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971091434
蚯蚓不僅是傳統中藥材,更含有蚓激酶,可分解血栓、促進血液循環。雖具潛力,但尚未經人體試驗,使用時需謹慎,勿視為萬靈丹。
2025/05/1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6971082932
黑松生技H+推出全新「黑松黑種草魚油軟膠囊」,結合高吸收rTG型魚油與含百里醌的黑種草油,打造動植物雙重優質油脂配方。不僅營養完整、具專利製程與國際認證,亦改善魚腥風味,適合現代人日常保健與Omega-3補充。
2025/03/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471068588
三得利健益以長達40年的芝麻素研究為基礎,成功開發出提升睡眠品質與抗氧化功效的「芝麻明」系列保健食品,並因應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趨勢,拓展產品組合至關節保養與肌力補充領域。透過社會關懷計畫「Be Supporters!」,三得利積極鼓勵長者參與運動應援活動,重拾生活熱情,實踐品牌「不管幾歲都能光彩耀人」的精神。
2025/0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111059812
2024年Coupang酷澎在健康食品和寵物食品的品牌銷售競爭激烈,2025年迎來新局面。佳格食品、大研生醫在健康食品領域表現亮眼,而艾澌克、瀚翔寵物則主導狗糧和貓咪食用品市場。
2025/01/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851052648
大研生醫是由尚凡國際創新科技轉投資的事業,2002年創立的尚凡,經營的是愛情公寓、iPair等交友軟體,因市面上無Omega-3脂肪酸達到80%以上的濃度的魚油,董事長張家銘點燃創業魂而決定自己動手做,更在2018年邀請明星陳美鳳代言,踏浪成為電商平台第一名。
2024/1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6731032056
勝美金食品工廠創立於疫情期間,短短四年內成為全台最大泡芙代工廠。楊志忠透過創新管理與高效生產,打進全聯、統一超商等大型通路,並成功應對市場變動,未來目標穩定業務並拓展國際市場。
2024/09/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985446
選擇適合的飼料對毛孩的健康至關重要,IAMS™愛慕思™專注於提供精準營養配方,滿足不同年齡和體型的寵物需求。其產品經由世界寵物營養保健權威—威豪寵物營養研究中心(WALTHAM™)共同研發,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益生元等,幫助毛孩維持消化、口腔和皮毛健康。
2024/09/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997900
自律神經失調會對身體和精神造成影響,引發各種症狀,但藉由生活習慣改善,例如保持充足睡眠及持續運動等,還有改變飲食,都能幫助我們找回健康的身體。
2024/09/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996443
VITABOX®致力於提供天然且高效的保健產品,從精選原料到科學配方,並通過實驗驗證產品效果。這種嚴謹的態度不僅保障了產品的安全性,更讓消費者在選擇時能夠信賴其「天然、安心、有效」的品牌承諾。
2024/08/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992405
健康資訊的傳遞變得更加便利和迅速,導致保健食品需求顯著增加。在選擇保健食品時,了解自身需求並避免盲目跟隨是關鍵。應該檢查產品的成分標示、確保關鍵成分的含量,並選擇有科學證據或認證的產品,以保障其效果與安全性。
2024/07/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978863
台中起家的分子藥局,在台北信義新光三越首開分店。分子藥局創辦人、藥師劉彥伯說,他的創業理念,是把藥局變得更貼近生活,也做出了三大改變,推出自有品牌、引進丹麥護膚品牌,也賣保養品、生活用品,還能飲食,打造獨特品牌風格。
2024/07/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963078
美國醫學會期刊2024年5日22日發表最新研究,該研究招募262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61.6歲。結果指出,與安慰劑相比,每天補充2克南極蝦油在24週內並未改善膝部疼痛,意即不支持南極蝦油用於治療該族群的膝蓋疼痛。
2024/07/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962147
天貝是印尼人將煮熟毛豆經過發酵做成的傳統食品,其所含的大豆蛋白與大豆異黃酮可能會降低心臟病和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且大豆異黃酮有機會助於紓解更年期症候群。而納豆中的納豆激酶可以直接溶解纖維蛋白、預防血栓,使血流順暢。
2024/07/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852967547
IAMS愛慕思為全美熱銷寵物食品品牌,擁有逾75年歷史,於7月在台正式上市。品牌以優質營養為核心價值,與威豪寵物營養研究中心合作,推出多款專屬營養配方,照顧犬貓的消化健康、毛髮亮澤和抵抗力,為寵物打造健康美好的生活。
2024/06/2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962404
對毛小孩來說,在健康狀態下營養保健品不是必須,但在特殊生理狀態時仍可以依照獸醫師的建議補充。例如貓狗的關節退化、貓狗懷孕等等。有些飼主不小心給了過量的營養素給貓狗,短期或許可以藉由代謝排出,但長期累積下來不只會對肝、腎等器官造成負擔,也有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其他負向反應。
2024/06/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948943
有關烹調方式對EPA、DHA的去留影響,學界已有諸多學者發表過相關研究。綜合專家研究可以發現,除了罐裝和油炸之外,一般烹煮方法都可保持EPA和DHA在相當好的程度。
2024/05/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111948317
