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永續
地酒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為何台灣漁業遭中國封殺、大宗水產經濟命脈只能任憑宰割?
【產地實況】水產品被中國驗出禁藥?重新檢視供銷環節為何淪為制裁把抦
【滯台危機】魚賣不出去、錢進不來!留在台灣限時特賣又有何問題?
【拓銷難題】水產輸中卡關 轉移外銷市場有多難?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開徵 飲食產業投入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台灣飲食產業永續現況總盤點!被動投入ESG、氣候變遷風險應變仍不足
企業該如何有效付諸行動?掌握五大心法 開啟永續之門
減碳行動並不難!放大檢視供應鏈 從小處開始減法哲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病毒大戰未完!飲食、生活習慣、中藥草三管齊下 提升免疫力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新冠肺炎輕症飲食怎麼吃?提升免疫力讓你趕快好起來!
確診喉嚨痛好困擾!靠便利商店就能買到的6款食品來舒緩
【特別企劃】鹼性水加「鎂」聰
【食聞】社群新寵兒,鹼性水+「鎂」,讓健身教練、運動網美都狂熱的最佳機能水!
【食聞】告別久坐不適!「嬋柔運動」搭配正確補水,讓身體更健康舒適
【食聞】 還在喝運動飲料?運動補水秘笈大公開!原來這樣喝才能零熱量聰明補水
炎炎夏日避免熱傷害!每日喝水至少1440mL、小口慢喝是關鍵
拆解6大常見食品廣告不實騙術
增強免疫、減肥瘦身、顧眼睛!你也被宣稱療效的食品廣告騙了嗎?
喝康普茶、吃泡菜治療新冠肺炎?健康飲食只能調節免疫力!
你也想靠「168」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葉黃素產品,「葉黃素」與「葉黃素酯」有什麼差別?
揭露綠色餐飲經營的四大法則
餐飲業如何加入永續行列?綠色餐飲不限於食材選用 整體營運模式都該思考
【營運規劃】連客人看不到的事都做! Plants穩定營運秘訣 從食材選用、裝潢設計到減少剩食都以純淨友善為目標
【社區串連】結合社區與在地農家 「大山北月」從在地食材到產地旅行 發揚大山背柑橘文化
【全食料理】在餐廳享用產地智慧!「糖果廚房」如何善待食材 發揮全利用價值?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甩開人工添加物 光靠「無花果皮」竟能延長8倍義大利手工麵條保存時間?
比蔗糖甜300倍的低醣飲食新星!羅漢果苷與半乳寡糖結合不只低熱量還更健康!
二氧化鈦爭議再添一樁!Skittles彩虹糖母集團瑪氏 遭提告隱瞞安全疑慮
食包裝
【食聞】不沾手的管身杯狀造型是怎麼來的?CheersJelly從製造到創造 打造不平凡的蒟蒻凍
用了密封袋還是變質?真空、冷凍更能有效維持咖啡豆新鮮度!
為什麼有些常溫、有些需要冷藏? 牛乳存放溫度與包材脫不了關係!
日本開發葡萄酒運輸監控新技術!薄如紙片、肉眼可見溫濕度變化
食加工
植物性乳酪的新里程碑!聯合利華植物基品牌如何透過不鏽鋼牛以微生物製造酪蛋白 保留乳酪的質地與風味?
用即期麵包釀啤酒 英國啤酒廠解決剩食這樣做
富含蛋白質的國產小黑豆成機能食品生力軍!高雄農改場克服加工後花青素流失問題 利用價值高
美國食品公司推出顧腸道的抗性澱粉!用整株玉米製作 高纖維更低熱量!
食追溯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食科普
吃辣為什麼讓人愉悅 還容易汗流浹背?
【食聞】乳品冰淇淋超誘人!如何確保衛生安全?
【食聞】歲末、清明吃潤餅 如何安心選購過好節?
【食聞】愛吃醋?你知道「醋勁」是怎麼來的嗎?
