度協助品牌提升顧客忠誠度,並將拓展日本、泰國、香港、馬來西亞等海外版圖。
2023/01/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81482
2021與2022年的雙11購物節買氣不如以往,從實購數據可驗證疫情後的消費行為改變,發現人均消費金額雖然連2年提升,但購買人數下降,代表消費力在近2年更集中在特定商品或特定族群上面。
2023/01/2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470779980
iCHASE創辦人張光甫看準智慧農業未來發展,以及雞隻市場的龐大潛力,他帶著醫工背景轉入家禽養殖產業,推出協助畜農轉型的AI創新技術,率先在家禽產業佈局數位轉型方案,透過AI技術解決雞農在養殖過程遇到的人力與雞隻健康等問題。
2023/01/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80482
福壽實業陪伴台灣人走過百年歲月,茁壯成穩健的企業體,堅守誠信思維創新,重視永續經營的重要性,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循環經濟經營理念,打破外界對老品牌的印象,持續強化企業永續競爭力。
2023/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77211
大武山牧場營運長魏毓恆在傳統畜牧業中推動數位轉型、數據養雞,及時治療生病的雞隻,用風險控管的角度穩定雞蛋的品質與產量,讓大武山牧場成為台灣最大規模之一條龍營運的單一蛋雞飼養場, 2021年營收增加35%。
2023/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74192
福壽實業在生產鏈的每一個落點,均以永續出發,採購本土國產農產品、選用永續種植農作物、購買國際永續認證包材和原料、重視潔淨減碳生產,並優於食品同業擁有22項具有「碳足跡標章」的產品,旨在建構完整的糧農循環經濟體系。
2023/01/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75611
7-ELEVEN宣布在2023年將以「擴大公益團體合作數」、「APP捐款體驗升級」與「多元促捐活動與門市推廣」作為提升公益服務量能的3大手段,並邀請消費者響應OPEN POINT APP促捐活動,2023年3月31日前加入慈善捐款訂閱有機會獲得免費咖啡!
2022/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67402
「永續」是近年最熱門的關鍵字,但是到底該如何實踐呢?「2022FIA飲食創新大論壇」齊聚電通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合夥人王馥蓓、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台灣奧特奇行銷經理張鈺雯、真芳碳烤土司創辦人張文哲,從產業永續四大創新洞察、零售通路從內而外實踐惜食革命的產銷生態、生物科技解決動物飼料產生的剩食議題、小型早餐店也能從事的SDGs,多面向探討永續從產地、通路到中小型業者,無論產業規模,都能共創永續新未來。
2022/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64545
Uber Eats外送平台發現歷時3年的疫情考驗著商家如何在危機與轉機之間共存,並於2022年12月1日公布《2022 Uber Eats 商家合作夥伴獎》,從這些表現優異的商家合作夥伴中歸納出三大逆轉勝的蛻變。
2022/11/1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759136
台灣近2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在後疫情時代,品牌規模能夠帶來的優勢變得更愈加明顯,因此單店和多店品牌都值得積極思考如何擴大自己的規模優勢。
2022/10/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54643
大武山牧場供應了麥當勞、SUKIYA、早安美芝城、三井餐飲集團等品牌用蛋,目前是全台最大的自有蛋雞飼養場,日產80萬顆蛋,在近2000間牧場中,搶下近4%市占率。營業成績如此亮眼的大武山在7年前竟因禽流感撲殺了20萬隻雞,虧損了上億,傳產2代的魏毓恆卻用「數據」造就目前光景。
2022/10/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750536
新北市政府於2022年10月11日推出「20餓餓新北夜胃眠」系列活動,將討論聲量火熱的元宇宙話題結合宵夜議題,更首度結合新北幣並獨家發布400個NFT,將吃融合科技,帶動民眾前往新北市吃宵夜。
2022/10/05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chat/paper/5357749296
為了復興台灣「漢餅文化」,讓漢餅再度融入台灣人的生活中。舊振南又是如何抓準「厚禮數」商機,從導入數位化開始,打造全會員、全通路品牌呢?
2022/10/05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111112115
主講人=舊振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立元
「減碳時代已經來了!」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說道。全球關注減碳、永續的同時,擁有130年歷史以上的台灣老牌舊振南甚至推出全台第一顆有「碳足跡」的鳳梨酥、綠豆椪! 為了復興台灣「漢餅文化」,讓漢餅再度融入台灣人的生活中。舊振南又是如何抓準「厚禮數」商機,從導入數位化開始,打造全會員、全通路品牌呢?
下載完整版講座內容,來聽李立元分享如何將百年老牌革新?
