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物內含的呈味物質,通過唾液的溶解作用後,被運送到位於味蕾表面的味覺細胞內的味覺受體中。經味覺受體和呈味物質結合後,引起電位變化,就會產生味覺。

撰文= 石井克枝(味覺教育權威專家)

蓬鬆的棉花糖瞬間溶化,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擴散開來,讓人臉上不禁浮起笑容;或是含一口檸檬片,檸檬的酸味讓人不禁噘起嘴來。人體到底有什麼樣的機制,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這種味覺?

味蕾與味覺細胞

各位不妨在鏡子前面把舌頭伸出來,仔細看看自己的舌頭,是否有看到粉紅色顆粒狀的東西?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吃一支汽水味的冰棒,或是外表呈現藍色的食物,然後再把舌頭伸出來觀察。這麼一來,應該就可以清楚看到顆粒狀的東西。這些突起的結構被稱為「舌乳頭」。

人的舌上有4種不同的乳頭,包括位於舌尖,因其切面類似蕈類的「蕈狀乳頭」(Fungiform Papillae)、「絲狀乳頭」(Filiform Papillae);位於舌根部的「輪狀乳頭」(Circumvallate Papilla),以及舌頭側緣後部的「葉狀乳頭」(Foliate Papillae)。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這些乳頭有洋蔥形狀的味蕾結構。蕈狀乳頭上有1到5個味蕾,葉狀乳頭和輪狀乳頭上,則各有數百個味蕾。


味蕾感受的結構。在舌頭、軟顎、咽部等被稱為味蕾的感覺器官來感受。人類在胎兒到嬰兒期,據說有1萬個左右的味蕾,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圖片來源:大是文化提供)

此外,不只舌乳頭上有味蕾,連上顎、咽部、食道上部等部位都有味蕾。據說每個人約有5千個左右的味蕾。而味蕾作為味覺的接收器是一種感覺器官。

透過顯微鏡,我們還可以發現,味蕾由味覺細胞所構成。每個味蕾約有100個味覺細胞,不過根據顯微鏡下觀察的影像,又可以分成Ⅰ型細胞(暗細胞)、Ⅱ型細胞(亮細胞)、Ⅲ型細胞(基底細胞)3種。此外,味蕾內還有味覺細胞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與幹細胞相似,具有分化潛能的細胞),也就是「Ⅳ型細胞」。因為味覺細胞直接與身體接觸,所以同皮膚細胞一樣時常更新,但約每10天就更換一次,由Ⅳ型細胞製造出新的味覺細胞。每一個味覺細胞尖端具有微絨毛突出於味孔(Gustatory Pore,味蕾對外的開口)。當微絨毛的味覺受體,接收到食物(呈味物質)的刺激、啟動味覺細胞時,訊息就會經由神經傳遞到腦部,因而產生「味覺」。


會促進唾液分泌的食物。(圖片來源:大是文化提供)


味蕾中的味覺細胞有各種受體,當我們進食的時候,呈味物質會被溶解在唾液中,與味蕾接觸後被味覺細胞中的各種受體(甜味、酸味等種類不同)接收到,最後再將訊息傳送到大腦,於是就產生了「味覺」。

隨著年紀增長或生病,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器官)萎縮,或是用口呼吸造成口中(口腔)乾燥時,有時不容易感受到味覺。這是因為食物內含的物質無法傳遞到味蕾。當口腔乾燥導致難以分辨味道時,可以食用一些帶酸味的飲料(檸檬汁)或嚼口香糖,以促進唾液分泌,然後再進食即可。

味覺受體接收味覺信號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許多味覺受體,在此先介紹一些代表性的受體。一般來說,食物中的呈味物質(按:使感覺器官產生感覺印象的物質)和味覺受體結合時,會造成味覺細胞內產生動作電位(ActionPotential,靜止膜電位狀態的細胞膜受到適當刺激而產生的搏動)變化,而這種變化就是味覺的信號。呈味物質和味覺受體的結合,就有如鑰匙插入門鎖一般,因而開啟了後續反應。不過,有趣的是,甜味受體只會和甜味物質結合,而不會和苦味物質或酸味物質結合。另一方面,甜味物質也只會和甜味受體結合,不會和苦味受體或鹹味受體結合。

一般來說,味覺受體主要存在於味覺細胞中的輪狀乳頭、葉狀乳頭中的Ⅱ型細胞前端。

甜味受體與甘味劑

首先來看看甜味受體。科學家們發現,甜味的受體由兩種蛋白質(二聚體)共同形成,其中一種蛋白質是T1R2,另一種是T1R3。這些蛋白質組成的甜味受體和食物內含的物質結合後,就會進一步促使味覺細胞產生神經訊號,將訊息傳遞至大腦,再做出「甜」的判斷。至於,與甜味受體結合、讓味覺細胞產生電位變化的物質,則被稱為「甘味劑」。