農科技
美洲幼蟲病造成蜂群大量死亡!美國核准全球第一支蜜蜂用疫苗
寒害致高接梨難收成?農改場研發微生物新製劑 讓梨勇敢抗寒!
水試所首次以影像記錄澎湖丁香魚產卵行為 盼能改善保護措施促進漁業資源永續
養雞新手不必睡雞舍!iCHASE推出4款AI產品 讓養雞場邁向智慧化
食新聞
謠言拆解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食聞】尋「蜜」!手中買的是蜂蜜還是糖漿?!
【食聞】超商麵包久放不壞,一定是有防腐劑?2大迷思1次破解!
國際食事
Subway即將易主?2021年關閉1609間加盟店 昔日全球展店最快為何變成收店最快的速食店?
從傳統滋補到包裝食品!生薑憑什麼打造數十億美元的創新市場?
寵物也要吃得環保 實驗室培育肉正被研發當成寵物食品以解決真肉的碳排問題
海尼根稱霸越南啤酒市場!國際品牌想競爭?把握這時間推促銷活動
即時新聞
「尤加利葉」禁止作為食品原料、僅能做香料使用!2024元旦起實施
衛福部預告增修訂10種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違反者最高可罰2億元
農委會推出3大領域、9項類別ESG專案!協助企業媒合農方 向永續發展邁進
大腸桿菌基改「2’-岩藻糖基乳糖」是什麼?除了一般配方奶 即日起也可添加在「特殊醫療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安心消費
食藥署抽驗67件食品重金屬含量 巴西蘑菇、旗魚驗出重金屬鎘
【食聞】食品檢驗也要與食俱進!最新檢驗技術知識大解密
素食食品偷摻葷?北市衛生局抽查素干貝柱竟含「魚」與標示不符
元宵節能安心吃湯圓嗎?北市衛生局抽查20項市售產品 全數合格
食事追蹤
全聯「小時達」、家樂福「家速配」使用率快速成長!實體通路搶奪生鮮外送的利基點在哪?
台灣稻米的品質、價格該如何平衡?談談糧商、農民與消費者三方多贏的良性循環
10大網友熱議「包餡湯圓」口味大亂鬥!你是芝麻派還是花生派?
滷肉飯的「這一味」竟與保育水鳥有關?台南沿海暫時濕地吸引豐富冬候鳥造訪
產業動態
台灣藍莓初登場!「山丘藍」與台大團隊花6年 成功在阿里山下種出在地新鮮藍莓
2022拌麵品牌最新排名出爐!曾拌麵穩坐第一 拌麵市場競爭差距卻縮小了?
約翰走路黑牌2023年2月起將陸續移除紙盒包裝 從生產線落實環境永續目標
70歲的金門酒廠首次對外公開徵總經理!董事長:盼民間專才協助突破國營框架
食生活
健康營養
吃大魚大肉後覺得胸痛?網友熱議這5大症狀可能是高血脂前兆!
【食聞】年後開工的活力來源!用「加州葡萄乾」補充能量 療癒又健康!
元宵節吃湯圓如何月圓人不圓?三招教你放心吃、熱量不超標
市售元宵熱量高!天然食材DIY繽紛小湯圓 營養健康好享瘦
飲食文化
源自於印度的咖哩 竟是英國人取的名?
麵包在希臘已有至少7000年的歷史!只有真正希臘產的才能叫做「費塔乳酪」?
咖啡究竟為何會成為家喻戶曉的飲品?9世紀就有人將咖啡當飲料!
奧地利知名甜點「莫札特球」 竟源自阿拉伯人的甜點之王「勞斯納吉」?
在地創生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彰化二林秉森酒莊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台中市霧峰區農會酒莊
星巴克首間共榮門市於花蓮和平開幕!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 展現文化認同與驕傲
地理標示也會影響食品名聲?歐盟以「官方認證」提高在地特產競爭力!