2024年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再度於零售通路夥伴家樂福以及Mia C’bon舉辦2024年的挪威水產季,期間內至全台家樂福及Mia C'bon連鎖通路購買冰鮮「挪威鮭魚」,即可免費獲得挪威海產推廣協會與名廚李哲松、味好美合作推出的「麻辣青花椒粉」調味包或「蒜蓉辣椒醬」調味包。
2024/05/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943579
很多人以為大魚大肉才有高機率會高血脂、高膽固醇,其實只看膽固醇的數量是不準確的,而是要看細項分布。低密度與高密度脂蛋白要維持適當的比例,才能有效預防血管阻塞,維持身體健康。
2024/05/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941862
「北歐飲食法」特色為多食用全榖雜糧、莓果、富含魚油的海魚等等,遵循北歐飲食法的優點是,能補充許多良好的油脂、豐富的纖維,也能穩定控制血糖,甚至因大量攝取維生素D而能對抗憂鬱。而台灣也能參考北歐飲食法的特性,結合自身在地食材如優質魚類、苦茶油、水果等等,透過能就近取得的食材打造健康飲食。
2024/05/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940298
購買寵物營養保健品需注意產品標籤、功效性和與藥物相互作用,避免購買未標明成分或功能的產品,並請教獸醫師確保安全。不要將人用營養保健品直接給寵物,以免含有不適宜的成分對其健康造成危害。
2024/04/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930922
台灣生技品牌「營養師輕食」以益生菌起家,成立9年推出14種保健產品,2024年宣布將明星產品「300億機能益生菌」再升級,新添加100億「TW01™」新創益生菌以及100億後生元「克菲爾乳桿菌M1」,並推出全新研發的助眠產品「晚安三秒樂舒寧®」。
2024/04/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925701
從成份來看,魚油是從魚的脂肪萃取而來,而魚肝油是自魚的肝臟而來;魚油含有較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包括DHA和EPA,而魚肝油則是有較高含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024/04/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914097
魚油所標示的「%數」越高,即代表每單位的魚油產品中,我們主要想要攝取到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越高。魚油的膠囊顆粒大小設計各異,百分比數值高低產品各有其優缺點。另外除了「%數」,隨著加工技術更新,現在許多消費者也開始重視起脂肪酸的結構形式。
2024/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916116
隨著市場擴大、消費者行為改變、非傳統食品廠的新品牌加入,保健品的賣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從直銷、藥師推薦、節目置入、網紅試吃口碑等花招百出。不論採用何種行銷手段,保健品牌若想穩住客群,還是得鞏固好自身產品品質。
2024/03/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098924525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製薬」公司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主因是有民眾傳出食用紅麴保健品而導致腎病,對於如何檢驗自己所食用的紅麴,可以透過辨識成份來源、提問相關檢測報告、詳看製程管制措施與依循國國內外認證規範,以此來保障自身健康。
2024/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924656
日本「小林製薬」於2024年3月22日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截至3月26日,住院治療人數通報已增加至106人、2例死亡。日本厚生勞動省與台灣食藥署皆於官網上成立事件相關專區,方便民眾了解最新進度,並再次呼籲如已購買相關產品應停止食用。
2024/03/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739923656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製薬」公司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原因是有26人因食用該產品而導致腎臟疾病。食藥署清查後指出,該保健食品台灣未進口,但查出2家台灣保健食品業者有輸入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紅麴原料紀錄,呼籲業者需配合通報及回收,也提醒若國人在日本旅遊時若有購買相關產品應立即停止食用。
2024/02/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910792
得舒飲食能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膽固醇,主要是多食用全穀根莖類、蔬果、白肉、堅果等健康的原型食物去替代加工食品。除此之外,採取S-ABCDE原則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4/02/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907119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佔全球死因3分之1,此類疾病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有氧運動已被證實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結合阻力運動後的研究結果雖然變化不大,但仍能增強心肺健康和肌肉力量,進而對健康帶來益處。
2024/0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901640
膳食補充劑及保健食品在台灣的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攤開2019年至2022年的品牌版圖,可以看到民眾熟知的傳統品牌年市占率不增反減,究竟這塊千億大餅有哪些品牌搶得商機?
