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咖啡或食物的風味其實深受溫度影響。當食品溫度由攝氏15度升高至接近體溫時,舌頭對甜味、苦味與鮮味的敏感度會逐步提升;然而超過攝氏37度後,風味感受反而下降。
撰文=曼迪.納格利奇(Advanced Cicerone高級侍酒師)
當咖啡溫度升高時,我們確實會聞到更多味道;但除此之外,其實隨著溫度的變化,味覺系統識別5種基本味道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
溫度越高會讓舌頭敏感度降低?
品嘗溫度從攝氏15度升高到接近我們自然體溫的攝氏35度左右時,味覺系統對於甜味、苦味和鮮味的敏感度也會逐步升高。當進入口腔的咖啡(或我們品嘗的任何東西)接近舌頭本身的溫度時,舌頭上受體的敏感度會處於巔峰。若將溫度提高到接近體溫(約攝氏37度),我們對風味的敏感度就開始降低。
苦味是為了識別食物是否有毒!
關於溫度對於苦味的這種影響,有項研究提出假設:對於超過攝氏35度的食物,苦味敏感度之所以會降低,是因為在自然界中我們吃的東西基本上溫度不會那麼高,所以人類不需要用味覺來偵測高溫食物的苦味。如之前談到的,苦味敏感度的存在,完全是為了識別我們所吃的食物是否有毒。如果我們吃的東西溫度超過攝氏37度,那通常是因為我們刻意烹煮或加熱的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熱食是我們自己去加熱的,所以沒有環境因素的風險。」熱咖啡唯一的風險是燙傷舌頭,我們願意冒這個風險,是因為在這個溫度下,咖啡的苦味幾乎難以察覺,而且充滿揮發性化合物的香氣。以我在黑狐咖啡喝的攝氏60度左右的咖啡為例,根據收銀台上張貼的品飲筆記,這些揮發性化合物聞起來像蜂蜜、蘋果和尾韻綿長的咖啡。
冰咖啡為什麼比較淡?
在發現苦味與溫度之間的關係後,我想到喝冰咖啡的人。溫度對他們所喝的飲品有什麼影響呢?當味道分子冷卻時,幾乎每種風味和香氣都變得很難感覺到。低溫時,揮發性香氣化合物的揮發速度很慢,幾乎不太移動,也因此不容易接觸到我們的感覺傳遞路徑。
若你嘗過才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淇淋,吃起來是不是好像沒什麼味道……就只是很冰?吃到融化的冰淇淋時,是不是覺得甜到很膩口?當食物或飲品的溫度比我們的體溫高得多時,我們對風味的敏感度會降低;同樣地,若在遠低於體溫的溫度下,我們也很難感知到某些基本的味道。以結凍的冰淇淋來說,我們的舌頭會加溫讓冰淇淋融化,我們品嘗到的甜味和附帶的風味,都是來自那一小部分融化的冰淇淋。(另一個本日新知:吃冰淇淋甜筒時,用舔的比用湯匙挖著吃能感覺到更多風味。至於如此不顧吃相值不值得,就由你自己決定了。)
而以冰咖啡來說,只有當流過舌頭時有機會受熱的咖啡,嘗起來才會有苦味。其實,攝氏1度左右的冰咖啡跟受熱之後相比,味道並不一樣。你可以將冰咖啡含在嘴裡直到變熱,就會感受到意外的苦澀。
內來來源:《如何品嘗?簡單練習,打造專屬自己的風味資料庫》,紅樹林
審稿編輯:余麗姿
延伸閱讀
▶舌頭敏不敏感跟味蕾密度有關係?你是特別敏銳的「旺盛品味者」嗎?
▶酸、苦、甜、澀、香!咖啡為什麼能有這麼豐富的味道?
▶學會這11種味覺敏銳度訓練法 讓你品味咖啡變化多端的細緻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