美味食勢
「ラーメン凪」來台10週年打造限定台味拉麵!海味豚骨拉麵創意全來自這個台灣小吃
兔年走春好玩好拍的中繼站就在這!10大主題7-ELEVEN特色門市一次看!
星巴克進駐台南市定古蹟!以日式建築美學打造南部首間「復古風」門市
路易莎咖啡有簡餐了!正宗泰廚配方、嚴選花椰菜米 讓飲食選擇多更多
節氣飲食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中秋烤肉必備的秋刀魚產季來了!吃當季最肥美,擴大抽檢確保食魚安全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食農教育
全台最強食育教案免費下載!灃食不只分享資源 還廣招種子教師
全聯佩樺基金會連續3年前進台東偏鄉!攜手台東友善協會伴孩童認識蔬果
台東農改場擴大食農教育推廣!導入台東特色作物進入20所國中小體驗課程
台灣小學生也能吃到日本營養午餐!彰化、南投、雲林3校供應群馬與茨城縣學校午餐菜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冬天不想吃冰冷的優格?簡單3步驟自製「溫優格」喚醒好菌又暖身!
從解救飢荒解放便祕 為什麼「青汁」成為日本最流行保健飲品?
「紅麴」用於食品可當色素、防腐劑、調味劑! 還能調節血脂、降膽固醇 減緩老人癡呆?
麴水、康普茶、青汁 日本流行的「腸活」飲品是什麼?
醫學營養
俗稱「臭藥丸」的正露丸 止瀉主要成分「木餾油」也曾被當成瀉藥?
不是感覺餓才是餓!抵抗力下降、體力變差 都是隱性飢餓惹的禍
味精真的不健康嗎?還會讓人頭痛、噁心又傷身?
市售麵包從麵粉到內餡都有添加物!如何挑選美味又無添加的麵包?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日本壽司郎遭惡搞使股價大跌!面對失控消費者 餐飲業者有這4招可以應對
過年該營業還是休息?怡客咖啡年節不閉店有這3大原因
烤肉不再是中秋節專屬!烤肉店林立、懶人烤肉組推陳出新 讓你隨時都能烤
從實購數據分析2022年雙11買氣為何下滑!到底是購物人數減少、還是人均消費變低了?
飲食文化
家族兩代攜手跨越半世紀!遠離塵囂的義大利米其林三星餐廳DA VITTORIO
在台灣種咖啡如何兼顧利潤與品質?農友該思考的不只是如何在評鑑時獲得肯定
荷苞山咖啡歷史的守護者!走進谷泉咖啡莊園 回到雲林咖啡史的起點
人工智慧當道 但機器人真的懂威士忌嗎?小心別被AI誤導了
食力特派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線上收聽】英國皇室禁止「食物中毒」?皇室飲食秘辛大公開
【線上收聽】柿子真的不能跟優酪乳一起吃嗎?
食驗室
HOME
食科學
食追溯
TRACE
食追溯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2022/12/13
加州葡萄乾絕大多數的產地位於聖華金河谷,河谷內有充足的陽光,以及來自內華達山脈的豐沛水源,每年產出超過30萬噸。至今,他們仍以手工摘採、陽光晾曬方式收取葡萄乾,並且無添加額外成份,為求最真實的天然風味。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2022/03/08
日式料理店的蘸料常客,山葵。近年來因為全球溫度節節高升開始出現環境不適應、大量死亡的情況。以山葵盛產地日本靜岡縣來說,面臨的問題比想像中的嚴重,對抗高溫的方式,莫過於培育出「抗旱」品種的山葵。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2021/12/07
從胡椒到孜然,香料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中,也是料理不可或缺的「靈魂」,然而,根據歐盟發佈的香料詐欺報告,有17%香料有詐欺疑慮,其中最嚴重的是奧勒岡葉,有48%的檢測樣本被懷疑有摻混其他植物原料。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2021/11/30
本文藉由分析細胞培養肉技術與市場,來評估培養肉與植物肉等其他人造肉在未來發展上之優劣勢。
混茶葉、混咖啡、混橄欖油業者請注意!低成本又好用的產地檢測方法問世
2021/10/22
你還在擔心買的茶葉與標示產地不符嗎?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團隊將現有成本較高的氧同位素分析改良成透過溫度、濕度、降雨就能判斷,而且包含茶葉、咖啡、橄欖油等產品都可適用。
海鮮水產也可溯源!微量元素分析讓海鮮詐欺無所遁形
2021/10/13
據外媒報導,全球有36%的海鮮有產地誤標的情況,尤其蝦是水產國際貿易的重要產品,產地詐欺的情況更是層出不窮,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許多研究都開始投入產地溯源技術,而最新研究就指出,透過比較蝦肉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分析出產地究竟來自哪裡。
神級食物「可可」落地4大洲!非洲撐起巧克力甜蜜產業的原料供應鏈!