2024/01/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902476
美國的調味料大廠McCormick預測2024將是「酸甜酸甜」的一年,各種醃漬或發酵的食品,都會跳進食客的餐盤裡。而「第三文化料理」(third-culture cuisine,指雙親背景以外的飲食文化)的興起將帶動各國的滋味席捲餐廳,將「融合料理」(fusion)提升到更精巧的境界。
2024/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899609
過去保健食品為提高品牌認知度,常會請到明星藝人代言,然而一旦產品出現爭議,也會引發要求代言人負責的聲浪。最新的操作宣傳手法傾向尋求醫藥營養背景人士代言,有了專業人士背書,民眾對產品似乎就能更放心消費;現在也常見將難懂的專業術語轉化成好記的廣告標語或易懂的圖表,目的在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認知度,讓消費者面對眾多商品時,有更多選擇的依據。
2024/01/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897423
蝦紅素(Astaxanthin)又稱蝦青素或是藻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力很高的抗氧化劑。目前大量開發為生技醫療、保養品與保健食品用,皮膚外用可能有助於維持彈性、減少黑色素的生成;補充於體內可能有助於預防自由基的生成、幫助微血管的循環、運動後的疲勞恢復等等。
2023/12/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95930
保健食品熱潮不減,此次i-Buzz利用整合輿情和問卷研究方法,調查20項保健食品功效、219個保健品牌、13000保健功效論壇網友及748位近6個月內曾攝取保健食品消費者,總結出調查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在保健品的功效追求、獲取資訊管道均有所不同,其中護眼及胃腸功能改善是最多消費者熱議的保健需求,在選購護眼食品時也有一些影響消費者的顯著因素,一起來看看i-Buzz的研究調查結果。
2023/12/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894835
現存市面上常見的心血管保健品成分,包括紅麴、魚油、納豆激酶、蚓激酶、以及甘蔗原素。這些成分針對血脂異常的調節效果各異,需要注意自身身體狀況來選用。
2023/1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894409
台灣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的食安與農業規範中有尤加利葉僅能作為食品添加香料使用,魚油、紅麴原料警語標示應納入健康食品標示,漁獲量捕撈需依照年度永續評估後之公告以及鐵板燒業者需注意鱈魚品種來源標示等7點更新規範上路。
2023/11/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357886995
好市多於2023年11月27日至2023年12月3日打造「Cyber Monday超級網購星期一」購物週活動,活動首日消費滿萬元,輸入優惠代碼「23cyber」結帳現折880元。除了線上活動期間推出百款熱賣商品好康優惠,線下實體賣場的「日本A4和牛特展」也同時隆重登場。
2023/11/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886626
日本福島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是否會導致海洋魚類有遭受輻射污染的危機?台灣人是否還能多吃深海魚來攝取足夠的omega-3?文中以科學角度來替公眾澄清疑慮。
2023/1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882595
全台最大免費試吃平台「食驗室」,2023年10月提供11檔免費試吃體驗,共吸引超過1.7萬人次關注,3千多名《食力》會員申請,試吃品除了令人垂延的美味零食,甚至還有高單價保健品,你竟然還不知道有這麼好康的事?趕快免費加入《食力》會員,眾多新品等你來品嚐!
2023/10/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875855
專利植物甲殼素是歐洲知名大學研究的成果,以特殊專利製程生產製造,分子大小比一般市售甲殼素更小、溶解速度更快,創造良好阻隔效果。
2023/10/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72431
許多人對於Omega-3脂肪酸的「益處」大多來自於商業市場賦予它的保健角色定位,例如提升免疫力、緩解關節疼痛、乾眼症等,但許多說法目前尚未有完整且直接的科學證據證實。
2023/09/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preservative/paper/5593864177
在藥品中,除了主要的有效成分外,常常會添加一些被稱為「「賦形劑」的成分。這些賦形劑有各種功能,包括稀釋、改善口感、增加藥品的穩定性等等。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什麼是賦形劑,以及它們在藥品中的角色和種類。賦形劑雖然本身不具有治療作用,但它們對於藥品的製造和使用有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為了確保藥品的品質和吸收效果。同時,為了提高用藥的安全性,衛生福利部要求在仿單中詳細標示賦形劑成分,以幫助醫療人員和民眾更好地了解藥品。
2023/09/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867977
i-Buzz針對健身營養補給品市場分析乳清蛋白品牌的網路討論聲量、關鍵字與差異度,除了指出有部分網友以攝取乳清蛋白作為替代方案,更發現台灣乳糖不耐症盛行導致不含乳糖的品類占總體討論多數,此外,網路關鍵字分析也反映出各家品牌的優勢與弱項。
2023/09/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234865503
「仲安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隸屬於「中租企業」旗下「中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許多居家保健產品,以穩定且高品質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迎接2023年中秋節日檔期也推出「仲安家品燕窩」禮盒,用最頂級純粹的燕窩款待最重要的親友及貴賓。
2023/08/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859449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是維持人體機能運作與健康的重要成分,但人體無法製造,必須靠吃含Omega-3的食物來獲得,魚類就是含有優質Omega-3的食物來源。
2023/08/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856706
減肥不單是有些人想變美,甚至是對健康的把關,想要正確瘦規律運動不能少,若能加上飲食調節,才能事半功倍。肥胖造成健康的殺傷力會衍生三高、過敏、睡眠障礙、失智等問題,到底哪些食材具有機能性能幫助加強新陳代謝?
2023/07/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098849323
食品中所含重金屬可能源自天然存在或是受人類工業活動污染所致,其對於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與各種金屬特性及暴露程度有關。食藥署2023年度4~6月總計抽樣檢驗240件市售產品,其中1件皮蛋檢出重金屬銅、1件巴西蘑菇檢出重金屬鎘與規定不符。
2023/07/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842935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20日期間「補腦食物」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瞭解網友熱議的十大補腦飲食。
2023/07/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837390
作為美容聖品的膠原蛋白,是人體本來就存在的蛋白質,除了可以補充肌膚的膨潤與彈性,還可以保護關節。
2023/06/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32095
「木入森」專注生產寵物保健食品,總經理楊國世堅持發揮生技專業只做保健品,並且考量貓狗生理特性、適口性,分別生產專屬產品。
2023/06/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832776
目前科學界與營養界公認最健康的飲食法當屬地中海型飲食法,地中海型飲食法的特徵就是吃大量的海魚。吃魚不但可以供給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還可以提供富含珍貴Omega-3脂肪酸的優質魚油。Omega3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人體血液中脂蛋白的主要成份,更可以供抗發炎的功效,對人體的健康益處非常多。
2023/06/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832964
疫情後,寵物食品與保健食品購買行為加速改變,於購買人數、人均購買金額上都有近20%的成長力度。而寵物保健食品目前銷售比例雖然較小,但成長力道快速,無論是在購買人數,以及人均購買金額的成長力道上皆超過50%,這一趨勢可以解讀為寵物飼主對於寵物健康的關注度提高,並且更加重視預防和保健。
2023/05/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823874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針對台灣大宗加工魚種開發水解技術,從魚類加工剩餘物萃取水解魚蛋白粉,富含高蛋白的魚粉有望成為新飼料原料,不但能促進水產加工的全魚利用,降低對進口魚粉的依賴,更盼能減少過度捕撈的情形。
2023/05/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819310
不只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正在減重或飲食控制的人也要將血糖維持在穩定的狀態。營養師帶大家從控糖食材、用餐順序與飲品選擇等不同層面來檢視,3大絕招讓你餐後血糖不飆升!
