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現代社會飲食文化的轉變,特別強調網路和社交媒體對飲食態度的影響。近期社群網站出現高網路流量的吃播主,其中提到南韓的「mukbang」現象,讓人忘卻獨自吃飯的孤單以及享受美食、慢活烹煮的時間焦慮。

撰文=碧.威爾森(BBC、英國皇家百貨福南梅森年度飲食作家、獲飲食作家協會年度記者獎)

自1970年至2012年間,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美國男性獨居的比例增加1倍,從6%至12%;紐約時報2016年2月的報導,62%的美國專業人士表示每天中餐都是在自己辦公座位上吃,有些時候甚至1天3餐都在座位上解決,對於世界上數百萬忙碌的孤獨美食家而言,他們的飲食經驗跟媒體社群上不斷出現的飲食方式截然不同。

南韓吃播主每月收入1萬美元 不合常理的大食量成功導流

因此南韓吹起一陣觀看網路美女直播主吃飯的風氣-一種遠距離的陪伴,南韓稱之為「mukbang」,是韓文的吃「meokneun」與直「bangsong」兩字結合而成,而且當紅明星直播主只要在鏡頭前吃飯、善意地聊上兩句、或發出大聲的咀嚼聲,每個月就可以收入10000美元;南韓大部分這類「mukbang」都是透過網路頻道艾菲卡(Afreeca TV),粉絲進貢的金錢會以頻道虛擬貨幣「星汽球」(star balloons)方式捐獻,明星直播主之後可再換成現實貨幣。

這類節目最典型的主題就是苗條的直播主大吃不合理份量的速食,著名南韓直播主木下佑香(Yuka Kinoshita)擁有超過250萬觀看次數,外表就像漫畫裡的嬌小公主,可以一口氣吃下2包即食豬排咖哩,配上4.8公斤的白飯,總共6404 大卡,足夠供給一般成年女性3天以上所需能量;影片中木下說:「我都忘了咖哩配飯有多美味了,萬年不敗的組合。」

木下還有許多其他影片,如一口氣吃10包卡夫起司通心粉、3公斤的Oreo早餐麥片、6包泡麵、100貫握壽司等。這類影片為什麼如此受歡迎的原因目前不清楚,看別人吃飯20分鐘然後給予無意義的評論,就像看著油漆乾掉一樣無趣。但是這類影片明顯打中某些族群的需求,才會有這麼高的瀏覽量。

大食量吃播主 讓人避開自己的飲食焦慮

翠莎.沛塔(Trisha Paytas),1位美國明星直播主,也拍攝吃下大量的「Shake Shack」漢堡及肯德基炸雞的影片,觀看次數破百萬,這類型影片可以讓人們避開直視自己對於食物的焦慮與欲望,在這大多數人都過度飲食的世界,影片中大口吃下無數食物的網紅,會讓我們覺得晚餐吃1份外帶披薩算是非常一般。

我們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是食物的影子,大家應該希望網路上的內容可以讓我們喘口氣,然而在一整天暴飲暴食後,似乎還有對數位食物無法抑制的欲望,這不僅止於「mukbang」,一系列快播食譜影片,只有手、沒有臉,也成為網路世界數一數二的熱門影片,觀眾族群遠超過願意實際買食譜來作菜以及會讀報紙食譜專欄的人。

「喔!那個只有手的影片!」Tasty短短1年就成為最受歡迎的食譜粉絲專頁

在充斥名人花邊及壞消息的資訊時代,我們一般人渴望的景象是一雙不認識的雙手流暢療癒地製作食物,其中大部分火紅的影片都出自隸屬於美國BuzzFeed媒體集團的Tasty頻道,自2015年至2016年短短1年間,Tasty就變成BuzzFeed最受歡迎的臉書專頁。

2017年6月,單單1個月,Tasty 的影片就有11億觀看人次 ,很有可能你自己也有分享過Tasty的影片,只是不知道影片的來源出處,如「8種厲害披薩食譜」、「9 種花生醬愛好者甜點」等影片,但許多人只會認得說:「喔!那個只有手的影片。」

影片中彷彿自己的手 讓觀眾進入做菜的異想世界

當人們觀看Tasty影片時會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好像在做事的那雙手是你自己的手,好像你自己在打蛋、融化奶油、切小黃瓜及酪梨當沙拉、擠檸檬汁、舀出一碗冬天暖心的熱湯;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從來不知道影片中那雙手的主人是誰,BuzzFeed發現觀眾不喜歡有太多明確、可分辨特徵的手,如有些特定記號或戴有首飾等,觀眾會因為某個手鍊而被點醒,告訴我們其實影片裡俐落處理洋蔥的那雙手不是自己的。

每部影片結尾都會安排漂亮的收尾畫面,可能是麵條撒上青蔥、糕點撒上糖粉、蘋果派旁點綴冰淇淋,一切都是這般完美,廚房乾淨、料理檯面整齊,這些畫面每次都讓我們腦部分泌一些多巴胺,讓我們一看入迷。不論是Tasty還mukbang的成功,都顯現現代人與正餐的距離有多遠。

南韓社會反對獨自用餐 mukbang使得單身人口忘卻孤單

南韓人習慣在道別時說:「下次一起吃個飯。」但是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一個人獨自用餐,就像許多亞洲國家一樣,南韓有著強烈的社會約定俗成反對獨自用餐,但是由於單身人口越來越多,現實中數百萬人每天都是獨自一人吃飯。網路世界中的mukbang可以讓人暫時忘記其實我們是一個人自己孤單吃著韓式拌飯,艾菲卡頻道管理層安俊洙(Ahn Joon-Soo)說:「即便只是在網路上,吃飯時候的對話還是比任何時候都更能打進心坎裡。」

我年輕時花了太多青春獨自一人吃飯,想說我可以靠吃來填補內心的空虛,讓我不要心情那麼差,甚至覺得羞愧,我有時候會想,要是當時的我手上一樣也有智慧型手機,我能不能在網路上找到跟我一樣的孤獨靈魂,讓心裡偷吃東西的欲望不再讓我感到不堪?我也能夠在螢幕上得到所需的陪伴,而不再感受到暴飲暴食的衝動嗎?