2021/09/22
可可樹原生長於美洲熱帶區域,最早在馬雅文化的歷史中便曾有種植可可的紀錄,現今全球76%的可可豆都產自於非洲,生產量前5名分別為:象牙海岸、迦納、厄瓜多、喀麥隆、奈及利亞。
源自清朝的台灣特產!凍頂烏龍茶區為何需要大遷移?
2021/09/18
凍頂烏龍茶的主要品種為青心烏龍,產地位在南投縣鹿谷茶區,但因近年來當地受到地力衰退之影響,多數茶農已將發展重心移至大崙山。
【食聞】掌握食品安全,有它最放心!全方位的食品檢驗分析解決方案守護食品安全可靠又有效!
2021/09/03
為掌握食品裡面看不見,卻確實存在的各種污染成分,食品檢驗分析儀器的準確度、靈敏度、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質關鍵。
【食聞】吃肉就是不環保?吃素一定更健康?蛋白質的真實知識大公開!
2021/08/25
蛋白質是人類的重要營養來源,其中動物性蛋白質佔市場70%以上,顯示動物性蛋白質對人類營養的重要性。但動物性蛋白質卻背負著許多謠言與迷思,其實在面對動物福利、環境永續議題時,身為消費者,並不用為了環保而消極放棄吃肉的權利。
自古被稱為「神的食物」!可可豆如何落入凡間、成為人人愛的巧克力?
2021/08/21
距今約5300多年前,從南美洲厄瓜多東南部高原遺址的陶瓷容器上殘留的物質發現有可可的澱粉顆粒,根據馬雅人以及阿茲特克人的信仰,認為可可是「神獻給人類的禮物」,直到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阿茲特克後,將可可飲料帶回西班牙。而後有人將原本苦澀的可可飲添加進糖或蜂蜜消除苦味後,便成為歐洲皇室間廣受歡迎的飲料。
【食聞】來自雪山山脈的甘甜純淨!國際評鑑的夢幻好水就是它
2021/08/20
來自雪山山脈的悅氏礦泉水,擁有與冰山水相似的順口甘甜,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礦泉水之一,更連續獲得國際評鑑組織Monde Selection評比最高金賞獎肯定,不需耗費千金、倚賴進口,在你我身邊就有最好的飲水選擇!
昆蟲蛋白新成員來了!麵包蟲通過歐洲安全評估、被證實可降低60%膽固醇
2021/04/28
2021年1月,黃粉蟲(yellow mealworm,俗稱麵包蟲)通過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安全風險評估,未來將可以合法被添加在食品當中,且德國基森大學研究中也發現,食用黃粉蟲的小鼠,膽固醇降低了60%。法國昆蟲蛋白大廠更收購荷蘭麵包蟲公司,預備大舉擴張昆蟲蛋白品項。
巧克力名列生產里程最高的食物之一!一張圖帶你看懂巧克力產業鏈
2021/02/09
可可要搖身一變成為「甜點巨星」巧克力,前後需要經歷的旅程可是相當漫長,從可可到巧克力,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生產國、加工國往往不在同一地區,就這樣建構出一條複雜、但專屬於巧克力的跨國產業地圖,這也讓它成為世界上生產食物里程最高的食物之一。
不在全球主要可可生長帶!最北可可生產國「台灣」靠什麼本事躍上國際舞台?