2023/03/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792358
早餐要如何搭配得營養均衡又能控制熱量?李婉萍營養師推薦3道能快速上菜、有飽足感又好吃的減醣食譜,每道不超過500卡,卻包含足夠的澱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讓減重菜單不再索然無味!
2023/03/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797465
為了避免誇大不實的廣告充斥市面,關於健康食品的標示已有修正規定;挑選健康食品時掌握「停!看!聽」三要訣,幫助消費者選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2023/03/1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96003
對於過動症兒童,除了在孩子開學前調整作息,到戶外活動穩定心情之外,父母不妨可以試試看改變飲食內容來減緩孩子開學症候群的現狀。
2023/03/1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739796053
目前業界製作食用油(例如沙拉油、葵花籽油等)的時候通常是使用石油衍生物「正己烷」來萃取出油,但是在提煉正己烷的過程中容易對提煉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現在比利時的Minafin集團找出了不一樣的選擇,發現「甘蔗渣產物」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2023/03/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795508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2月23日內「營養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由「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獲得排行榜前3名。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93508
「娘家」是由民視八點檔連續劇《娘家》粉絲所拱出來的保健食品品牌,最熱銷的代表產品為娘家大紅麴和益生菌,與晨暉科技合作無間,在生產端和行銷端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成為電視台跨界經營的標竿。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93627
大研生醫的母公司為尚凡國際創新科技,以高濃度魚油做為行銷主訴求做出市場區隔性,在魚油銷售類別排行榜成功坐穩第一,進而帶動集團總營收。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93710
2015年成立的營養師輕食,在2023年第一季營業額已突破5.4億元。本身就是營養師的江欣樺,以益生菌做為創業起點,並從「產品差異」著手,透明公開保健產品的含量,善用社群媒體,長期投入保健食品教育,降低消費者防禦心。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93734
知識型網紅理科太太在2021年成立「好好生醫」,推出第一款產品「太空人維他命」,透過募資銷售,甫上架3天便集資超過3000萬。然而產品一上市也受到許多討論,理科太太對於自己的產品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創立好好生醫又有什麽樣的品牌故事?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93839
全家自2022年4月與中天生技合作,以FMC作為品牌打入市場,再與威德合作開發獨家獨規商品,從貨架的調整到線上、線下串聯整合以及店長力推經營社區群組,全家運用自身優勢打入保健市場。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793841
現代人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保健食品儼然進入生活的日常。除了名人代言、專業背書和網紅推薦之外,保健產業正朝著三大趨勢發展:顏質與質量並重、精準行銷和網路社群行銷經營。
2023/02/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784868
引客數據透過實購數據驗證,分析2022年雙12購物節前10大保健食品品牌排名,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者行為變化,到底在熱銷的「魚油、益生菌、葉黃素」品類中,品牌銷售排名為何?
2023/01/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79873
保健食品絕對是過年時送禮的熱門選項,雞精、人參、魚油等產品琳瑯滿目,但要怎麼送才能「對症下藥」,改善長輩的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某些疾病患者又該避開哪些營養品才不會造成反效果呢?
2022/1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470772485
台北市衛生局至北市賣場、超市、藥局等處抽驗市售膠囊錠狀食品、油脂類及嬰幼兒食品,共計26件產品檢驗9項塑化劑,結果3件超過監測值,其中包含一款葉黃素、一款苦茶油和魚油產品。
2022/11/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757512
為整併有關健康食品之相關標示規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11月8日修正「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業者需注意清楚標記更改之標示事項,不然恐吃上高額罰鍰。
2022/10/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754231
在台灣使用塑膠包裝盛裝食物非常普遍,但多數人仍會擔心使用塑膠裝熱食有產生塑化劑與致癌的風險。哪些包裝可以安全使用不會輕易被塑化劑汙染?哪些包裝又需要特別小心使用呢?
