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從過往的宗教因素,到近年基於為地球、為環境盡一份心力而接觸蔬食,幾經發展,時至今日,蔬食更進一步成為新式飲食風潮。只要多加留心,你會發現,蔬食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無處不在。

撰文=田定豐、林承彥

蔬食主義在歐美國家發展鼎盛,但其實「素食者」(Vegetarian)這個詞彙,在1840年左右才誕生,至今不到200年。相較於西方定義牛步,亞洲顯得超前不少,戰國時代的經典《禮記》,記錄著「逢子卯,稷食菜羹」的祭祀習慣,當時人們以齋戒茹素來體現對於鬼神的崇敬,逐步形成中國最早的素食文化。不過真正讓蔬食成為亞洲飲食文化主流之一的原因還是宗教,那就得從茹素大國――印度聊起了。

佛教、印度教吃素契機大不同

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基於眾生皆有情的教義,在佛教誕生初期(約西元前6世紀),便有教派提倡不殺生不食肉,旗下信眾都需嚴格遵守。不過若信奉的是印度教,吃素可就有別的因由。在印度,葷素與種姓階級有絕對相關性,高等的婆羅門(祭司)和吠舍(商人與平民)吃素,低階的剎帝利(貴族與武士)和首陀羅(僕役)則是吃葷,據說是因為婆羅門跟吠舍從事的工作多半是靠腦力,吃素就足以供應身體所需的營養跟熱量,而剎帝利跟首陀羅多做勞動與僕役等粗活,需要肉蛋來維持體力,所以在印度,如果你吃素,在別人眼中或許是件高貴典雅的事情呢!

人人生而平等,以種姓階級區分尊卑,極為落伍又不文明,但不可諱言,這的確加快蔬食在次大陸的傳播速度。據印度政府統計,有三分之二的婆羅門都吃素,加上男尊女卑觀念根深柢固,蔬食者中的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她們期待藉由吃素,祈求此生能有個好歸宿,甚至下輩子改當男人,吃素因由,既無奈又心酸。

印度:素食人口世界最高!40%人都假呷菜

直到今天,印度還是全球素食人口最多的國家,約有40%的印度人都吃素,換算下來可能逼近5億人。由於多數人口都有素食需求,印度餐廳均有葷素可選,商店賣的食品也會標示清楚,貼綠標為素食,紅標則為葷食。不過印度人通常會用牛油來做菜,蔥蒜使用上也無嚴格限制,如果你是全素者的話,到印度旅行時可得睜大眼睛,畢竟對於多數印度人來說,葷素之別僅在於有沒有肉而已。

佛教基於眾生皆有情的教義,在佛教誕生初期,便有教派提倡不殺生不食肉。(圖片來源:商周提供)

印度教,吃素可就別有原因。在印度,葷素與種姓階級有絕對相關性,高等的婆羅門、吠舍吃素,低階的剎帝利、首陀羅則是吃葷。(圖片來源:商周提供)

曾經都吃菜的日本,如今無肉不歡

比起日本,印度已經是對蔬食者非常友善的國家。

日本是台灣人最愛拜訪的國度,但若你是蔬食者,大概都會有一樣的旅遊經驗,那就是要在日本找到蔬食已經不太容易,遑論是專營素食的餐廳了。走在東京街頭,從居酒屋、炸豬排、燒肉,看到的幾乎全是葷食餐廳,日本簡直就是肉食大國。但日本人一開始其實是不吃肉的,這個習慣還維持了1000多年。

佛教約莫在西元7世紀時傳入日本,立刻衝擊了「無一不為神」的傳統神道教信仰,佛教讓日本人發現,原來神佛可以這麼親近、這麼可觸可感,因此不少人從神道教改信佛教,當時天武天皇還頒布了《禁止殺生肉食之詔》,嚴格規定人民不能吃牛、雞等獸肉(不過魚可以吃)。宗教因素加上天皇命令,日本人還真的過了1200年不吃獸肉的歲月,一直到19世紀末的明治維新時期,眼看吃肉的西方人個個人高馬大,在全盤西化的政策與趨勢下,明治天皇下令頒布《肉食解禁令》,日本人終於開始吃肉,日後,還誕生了幾道我們熟知的日本葷食料理,像是炸豬排、牛丼、拉麵等。