甘味劑包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另外像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甘味劑、莫內林(Monellin)或索馬甜(Thaumatin)等甜味蛋白、木糖醇或山梨糖醇等糖醇,也都可以和甜味受體結合。近年來這類甘味劑,因為甜度比天然的高很多,只要添加一點,就能讓食物變甜,又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經常被添加在低卡飲料和食品中,以達成減肥等目的。

結構與甜味受體相近的鮮味受體

接著,我們來說明與甜味受體結構相近的「鮮味受體」。鮮味受體存在於Ⅱ型細胞中,但經研究發現,鮮味受體卻大都出現在蕈狀乳頭中。此外,從每個味覺細胞僅有一種味覺受體來看,我們也可以得知,甜味和鮮味的差異性,就是由味覺細胞決定。鮮味受體由T1R1 和T1R3蛋白質組成。這個受體和昆布高湯內含的麩胺酸,以及柴魚高湯內含的肌苷酸等呈味物質結合後,味覺細胞就會開始活動,再將訊息傳遞到大腦,而產生鮮味的感覺。

高達30種的苦味受體

另外,與甜味、鮮味相似的,還有苦味的受體。讓人類或動物產生苦味的物質種類之多,目前單是苦味受體已高達30種。因此,苦味受體不只有一種,而是由第2類味覺受體家族「T2R」所組成的。而且T2R 蛋白質的味覺細胞,並不具有「T1R」(甜味或鮮味受體)蛋白質,由此可確認苦味和非苦味可以根據細胞層次加以區分。苦味受體和鮮味、甜味的受體一樣,只要受體和物質結合,味覺細胞就會產生電位變化,透過味覺神經將資訊傳遞到大腦。

此外,T2R38 受體,則被認為和花椰菜、油菜花等十字花科植物的苦味物質有關。這種苦味物質,和分子中含有硫代醯胺基(N-C=S)結構的苯硫脲(PTC)、丙硫氧嘧啶(PROP)相通。無法感受到苦味的人,約占總人口20~25%,這些人被稱為「味盲者」(Nontaster)。根據味盲者基因調查顯示,發現位於第7染色體、控制T2R38 受體的基因中,有3種胺基酸異常。科學家正以這個基因可能影響人類食物喜好的角度切入,進行研究,但至今仍沒有明確結論。

鹹味和酸味受體的研究仍在發展中

至於負責鹹味和酸味的受體,雖然科學家已有幾項發現,但仍落後於甜、鮮、苦味受體之後。目前已知的是,鹹味的受體為阿米洛利敏感鈉離子通道(按:又稱上皮鈉離子通道,ENaCs)。當納離子進入味覺細胞後,使細胞內的膜電位升高,進而產生味道。然而,即使阻斷ENaCs,人們仍會感受到鹹味;除了鈉離子外,鉀離子、鋰離子也會產生鹹味。而且即使內含鈉離子,也有不會產生鹹味的物質(例如,醋酸鈉就呈酸味)。因上述事實,科學家們認為鹹味仍有其他的可能受體。

關於酸味受體,目前資訊亦不多。有一種說法是,氫離子和酸敏感離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簡稱ASICs)結合,或是和PKD2LI的離子通道結合後又分離,得以讓鈉或鉀離子進入味覺細胞內,產生電位變化。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缺乏PKD2LI 離子通道的小鼠。這麼一來,即使這種小鼠和一般動物一樣,對其他的味道會有相同的反應,但對酸味就會完全沒有反應。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科學家們正快速破解這些味覺受體。簡單來說,味覺就是人類接受化學物質時產生的感覺。因此,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能打造出具有前面提及的味覺受體的感應器(人工舌),就可以重現人類感受到的味覺。不過,人類的味覺非常複雜,也有很多無法單純用化學反應解釋的部分,這一點請大家務必理解。

味覺受體機制。食物內含的呈味物質,通過唾液的溶解作用後,被運送到位於味蕾表面的味覺細胞內的味覺受體中。經味覺受體和呈味物質結合後,引起電位變化,就會產生味覺。兩者的結合,就像把鑰匙插入門鎖一般,是一對一的關係。一個味覺細胞,只對應一種味道反應,但一般認為味蕾內含有多種味覺細胞。(圖片來源:大是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
味覺教育的誕生:找回你的味覺力
味覺與視覺的雙重衝擊!「食物色情」一詞是何時出現的?
你以為的美食 可能只是因為品牌影響你的味覺!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味覺練習:哪些美食把你的舌頭變笨了?觸、看、聞、聽,找回你的美味鑑別力!》,原篇名〈味覺的機制〉,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