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咖啡市場年增長5~8%,人均消費超過200杯,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咖啡已成日常必需品。在咖啡連鎖品牌中,星巴克穩坐龍頭,年營收149億元;85度C布局多國市場,發展其他餐飲品牌。未來,各品牌需透過產品創新、數位轉型、國際擴展與會員經濟深化,提升市場競爭力,爭奪台灣連鎖咖啡市場「鐵王座」。
台灣咖啡市場競爭激烈,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根據市場數據顯示,每年以約5~8%的速度增長,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已達到200杯以上,且整體市場規模已超過1,000億新台幣,顯示咖啡已從奢侈品變成日常飲品。
隨著精品咖啡風潮興起、連鎖品牌拓展,以及便利商店、手搖飲市場的競爭加劇,台灣咖啡市場進入更精緻且多元的發展階段。目前市場上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的業者:
1、便利商店咖啡如7-11 CITY CAFE、全家Let's Café、萊爾富Hi Café及OK CAFE,價格親民且便利性高,影響了連鎖咖啡市場的價格策略。
2、連鎖咖啡品牌如星巴克、路易莎、cama café、85度C、多那之等,主打全台擴點、強化品牌影響力。
3、精品咖啡館強調第三波咖啡浪潮,透過精緻化、精品豆吸引特定客群。
4、自創獨立品牌強調品牌故事、風格化店面,並結合自家烘焙與選豆。
當中咖啡服務產業銷售額更突破400億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咖啡店,各連鎖品牌紛紛進入資本市場,透過上市上櫃擴大市場影響力,以及拓展業務版圖並提升市場競爭力,我認為從現況來說這將是一場場持續展開的連鎖咖啡市場鐵王座爭奪過程。
連鎖咖啡品牌的上市櫃發展
星巴克在台灣為為「悠旅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屬於上市公司統一超商的轉投資事業,以2023年營收來看達149億元,營業淨利9.4億,共有560家上下的分店數,穩坐台灣連鎖咖啡店鐵王座寶座。
母公司「美食-KY」的85度C也早已已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市場包括台灣、中國、美國,至今有440家左右,2023年營收30億元。自南台灣崛起的多那之2024年在興櫃掛牌,年營收12.5億元,旗下品牌包含「多那之」、「卡啡那」和「Mini.D」共約60家門市,計劃於2025年申請上市。
路易莎咖啡2023年營收23.66億元,約558家門市,2024年撤回上櫃申請,於2025年重新規劃上市,持續擴展門市數量與多角化經營。cama cafe 2023年營收5.4億元,共約160家門市左右,一直有進入資本市場的計劃,雖然目前尚未掛牌,但公司表示IPO目標不變。
星巴克的龍頭保衛:提升品牌話題性、增強顧客黏著度
星巴克持續強化品牌價值,擅長推出季節限定飲品與限量周邊商品,如紀念杯、提袋與禮盒、保溫杯甚至是公仔玩具,吸引消費者購買並提升品牌話題性,積極推廣環保杯與減塑措施,迎合年輕族群對永續發展的關注。同時強化數位化體驗,透過App提供會員積分、優惠券與預訂服務,增強顧客黏著度。
近期雖然調漲部分產品價格,但仍以其獨特的品牌體驗和產品品質,維持在台灣市場的領導地位。雖然不少人認為星巴克的買1送1優惠太過頻繁,再加上其他常出現的節慶折扣,導致品牌的定位受到影響,但我認為回歸台灣的連鎖咖啡競爭現況,這或許是在維持高營收與鞏固忠誠會員購時,最有吸引力的手段。
路易莎的挑戰:投資多元餐飲品牌、提升單店營業額
在現實層面路易莎咖啡的挑戰中,從多那之單店營收貢獻來看,僅靠70家門市就創造路易莎5成的營收,顯示多那之單店營業額遠在路易莎之上。而台灣星巴克2023年營收及單店營業額,更為路易莎的4~5倍以上,因此雖然曾經用店數稱王,但如何提升單店營業額以及品牌延伸的營收更是路易莎未來發展的重點。
路易莎咖啡採取平價策略,面對市場變化,路易莎咖啡採取多元策略,包括推行內創門市、校園門市、聯名門市與老店新生等策略,提升品牌影響力。除了專注於咖啡業務,還投資並經營多種餐飲品牌,包括火鍋「丹生炊事」、茶食館「玖仰」、蔬食餐廳、牛排館「青焰」、泰式料理「初泰PIKUL」及麵包坊「Louisa BAKERY」。另外還有健身結合咖啡並已在泰國曼谷開設門市,並有意拓展至東南亞市場,或與透過多元化的營收與資源整合,有機會帶動咖啡本業的獲利機會。
從奢侈品到日常生活的轉變,從經營品牌到延伸品牌理念
另外三大品牌可能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和成本變化調整策略,85度C會繼續擴大門市數量,特別是在台灣與美國地區,以鞏固市場地位。多那之在擴展門市數量上更為積極,可能會在價格和服務上進行調整,以維持市場競爭力。Cama Café則繼續強化其現烘咖啡的特色,以吸引更多咖啡愛好者,採取精選展店策略,選擇高流量地點開設新店,以提高坪效。
隨著年輕族群對咖啡館文化的接受度提升、國際觀光客來台時的咖啡體驗增加,以及銀髮族對咖啡飲品及社交需求空間的需求增加,咖啡已從「奢侈品」轉變為「日常必需品」。這些已上市及計劃上市的品牌繼續升級,同時深化品牌價值的經營,提升消費者對品牌認同感。在資本運作與投資策略上,品牌需強化財務透明度,以提高投資人信心,另外可以透過併購與戰略合作,更快擴大市場佔有率。
在產品與服務創新方面,應開發更多符合消費需求且在地化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增加智能科技的應用,以提升顧客便利體驗。在數據化行銷與會員經濟方面,透過大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推薦,以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另外強化會員機制,提供更多專屬優惠與體驗,提升顧客自身價值與回購機會。
台灣咖啡市場在2025年進入高度競爭階段,各連鎖咖啡品牌透過上市上櫃、數位化與產品創新來提升市場佔有率。品牌需強化品牌價值、推動數位轉型與國際市場擴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更進一步,坐穩連鎖咖啡龍頭的鐵王座。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5年台灣咖啡市場的鐵王座爭霸戰》】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日本星巴克推親子友善門市!重視商務客群的它 為何讓店內停滿嬰兒車?
▶台灣連鎖咖啡廳競爭白熱化!星巴克、路易莎與85度C面臨市場挑戰 CAFE!N如何突圍崛起?
▶橘色的路易莎為何從裡到外改頭換面?除了引進手沖智慧咖啡機 為進軍海外還做了哪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