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嬰兒配方奶粉在無法哺乳時是重要替代,但若沖調方式不當,可能導致克羅諾桿菌滋生。這種細菌對8週齡以下、早產或免疫低下嬰兒尤其危險。美國CDC每年通報約18例相關感染。康乃爾大學研究建議,應在74°C加入奶粉並靜置30秒,確保混合液維持70°C以上,才能兼顧殺菌與營養保護。

撰文=編輯部

嬰兒配方奶粉是在母乳無法哺餵時的重要替代營養來源。然而,若配方奶粉或餵養器具受到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 spp.)污染,則可能對新生兒帶來健康風險。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美國每年約有18件克羅諾桿菌感染案例。這種細菌性感染對高風險嬰兒(2個月以下、早產或免疫低下)可能造成敗血症與腦膜炎,甚至死亡。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於2025年7月發表在《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的研究,呼籲修改配方奶粉的沖調指示,以保護新生兒免受食源性細菌危害。

克羅諾桿菌特性與滋生條件

克羅諾桿菌的耐乾燥能力強,可從奶粉、香料、乾穀物到加工廠設備等多種乾燥食品及環境中檢出,能在極低水分環境(如奶粉水活性約0.30~0.83)中存活長達1年之久。最佳繁殖溫度為37~43 °C,但它也具備在冰箱(5~7 °C)中增長的能力,並能在約35 °C的重溶條件快速增加菌量(1~5小時內增加 1 log₁₀)。

台灣過去雖然沒有相關嬰兒配方奶粉感染案例,但從康乃爾大學研究中可進一步了解如何更安全地沖泡奶粉。

嬰兒配方奶沖調不當 恐殺菌不足或破壞營養素

研究說明,CDC建議使用70°C熱水沖泡奶粉以殺死潛在病原。然而市售產品標籤多僅寫「煮沸後冷卻5分鐘」或「使用溫水」,說明模糊,導致照護者常憑直覺操作,結果要不是水溫過低殺菌不足,就是過高導致熱敏感營養素流失。

先熱水後加奶粉 確保溫度有效滅活細菌

為此,研究團隊模擬不同容器(水壺、鍋具、玻璃杯)、水量、加蓋與否,以及不同奶瓶容量,觀察水溫變化。結果顯示,電熱水壺保溫最佳,玻璃容器與小容量奶瓶降溫最快。當水在奶瓶中冷卻至73.8°C時加入奶粉,並靜置至少30秒,可確保最終混合液維持在70°C以上,足以滅活克羅諾桿菌。相對地,若直接以冷水或流水快速降溫,會降低殺菌效能;在歐美流行的「hot-shot method」(先加少量熱水再補冷水)最終水溫僅49~60°C,屬高風險做法。

安全沖泡嬰兒奶4步驟 兼顧殺菌與營養

研究團隊建議的正確流程為:

1、先將水煮沸,倒入奶瓶;

2、測溫至74°C時加入配方粉;

3、搖勻並靜置30秒,確保加熱作用;

4、冷卻至接近體溫再餵食。

此方法不僅能兼顧殺菌與營養保護,也降低燙傷風險。研究強調,這些額外步驟主要針對嬰兒8週齡前,因感染風險最高。

提升餵養安全 標籤與指南需更精準

研究團隊表示,現行嬰兒配方奶粉的標籤與官方指引過於簡化與模糊,導致操作方式差異大。若能將上述具體流程納入官方指南與產品標籤,將能在嬰兒最脆弱的前2個月提供更安全的餵養保障。

正確沖泡嬰兒奶流程:將熱水倒入奶瓶中,冷卻至74度C時加入奶粉,搖勻後靜至30秒,冷卻至體溫後即可餵食。(圖片來源: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助寶寶視力和腦發育!FDA確認OmniActive游離型葉黃素可用於嬰兒奶粉!
6成未達WHO建議營養標準、近100%含誤導性廣告!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超市嬰幼兒食品充斥不健康產品
人造母乳即將問世!美國新創「Biomilq」已培養關鍵成分、減少媽媽餵養負擔

參考資料
▶Food Manufacturing, Improving Preparation Instructions Can Help Combat Deadly Bacteria in Powdered Baby Formula
▶Cornell University, Improving guidelines can help combat deadly bacteria in powdered baby form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