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5年夏季成為史上最熱之一,西歐多地出現破紀錄高溫,消費者行為與食品產業運作均面臨巨大挑戰。從巧克力銷量下降、冰淇淋暴增,到PepsiCo的100%退費活動推出,食品大廠迅速調整策略應對極端高溫,拆解各品牌如何透過新品推廣、通路調整與供應鏈策略化解「熱浪壓力」。

撰文=編輯部

炎夏導致歐洲巧克力消費意願下降,糖果巨頭Mondelēz International在歐洲市場遭遇1.2%銷售額下滑,研究機構TD Cowen更因此調降其第三季銷售與EPS預測。分析師指出,雖然全年成長目標仍有望達成,但預期彈性已縮小,未來將更依賴歐洲後市回溫。品牌面臨的熱浪效應需透過敏捷反應與市場重啟才能反彈。

這提醒產業,季節性需求波動可能衝擊慣常銷售模式,面對高溫,甜食品牌必須迅速投入創意市場溝通與促銷策略,以降低熱浪對營收的壓力。

夏日炎炎,冰淇淋與清涼飲料大解暑

反觀消暑產品,Unilever旗下冰淇淋部門在2025第二季錄得5.9%業績成長,其中3.8%來自銷量,2%來自價格提升,成功抓住消費者的降溫需求。Unilever同時宣布,將把冰淇淋業務分拆成立 The Magnum Ice Cream Company(TMICC),計畫於阿姆斯特丹、倫敦與紐約上市,藉此強化該部門在「熱浪經濟」中的市場定位。

此外,PepsiCo則靈活運用行銷策略推出「100°F,100%退費」促銷活動,當美國部分地區氣溫突破攝氏37.7度(華氏100度),民眾購買Starry汽水即享全額退款。該活動恰逢暑期高溫週,營造話題並拉高品牌好感與銷售動能。這一舉措的背景是PepsiCo在北美碳酸飲料市場於第二季銷量下滑2%,而Sprite更超越成為美國第3大碳酸飲品,使得該行銷方案顯得更為關鍵。

年度最高溫衝擊供應鏈,「熱浪時代」品牌必需轉型

在這場史上最炎熱的夏季中,冰淇淋無疑是食品產業的最大贏家,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Unilever的冰淇淋部門。這家全球日用消費品巨頭,旗下擁有Magnum、Cornetto、Ben & Jerry’s等知名品牌,向來是夏季市場的指標。2025年第二季,Unilever報告指出其冰淇淋業務實現了5.9%的整體銷售增長,而這份成長中,3.8%來自銷量的實際提升,2%則源自價格調整。在消費者物價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冰淇淋仍能保持需求不減反增,證明高溫對消費心理的直接牽動力。

2025年夏季成為西歐史上最熱夏季之一,西班牙氣溫一度飆破46°C。隨著熱浪延續和極端氣候成常態,食品業正面臨結構性挑戰。即便是像Mondelēz這樣的巧克力巨頭,也必須預備迎接消費短期滑落與供給波動的衝擊;冰品與飲料品牌則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優勢。

專家提醒,氣候變遷將讓「熱浪經濟」成為新常態,產業不僅要提前佈局新品,更需優化供應鏈與通路應變,才能在極端氣候下維持敏捷度與市場競爭力。

熱浪時代,Big Food需轉型韌性之路

2025年夏季帶來的行銷實驗與市場回饋,讓人看見食品產業如何於高溫中轉危為機。冰品與清涼飲料是短期贏家,巧克力與甜食則警惕要創新應對。面對未來,更長更熱的夏季即將成為常態,Big Food品牌要持續調整產品、供應鏈與行銷策略,才能在「熱浪經濟」中永續穩健前行。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熱浪、乾旱與低水位交錯衝擊供應鏈!食品業如何應對全球氣候風險?
橄欖油價飆歷史高點!氣候變遷、詐欺風險掀全球食安危機
氣候變遷威脅琴酒靈魂?杜松香氣變化挑戰品牌穩定性

參考資料
▶FoodNavigator,Hot weather boosts and busts Big Food’s bottom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