2021/02/05
近幾年台灣高屏、南投等地農民積極的投入可可種植行列。其中屏東因為雨水充足、地下水豐沛且全年均溫超過20℃的溫暖環境,因而得以滿足可可原生長地高溫多雨的環境需求。屏東過去大量栽植的檳榔樹,更提供可可樹遮陰與潮濕生長環境,使得現在屏東多數可可非但多與檳榔兼作,其種植面積更居全台之冠。
【產地海域不明】混產地賺取價差亂象多!該如何強化產地標示規範?!
2021/02/04
台灣的海鮮產地混充事件嚴重,把台灣近海捕撈的土魠魚拿到澎湖賣、混充是澎湖海域的土魠魚,價差可以來到5倍之高,更有印尼虱目魚冒充台灣虱目魚賣的案例,雖然法規明定要標示食品的原產地,但其正確性還是有待商榷,需有更完善的系統來管制。
學習如何與土地生命友善共存!3部精選電影揭開食物背後的旅程
2021/01/29
藉由《我家有個開心農場》、《玉子》、《五星級明日餐廳》這3部電影探討人類、土地、與動物之間依存的生態體系,與觀影者一起關注永續發展、人道飼養與剩食等議題。
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相當稀少!不肖廠商用這3種方式造假
2021/01/11
特級初榨橄欖油飽和脂肪含量極低,omega3脂肪酸則含量較高,可大為降低心臟病風險。而不肖廠商的造假方式大致上分為3種:用較便宜的種子油來稀釋提高利潤、以等級較低的橄欖油來稀釋特級初榨橄欖油、用非當季收成製造且不新鮮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來加入新品。
大豆油為何是全球廣泛運用的油品?巴西種植黃豆後的暴風效應
2020/10/12
1940年代的美國開始廣泛使用大豆油於各式加工食品當中,而速食產業的興起被歸於導致大豆油需求增加的主因,但作者和科琳娜.霍克斯(英國食物政策專家)也發現到,巴西的種植黃豆政策,也是改變全球大豆油供應鏈的原因之一,其後影響到亞洲對精煉油品的需求量也跟著上升。
巧克力溯源很難?Barry Callebaut與瑪氏公布可可供應商地圖,突破不可能!
2020/09/21
全球最大巧克力製造商之一的「Barry Callebaut」與「瑪氏食品(MARS)」於2020年9月先後公開發佈了揭露其合作可可農民、農場資訊的互動式地圖。此舉不僅是為了確定可可來源,也是避免農民為了種植更多可可而濫伐樹木。同時,透過開放地圖也能讓公眾審查2家公司在永續承諾上的發展進度,並建立個性化、多樣化的農場經營計畫。
做好廢水處理就是這麼重要!科學家在牡蠣發現各種病原菌、塑膠、甚至是奶粉
2020/09/17
研究人員透過DNA定序及紅外線光譜分析發現,緬甸丹老群島(Mergui Archipelago)沿岸所養殖的牡蠣檢測出多種病原菌及微碎片(microdebris)污染物,顯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產業結構升級、人口快速成長,廢水排放量也跟著增加,像是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進而導致海洋物種污染,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
【食聞】有產銷履歷的「台灣鯛」,不只能追蹤追溯、品質更有保障!
2020/09/15
經過產銷履歷驗證的台灣鯛產品,生產過程符合TGAP要求,在購買時還能透過掃描QR Code,清楚查閱手中產品生產過程的追蹤追溯資訊,品質讓人安心,讓你輕鬆享受鮮甜美味。
葡萄酒迷的憧憬!喝不起「波爾多五大酒莊」天價名酒,副牌酒也是好選擇!
