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調味料是「襯托味道的角色」,調味料的基本是「鹹味、甜味、酸味、辣味、鮮味」,其他還有各種香草的「香氣」也能發揮效果,有了調味料才「完整」了一道料理。世界各地因應風土民情產生了各式各樣各具特色的調味料。

撰文=齋藤勝裕(名古屋工業大學名譽教授)

不使用調味料的料理,可能稱不上是「料理」也說不定。就算生魚片只是把生魚切塊,其實也還是會搭上醬油(調味料),才變成「生魚片」這道料理。只是單純切塊切碎的蔬菜也是,加上佐醬這種調味料後才變成「沙拉」。

調味料的基本是「鹹味、甜味、酸味、辣味、鮮味」。其他還有各種香草的「香氣」也能發揮效果,除了這些基本調味料以外,也有混合基本味道,再加上特殊味道或香氣的調味料。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地的調味料吧!

日本主婦的料理秘密!常見日式調味料

日本有很多種類的調味料,而日本調味料的特徵是很多都是發酵食品。

味噌:將大豆煮過後加上麴、鹽進行發酵的就是味噌。麴的由來有豆、米、麥等,並依種類可稱為米味噌(米麴)、麥味噌(麥麴)、豆味噌(豆麴)。另外,依據發酵時間長短也有白味噌(短期發酵)、紅味噌(長期發酵)等。

醬油:將大豆跟小麥的混合物煮過後,混入麥麴進行發酵,並過濾的液體。

魚露:把醬油中的大豆換成沙丁魚、日本叉牙魚等生的小魚後製作出的就是「魚露」。如秋田的鹽魚汁、能登半島的ishiru等魚露都很有名。相對於魚露(魚醬),有時會稱平時的醬油為「穀醬」。

:穀物經過酵母發酵出酒精後,再以醋酸菌進行醋酸發酵,並將乙醇轉變成醋酸,然後加以過濾的液體。

味醂:蒸過的糯米加上米麴跟燒酒使之發酵,並過濾後的液體。糯米糖化後會變成葡萄糖,因為燒酒的酒精會阻止酒精發酵,因此葡萄糖可以殘留下來,使味道變甜。酒精量跟日本酒同等程度,江戶時代味醂是被當成飲料的。

味醂由糯米、米麴、燒酒三種成分組成。(圖片來源:晨星出版提供)

亞洲風情攻佔味蕾!亞洲調味料入門班

亞洲的調味料跟日本的調味料相同,特徵是經過發酵的產品很多。因為也使用辣椒,所以似乎也很多辣的調味料。

醬:相當於日本的味噌。有原料使用豆類的穀醬,也有使用肉的肉醬。中國的豆瓣醬、甜麵醬、朝鮮半島的苦椒醬(韓式辣醬)、大醬等都很有名。

魚露:基本上跟日本的魚露一樣。有中國魚露、韓國魚露、越南魚露、泰國魚露等。

牛肉粉:將以牛肉為底的法式清湯濃縮做成粉末後的產品,使用方法類似韓國版味精。

五香粉:中國代表性的混合香料,將肉桂、丁香、花椒、茴香、八角等粉末混合而成。

葛拉姆馬薩拉(Garam masala):印度的香料,肉桂、丁香、肉豆蔻等粉末混合成的調味料。

西餐精隨! 歐洲調味料介紹

歐洲很常用奶油或鮮奶油來調味,調味料的種類似乎沒那麼多。有別於亞洲,發酵類的醬料也不多。

葡萄酒醋:葡萄酒製成的醋。

義大利香醋:將上面的酒醋經過長時間熟成後的就是義大利香醋。

伍斯特醬:以醃漬在麥芽醋中並發酵的洋蔥為底,加上鯷魚、各種香料後的產物。

番茄醬:成熟的番茄煮成番茄醬汁後加上砂糖、鹽、醋、各種香料。

芥末醬(Mustard):芥菜種子的粉末,加上水及醋、糖類、小麥粉等並精鍊而成的東西。

美乃滋:食用油、蛋、醋混合成的乳液狀的調味料。美乃滋被認為是發源自西班牙。

奶油、起司,還有葡萄酒、橄欖油等,很難斷定是否可以算是調味料,但在歐洲料理中,這些的確也是不可或缺的,對料理的味道也有很大影響。

各洲大不同?其他世界各地調味料

至於其他,世界各地還有以下這些調味料。

哈里薩辣醬:以紅辣椒為底,加上大蒜、橄欖油等各種香料,在非洲各國使用。

TABASCO:磨碎的辣椒加上岩鹽、穀物醋,放在橡木桶裡發酵,約3年熟成後加上醋就完成了,是美國發明的產物。

Tajín:墨西哥的調味料。辣椒粉末跟乾燥後的萊姆汁、再加上鹹味的季節性香料混合而成。

日本小百科——「PON醋」柑橘/柚子醋

日本有個商品名為PON醋(ポン酢)的常見調味料。「PON+醋」這名字很怪,但那似乎是來自荷蘭文的「pons」,pons 是將蒸餾酒混入柑橘類榨出的汁及砂糖、香料的雞尾酒。到了江戶時代,橙汁本身也開始被稱為「pons」,後來把橙汁加進醬油後就變成了pons醬油,又再後來把「醬油」的文字拿掉,只稱為「pons」或「pon醋」了。

內容來源:《食品的科學:烹飪、營養、美學與科學,滿足你對食物的好奇心!》,晨星出版

審稿編輯:李若威

延伸閱讀
在家料理你需要這些美味幫手!從鮮味到香味缺一不可的調味料閱兵典禮
吃壽司不可或缺的最佳拍檔們!柑橘襯托海味,生薑幫你洗刷味蕾!
牛排、披薩、義大利麵都要它!想做出經典辣醬TABASCO,得先在釀酒桶放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