肉一解禁可不得了,日本人就此回不去了,也不過百餘年,現在大部分的日本人早就忘記先祖曾經視肉類為不潔毒物。你可能會認為,就算天皇宣布吃肉,但佛教信仰還是存在啊,怎麼可能讓素食文化就此銷聲匿跡呢?的確,日本信仰佛教的人超過半數,他們認同佛教的基本道義是尊重生命,不過並不是「吃素」這麼狹隘,只要面對食物時懷著一顆感激之心,用餐前說「いただきます」,吃飽後說「ごちそうさま」,表達對於動植物以命換命的誠摯感謝,吃不吃素,只是小節而已。

日本蔬食者的救星!鐮倉時代「精進料理」誕生

難道蔬食者到日本真的沒東西吃嗎?其實也不會,屬日本3大料理之一的「精進料理」,就是蔬食者可以安心食用的佳餚。

精進料理誕生於鐮倉時代,初期為寺廟裡的僧侶餐食,所以菜色完全摒棄了肉類、海鮮以及蔥蒜。之後,精進料理發展成婚喪喜慶的宴席菜色,日趨高級隆重,現在還有不少高檔料亭專做精進料理,吸引饕客趨之若鶩。跟懷石以及會席料理一樣,精進料理格外在乎季節性,運用大量當季蔬果蕈類,在盤中體現春、夏、秋、冬。另外,精進料理還會盡可能避免使用加工品,氣味過重的香料或人工調味劑也都不用,因此每項食材的味道及口感都是如此平實溫潤、淡雅爽口,十分美味。

只是精進料理多數高檔昂貴,一餐吃下來可是要價不菲,還好日本養生健康的觀念依然相當興盛,大城市中不難找到以降低卡路里攝取、減少使用肉類與加工品為概念,提供如沙拉、輕食、異國料理的餐館,雖然不見得是全蔬食餐廳,但通常有不少蔬食品項可選。而隨著人口老化與文明病激增,現此風潮正方興未艾,可期待日本將會迎來以蔬食為主角的飲食革命。

精進料理初期為寺廟裡的僧侶餐食,現在,則發展成婚喪喜慶的宴席菜色。(圖片來源:商周提供)

緬甸、泰國茹素風氣鼎盛,宗教因素、華人多成主因

亞洲還有另一個蔬食生活圈,便是熱情的中南半島,其中又以緬甸與泰國茹素風氣最盛。

緬甸與泰國都信仰南傳佛教,這個派別未經中國,直接由印度經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南亞,僧侶們仍維持過去托缽乞食「有什麼就吃什麼」的飲食制度,不像漢傳佛教這麼嚴格禁用葷食五辛。既然如此,那為何這兩個國家依然有著比例不低的蔬食者人口呢?這個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談。

其一,泰緬兩國佛教徒比例極高,泰國高達94%,緬甸也有88%。雖說當地戒律並未嚴格要求茹素,但憑藉著一顆向善的慈悲心,不少信眾開始自發性茹素,在一些偏遠的荒山野峻,甚至還有全村都吃素的聚落存在。其二,這兩個地方華人移民極多,華僑帶進宗教禮儀,潛移默化地影響當地的飲食文化。最顯著的例子是「九皇齋節」,這個本來是閩粵一帶,為慶祝九皇大帝誕辰的節日,流傳到泰國後更加發揚光大。節慶期間,街邊擺滿齋食攤販,並豎起寫有「清齋」字樣的黃旗,還會有不少餐廳趁此推出齋菜,一連9天,各種純素美食匯聚,簡直是蔬食者一生必得朝聖一次的狂歡派對。

亞洲來說,中南半島以緬甸與泰國茹素風氣最盛。(圖片來源:商周提供)

內容來源=《豐蔬食2》,商周出版

審稿編輯:羅璿

延伸閱讀
更精緻的素食、更友善的肉品!植物肉打破素食餐點不好吃的迷思
連牛血都能是素的?紅色微藻成功模仿「血腥感」
海帶、綠豆、酒麴塑造豐富口感!植物海鮮成為下一個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