並不是說獨自一人吃飯一定代表孤單,「mukbang」象徵著我們的飲食文化正在逐漸符合現實情況,許多人都不再以傳統家庭單位模式用餐,有鑑於獨居的人口數上升,獨自用餐對數百萬人來說是每日日常。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數據,1996年至2011年間,全球獨居人口自1億5300萬增加至2億7700萬,在美國及英國有3分之1的家庭只有1位家庭成員,但是食譜書(除了飲食書籍外)仍舊繼續提供4至5人份的食譜。

無須討好任何人 煮給自己吃也能很滿足

有位55歲的婦女告訴我說她很喜歡1個人吃飯,好好地上館子吃頓好的,但是她已婚的友人經常對她說:「一個人而已,上什麼館子?」每每總讓她很受傷。挪威籍食譜作家席妮.喬韓森(Signe Johansen)曾說:「我們需要擁抱單獨用餐的習慣。」她於2018年出版《煮給自己吃也很開心》(Joy of Cooking for One),書中認為,其實煮給自己吃可以很自由,我們不用力求表現去討好任何人,喬韓森很喜歡自在調味的感覺,要加多少大蒜、辣椒都隨我,就像波蒙一樣,喬韓森很珍惜如曇花般短暫但迷人的烹調時間,當做一天勞累後的放鬆行程,幫自己倒杯威士忌蘇打,轉開收音機,享受為自己烹調的成就感。

我們一直理想化團體共食的經驗,但是即使是住在大家庭的人還是會被某種孤獨感困住。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她的書《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中記錄,許多人覺得手上的平板電腦比同一間房裡的人還要來得熟悉,社群媒體也鼓勵我們用拍照來打擾用餐流程,人們沒多久之前還會覺得這些行為舉止怪異、失禮,但現在反而變成一種理所當然,至少對千禧年世代是如此,餐點都上桌了,不過沒有人開動,大家同步深吸一口氣,好像要一起做飯前禱告,但卻不約而同從包包中拿出相機,趨前狂拍猛拍,上傳到自己的Instagram,標註「美食」、「好友」、「好時光」,現在還有人記錄每一杯拿鐵上的拉花,那樣充滿愛的神情過去只有父母記錄小孩第一次學走路才看得到。

餐桌上的交流不再 在用餐場合使用手機的人較不重視家庭感

好好坐在桌前認真面對眼前食物,與同桌的人眼神交換、言語交流,這光景已不在,現代人全天的作息都交託給行動裝置的提醒音來掌管,我們花在虛擬世界的時間越多,就越沒有精力處理現實世界的餐食與有血有肉的人際關係。智慧型手機對人類飲食習慣的影響難以估計,因為學術研究耗時太長,而像BuzzFeed的Tasty影片串流效應發生週期短,僅數月而已,不過早期跡象顯示螢幕與餐點兩者就像油與醋一樣,完全無法相容;1項2014年研究調查美國年輕人發現,在家庭用餐場合邊使用手機或看其他螢幕的人,比較不會吃綠色蔬菜或水果、較容易飲用含糖汽水、較少與家族成員對話,更不容易把家族聚餐看作一件重要的事。

網路使人遠離原型食物 也讓享受食物感到焦慮不安

網路世界一直都不是個找尋家庭歸屬感的好地方,螢幕中呈現的食物會讓我們迷失,不確定我們離現實世界傳統食物有多遠了,也無法得到傳統飲食帶給我們的好處,這也難怪我們會這麼喜歡在臉書上看一雙聰慧的巧手,俐落地做出美觀的食物,透過這些影像,我們能夠想像自己也是雙手沾滿麵粉的匠人,而不是雙手因為不斷滑手機只剩下拇指發達的現代人。

許多現代人會對於自家烹煮感到焦慮不安,明明周遭都是美味食材,卻還是覺得我們沒有時間烹煮、沒時間好好享受食物,這真的很可悲!諷刺的是,現代人集體信念認為沒有時間可以好好吃頓飯,但是事實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比好好吃頓飯更能讓人感到時間富足,特別當還有人可以一起分享這頓飯,要是我們太在意時間效率,我們反而無法享受時間,研究發現,要是可以不要緊緊抓住分分秒秒,例如花點時間為自己或我們愛的人煮一頓晚餐,可以讓人感受到前所未見的慢活感。

即便是在這個快速、白駒過隙的現代生活,還是可以找出一些感覺充滿彈性、可延展的時光;就我個人經驗來說,這些時光就是與大家分享共食的每分每秒。想像一個夏日傍晚,三五好友、家人齊聚,今天買的櫻桃又大又甜,一粒粒慵懶地送入嘴裡,吃得大家滿嘴通紅,桌上還有新鮮薄荷茶,杏仁蛋糕切得剛剛好一片不剩,那一刻時間好像慢了下來,不再需要細數經過的每一分鐘,而是真真切切地活在當下。


內容來源:《吃的抉擇:翻轉全球化飲食浪潮,從個人生活打造純淨健康、在地美味的聰明擇食指南》,常常生活文創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一人吃飯不孤單,是流行!隨疫情而茁壯的「獨食商機」
歷史上最早的「吃播主」原來是他?身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也是個大胃王
飲食讓你更健康還是更焦慮?小心落入「食物宗教」的健康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