2022/09/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741527
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針對50歲以上的國人,將維生素D的攝取建議量提高為每日15微克(µg),依照此修訂有75%以上的男女攝取不足,而維生素D可靠陽光讓人體自行合成,飲食上魚油、乳製品、少部分菇類與特定蛋類都能夠補充維生素D,但是每日最高上限不宜超過50微克。
2022/08/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37499
2022年6月9日一篇探究魚類攝入量與黑色素瘤的相關性之研究發表於Cancer Causes & Control期刊。雖然該研究有其專業性,但片面的報導恐讓民眾誤以為吃魚就是有害健康的。林慶順教授以專業角度,從多方角度觀察這份研究可能帶來的影響。
2022/08/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234734506
在魚油的製作過程中,「精煉」是很重要的環節,目的是為了消除魚油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化合物。近年來已經開發出新的技術,利用酶的高度專一性、生物可降解性與容易去除的特性,將酶作為生物催化劑,取代化學脫膠程序,不但不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產量也更高。
2022/08/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4918
病毒變種再變種,治好病了又有長新冠,甚至還出現猴痘案例,疫情恐怕是每個人的夢魘,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預防病毒找上門,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2022/07/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721266
坊間販售之魚油補充劑往往含有ω-3脂肪酸成分,而此成分過往被認為能有效降低乾眼症發病率,但醫學教授林慶順以最新臨床研究結果舉例,認為海洋ω-3脂肪酸補充劑無法有效降低乾眼症的發生率。
2022/06/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12895
台灣雖為海島國家,卻在72年內減少了3.7%的養殖業全球產值占比,面臨衰退的海洋資源,還有什麼更高的價值呢?其實台灣保健食品市場商機龐大,一年內就有高達1500億商機,增加幅度更是多達5.4%,只要深度認識海洋資源、充分運用漁業廢棄物,結合研發科技和品牌行銷,海洋資源也能是市場的一大潛力股。
2022/05/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09686
衛生福利部為統整健康食品相關標示規定,研擬將所有相關法案納入於2019年1月17日公告訂定的「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自2022年6月1日起60日內為評論期,將搜集各界意見,待法案正式公告後即日開始實施,違反規定者將罰3~15萬,一年內之累犯最高可罰90萬元。
2022/03/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470681781
許多人以為營養不足導致的身體虛弱,只發生在有疾病困擾的人身上,事實上不少自覺健康的人也有相同問題!想要享受自在舒適的生活,就必須在日常飲食中更加用心,而在開始補充營養前,先了解常見的營養不均衡飲食型態,才能正確補充,一次到位!
2021/12/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660268
台灣人多愛吃魚油保健品?根據2020年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食品產業年鑑調查,台灣魚油保健品市場規模約為15億元、DHA約為7億元,顯示出國人吃魚油的身體力行程度!
2021/12/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656580
通過採集2005年~2020年期收集的108條挪威養殖大西洋鮭魚發現,EPA及DHA含量下降幅度大於60%!然而這一切都是飼料惹的禍?
2021/12/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65530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最新發展「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可提供紫蘇優良種子及相關採種技術,不僅提高成苗率,並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業者獲利。
2021/11/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650928
在現今,鮭魚、旗魚、鮪魚、鮪魚肚各受不同民眾喜愛,其差異主要在於熱量、蛋白質、脂肪、DHA、EPA,膽固醇等五大不同,但不論是哪一種生魚片都需要控制食用份量,這樣才能再吃得美味之餘,也能適量地補充身體所需要養份。
2021/11/1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739648052
養殖大西洋鮭魚近年逐漸轉用以植物為基底的飼料,這樣的飲食變化影響了魚片的營養價值。通過採集2005年至2020年期間收集的挪威養殖大西洋鮭魚108樣本中一系列營養素的含量發現eicosapentaenoic acid(EPA)與docosaheexaenoic acid(DHA)的含量下降幅度大於60%,而這一切與飼料有著絕對的關係。
2021/09/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631667
人造奶油由於易使用、口感滑順加上屬於「植物性」,讓民眾對其形象有不少加分,然而其生產過程在經過氫化後產生隻反式脂肪酸若攝取過量,易增加人體罹患心臟病與糖尿病的機率。
2021/09/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631693
便利商店食品中多含有「植物油」或「植物油脂」,其中的Omega–6系脂肪酸油脂一旦攝取過量,容易對身心產生問題。
2021/09/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631605
回鍋油因為在料理過程中經過加熱,和長時間與空氣接觸後氧化,所以會產生有害物質「過氧化油脂」。如果食用這類回鍋油,可能會使消化道中的黏膜受到損傷,甚至成為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
2021/08/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12756
近期傳出黑種草籽油能治療疾病並改善體質,增加免疫力,然而,林慶順教授表示,目前關於黑種草籽油的研究均為初步臨床試驗,無法作為佐證。
2021/08/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607735
《健康2.0》在2020年2月11日發表一篇標題為「吃魚油當心罹患糖尿病?世界營養學權威建議吃堅果比魚更好。」的文章引起爭議,但事實上並未有文獻指出魚油導致糖尿病的直接證據。但是若想攝取對健康是有益的Omega-3,建議直接吃魚而不是吃魚油膠囊。
2021/05/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587254
《華人健康網》過度將黑芝麻的功效誇大,實際上醫學文獻裡僅有非常初步的研究顯示黑芝麻可以降低膽固醇。但是無法增加抵抗力、抗癌及再生黑髮。
2021/05/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234582709
國產鰻魚口感細膩柔滑,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D、E、礦物質,所含魚油、EPA與DHA也比其他水產品高出許多,是天然健康的食材。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攜手三地集團南仁湖企業及新東陽集團旗下共10個國道服務區,於母親節檔期推出8款特色鰻魚餐點。
2021/04/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573538
腔棘魚號稱是活化石,是已經存活4億年的物種,生活在非常深的深海,而且數量非常稀少,估計全世界只有500條左右。腔棘魚含有特別高的尿素與TMAO(氧化三甲胺),因此聞起來有魚腥味及尿騷味,而且腔棘魚難消化,像油魚一樣是瀉藥。
2021/02/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558653
從世衛組織對生產力損失的調查來看,全世界光焦慮、憂鬱造成的花費一年就高達30兆台幣以上,日本政府從2015年開始規定,50人的公司每年都要幫員工進行壓力評估。感淚療法士吉田英史創辦「淚活」課程教導大家怎麼適當地哭出來,以舒緩受到的壓力,日本人也發展出很多紓壓食,如GABA、茶胺酸、益生菌、DHA等,來幫助對抗壓力。
2021/01/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550265
響應獨食文化、小家庭用餐、少量多餐趨勢,正餐縮小包裝成一大飲食新品動向。根據Mintel全球新品資料庫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2月213件的包裝食品飲料新品中,有15項即時餐點,而其中只有一項適合3人以上共享。而零售通路的一人份年菜、湯鍋與杯裝食品等也都即時上桌。
2020/12/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546618
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12月28日公告訂定「食品原料魚油之使用限制」,規範食品原料魚油來源須為傳統可供食用魚類,及每日食用量所含EPA及DHA總量計須為2公克以下。
2020/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544468
多項攸關民眾權益之重大食農政策或措施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陸續上路實施!《食力》整理了2021年食品新制懶人包供您參考,小心別觸法囉!