2022/09/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41210
商圈的消費型態雖因疫情造成了影響,但隨著解封的契機降臨,許多商圈和夜市開始重新找回營業信心。數位轉型不能完全取代消費者在夜市與商圈裡的氛圍體驗,只有回歸品牌溝通和組成業者的合作,打造更多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才能讓台灣擁有的獨特商業模式更進化,達到成功轉型與升級的目標。
2022/09/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470743684
休閒食品大廠Calbee(卡樂比)在北美市場推出的植物性零食品牌Harvest Snaps推出全新抖音行銷手法,藉由設計出Snap Sounds特效,讓年輕網友在抖音上用「拆開包裝、吃零食」等聲音創作短片,成功吸引美國大學生購買該品牌零食來拍特效影片。這種行銷手法不只讓Harvest Snaps在抖音上增加品牌曝光度,也讓它藉由消費者參與的方式獲得許多自主性宣傳的素材。
2022/08/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593740577
日本人口減少的問題隨疫情影響又更加劇,勞動力嚴重短缺,故日本全家開始使用數位轉型策略,引進智慧冷飲上架機器人並擬定2024無人商店計畫。
2022/08/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40410
看準未來無人機外送服務,統一集團串聯旗下foodomo外送平台投入2大無人外送測試計畫,結合工研院「AMR無人智慧物流技術」送餐服務並預計於2022年10月在高雄商辦大樓試辦、串聯中光電無人機外送模式,並與黑貓宅急便合作,提供多樣商品讓消費者可以選擇。
2022/07/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30570
萊爾富攜手漢堡王、千葉火鍋等知名品牌打造聯名電子票券,更透過與LINE購物於數位商務領域的深度合作,完整打通萊爾富線上線下通路,自2022年7月26日起,更正式開放全銀行信用卡支付,成為超商業界唯一,實現消費支付零阻力。
2022/06/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20323
萊爾富雖然在全台便利商店店數中排行第三,卻是許多新創便利商店服務的始祖,像冷凍年菜預購、多媒體事務機、門市座位區、4度C鮮食、咖啡寄杯、整買零取等服務,都是源自於萊爾富。秉持著「不看同業,只看消費者需要什麼」的精神,萊爾富做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以穩健的步伐發展自己事業。
2022/06/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593719976
大人小孩都愛吃的元本山海苔,其實是海藻種類「紫菜」經加工後的食品。別看它小小一片,不僅有多種營養素,不管是單吃還是搭上白飯、肉類料理都很美味。
2022/06/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15657
Uber Eats在2022年6月14日宣布與台南市政府、台南市市場處攜手合作,啟動台南傳統市場生鮮雜貨外送,讓民眾只要在家打開Uber Eats App,就可以讓新鮮食材好味隨點即送到府。
2022/06/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11021
餐飲業一直以來更加重視線下的體驗,但91APP看準餐飲業本身具有D2C的優勢,將零售業商業模式應用到餐飲業上,推出「餐飲電商OMO解決方案」,幫助餐飲業者建立會員流量池與數據變現力,加速轉型,搶攻百億商機。
2022/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96669
看準全台高達6兆元的非現金交易商機,由全家便利商店、玉山銀行、PChome集團之拍付國際公司合作成立的全盈支付,旗下電子支付產品「全盈+PAY」於2022年4月25日正式上線,目前有超過1萬個店點可使用。
2022/04/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95095
因應疫情再度擴散,家樂福也跟上「快商務」市場需求推出家速配APP,以「快速下單、快速撿貨、虛擬快賣場」優化快商務服務,讓消費者有更快速、更優良的消費體驗。
2022/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87517
統一欲併購家樂福,加上全聯吃下大潤發,量販通路頓時成為搶手貨,業者盤算的不只是全通路布局,而是瞄準momo、PChome等綜合型電商的軟肋之處——生鮮。
2022/03/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686381
目前家樂福全台共有68間量販店、249家超市,預計在2022年還會增加15到20家超市,以及1家以上的量販店。此外,由於旗下的「Jasons Market Place」品牌授權將在2022年底到期,最快4月底將公布新名稱,維持高檔超市服務,與家樂福超市做出市場區隔。
2022/03/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85105
從全國三級警戒到疫情逐漸趨緩,台灣生活產業及服務業在遭受重重打擊後又面臨解封後強力的經濟反彈,使2021年不論在消費或是產業上都經歷了重大的變動。未來流通研究所依據營業額及成長率,整理出消費及生活產業的TOP20成長、衰退產業類型及2018至2021年成長趨勢產業,以協助掌握產業趨勢。
2022/03/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85555
疫情從2020年爆發後流行至今,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foodpanda於2022年3月22公佈「疫後關鍵報告」,針對外送平台上的各類型訂單數據,與店家數量增減,觀察出「健康餐需求增加」、「生鮮雜貨業績成長」、「外帶自取訂單增多」、「雲端廚房增加」、「個人餐盒選擇多元化」與「出現整合式平台服務」等餐飲與消費趨勢的改變。
2022/02/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677427
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業的環境產生巨大改變,而業者可藉由了解損益平衡點、基礎營業額來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022/02/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357675996
數位化轉型已是極端氣候下農業的必經過程,高雄市為讓智慧農業更加落實,2022年延續去年智慧農業媒合會,已整合農民各種「可數位化需求」,以4大智慧需求,讓農民與科技產業找到對的彼此與供需市場。
2022/01/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44919
面對老化的社會結構、漸趨模糊的零售界線與消費型態的改變,全家透過幾波的內部改革,成功走出四大超商會員人數最多的品牌,帶給消費者多元的消費體驗。
2022/01/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68220
過去3年,精釀啤酒品牌臺虎精釀每年產量都是倍數成長,但工廠人數卻始終維持在約20人規模,產量持續提升、口味上又能多元開發,靠的就是數位工具。
2022/01/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3501
百年餅舖舊振南玩轉電商新潮流!在五代接班人、總經理李立元率領下,2013年舊振南開始投入電商營運,為這個百年品牌創下有史以來最快的營收成長速度,2019年營收創下4.3億元新高,關鍵就在於舊振南一開始投入電商,就是以「全通路」的概念來操作。
