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彰化花壇,夏夜裡的微風總帶著淡雅清香,這股來自茉莉花的氣息,陪伴地方成長數十餘年。50年代,這裡的茉莉花田曾綿延達180公頃,占全台產量8成以上,在大家的童年回憶中,茉莉花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國外低價花材傾銷,加上國人飲食習慣轉變,這個高勞力密集、必須靠人工辨識花苞顏色才能採收的產業,逐漸走向式微。如今,只剩28公頃花田仍在努力綻放。
內容提供=花壇鄉農會
困境中轉型,茉莉花壇夢想館的誕生
對於這些年致力於產業轉型,顧碧琪總幹事認為,努力保存的不僅是花壇的香氣,更是對世代耕耘的交代。她說:「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都是茉莉花養大的。小時候常常上課到一半就被叫回家採花,那是養活全家人的依靠。」
當價格不再有優勢,面臨轉型的第一步,就是邁向「安全無毒」的目標。農會堅持不噴農藥,帶頭推動有機栽培,並獲得中興大學有機認證。這讓花壇的茉莉,不再只是廉價花材,而是象徵安心與健康的農產品。2013年,花壇鄉農會更進一步推動活化,將一座興建於1937年的老穀倉,改建為「茉莉花壇夢想館」,延續產業生命。
從老穀倉到夢想館,活化為色彩繽紛的「茉莉花壇夢想館」。在這裡,遊客不只品嚐茉莉花茶的清香,更能透過沉浸式的茶席,感受花壇人延續產業生命的熱情與心血。(圖片來源:花壇鄉農會)
芬芳美麗滿枝椏,又白又香人人誇
要將茉莉花香留住,必須仰賴古老而繁複的「窨製」工法。每年5到8月,純白花苞由人工細心挑選後,與阿里山或杉林溪的茶葉一同入窨。夜幕低垂,花瓣緩緩綻放,精油被茶葉吸收;隔日再將花朵一一挑除,只留下花香馥郁卻不帶雜味的茶葉。經過烘焙,茶香圓潤,成為一杯清香高雅的茉莉花茶。這份工藝也延伸至創新產品:茉莉咖啡、茉莉純露、茉莉吸凍甚至是茉莉啤酒。夢想館裡,遊客不只聞得到花香,更能喝、能嚐、能帶回家。
嚴選的茉莉花苞與臺灣茶葉一同入窨。待夜間花瓣綻放,將花壇茉莉最馥郁的「靈魂香氣」注入茶體,成就茶香圓潤的高雅風味。(圖片來源:花壇鄉農會)
「茉莉花壇」不僅留住了地方情感,也透過品牌設計和國際行銷,打開了更大的舞台。目前已打進日本通路,並在國內外市場累積口碑。產品設計更是獲獎無數,包括德國iF設計獎、紅點設計獎、義大利A-Design、韓國K-Design等,讓「花壇茉莉」以精緻形象立足國際市場。顧碧琪總幹事強調,品牌不只是賣茶或咖啡,而是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農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把一朵小小的花,變成跨國交流的語言。
綻放的花苞,茉莉烏龍茶集袋茶禮盒
2025年,花壇鄉農會推出全新設計的「茉莉烏龍茶集袋茶禮盒」,作為品牌年度主打。設計靈感來自「花苞」,象徵這個產業最珍貴也最需要守護的核心。採花苞是一項仰賴人工、極具挑戰的工作,但也代表了地方農業的細膩與韌性。
設計靈感來自「花苞」,象徵產業的細膩與韌性。內含阿里山高山烏龍茶為基底,搭配茉莉花窨製,風味高雅自然,是兼具美感與質感的餽贈首選。(圖片來源:花壇鄉農會)
內容物選用阿里山高山烏龍茶為基底,再以茉莉花窨製。不同於市面上常見、以低價香片茶混合花香的產品,這款茶保留高山茶本身的清新喉韻與回甘,並添上鮮花的淡雅香氣。喝來不苦不澀,花香明顯卻自然,既高雅又耐人尋味。包裝設計上,兼具便利與美感,鎖定40至50歲女性族群,同時也能吸引追求質感的年輕消費者。無論是自用或送禮,都能傳遞茉莉花壇的溫柔與堅持。
讓香氣延續,讓產業永續
除了產品,夢想館也肩負著食農教育的使命。館內定期舉辦各式DIY體驗:茉莉盆栽、手工皂、手沖咖啡、窨茶課程,讓消費者在操作中理解一朵花的價值。
更進一步,農會串聯地方產業,推出小旅行路線,將茉莉花與大村花樹銀行、花壇順達磚窯、大山牧場連結,讓遊客用一天的時間,走讀花壇的風土故事。
顧碧琪總幹事說,茉莉花不只是產業,更是花壇人共同的記憶。從幼時田野裡的奔跑,到如今在國際展場上亮相,這份香氣承載了世代的心血。「我們希望讓世界知道,台灣不只是科技島,也有在地農業的細緻與美麗。」她語帶堅定。
當你沖泡一杯茉莉烏龍茶,聞著花香四溢,品嚐回甘的茶韻,那不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是一段關於土地、關於人的動人故事。選擇「花壇鄉農會」,不只是買茶,更是支持一份在地的永續與驕傲。
從田野裡採摘的辛勞,到夢想館裡的食農教育,這份香氣承載了花壇人共同的記憶與心血,是這片土地永續與驕傲的溫柔展現。(圖片來源:花壇鄉農會)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