2020/09/13
身為一個葡萄酒迷,就算沒喝過也會聽過「五大酒莊」,這五家在「等級標示」被列為一級者就是拉斐堡、瑪歌堡、拉圖堡、歐布里昂堡、木桐堡。如果你覺得名酒高不可攀,但又想嘗試看看,副牌酒會是你很好的選擇。
【食聞】鮮甜細嫩的金目鱸 產銷履歷驗證的好滋味
2020/09/12
產銷履歷水產品的最大優點在於安全性、可追溯性,讓產品來源清楚透明可查詢。而國產魚「金目鱸」有著細嫩Q彈肉質,是產銷履歷水產品中的熱門品項,各種料理都適合。在挑選水產品時,看到產銷履歷的產品,請放心地買下去吧!
令人愛、令人恨!最具爭議性的海產小吃:沙魚煙
2020/09/09
沙魚煙的Q彈口感及煙燻風味,受到不少老饕們的喜愛,但沙魚煙卻也是一道充滿爭議的小吃。除了「生物放大作用」所造成的毒性累積,讓它背負罵名外,其所使用的鯊魚原料來源,也常常與環境保育爭議脫不了關係。
進口瘦肉精美豬好可怕?台豬其實也用過!
2020/09/0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農委會防檢局)自2007年開始抽驗國產豬肉的瘦肉精殘留狀況,竟然有8年都檢出瘦肉精,其中除了毒性較低的萊克多巴胺之外,甚至還包含毒性較高的沙丁胺醇,以及在國際上曾引發食物中毒的克崙特羅等其他種類的瘦肉精。不過,2016~2019年已連續4年100%合格,未發現有檢出的案例。
淺談瘦肉精-萊克多巴胺
2020/09/03
瘦肉精是在畜牧業中的俗稱,為乙型受體素的一種,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
你在台灣吃的「和牛」不太可能是真的神戶牛!全球每年僅不到4000頭
2020/09/01
神戶牛肉只能來自但馬牛品種,牛隻僅能在兵庫縣出生、飼養及宰殺。牠們吃的飼料未含生長激素、動物副產品、類固醇,或大部分美國牛飼料中會使用的抗生素。並且每年總共只會有3000或4000隻神戶牛,其中的90%更留在日本境內。
泰國、中國、印尼?到底是誰開始吃燕窩?
2020/08/08
燕窩是泰國當地人「既定印象中的中國菜」;然而產出燕窩的金絲燕,最早卻是在東南亞沿岸的洞穴被發現,在「鄭和下西洋」時被帶回中國宮廷,才逐漸被中國人發揚光大。
紅葡萄之王、白葡萄之帝!獨特風味個性釀成經典酒款
2020/08/05
你可能對葡萄酒種類瞭若指掌,但你可能不知道平常喝的葡萄酒是由什麼葡萄釀成的,文中這6種葡萄品種是最常用來釀酒的,在了解不同品種的葡萄後,說不定下一個侍酒師就是你。
Facebook
Twitter
line
【滯台危機】魚賣不出去、錢進不來!留在台灣限時特賣又有何問題?
2023/01/30
長年銷往中國的高經濟魚種,在2022年履履準備收成外銷時,便面臨中國突發禁令。魚賣不出去只能留在魚塭續養,養殖成本大幅增加,雖然讓高密度輸中漁獲回留台灣,可增加國內消費市場能見度,然而國內已有少數既定利基內銷市場,漁民擔憂出現削價競爭,拖垮整體價格與產業。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70歲的金門酒廠首次對外公開徵總經理!董事長:盼民間專才協助突破國營框架
韓式餐飲在台發展想成功? 跟上流行、供應鏈穩定、菜色多元 缺一不可!
2023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出爐!Z世代與女性力量崛起 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大不同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從實購數據分析2022年雙11買氣為何下滑!到底是購物人數減少、還是人均消費變低了?
約翰走路黑牌2023年2月起將陸續移除紙盒包裝 從生產線落實環境永續目標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特別企劃】鹼性水加「鎂」聰
拆解6大常見食品廣告不實騙術
揭露綠色餐飲經營的四大法則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