2022/01/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7101
2022年1月黑松公司與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出全台首創透過聯網自販機的沉浸式AR互動遊戲–「動物擂台」,消費者掃描動物園內自販機上的QR code,就可進入動物擂台關卡挑戰。即日起完成關卡還有機會獲得Switch等重量級好禮。
2022/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6701
7-ELEVEN在2022年宣布以「地球永續 你我日常」為永續主軸,首波公益募款計畫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倡議環境教育、舉辦實體活動守護環境,落實永續承諾,並藉由數位公益、綠色消費積極架構被消費者倚賴的服務平台。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64563
全家便利商店在2021食創獎以「友善食光地圖」榮獲產業服務創新特優獎項,以高CP值、永續消費、快速查詢3大點顛覆台灣Z世代對便利商店的印象。全家結合銷售和庫存資料,推出友善食光地圖,解決消費者欲購買即期商品卻找不到的問題,在推出後3個月就達到370萬使用人次。
2022/01/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61294
亞尼克、快車肉乾早在10年前就投入電子商務領域,但在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面對這些挑戰,兩家廠商在管理、技術、產品層面等進行改革。
2021/12/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660032
餐飲業為了增加收益,就需了解「營業額提高」與「降低成本」這兩件事,而將成本調整成適當的比例是店家所需面臨的課題。近年來,人事成本逐年提高,要如何調整經營成本對於商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必備知識。
2021/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57409
疫情下,「數位化」已經不只是企業創新的入口,更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百事可樂、星巴克等公司皆擁抱數位科技,以帶動公司業績。
2021/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58142
黑松董事長張斌堂於2021年12月15日表示,原物料成本不斷飆升、今年度已吸收近7千萬成本,但承諾在農曆年前不會調漲。而因應數位時代與2022年元旦起自動販賣機需開發票的法令上路,將斥資5000萬元升級與汰換1400台傳統販賣機。即將迎向百年歷史的黑松,也呼應ESG指標,喊出2025年每噸產品碳排放將減少15%、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
2021/12/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55809
在經濟部工業局指導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所輔導方舟智慧、全家便利商店運用零售場域建構全台唯一「3D導購廊道」,於2021年12月8日舉辦發表會,展示3D虛擬消費創新技術。
2021/12/0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73965605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為協助國內育苗場進行數位轉型,完成開發「蔬菜育苗智慧產銷管理系統」,不僅促進育苗場記帳管理效率,還可縮短二代接班的適應陣痛期。
2021/12/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53342
笠岡はじめ提出帶給顧客快樂、強化顧客的用餐體驗、差異須出現3次等3種差異化方式,建議日本餐廳業者順勢讓消費者記住品牌。
2021/12/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54259
2020、2021年全球籠罩在疫情陰影下,隨著疫情逐漸趨緩,飲食消費市場將在2022年迎來什麼趨勢呢?凱度集團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郭雅芳認為是「永續」,但永續該怎麼做呢?百年餅店舊振南透過自我審視找到品牌目標,不只要做好糕餅,更要獲得碳足跡標章,而雀巢則將永續與商業模式結合,以產品減塑來落實永續。
2021/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53178
從2021年5月起,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國實施三級警戒,禁止餐廳內用,重創餐飲業,因此饗賓集團、台北晶華、寒舍艾美酒店、喜來登,王品集團第一波策略是推出防疫便當;而礁溪寒沐、千葉火鍋則是轉型成超市,挽救低迷業績。
2021/11/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652128
SONY自從在美國被控訴違法著作權法後,開始瞭解到軟體對於硬體的重要性,開始將公司重心投入內容行銷事業,致使公司在數位化浪潮下成功轉型。
2021/11/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51609
從2015年推電商、2019年推外送服務,家樂福在數位化上一直是跑最快的零售業者之一,疫情使家樂福佈了5年的數位轉型工程提前發酵,也促使家樂福再疫情期間帶出超市業績成長50%、電商則成長178%的優秀成績。
2021/11/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46890
2021年10月21日,全家獲頒IDC 2021年「亞太區未來企業大獎」之數據智慧創新獎,在全新OMO虛實融合策略下,線上營收在半年內成長90%,轉換率提升了350%,顯然已成零售業轉型典範。然而,擔任重要推手的黃士杰卻表示「轉型還在路上」,全家的下個戰略布局又是什麼?
2021/11/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50366
飲食產業年度盛會「FIA 2021飲食創新大論壇:以萬變應萬變.破解飲食消費新密碼」將於2021年12月2日強勢登場!路易莎、台灣雀巢、舊振南、山海樓、饗賓餐旅等台灣飲食產業重要品牌將分享獨到產業觀察與經營祕訣。現在報名即贈食力最新季刊1本,兩人以上同行更有票價折扣優惠!
2021/1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43957
老餅店鋪舊振南在李立元執行長上任後,嘗試許多線上營運策略,其中,又以素三牲最為成功。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舊振南的素三牲訂閱制的運作模式,以及老店數位轉型面臨到之挑戰。
2021/10/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42876
餐飲業的未來在哪?疫情後想投入餐飲業卻沒有頭緒?讓客意直火比薩共同創辦人李明元、徐靜蕙,cama cafe董事長何炳霖以及樂檸漢堡執行長陳永中來為你指點迷津!
2021/10/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470642983
漢堡王與TABASCO聯手研發,將各種辣醬加入香酥脆薯、巧克力聖代、爽口雞翅與漢堡,讓美味更升級!