2020/11/2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536330
電視有名人廣告推銷印加果油,號稱可以抗發炎,趕走膽固醇等厲害功效。但實際上印加果油含有大量的omega-6和omega-9,對人體並不健康。Omega-3分成ALA、EPA和DHA三種,其中DHA對人類健康則是至關重要。因此在購買產品,都需先睜大眼睛,了解產品成份內容與實際影響。
2020/09/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514148
印加果油除了含有高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有不錯的omega–6:omega–3比例,能夠抗發炎、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含有高比例不飽和脂肪酸容易造成油品氧化,但卻因印加果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夠抗氧化,也能幫助人體對抗外來氧化物質。目前台灣本土有自種的印加果實、種子,能夠提供新鮮的印加果油,其口感滑順,還帶有自然清香,可以成為消費者購買油品的一個新選擇。
2020/08/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501741
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8月20日預告訂定「食品原料魚油之使用限制」草案,因為確保食品安全並因應特殊病患需求及兼顧產業發展,規範食品原料魚油來源須為傳統可供食用魚類,及每日食用量。
2020/08/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491948
台北市衛生局2020年5月至北市賣場、超市、藥局等處抽驗市售膠囊錠狀食品、米麵製品、飲料、油脂類、嬰幼兒食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如果凍、果醬),共計25件產品檢驗9項塑化劑,其中1件「培恩深海魚油膠囊」超過指標值0.2ppm,北市衛生局已令其下架回收該批次產品。
2020/07/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470649
油脂是麵包中不可或缺的靈魂材料,可塑性油脂可藉由包覆及潤滑效果提高麵團的延展性與膨鬆度。而起酥油則因為由純脂肪球構成,能以油滴形式在烘烤時弱化麵團結構,因此讓成品更加酥脆。
2020/06/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467511
食藥署於2020年6月17日發布修正「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將加強管制食品中之污染物質限量規定,包括國人日常食用之醬油、燒烤水產製品,都將更嚴格規範其限量標準。
2020/04/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425294
日本大塚食品推出了人工肉產品,產品以黃豆為原料,叫做ZERO MEAT( ゼロミート),提供低糖飲食的新選擇,然而面對美味、健康以及價格的考量下,人工肉仍有需要面臨這些挑戰。
2020/03/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5357430891
歐洲食品安全局早在2010年就發布報告指出,以箱網養殖、飼料餵養的大西洋鮭魚含有活體寄生蟲的機率非常低。台灣7成的鮭魚來自挪威,挪威食品安全局對於養殖鮭魚從育種到飼養有非常嚴格的規範,以確保不經過冷凍殺死寄生蟲的養殖鮭魚,即使在48小時內就生鮮送達台灣,也沒有寄生蟲疑慮。
2020/03/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423737
女性固定有生理期,若平時營養沒有適當補充、作息沒有調整好,可能造成生理期來身體產生經血少、經痛、氣色不佳等症狀,因此經期間補充鐵質、均衡飲食才是保健之道。
2020/02/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410504
「以道地的台灣食材,做出只有台灣吃得到的日式料理!」祥雲龍吟駐台主廚稗田5年前隻身來到台灣,身負東京龍吟創辦人交託的重任,從零開始認識台灣飲食文化與當地食材,此次稗田主廚邀請神戶「Cà sento」餐廳福本伸也主廚,在祥雲龍吟5歲這年攜手演示如何透過動人料理傳達台灣的豐饒。
2020/01/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407769
現代人有的因為久坐而年紀輕輕面臨「肌少症」的困擾、有的則是因為追求更佳的體態而加入健身重訓的行列,全球健康意識抬頭的時代來臨,現在不論你是以上哪一種,同樣都面臨著需要正確飲食方式補充蛋白質、維持身體強壯的課題!今天就讓營養師來告訴你,如何透過正確的飲食方式來增肌、減脂吧!
