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安事件在各個國家都發生過,重點在於碰到問題時候如何去解決問題。比利時曾因為戴奧辛事件,使食品產業因而受到重創,但是比利時政府決心成立獨立管理機構聯邦食品鏈安全局(FASCFC),負責從農場到餐桌整個食品鏈的環節控管。反觀台灣,鎘米、孔雀石綠等問題則也是不斷重複發生,而花茶、油品事件,更也突顯了進口食品管理一定有問題!

口述=康照洲 (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 )
整理=陳韻竹

應記取教訓 面對問題所在

三聚氰胺事件後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成立,許多人說為什麼在之後,食安事件頻傳?但其實食安問題很久以前就在發生,像是1979年米糠油事件等,而也有很多問題是早就存在,譬如2011年發現塑化劑污染食品已經存在約30年,2013年毒澱粉事件則已經存在約40年,過去並不是沒有食安問題,只是並未被民眾重視與關注。

食安事件在各個國家都發生過,重點在於碰到問題時候如何去解決問題。日本早在1968年也發生過米糠油事件,日本政府因此加以因應改善管理制度;比利時因為戴奧辛事件,食品產業因而受到重創,但是比利時政府痛下決心、全面改善,成立獨立管理機構聯邦食品鏈安全局(FASCFC),負責從農場到餐桌整個食品鏈的環節控管。

反觀台灣,鎘米、孔雀石綠等問題則也是不斷重複發生,而花茶、油品事件,更也突顯了進口食品管理一定有問題,但依舊沒有確實解決,到2016年討論開放非福島4縣市日本食品,卻發現有管制禁止進口的日本食品流入市面,可見我們似乎並沒有在這歷史裡學到教訓。

不同立場 如何取得平衡

法律是用來維持市場秩序、懲罰犯罪的,過度解讀衛生規範恐有一人犯罪、全民受罰的情形,把規範標準拉到極高,甚至可能優良廠商都做不到,這時候法的基準到底是在哪裡?衛生標準規範的訂定必須是行政上的管制點、行政處理的依據,並非造成健康危害的臨界點,更非以零風險為目標。

但往往由於思考模式的不同,其實不容易找到解決方法。譬如說,基改食品、瘦肉精等在美國重視的是科學證據,透過毒性測試實驗加以證明,但在歐洲採取預防性原則,也就是永遠挑戰科學證據,這兩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要和平相處是不可能的。而在我們的法規上也有類似的情況,《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便是以科學性的角度判斷,但《消費者保護法》是有疑似就能加以處罰。

因此政府、業者、消費者之間,如何在不同思考模式下,找出可以平衡的基礎點,是重要的課題之一。此外,對於事件是否要加諸政治立場也值得討論,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無論我在哪個位置都是基於科學基礎發言,在學校任教時候被認為是專家的專業,但背負官職時候就解讀為是有政治立場的言論。

徹底檢討及重建管理架構

發生這麼多事件以後,我發現政府單位講話民眾不相信,所以必須要建立「獨立」的風險評估單位,才能取得民眾的信賴。在政府單位時我們努力了兩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後於2016年8月,承諾將籌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但後續就沒有任何消息,直到2016年10月發生日本食品事件,行政院才又表示要重建管理制度得到民眾信心後,才會繼續討論福島以外4縣市日本食品開放進口。

另外之前我就提出過,整個食品產業目前有40多萬家廠商,有很多危害控制點要管理,但在經費與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以整個食品鏈來看應該先管理好通路業者,以連鎖的通路業者來說約有41家,只要緊盯這些通路業者,自然就會透過自我管理相對影響上游供應商,如此才能全面性讓食品鏈的安全管理向上提升。

無論法規如何修改,就算是越修越嚴,也都只是治標不治本,風險評估、管理、稽查應為食安管理的鐵三角,這三個面向都要做到才具全面性,而若稽查單位找到問題,就由管理單位負責後續處理或是調整管理方式,而並非是由同一個單位自管自查,這樣才能達到互相監督制衡的效果,可避免稽查時怕找出更多問題,反而像是突顯管理不當的矛盾情況。

陽明大學藥物科學院 康照洲 院長

康照洲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專長環境及細胞分子毒理學。曾任職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歷經塑化劑、毒澱粉等事件,爾後轉任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食藥署、農委會等各部會的食安管理與執行工作,卸任後重拾教職。

延伸閱讀
食品安全管理請讓專業的來!
自己的食安自己救?台大組食安學者團隊提五大建言
【認識食品人】政府媒體都在對立面 小廠想提升也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