2021/10/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643038
「地方創生」是近年很夯的議題,但到底該怎麼做,大家都在找方向。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花蓮我們在一起」花蓮地方創生交流年會於2021年10月28日登場,齊聚近20個有志於地方創生的在地團隊,腦力激盪共思如何找出花蓮的DNA,吸引人才回流、促進地方發展。
2021/09/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34443
資廚公司iCHEF於2021年9月30日公布針對新趨勢推出更多線上下整合數位服務、「餐廳快遞」等提早下訂,到點配送的服務,將於2021年下半年展開服務。
2021/09/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30950
台灣健康農食品牌「好時令」與「舞間茶心」,於2021年9月16日推出全球第一個導入區塊鏈應用的康普茶品牌,更將啟動「From Farm to Cup」區塊鏈農食履歷計畫。
2021/09/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628408
疫情下,業者不得不推出線上零接觸交易、販售調理包、推出外帶餐盒應變新需求,而消費者也因此回不去了!《食力》調查得出,消費者預測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將加速、自有產品比例提升,獨食商機也將升溫,將餐飲業定位更推進數位化的半零售快餐店。
2021/09/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626553
2021年7月開始,日本東京摩斯漢堡開始實驗新版真人機器人服務生,實現疫情零接觸消費、讓員工居家上班、以及協助殘障人士就業。
2021/09/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25896
Coupang酷澎於2021年9月7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設立第二個據點,擴大急速到貨服務範圍。
2021/09/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623884
在疫情爆發後,72%的企業數位化轉型至少比預期提早了1年,73%的企業有進行數位技術相關的投資,58%的企業有新科技相關產品誕生公佈於世。疫情的爆發加速了整個零售產業數位轉型的速度。除了升級線上服務以外,零售商們也開始在實體店面投資數位設備,創造出零接觸體驗,而根據專家分析發現,這樣的轉變與疫情之間有著絕對的相關性,從產品本身到交到消費者的手中,虛擬體驗、智能化技術等都將成為最新趨勢。
2021/08/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21915
摩斯漢堡串聯四大電子支付系統為基礎,拓展自家APP多元服務,並推動「產品溯源、生產履歷、綠色三合一採購、廢棄物源頭管理」等創新經營政策,積極在疫情間拓展數位轉型。
2021/08/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617813
利用集點卡方式吸引顧客雖然在餐飲業已行之有年,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制定集點規則嗎?用消費金額累積點數來宣傳、不如「來店幾次」來得直白。回饋金額不能隨便決定,回饋率得用累計方式思考。而給顧客的回饋金額可以從成本率來計算。
2021/08/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16994
「快一點」線上點餐平台在2021年8月正式宣布與外送平台foodpanda旗下的pandago物流合作,讓消費者能在下單後20分鐘內享用美食,成為繼iCHEF、肚肚dudoo及LINE SPOT後,與外送業者合作的線上點餐平台。
2021/08/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16320
為了滿足不斷攀升的生鮮及雜貨外送需求,國內兩大外送平台Uber Eats與foodpanda,在近期皆積極與全台傳統市場接洽,期盼能在疫情間搶占生鮮雜貨的外送市場。目前Uber Eats台北的傳統市場外送已涵蓋11間市場,可服務8成台北人口,foodpanda則涵蓋6間市場),但到2021年年底,foodpanda有望藉由持續新增的市場外送,達到服務9成台北人口的目標。因此,未來台灣生鮮外送市場的搶佔及變化,將是兩間外送平台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
2021/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613601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為協助台南市安心餐廳進行品牌線上轉型及行銷推廣,與數位平台攜手合作,建置「台南美食安心點」Line點餐平台,提供民眾線上行動訂餐,讓顧客可在Line上直接進行點餐與結帳。逾40家台南安心餐廳店家加入平台,提供民眾更多元的點餐選擇,自8月2日起首次線上點餐單筆訂單不限金額,優惠折扣30元。
2021/07/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607785
英敏特提出影響2021年全球消費者市場的7大宏觀消費者趨勢,包括:身心健康、社會環境、權利、體驗、價值、身份認同、以及科技。品牌若想在疫情之後與消費者接軌,實現長期繁榮,必須與當前不斷發展變化的消費趨勢保持同步,在變化中實現創新。
2021/07/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09997
餐飲業向來是台灣資本市場中備受矚目重點,而2020年台灣餐飲受到疫情影響,可以發現三個重要變化:台灣餐飲市場走向連鎖化與資本化、日系品牌仍持續增多、餐飲多元化疫情對策成為長期經營戰略。
2021/07/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05973
從iCHEF的數據來看,疫情爆發後,現場外帶的訂單少了7成,外送雖然有微幅成長,反而是「線上外帶」因為省下開銷、降低暴露風險等優勢,持續大幅攀升、成長5倍,受到消費者青睞。
2021/07/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08747
foodpanda 與台北市政府獨家攜手合作,正式開啟傳統市場外送服務,提供數十間攤商,超過百項商品的多元、客製化選擇。 foodpanda預計7月底將有6家傳統市場正式上線,協助攤商數位轉型,創造店家與消費者雙贏新「食」代。
2021/07/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05747
消費者因為疫情的關係減少外出,因此內用營業額減少,很多的餐飲店正陷入苦戰中,為此就必須增加在實體店以外的營業額,例如外帶、宅配、網購等等。餐飲業者若想開始自己的網購事業,有這10大步驟可以參照。
2021/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975606630
本土疫情爆發後,國內外送訂單平均成長3成,而全台夜市紛紛自主或強制停業下,外帶外送成為唯一收入來源,藉此更該把握拓展線上通路,且利用夜市多元性,打造單一夜市外送窗口,更強化夜市特性,開拓商機。
2021/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606654
過往夜市以小額的現金消費為主,但隨著疫情爆發,減少接觸成為消費者最大的考量,過往夜市在整體台灣社會的行動支付推動速度是較緩慢的通路,此刻也必須重新思考,行動支付不只是一種支付工具,更是夜市數位轉型的第一步。
2021/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606773
隨著疫情趨緩,全台夜市陸續微解封,但對夜市業者而言,重新開業不代表沒事了,疫情之後消費者更在意防疫措施是否完善,且夜市在舊有產業體制下,種種管理與環境隱憂仍須解決,才能讓代表台灣庶民文化的夜市永續發展下去。
2021/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606797
