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蔬菜價格不斷波動,農民種得心寒、消費者也買得好心酸!「菜蟲」二字已被濫用。在運銷過程中價格被動手腳的「暗步」也無法用「菜蟲」二字涵蓋。即使如此,也不能就此推翻了「政府公權力在因應農產品價格波動上的積極性作為」,面對愈來愈複雜的氣候變遷,農產品價格的起伏波動愈加嚴重,透過不當手段囤積去影響中間批發價格的空間也就愈大。不能以抓不到「菜蟲」合理化農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這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撰文=焦鈞(曾任職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尋常百姓關心的物價,特別是敏感的菜價高低,背後原因到底是人為因素,還是結構性因素?

菜價波動
民眾看天吃飯,還要看天過節?

2016年百年寒害過後,時任閣揆張善政視察北台灣最重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時,說:「由於寒害,蔬菜價格確實有些波動,但過一陣子就好,因冬天蔬菜種類比夏天多,所以最近有什麼菜比較貴就別買,就吃別的。」

這句話從表面上解讀,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卻禁不起考驗。原因是春節期間很多「年節應景用」的生鮮農產品,如果因為缺乏導致價格上揚,就不是採購其他品項可以彌補。以年節常用的蒜苗,因供應量巨幅銳減,價格攀升到批發價1公斤破2000元;同樣屬於年節應景的芥菜,則漲了4倍之多。

再看看當時的菜價有多貴!到路邊小吃攤點燙青菜,老闆一定會告訴你沒有地瓜葉;更不要說傳統市場已經賣到一斤破百元;批發價則比往年同期的1公斤不到40元,現在已逼近1公斤140元之譜。小吃攤、餐廳沒有地瓜葉,消費者確實可以選擇當令的高麗菜、蕹菜,但年節需求大的蒜苗、芥菜,民眾恐得荷包失血還不見得買得到。

產銷供給「畸形失衡」!
每日菜價就看清晨6點「拍賣均價」

這種畸形的「產銷供給失衡」,其實已經不是1、2天的事情!扮演全台灣生鮮蔬果批發價格指標的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所管轄的「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台北果菜批發市場)」,每天清晨6點多完成當日交易後形成的「拍賣均價」就是當日盤商、零售商,甚至是出口商的價格參考基準。這也是為什麼每逢重大節日,國內行政首長、台北市市長一定會親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視察供貨情況、價格是否穩定。

身為龍頭的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還提供了另一個佐證數據。將過去5年的「春節前兩週」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平均菜價、到貨量做比較,可以發現許久沒有出現的「三字頭菜價」在2016年1月24日超級寒流之後,開始破口。過去3年春節前穩定在10元、20元的平均蔬菜批發價格,被這波寒害給徹底打亂;遠因則是2015年9、10月分的連續颱風雨,打亂了產地的生產週期。

菜金菜土
共同運銷體系、公開競價拍賣確保菜價公正

穩定菜價成為高難度的工程,從結構上除了呼籲民眾避買高單價品項、期待復耕蔬菜能盡快上市之外,政府部門別無他法。

但實情真的如此嗎?

當時在台北市成立「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引進日本的「共同運銷體系」經驗,以及「公開競價拍賣」方式,以公開透明決定農產品價格,並由公司擔保先向買方收取貨款,確保農民不用再擔心收不到貨款。

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一個「B2B」交易平台,讓加入運銷體系的農民,透過這個平台把貨品賣給台北消費地的「承銷商」,承銷商再批售給下游零售商,形成一個完整的產銷供應鏈。這套機制得以運作40年的核心,就是台灣有建全的「農民組織(農會所屬產銷班、農民生產合作社)」,以及逐次建置的「農產品分級包裝標準化」,讓生鮮蔬果在這個「公開透明的交易平台」中,達到農產品的快速流通,確保了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的公正性。

「制度」始終來自人性
機制推行成敗終究要看操作者怎麼處理!