2020/01/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406145
大部份消費者常認為野生魚比圈養的養殖魚健康、美味,坊間甚至流傳著養殖業者會在魚飼料、養殖池水中「加料」的江湖傳聞,究竟養殖魚跟野生魚哪個比較好?購買野生魚時,應考慮貨源是否來自「不濫捕」的業者,選購養殖魚時,應認明養殖場是否通過認證、 符合水產養殖最佳規範的最高標準。
2020/01/1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401688
現代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會面臨專注力不足的困難,繁忙的生活型態、太過發達的3C產品、品質不佳的飲食都加劇了這樣的狀況的惡化,韋恩在此就醫學營養的角度分享幾項能夠幫助兒童改善專注力問題的物質供大家參考,有了良好的專注力,不論做什麼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9/11/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387414
台灣先前有長輩為了補膝蓋,把被歸類在藥品的維骨力當成仙丹吃,近期由於吃維骨力風潮的消退,想補膝蓋、補骨骼健康的台灣人,也就將目標從維骨力轉到膠原蛋白的補充上,膠原蛋白能不能用來補膝蓋?應該如何選、如何吃?除了膠原蛋白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方法呢?
2019/11/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386769
為了找出能幫助家中過敏兒調節體質的益生菌,做足了事前功課的韋恩,在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當中找出10種能調節過敏體質的益生菌加以整理、比較,理出5大挑選原則,供給遇到相同困擾的你參考!
2019/10/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378843
換季時的氣溫劇烈變化、高濕、空污都會引發過敏,韋恩試過多種可以對抗過敏體質的天然食物,其中包括益生菌、鳳梨酵素、維生素C、魚油以及燕麥,都是能預防、減緩過敏的食物。
2019/10/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616371562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2019年8月至北市賣場、超市、便利商店、藥局等處抽驗市售膠囊錠狀食品、米麵製品、飲料、油脂類、嬰幼兒食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如果凍、果醬),檢驗9項塑化劑共計30件產品,結果1件超過監測值。
2019/09/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367822
儘管研究有提供「葉酸」和「魚油」的數據,但卻完全沒有說這2種補充劑是對健康有益。也就是說,三立新聞所說的「例外」,根本就不存在。
2019/08/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358982
你知道每年的8月1日到8月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週嗎?2019年宣導主題為「增能家長,啟動哺乳(Empower parents、Enable breastfeeding)」,強調伴侶、家人、職場與社會的支持都能改善與營造促進母乳哺育的環境。
2019/05/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317710
葉黃素是黃斑部的重要組成物,且不能由人體生成,所以飲食就是唯一的來源。萵苣及菠菜的含量較高,或者可以另外補充膠囊、機能性牛奶、液態飲品等。
2019/04/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470301282
川菜過去都著重在「濃妝艷抹」,江振誠稍稍抹去那些粉膏香精,表現出川菜的細緻和優雅,完整川菜的多變和豐富。
2019/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299677
2019年「亞洲未來食農大賽Future Food Asia(簡稱FFA大賽)」全面擴展範圍,將涵蓋農業和食品行業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滿足小農或新興中產階級等解決方案,報名時間將於2019年4月15日截止,頒獎典禮則於2019年6月3日至2019年6月4日在新加坡舉行。
2019/03/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296910
衛生福利部於2019年3月19日公告訂定「由蝦、蟹殼或黑麴菌絲體所製取之食品原料幾丁聚糖(Chitosan)之使用限制及其標示」,統一規範不同來源之幾丁聚糖為確保消費者之食用安全。
2019/03/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294039
食藥署於2019年3月11日預告修正「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針對水產動物油脂,參照Codex規定增訂無機砷限量為0.1 mg/kg,並就現行3項煙燻水產製品之苯駢芘規定,納入「燒烤」類,擴大管理範圍。
2019/02/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285044
烤肉或烤魚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將皮烤得酥脆完美,而肉也恰到好處不會乾柴。準則是外皮必須乾硬酥脆,內裡必須柔軟多汁。
2019/02/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852280349
冬日喝酒小酌暖身,一夜干是最好的下酒菜。魚身外乾內濕富有彈性,經風乾熟成,肉香更濃、味道更有深。比起吃鮮魚,一夜干方便保存、簡單煎烤,讓吃魚變成方便的家庭料理,搭配小酒,在家就像在居酒屋呢。
2019/01/11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solution/paper/5111273611
台灣隨處可見的手搖杯含糖量高,正是身高殺手!因為精製糖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另外,與其考慮額外補充保健食品,不如先追求正餐飲食均衡。
2019/01/1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739270659
反式脂肪的替代品有相當部分就只是植物油,其中也包括一些未經測試的新種類在內,有可能甚至比我們現在送走的氫化油更不健康。
2018/12/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616261864
香格里拉飯店獲得2018年米其林餐盤推薦的粵菜餐廳「香宮」以及「上海醉月樓」精彩獻上一系列團圓外帶佳餚,道道美饌皆蘊藏著廚藝團隊對消費者的佳節祝福,讓您的團聚時刻無從挑剔!