新加坡從2020年4月禁止內用後,小販中心同樣面臨生存危機。一年多來,在政府鼓勵、民間與個人積極協助下,小販們靠上架社群媒體增加曝光、使用無接觸支付、配合外送平台等作為,得以挺過非常時期,見證了新加坡跨世代、跨產業攜手合作的奇蹟,讓小販產業與文化更升級。
2021/07/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596899
消費趨勢研究機構凱度發布2021年亞洲品牌足跡(Brand Footprint)排名,指出居家防疫、防護、煮食等種類快速消費品成為疫情下最熱賣的商品種類,而品牌在後疫情時代需要更多創新與溝通才能在後疫情保持穩健,其中普及率更是成長關鍵指標,並可留意四個正在加速的趨勢。
2021/07/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02323
Uber Eats於2021年7月1日宣布,將進軍全台傳統市場外送,首波設點台北、新竹與高雄共9個傳統市場,還可以依據傳統市場客製化需求,派遣小幫手到市場駐點收單、多種客製化選項,還會提供大數據分析給攤商業者,讓菜市場也能更加科技化。
2021/06/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599568
金管會銀行局2021年6月24日宣布,正式核准全家與玉山銀行、拍付國際合作成立「全盈支付」,以及全聯100%投資子公司「全支付」,最快今年國內專營的電子支付將增加為7家。
2021/06/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596487
晶華酒店在董事長潘思亮的帶領下力抗疫情衝擊,不僅透過整合旗下10家餐飲品牌,推出得來速、全新訂餐平台,並擴大外送車隊,烤鴨和泡飯等招牌商品都外送:在管理上更連結不同部門的人員,以專案制提出大量方案應對疫情的重大衝擊。
2021/05/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89830
新冠肺炎疫情於各地肆虐,在整個產業面臨供需轉向及數位轉型的需求下,餐飲供應鏈也必須積極垂直整合各界資源,透過創新餐飲科技的應用,幫助民眾及商家面對如此巨大的衝擊。
2021/04/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579269
凱度消費者指數公布2020全年度台灣民生消費零售通路排行榜,超市型態全聯已擁1.84億次消費者觸及數,「PX GO!全聯線上購」也是消費者觸及率成長最快的通路、成長率高達723%。根據凱度觀察,當實體通路開始跨足經營網路,加速數位轉型,如影隨形的行銷或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性,也將扭轉快消市場通路版圖。
2021/04/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78576
資廚管理顧問公司iCHEF於2021年3月31日成為Google合作夥伴,往後使用iCHEF服務的餐廳,開通POS時可直接選擇開通Google My Business(GMB,我的商家)服務。iCHEF希望藉此讓公司的服務更加多元,並協助小店擁有更多科技化的管理選擇。
2021/04/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74176
在幾乎人人都上網的數位時代,如何重新抓住消費者的目光,成為所有品牌必修的學分,因此《食力》特別邀請2020年食創獎「行銷與社群創新類」得主全聯、黑松公司,以及食創獎評審、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王馥蓓,來分享品牌說故事的方法、如何數位轉型,以及精準投放資源的重要性。
2021/03/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564898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DTC(Direct-to-Consumer) 是電商發展的一個趨勢,意即品牌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模式。美國知名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以及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2020年在電子商務上的表現較2019年同期分別成長了97%以及200%。許多品牌也跟上這波趨勢,打造自己的DTC電商平台。
2021/02/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61731
「點點全球公司」2019年4月推出的「快一點」數位平台,結合LINE點餐解決台灣餐飲業點餐人力、效率不足問題,更讓該公司成立不到1年就創下3千萬營收,用戶數從200家成長到破4500家,服務業別包含早餐店、飲料舖、便當店等,並創下36萬個不重複消費用戶佳績。
2021/02/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559108
瓦城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在中國收了近一半店面,同時遇上食安風暴,碰上科技和環境劇變,瓦城2020年年底在台北推出旗下首家「虛擬廚房」,專做外送生意,在一個廚房內,販售多個全新的線上品牌。
2021/0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554710
全聯2019年5月推行的行動支付系統PX Pay,鎖定中高齡客層,並採取先養支付平台的策略,讓全聯截至2020年10月PX Pay的註冊數達到760萬,累積足夠流量,再從2019年底推出自家電商平台PX Go,並將連結嵌入原本PX Pay的介面中。PX Pay在一年內擠下Apple Pay,晉升全台使用率前3名,僅次Line Pay和街口支付。而全聯PX Pay的行銷手法也因此獲得「2020食創獎」行銷與社群創新類優勝。
2021/0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555465
美國餐飲受疫情重創,也讓漢堡王時隔20年,首次更改LOGO、菜單、包裝、員工制服等企業視覺,宣布品牌全面進化。此外,漢堡王也即將上架更有效率的得來速系統,再次強調新的華堡完全不含人造色素、調味劑和防腐劑,品牌外衣與內在都升級。
2021/01/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49975
繼光香香雞2020年10月28日宣布推出冷凍商品「香香炸雞」,看好年銷300萬包的明星產品能走進消費者家中,首波選在自有app通路與momo購物網開賣,也將上架實體通路。
2021/01/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550089
Z世代已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或自行創業,面臨變化多端的時代,雖然會有很多新的商機,但也將有更多的挑戰,他們必須更加精明,並做好準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生存下來。
2021/01/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550065
揚秦國際執行長卓靖倫解釋開複數店有3大好處:員工調度、可互相支援接大訂單、延長250公尺開店距離限制。比起同業之間互相競爭,加盟主更不喜歡都是麥味登擠在同一條街上,但若都是自己開的店,即便要依照總部規定、每250公尺開店,還是可用好幾家店把整個商圈包下來。
2021/01/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549749
在科技數位化時代裡,幾乎每一項技術在2年內都會變更一次,掌握4個關鍵:數據化連線、無人化作業、綠色包裝材料、安全性考量,充實相關智慧數據科技,才能在快速淘汰的市場裡持續進步。
2021/01/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548044
inline是專供餐廳經營者使用的B2B訂位流程自動化管理系統,2016年推出時僅提供現場登記候位管理的單一服務,但現已快速擴增為線上預訂、候位、點餐,以及外帶外送的整套餐飲流程管理。inline創辦人于家瓏以及美籍共同執行長傑森・沃倫利用專注和執行效率異軍突起,讓餐廳可以使用數位科技,貼合使用者習慣。未來是否能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將會是inline的挑戰。