這個體系與機制看似完美無缺,但別忘了所有的制度都是靠人在運行,所有機制運行的良莠還是回到人身上。這套運行40年的體系,其核心概念與操作流程沒有太大的修正,相關配套法令更是停滯在上個世紀。當氣候異常成為常態、當菜價異常波動陷入無解,在生產結構面臨調整的同時,最重要的中間環節——運銷體系,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階段。

從市場機制論,價格的形成「背後有一隻無形的手」,但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內就有「一手扮演供應商、另一手扮演承銷商」的情況,他們決定了農產品市場價格的高低,而不是市場供需。或是,在批發市場內進行所謂的「二次交易」,壟斷價格。

這幾年菜價崩盤已不常發生,一年近300天的批發交易,也不太容易看到平均交易單價跌破10元以下。拜這幾年國人消費意識改變,多蔬果少肉,加上餐飲業活絡等周邊效應影響,使得生鮮蔬果價格已經看不到「10元保衛戰」。

農民因此不再害怕菜價長期低迷血本無歸。問題在「菜價穩定度」的巨幅波動,造成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兩敗俱傷。在整個時序錯亂之際,誰都躲不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農業所遭受到最直接的衝擊,對生產、消費兩端絕對是雙輸。農產品價格問題,就是「價格炒作」問題。

擴大農作物保險
新救濟措施能解決問題還是引出新問題?

農政單位啟動擴大農作物保險,就是上述氣候變遷衝擊的因應之道。雖然初始階段保險業者配合意願相對不高,農民生產者觀望的也不少,但畢竟這是一種相對穩健的農業災害救濟措施;同樣的,農政單位也啟動了2000公頃的防災型溫室計畫,希望能抵抗夏秋豪雨季節的葉菜類損失。因為計畫剛起步,成效很難立即顯現;農產品價格,特別是敏感性高的蔬果,波動幅度仍大。這就連結到另外2個層面的課題:政府對市場價格的立場主張是什麼?農產品運銷的結構性問題在哪裡?

媒體談論農產品價格,太過集中在高敏感性的農產品;國人主食的稻米價格長期低迷,甚至飽受進口稻米的低價競爭,卻鮮有人關注;同樣的,佔國人主食一大半的雜糧與其加工品,更多的是仰賴進口,壓縮了國產雜糧產品的生存空間。消費者享受到低價的國產或進口農產品,但卻苦了小農;反之,當農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瘦了消費者荷包,同樣苦不堪言!

誰才是真正的「菜蟲」?
穩定價格、維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平衡是誰的責任?

位處槓桿兩端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政府公權力角色就是這個支點。不管「政府對農產品市場價格的立場」是什麼,在台灣沒有民眾可以接受「政府是沒有角色的」,即使我們的經濟體制採行並側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但面對民生、壟斷性與公益性質的產業——特別是價格敏感性極高的農業——政府更是不可能撒手不管。政府公權力維持這個槓桿的平衡,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兩端能夠得到最大的平衡。

是什麼原因造成民眾對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滿意」?又是在什麼狀況,農民也跟著發出怒吼認為政府沒有照顧他們?答案就是「風不調、雨不順」的時候!有趣的是,當風調雨順,農產品價格不再暴漲暴跌,同樣有農民不滿!

農產品是民生物資,不是「金融市場的炒作商品」。農產品的合理利潤,是透過專業知識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所賺到的錢。但透過「不當手段囤積」掠奪暴利者,政府公權力難道要漠視不管?當前的法令,對於不當囤積農產品,特別是在「批發交易」這個環節動手腳的不肖盤商可以處罰的罰則相當地輕,以致沒什麼太大的威嚇效果。但也不能因此縱容公權力的不行使,放任價格異常波動;或訕笑公權力的伸張不力,藉此掩護價格的異常波動。

「菜蟲」二字已被濫用。在運銷過程中價格被動手腳的「暗步」也無法用「菜蟲」二字涵蓋。即使如此,也不能就此推翻了「政府公權力在因應農產品價格波動上的積極性作為」,面對愈來愈複雜的氣候變遷,農產品價格的起伏波動愈加嚴重,透過不當手段囤積去影響中間批發價格的空間也就愈大。不能以抓不到「菜蟲」合理化農產品價格的「異常波動」,這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內容來源=《走出島國農業困境》,巨流圖書出版

延伸閱讀
台灣鳳梨面臨外銷危機怎麼辦?看看紐西蘭怎麼推奇異果?
康乃爾計畫讓菜蟲自帶「自殺基因」以降低農藥量
最新全球報告:農業補貼幫了農民,卻促進了環境污染和動植物的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