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疫情後,健康飲食成為台灣麵包市場新趨勢。《食力》調查顯示,88.5%消費者願意購買健康機能型麵包,且不同年齡層對減醣、高蛋白及低糖少油需求不同。產業端從天然食材、少添加、全穀標章到植物基產品,逐步制度化與標準化,健康不再只是行銷話題,而成為差異化與品牌成長的核心策略,引領未來十年的市場競爭與創新方向。

採訪・撰文=林玉婷

在台灣,麵包早已不是偶爾的零食,而是進入早餐與日常的必需品。疫情之後,健康風潮也吹入麵包產業,根據《食力》2025年「麵包偏好大調查」,有88.5%受訪者回答會願意購買健康機能型麵包。再進一步拆解「重視的健康特色」可知,「天然食材、少添加、全穀雜糧」為跨世代需求,40歲以下世代對於「減醣、高蛋白」比例較高,反映健身與體態管理影響。41歲以上世代則更重視「低糖/無糖、減少油脂」,顯示以健康風險控管為主,尤其是三高(糖、油、鹽)。純素飲食則是兩個族群都僅 4.05%,看似仍為小眾市場,但也可能是因為市售純素烘焙的選擇較少之故。從調查可知,健康麵包已逐漸成為全民共識,且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正重塑產品發展的方向。

天然食材:回到食物本質的共識

對多數受訪者來說,「健康」的第一步就是食材的天然。陳耀訓・麵包埠創辦人陳耀訓表示:「健康趨勢是用好的原物料、天然的原物料和好的製程,用最原始的食物去做麵包,就像大家喜歡原型食物一樣。」他認為除了少糖少油,真正的健康必須從原始食材出發,以天然的麵粉、發酵方式、均衡的搭配,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他也強調,健康意識推動了產業往好的方向走,「因為我們會更慎選好的食材來創作麵包,而不是便宜或不天然的東西。」

聖瑪莉總經理陳麗玲也強調:「堅持用好原料是品牌40年來不變的核心。」她認為品牌要跨越不同世代,要不斷創新,包括將多穀、全穀、低碳足跡的元素納入產品線。對聖瑪莉來說,健康既是食材上的堅持,也是品牌創新力的來源。

【更多麵包產業精彩探討,請詳閱食力Vol.40季刊《台灣麵包千億商機的虛胖榮景 五大矛盾撕開你所不知道的產業真相》

審稿編輯:童儀展、余麗姿

延伸閱讀
冷凍麵團接棒缺工時代 台灣麵包產業的下一個成長基座
打破超商麵包不健康印象!全家以潔淨標章、全穀標章打造健康新版圖
無添加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家樂福如何推動烘焙產業原料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