2021/01/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548220
2015年戲劇一哥陳昭榮專心投入直播平台,2017年開始賣海鮮,後來轉多元化銷售,並分享直播3心法。陳昭榮觀察最近的趨勢是零售業開始做「新聞聯播網」,掌握消費者5~8秒關鍵注意力時間,透過社群推播,串連自家的客戶資料庫,一樣能線上線下促銷。台灣2大美食外送平台之一已經找上陳昭榮談合作,打算開發一套新聞聯播網,上架短影音促銷美食。
2021/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549044
全聯超市宣布,2021年1月8日起將同步在全聯「PXGo!」與Uber Eats平台雙平台推出宅配外送服務,消費者只要線上下單,最快30分鐘到1小時內,就能把生鮮雜貨宅配到府,首波上線超過2000件商品品項,其中約4分之1是蔬果魚肉等生鮮商品。
2020/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543668
農委會、交大加速器專注扶植農民數位轉型發展,於2020年12月8日攜手好食好事基金會、台大智慧農業職能基準課程發展計畫舉辦「食品農業創新行銷秘技分享會」,集合多位重量級業師聚首分享業內Know-how,從大數據應用、市場行銷、食品技術諸多面向與聽者交流所見所聞、刺激新思維,吸引眾多業內好手聚首參與。
2020/12/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544282
會影響顧客「信賴」的核心元素有4個,分別是:誠實、意圖、能力、結果。日經雜誌把這4個元素變成:言行一致、動機説明、實力技能、實績評價。
2020/12/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44137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只有「2020台北國際食品展」順利於2020年12月17日開展,本屆共有1880個攤位展出,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廠商也共襄盛舉,顯現台灣食品產業不受疫情影響、持續成長進步的動能,從展出的新品中,也可看見銀髮友善、調理食品與植物基食品為趨勢亮點。
2020/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42775
台灣速食品牌頂呱呱2020年11月1日正式推出會員APP,除了擁有預約點餐、綁訂會員卡功能,特別的是還有「養成遊戲」概念,可將每筆消費用來升級吉祥物「阿勇」升級,獲取不同等級帶來的兌換券、優惠券。頂呱呱希望在全新APP帶動下,能售出10萬張會員卡,並達成全年營收破10億元。
2020/12/14 https://www.foodnext.net/tv/tvscience/tvmachining/paper/5975542937
國產白肉雞是台灣最重要的肉品來源之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造成消費者日常生活與消費市場的衝擊與變化。
2020/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539097
網路購買食品的趨勢,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有近8成的人已有網路購買食品的經驗,其中有4成民眾是每個月固定在網路上採購,近1成的人更是週週上網買!而網購食品比例成長的原因,便是因為比價方便、選擇多樣化、價格便宜與購物流程方便快速等要素。
2020/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539116
根據「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數據顯示,疫情期間電商平台中熱賣的泡麵、零食等「宅食品」,在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最高的平台就是「臉書(Facebook)」,除了因為臉書直播代購帶來高討論度外,有別於Youtube多是分享形式的影片,臉書的直播魔力更具有催化觀眾下單購買的衝動。
2020/12/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539261
數位轉型可說是近年產業趨勢,但是並不是導入數位科技工具或建置網站等就算是轉型成功,最重要的其實是組織思維和執行策略也得跟著轉型。
2020/1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38978
台灣食品類別產品在電商通路的銷售,雖然佔總銷售額的比重還不到10%,那為什麼大家都這麼重視食品網購市場?答案就是食品網購正在快速成長,過去2年,食品電商銷售額成長率達8成,遠超實體通路。
2020/1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539011
聯華食品總經理林家齊策劃超過3年的數位轉型策略,終於在2020年看到了成果,整合從後端生產到前端銷售一條龍供應鏈,他們要藉由數位化,打造旗下包括可樂果、萬歲牌等品牌萬年不墜。
2020/1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539073
亞尼克蛋糕2011年開始投入電商,不僅早在2013年就針對電商市場開發出明星商品「生乳捲」,還領先業界投入蛋糕自販機,能夠持續引領蛋糕市場風潮,關鍵就是董事長吳宗恩說的:「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
2020/11/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30035
漢堡王推出APP Clips輕巧App新技術,運用快速智能點餐服務,讓消費者體驗更人性化的服務。
2020/10/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523452
八方雲集2020年10月9日宣布收購丹堤咖啡69%股權,從賣鍋貼水餃跨入連鎖咖啡產業,這看似突兀的收購行為,其實背後有著餐飲業合併與收購(M&A)的企業佈局策略。這類型案例在日本餐飲業也經常發生。疫情除了影響獲利之外,在這個時候的中小型企業,更需要外部的金源來支撐營運。且在收購成交前,收購者也得要有很清楚的收購動機,之後的營運才能一帆風順。
2020/10/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22038
歐付寶電子支付董事長林一泓從遊戲產業跨足餐飲業,憑藉著遊戲產業的「流量轉化」思維剖析顧客心理,並以此一一細膩化服務環節,而得以取得亮眼成績。
2020/09/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616517162
7-ELEVEN與麥當勞將於2020年9月23日至10月20日首度聯手在商品和數位服務上進行合作,限時推出期間限定的「外送店取」、「LINE酷券限定炸鷄腿」兩項服務,預期可帶動合作門市單店來客成長1成以上。
2020/09/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514217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日本餐飲業的狀況並不理想,在大家不敢出門的狀況下,外送平台的存在就特別的重要。在其他國家的外送部門營業額並不樂觀時,日本本土大型外送業者卻開始獲利,引起大家注意。進入外送市場雖然能增加銷售通路,但使用前還是要好好規劃,打造適合自己的配套措施,外送平台才可以走得長遠。
2020/09/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12536
全聯已經擁有超過1000間門市,對比頂好加上Jasons的244間門市,即便成功併購、帶來店數增長效益不太明顯。另外PX Pay 下載數即將突破700萬,累積超過30%年輕會員,這也成為全聯數位轉型成功的關鍵之一。
2020/08/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504965
2020上半年席捲全球的疫情,令全球經濟陷入困頓,百事集團採用的技術平台Ada,便可以彙整多方來源的數據,分析產品的開發、行銷、銷售與價格決策等各個營運層面。百事看準防疫商機,成立電商網站PantryShop與Snacks,按照消費者在家的種種情境,將產品劃分成各種命名獨特的類別,直接瞄準顧客需求。