2018/11/2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250643
一般的保健食品都是食品,不是藥品,並不能取代正規醫療。保健食品一旦開封,最好依其建議食用量盡可能在3~6個月內吃完,不建議看包裝上的有效日期還沒到,就慢慢吃、想到才吃。
2018/10/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470140183
很多慢性疾病其實都可以藉由機能性食品來改善,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就可以服用如膳食纖維、鈣質或魚油,除了用藥之外,也可作為輔助。
2018/09/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357139493
魚油有助於腦部發育和記憶力,每週吃2至3次鯖魚、鮭魚、秋刀魚等魚類,即可攝取足量魚油。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長期攝取過量可能導致中毒。
2018/08/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739133655
根據聯合國訂立並且獲得國際承認的國際食品標準,共有21種魚類可以標示為沙丁魚,包括小鯡魚、皮爾徹德魚、黍鯡、鯡魚、油鯡。
2018/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131467
國際市調公司歐睿國際 (Euromonitor)預測2021年亞洲區域的保健食品市場估值有896.3億美元,成爲帶動全球保健食品成長的火車頭!2018年9月11日~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8屆亞洲國際營養保健食品展(Vitafoods Asia)將帶來最新行業趨勢與研究發展。
2018/02/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105466
全蔬食主義不僅有好萊塢名人加持,也是近3年引領全球餐飲業的主勢力,更是吸引各國人民樂於嘗試的生活風格。市調公司GlobalData發現,美國全蔬食消費者於2014~2017年間從1%成長至6%;數據分析公司Nielsen則指出,葡萄牙10年來該消費群自1萬5千增加至6萬
2017/12/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100854
「飽和脂肪是否有害?」這個議題之所以被爭議許久,原因就在於人們無法確定:到底為什麼多餘的飽和脂肪對細胞有毒性作用?而不飽和脂肪酸又為什麼能保護心血管系統?
2017/11/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4852993449
貝類是全球常民食用的水產軟體動物,舉凡牡蠣、扇貝、蛤蜊、貽貝等都是家居或餐廳烹調的常用食材。由於消費需求量很高,全世界皆針對具經濟與食用價值的貝類進行養殖,而台灣已進行人工繁養殖的貝類不到10種,因此新興養殖貝類篩選非常值得開發與研究。
2017/09/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234590601
我們研究飲食和各種流行病之間的關聯,發現雖然是不同的疾病,但都同樣起因於不當的飲食型態,其實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問題。現代有很多美味的高熱量加工食品,主要是油炸食物和甜飲料,含有很少的營養素,剝奪了人們攝入健康食物的機會,這會因為個人營養缺乏的差異性,引發不同的疾病。
2017/09/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4593789878
Simris Alg是瑞典第一家海藻農場,他們開始生產omega-3產品,並為高端區段的魚油應用開闢出一道永續的替代方案。一般認為,海藻是唯一一種能提供與魚油完全相同omega-3脂肪的植物性來源。Fredrika說:「一件有趣但鮮為人知的事實是,魚類其實是吃了海藻才會有omega-3的。換句話說,omega-3原本是由海藻產生,而不是魚類。」
2017/07/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80523
更年期,對於女性而言或許是個不太想面對的議題,因為更年期不只影響女性的心理(覺得自己老了,而感到沮喪),對於生理更可說是個關鍵的分水嶺。一旦女性進入更年期,許多身體器官的機能便會開始衰老,特別是面臨停經的女性,其體內的女性賀爾蒙會瞬速下降,一旦缺乏女性賀爾蒙的保護,許多婦科疾病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會找上門,這也是為什麼停經後婦女的死亡率會大幅增加。不過2017年《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刊登一篇研究報告認為,適度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停經後女性的死亡率。
2017/03/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975364531
男性食用乳酪、肉類等飽和脂肪食物,飯後恐不只令人感到疲倦,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發現,攝取大量飽和脂肪酸的男性精子數比較少,減少幅度達4成以上,反之男性的飲食若含有較多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等,精子會變得比較健康,也比較有活力。
2016/10/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4593746375
日本食品大廠明治與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神經研究所共同合作的研究首度發現,含有中鏈脂肪酸油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能夠提升「非失智症」老年人的認知能力。
2016/09/26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ife/tvhipster/paper/4616143268
深海魚油保護血管,腦袋不打結
2016/09/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4111141218
秋刀魚是秋天的代表魚類,捕獲時節約在農曆中秋佳節前後各推2~2.5個月,由於在秋天為盛產季節,外型細長如刀,因此有其名。
2016/07/0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4616133766
魚油中富含的DHA、EPA普遍被認為有預防失智症的效果,但因其氧化後會有一股腥臭味,一般只將其製為不易散發臭味的膠囊,作為營養補充劑販售。但日本油品大廠不二製油利用能抑制DHA及EPA氧化的新技術,開發出富含DHA及EPA的油品
2016/02/2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18029
這世界上可是沒有什麼「魔法綠色萬靈丹」的食物啊。不過的確-在日常飲食中添入水果、蔬菜、種子、甚至來點藻類萃取,都能夠讓人覺得更感精力飽滿。
2016/02/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4593717079
新年大魚大肉,吃不完很浪費。這道年年有魚沙拉可以使用隔餐吃不完的魚肉、雞肉,拆解下來後,跟大量的清爽蔬菜製作成沙拉。是健康又不浪費的料理,吃巧吃飽,敬祝大家年年有餘!
2016/01/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13924
油(脂肪)是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之一,被歸於營養金三角的最上方。雖然,建議攝取量最少,重要性卻和其他五項營養素相當。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兒童與青少年,尤其要注意油(脂肪)的正確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