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全球功能飲料市場正以年複合成長率8.9%快速擴張,預計到2030年規模將突破2,485億美元。從即飲型氣泡水到AI設計的個人化營養飲品,消費者不再只追求「解渴」,而是要「喝出健康」。創新技術如微膠囊化技術與新成分(肌酸、乳鐵蛋白)的崛起,正推動食品產業邁向「喝的營養科技」新時代。
撰文=編輯部
全球功能飲料(Functional Drinks)市場正以驚人速度成長。根據專注於食品飲料、營養保健與消費產業的全球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GVR)最新報告,該市場目前估值約1,490億美元(US$149 billion),預計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8.9%持續擴張,至2030年達到2,485億美元(US$248.51 billion)。
《FoodNavigator》指出,消費者健康意識與營養自我管理意識的提升,是這波成長的最大動力。越來越多人希望飲料不只是解渴,而能兼具「補水+健康功能」,使功能飲成為近年最具爆發力的食品類別之一。
即飲型商品崛起 便利與健康兼具
在現階段市場中,即開即飲(Ready-to-Drink, RTD)產品最受歡迎,包括果蔬汁、氣泡水、茶飲及低糖飲品。忙碌的生活節奏推動了可隨手飲用的健康產品崛起,這些商品也成為品牌創新的主戰場,從配方、風味到包裝皆以「健康+便利」為核心設計理念。
個人化營養與微膠囊化技術 打造精準吸收
在技術層面,「個人化營養」與「創新投遞技術」正成為市場焦點。瑞士的跨國香精與香料製造公司Givaudan(奇華頓)前端創新部門主管Alexandre Bastos在倫敦Future Food-Tech會議中指出,品牌正利用微膠囊化技術(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AI驅動配方與定時釋放機制,讓營養更精準地被人體吸收。
所謂微膠囊化技術,是將維生素、益生菌或植物萃取物「包裹」在微小的保護殼中,以避免氧化與流失,並在腸道等特定部位釋放出活性成分。這項技術不僅延長營養穩定性、提升吸收效率並改善口感,更使飲品能保持一致品質與功效。
同時,部分業者也嘗試結合穿戴式裝置與健康監測數據,開發能根據個人體質與生活型態調整營養配方的智慧飲品,讓「喝」成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肌酸與乳鐵蛋白崛起 補水飲品強調科學機能
報導中提到,兩項功能性成分正快速竄起:肌酸(Creatine)與乳鐵蛋白(Lactoferrin)。前者原為健身族群愛用的能量補充品,如今被廣泛應用於功能飲中,主打增強代謝與運動表現;後者則以免疫調節、抗發炎與腸道健康特性,成為新興飲品成分。
另一方面,「補水功能」的定義也在升級。品牌從「解渴」轉向「精準補水」,主打電解質平衡、滲透壓控制(osmolality)與吸收效率。無糖氣泡水、運動飲與調味水紛紛導入電解質與微量礦物質,訴求「從補水到養身」的功能轉變。
飲料產業邁向「喝的營養科技」時代
儘管市場潛力驚人,功能飲品牌仍面臨技術與信任兩大挑戰。《FoodNavigator》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標示的關注提升,品牌若缺乏透明的科學依據,將難以獲得信任。
此外,功能性原料成本高、配方穩定性低、包裝要求嚴苛,也提高中小品牌進入門檻。原料供應鏈波動與安全審查流程更是實務挑戰。
整體而言,功能飲市場正進入由科技驅動的健康創新階段。從AI配方、微膠囊封裝,到肌酸與乳鐵蛋白的新應用,飲料正逐步演變為「營養載具」。這不僅是一場產業變革,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喝水到喝出健康,功能飲正成為日常營養的新入口。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碳酸飲料能健腦、集中注意力?協助調適壓力的「適應劑」成碳酸飲料市場發展新方向
▶因應健康趨勢、生活方式改變及高齡化 量身定制個性化營養為重要趨勢
▶從可樂對決到益生元大戰!兩大飲料巨頭搶攻「健康氣泡飲」商機
參考資料
▶Food Navigator,Functional beverage market to hit $250bn by 2030: Key trends driving grow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