2020/08/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975501634
立於2018年的「自由食間」是款智慧型鮮食販賣機,標榜更便利、更聰明的新零售微型無人商店,採非現金支付、自助購餐、自動結帳的方式,讓消費者隨時從容購餐。選品上找來許多知名排隊美食,例如:金葉紅廚、春美冰菓室、不要對我尖叫、洪瑞珍、京盛宇、二吉軒、深夜裡的法國手工甜點等,為上班族省下排隊找吃的功夫,省下更多寶貴的自由時間,目前設置於10座台北市辦公大樓內,讓上班族們更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享受美味食光。
2020/08/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500246
疫情重創各大餐飲業,欣葉不僅不裁員、不放無薪假,還幫員工找事情做,也創立自家車隊,主打客製化服務,另外再祭出員工親友優惠,以及請里長幫忙宣傳等,為的就是希望能將傷害減到最低,做好長期抗戰。
2020/08/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499267
面對自家商品七七乳加銷量一路萎縮,宏亞食品二代董事長張云綺走出低谷,靠的是大膽創新,與不同以往的領導方式,帶領宏亞食品依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屹立不搖。
2020/08/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593491974
美食外送平台foodomo推出「內用預約」重磅新服務。即日起至8月底前只要善用平台優惠,包準讓消費者走進餐廳吃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最高66%回饋好康,對於外食族來說,1個月最高將可省下萬元餐費,實為一大福音。
2020/08/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492150
後疫情時代,全民防疫新生活啟動!餐飲業者除了提供美味餐時,更應當做好基本防疫措施,現在餐飲業者也提升自我要求,例如瓦城泰統集團旗下品牌全數經過檢驗通通過SGS認證,金色三麥也完成全台分店HACCP認證,力求降低食安問題發生,目的都是為了讓用餐的顧客可以更安心、放心的享用美味餐點。
2020/08/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488884
2020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於2020年8月2日圓滿落幕,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此次展會仍創下多項指標性紀錄,據主辦單位統計,預估4天加總參觀人次超過15萬人。烘焙展也因應後疫情消費趨勢而作出調整,外送新零售、宅家經濟與零接觸商機成熱門轉型契機。
2020/07/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488153
2020全球首發的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於2020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正式開幕,「振興+宅家經濟」為此次烘焙展最大亮點,包含了首度規劃的「中秋主題活動區」與「後疫情時代」商機。此次共有290個廠商、916個攤位共襄盛舉,歡迎民眾至會場參觀選購。
2020/07/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487153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開始進入「後疫情時代」,但海外觀光客進不來,因此亟需觀光客市場的糕餅、伴手禮業者,在面對這個新消費型態的市場不應坐以待斃,積極轉型才能夠減少損失。
2020/07/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470484589
2020適逢20週年,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將於2020年7月30日至8月2日搶先全球,在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舉辦,並於7月22日舉辦展前記者會;本次展覽主打「振興」和「宅家經濟」,許多廠商推出「後疫情商品」搶攻消費者荷包,展場內亦可使用振興三倍券。
2020/07/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478863
日本餐飲美食入口網站擔任著日本餐廳宣傳介紹的主力,但下廣告買版面的經營操作模式,面對疫情卻不敵Google Map。除了因Google Map提供免費平等的排列顯示方法,Google Map地圖仍是消費者確認店鋪位置及交通路線的最終步驟,因此不少人就直接跳過飲美食入口網站而使用Google Map。
2020/07/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478132
2020年7月8日第7屆FBIF食品飲料創新論壇正式揭幕,以「科技·顛覆」為主題,探討食品產業在數位時代下的轉型方式,以及在全球疫情挑戰下該如何與消費者應對。
2020/07/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476706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為餐飲業帶來巨大衝擊,同時也塑造了消費的新常態。然而,隨著疫情趨緩、進入後疫情時代,餐飲業的汰弱戰仍在持續,未來如何擁抱數位科技、加速轉型也將成為發展關鍵!
2020/07/0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098475320
畜試所恆春分所攜手電信業者,將LoRa無線傳輸技術導入,並運用物聯網技術,掌握放牧牛隻定位更為精準便利。且該系統操作簡易,行動較弱的高齡族群亦能輕鬆管理牛群,有助於未來農村與部落老人活力與經濟效益再造。
2020/06/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975470532
2020年瑞幸咖啡因公開財務作假致使股價慘跌,而曾被其超越的咖啡界大老星巴克並無因此懈怠,不僅宣佈加速在中國的數位化服務、成立智慧咖啡園區,也在日本開設辦公咖啡廳,搶攻上班族市場。
2020/06/3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852472449
全國農業金庫子公司農金資訊公司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推動在地農場「應用AI協助火龍果冬季產果技術之擴散推廣」,推動屏東夏產火龍果轉型為冬產火龍果,解決每年夏天產季大量生產所造成供過於求的狀況。
2020/06/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460709
看準健康產業的發展潛力,飲料大廠黑松公司也開始跨入保健產品領域,除了新推出添加乳酸菌的飲料,還有擁有健康食品雙認證的乳酸菌膠囊,更建立自家的電商平台「黑松生技H + 」,從休閒飲品到保健產品,直接跨大步切入健康市場。
2020/05/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455788
台灣疫情趨向和緩,從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檔期來看,各大餐廳一桌難求,餐飲業看似已到了復甦關口,面對緩步復甦的疫後新世界,預估餐飲業將會面對兩個新常態、三個新機遇,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建議,餐飲業應趁此次勇敢創造未來。
2020/05/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451302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民眾的生活型態與消費模式改變,全民「宅經濟」風潮崛起,和億生活集團看準網購商機,首度與「東森購物」攜手合作,讓消費者在家也能輕鬆品嚐異國米其林料理!
