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傳統水果乾製程多依賴加熱或日曬,不僅耗能,還容易造成變色與口感劣化。美國Luis Bastarrachea研究團隊於2025年8月發表最新技術,在室溫真空環境下,搭配食品級氯化鈣吸濕劑,能最多去除95%水分,同時保持水果色澤與風味。此循環式系統可回收利用資源,未來有望推廣至蔬菜與香草,成為食品工業的新節能方案。

撰文=編輯部

傳統的水果脫水方式多依賴加熱空氣循環,雖能有效去除水分,但耗能且容易改變果乾品質;日曬雖節省能源,卻處理速度慢且產品容易變色。在全球食品保存技術朝向節能與永續發展的浪潮下,2025年8月11日美國Luis Bastarrachea研究團隊在《ACS Food Science&Technology》發佈一項創新技術,成功在室溫下運作,無須加熱的真空脫水系統,搭配食品級氯化鈣作為乾燥劑,能在不破壞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水果中的水分並保留品質,且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真空環境結合乾燥劑 室溫下脫去最多95%水分

這項脫水技術的核心結構為三層金屬網架,置於一槽飽和氯化鈣溶液上方。氯化鈣具有極高的吸濕性,迅速捕捉從水果釋放出的水分。Bastarrachea研究團隊以芒果與蘋果切片為樣品,分別在常壓與真空下進行4天的測試。結果顯示,常壓條件下脫水不均,上層切片含水量達50~70%,底層僅20~30%;而真空條件則能達到均一且穩定的效果,含水量約30%,與市售乾果標準相符,代表最多去除了約95%的初始水分。

將芒果與蘋果片置於飽和氯化鈣溶液上方,在常溫與真空環境下進行4天測試。(圖片來源:Eurekalert)

真空保鮮達雙重效果 延緩品質劣化、保持口感

在外觀與品質上,真空脫水的芒果保留了鮮亮的黃色,外觀接近新鮮水果;蘋果則在兩種條件下都出現褐變,可能與酵素作用有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檢測進一步發現,所有樣品的澱粉顆粒皆有降解,但真空條件下的破壞程度較低,意味著真空環境有助於延緩品質劣化、保持口感與新鮮度。

由上至下分別為不同乾燥狀態下芒果片。(圖片來源:Eurekalert)

節能減碳 朝向零廢棄加工模式

除了脫水效率與品質保持外,這項脫水系統還具備環保優勢。由於氯化鈣溶液吸收的水分可透過蒸發回收,並將濃縮後的氯化鈣再利用於新一輪脫水作業,形成封閉循環,減少資源浪費。回收水若經過淨化,甚至可作為飲用水或工業用水,契合零廢棄與循環經濟的理念。

Bastarrachea認為,這項技術的模組化設計可依產品種類與產能需求靈活調整,未來應用範圍可望從水果擴展至蔬菜、香草等其他易腐食品。隨著全球對低加工、高品質零食需求的成長,室溫真空脫水技術有望成為食品工業的新標準,推動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吃果乾或蜜餞可以取代天然水果嗎?

果乾和蜜餞為什麼不容易腐壞?

日本電信公司NTT為何賣起了水果乾?閒置木材與醜水果創造什麼新價值?

參考資料

▶ACS Publications, An innovative system that dehydrates fruit without heat

▶Scienmag, Revolutionary Heat-Free Technology Transforms Fruit Dehyd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