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分子廚藝(Molecular gastronomy)是利用生物化學、物理及化學方法,烹調及處理食物,改變食物的結構與外觀。例如中國在數百年前,洋菜由藻類提煉後加水熬煮,凝結成塊狀後的茶凍、羊羹。

撰文=周惠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光從「分子食物」這個名詞來看,並沒有任何特定意涵,因為所有有機食物都是由分子組成,是否都可稱之為「分子食物」?其實現代人所稱的「分子食物」絕大部分為現代工藝產物,所以有些地方稱之為「現代主義廚藝」、「廚藝物理學」或是「實驗廚藝」。

分子廚藝:利用化學、物理方法改變食物的結構與外觀

分子廚藝(Molecular gastronomy)是利用生物化學、物理及化學方法,烹調及處理食物,改變食物的結構與外觀。1990年,法國化學家倜斯(Hervé This)開始使用這個概念;1992年,許多學者在西西里召開「分子與物理廚藝」研討會,希望將新的技術應用到既有食譜當中。但倜斯並非最早試驗分子烹飪者,中國在數百年前已運用分子廚藝,洋菜即是一例。洋菜由藻類提煉,呈白色半透明狀,中國對洋菜的認識與海南島(古稱瓊州)居民煮麒麟菜凝凍成膠有關,故稱「瓊膠」,或稱「瓊脂」。瓊膠加水及其他食材一併熬煮,凝結為塊狀後食用,例如茶凍、羊羹等;在華北地區另有「肉凍」,將豬皮等結締組織與其他食材共同熬煮後釋出膠質,調味後冷卻凝固,即成各種「凍」,如肉凍、蔬菜凍等,都與現代分子廚藝的概念類似。

歐洲也有許多利用動物膠質製作的食物,與中國肉凍作法與原理相同。例如德國的豬頭肉凍(Schweinskopfsülze),牛與羊的頭骨也多是如此處理;英格蘭與蘇格蘭地區的「頭起司」(head cheese)或者「燉頭骨」(potted heid)亦同。由於頭骨的膠質與結締組織經燉煮之後看不出原來的形狀,而且熬煮時加上各種調味料,也已影響或遮蓋食材的原味,成品便具備分子食物的基本要素。

果凍、馬卡龍、棉花糖 都是分子食物!

19世紀以後,工業發達,可以將動物膠質製成透明片狀出售,稱為「明膠」或「吉利丁」(gelatin)或植物性的吉利T(jelly T),除了用於化妝品及製作藥品膠囊之外,也常用於食品工業,如果凍、蛋糕或棉花糖等都含有明膠成分。此外,蛋白質也可以用來改變食材的味覺與樣態,法式的蛋白霜(meringue)即是將蛋白打成泡沫狀,混入細白糖烘焙而成,不使用麵粉,卻有麥餅的酥脆口感,馬卡龍(macaron)可為代表。

技術的進步可以簡化原本繁複的工序或降低製作成本,讓分子食物能更為普及。例如棉花糖的生產技術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於義大利,但因為製作不易,僅是王公貴族的遊戲。1904年,美國首先出現製作棉花糖的機器。人們將糖溶解為糖漿後,置於高速旋轉的機械中,高速甩出糖漿,糖漿遇到空氣瞬間冷卻成為糖絲,再用竹籤捲成團狀食用,也可添加色素,製成各種顏色的「棉花團」,與原本白色結晶狀態完全不同,由於節省製作時間與成本,棉花糖從此走入民間。

1940年代品嘗棉花糖的女孩。(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味覺、嗅覺、視覺都能改變!

1950年代起,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可以更容易控制溫度,也讓分子廚藝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膠質與溫度控制能輕易改變食材形狀,化學技術能夠製造各種「香味」,在這些方法交叉運用下,混淆了人們對食材的既定認知,例如人們能以食用膠製成神似魚子醬且帶有香瓜風味的小顆粒,或利用氮氣製造食物冒煙的效果。

簡言之,分子食物就是利用物理與化學的方法,重組一些食材的味道與口感,改變食用者視覺、味覺及記憶的實驗,多半成為追求時尚者的遊戲。雖然在1990年以後, 這種方法在許多餐館中逐漸出現,但因處理技術複雜,所需設備極多,並非一般餐館願意效法;同時這種飲食型式因為偏離人們的視覺認知,未必能廣為一般人所接受;所以大部分的分子食物至今仍只存在於小眾市場。

「頭起司」來自中世紀宰殺豬隻後,為了惜食所發展出的菜餚。

分子廚藝的先聲——頭起司

材料

豬頭   1顆
水    適量
鹽    適量
胡椒   適量

作法

一、將豬頭去除毛髮、眼珠和大腦後,放進湯鍋中,加水直到水完全淹過豬頭。

二、蓋上鍋蓋,小火燜煮24小時。

三、保留鍋中高湯,並將豬頭移到淺盤上冷卻。

四、將肉從豬頭上剝除,集合於大碗中。

五、撒上鹽和胡椒調味。

六、撈去鍋中高湯的雜質和碎骨,再小火燜煮,使高湯呈濃稠狀。

七、將剝下的碎肉放入深碗後,倒入熬煮過的高湯,直到完全淹過肉塊。

八、放入冰箱,直到高湯完全凝固即完成。

註:頭起司乃中世紀農人宰殺豬隻後,為有效利用各部位而發展出來的菜餚,深具「惜食」概念。若無法取得豬頭,亦可使用帶骨豬腳和豬蹄筋等部位製作此料理。

內容來源:《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三民書局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品科學對法國廚藝創作 貢獻良多
肉凍、果凍、軟糖本是一家親?凝固成凍就靠這款蛋白質
怎麼「凍」出布丁的軟嫩Q彈?膠質是讓美食上桌的大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