2020/04/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436310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2大會員點數新機制,首階段為點數折現,第2階段將推出點數跨界兌換功能,可在不同產業間直接進行點數交換,後續也將拓展不同通路。
2020/04/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433796
隨著疫情擴散、消費者對外食充滿顧慮,也使得餐飲業的未來更顯嚴峻!然而,經濟震盪後,多也是產業重新洗牌的時刻。面對這波疫情,餐飲業者不該奢望疫情過後便能恢復常態,因為消費行為已經開始改變,業者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並為疫情浩劫後的餐飲新戰場做好戰備,是從現在起不容忽視的議題!
2020/04/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43387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餐飲業者紛紛推出外送、外帶服務刺激銷量,經濟部也加快撥出1.65億預算經費積極推出外送補助方案。然而,外送紓困短期或許救得了餐飲業,但當高額抽成成為長期壓力,業者除了必須重新審視菜單設計、從中提升毛利外,如何透過數據分析瞭解顧客樣貌、理解消費者喜好需求並加以因應,才是餐飲業者必須要走的下一步!
2020/03/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422599
2020年2月24日全聯發布「20+20全面升級計畫」,包含加速數位轉型及宣布全新人事布局,執行長謝健南升任副董事長、營運長蔡篤昌擔任總經理,為將來全聯第二代、現任副總經理林弘斌的接班提早作準備。
2019/12/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357398192
想品嘗最道地的夜市美食,又不想出門人擠人?堪稱「全台最美味夜市」的寧夏夜市於2019年11月正式與Uber Eats合作,推出夜市美食外送服務,目標是讓寧夏夜市的百家美味小吃通通上線,想試試最熱情道地的夜市美味,Uber Eats就能滿足你的願望!
2019/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392954
全聯福利中心於2019年10月28日推出新的App服務「PXGo! 全聯線上購」,主打分批取貨、箱購宅配、預購商品3大功能。有別於2019年5月推出的PXPay,將提供消費者一個全新購物電商平台。
2019/11/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381052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Fami錢包」功能,可將交易零錢選擇全部存入app電子零錢包或找整數存零錢,並預計2020年將再擴充錢包使用範疇至「全家行動購」網路商城線上支付,或在「全家」集團下之餐飲品牌,體驗手機快速付款的便利性。
2019/10/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377700
為應對社會趨勢及消費者需求變化,全家便利商店一直積極布局科技零售業,繼2018年打造科技概念1號店、2019年數位會員首破千萬後,全家以「人機協同」概念推出全新科技概念2號店,導入全新科技設備以及新一代24小時運營便利商店測試模式。
2019/08/27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chat/paper/5234360103
關注食農科技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台灣第一家食農加速器,前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宋俊明表示,好食好事協助有早期產品的食農新創,發展創業的商業模式,創造市場影響力,食農加速器原本是在食農領域找出創業青年,而現在也推廣創業人才們從創業圈踏進食農領域,用本身自己的在資訊、通訊、AI等技能的知識和天賦,再透過食農加速器協助對於食農領域的掌控。
2019/07/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347523
「好食好事基金會」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舉辦的「好食好事食農創新領袖營」──MIT PE 專業提升教育,以「數位轉型-智能科技驅動食農創新」為題,與60餘位台灣食農領域產官學界菁英共同研討未來台灣跨產業的數位轉型因應之道。
2019/02/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286656
全家便利商店2019年新年度的策略將聚焦在用數據科技驅動消費者體驗全面升級,從人貨場三面向切入,朝打造架接多元購物管道及購物體驗平台邁進。
2018/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258974
全家便利商店迎接行動支付浪潮,利用全家手機點數做公益、店舖零錢捐虛實並進。
2018/1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252881
全家領先便利商店通路同業,從2016年4月開始推行數位化會員制度,至今2年半,全家App會員已經成長到800萬人,估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全家會員,甚至養出了1年就對全家業績貢獻64億元的「超級用戶」。
2018/06/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125577
全家想像中的未來超商,對內是運用科技輔助日常工作,讓員工事半功倍。對外,打破既定框架,讓「逛」超商變得有趣又好玩。
2018/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357111794
現今圍棋領域中, AlphaGo已超越人類, A.I.人工智慧科技又會對食品零售產業帶來哪些新的突破呢?2017年10月《日本經濟新聞(NIKKEI)》曾報導,日本麒麟啤酒株式會社未來將以機器人取代麒麟啤酒的駐廠釀酒師,但在機器人駐場之前,麒麟啤酒這次先導入A.I.科技管理食品飲料商品的配置!
2017/05/03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taste/paper/4739572152
2013年創立,為台灣成長最快及最大的新零售(New Retailing)解決方案公司總部位於台北,現有300位員工及超過7,000家知名零售品牌合作。 91APP新零售解決方案採用SaaS雲服務模式,為品牌快速建置全通路經營環境,以顧客(會員)為核心,貫穿所有消費體系,並無縫整合主流社群廣告媒體,全數據導向會員經營系統(Omni-CRM),協助品牌新零售佈局。互聯網快速演進,不少大型零售實體品牌面臨直接衝擊,被迫需快速數位轉型。 91APP已成功協助諸多品牌完成新零售佈局,更見證其高速成長力量。未來將持續透過技術創新及累積品牌經營實務典範,並期許成為全球第一領先的新零售解決方案公司,引領整體零售行業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