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歷經15天高強度防疫行動,非洲豬瘟疫情終於受控!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自2025年11月6日中午12時起恢復活豬運輸,11月7日零時起開放拍賣與屠宰,完成疫情控制的階段性任務。全國超過1.5萬場養豬場檢測皆為陰性,政府同步推動市場調節與防疫強化措施,目標重回「非洲豬瘟非疫國」,守護台灣豬的安全與產業永續。

整理=編輯部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簡稱應變中心)於2025年11月6日召開第49次會議,由指揮官、農業部陳駿季部長主持,並由防檢署、畜牧司、環境部及經濟部等單位共同報告全國防疫監測與產銷調節進度。經確認疫情已成功鎖定在單一案例場後,應變中心宣布自11月6日中午12時起恢復活豬運輸,11月7日零時起恢復毛豬拍賣、屠宰及屠體運輸,正式解除全國毛豬移動管制,完成防疫控制的階段性任務。

三輪查訪共1.5萬場未見異常 全國檢驗結果皆為陰性

防檢署指出,迄今已完成三輪全國養豬場健康訪視,超過15,000場次,並由全國7大檢驗單位合計檢驗3,915件樣本,另全國8家化製場共送檢1,652件,結果除台中案例場及馬祖海漂豬外,全數為陰性,顯示疫情已全面受控。應變中心強調,防疫成果得來不易,感謝中央與地方防疫人員堅守崗位,也感謝養豬業者、屠宰場、化製場與市場共同落實防疫措施。

恢復拍賣與屠宰 確保豬農收益與市場穩定

畜牧司表示,自11月6日中午恢復活豬運輸、11月7日零時起恢復拍賣、屠宰及零售交易後,為確保供應平衡及市場秩序,將每日監控豬隻出欄情形並召開例行調配會議。若預供量大於上市頭數,將採抽籤決定登記資格,並提供運銷獎勵措施。所有豬農可透過合作社或農會體系登記,優先出豬,至2026年3月31日前免收手續費。同時,若市場需求波動過大,將機動啟動冷凍分流機制,確保豬農合理收益、穩定肉品供應。

高強度監控不放鬆 持續維持禁用廚餘養豬

防檢署動物防疫組副組長余俊明提醒,解禁後仍應落實「非洲豬瘟防疫手札」各項生物安全措施,發現豬隻異常應立即通報。化製場若出現警訊,須回溯來源豬場採樣監測;屠宰場與肉品市場的檢查員如發現異常,亦應即時通報地方動物防疫機關進行處置。

應變中心強調,在達到「查核要落實、監控要即時、法令要完備」三要件前,仍維持禁止廚餘養豬。環境部將持續以5天為週期查核全國廚餘檢核養豬場,防堵違規使用情事。

中央前進應變所杜文珍指揮官也提醒,為持續維護國產豬隻健康安全,媒體及非相關人員請勿進入拍賣市場或屠宰場區域採訪;曾接近案例場採訪的人員,近期亦應避免進入有活豬的場所,共同守護防疫成果。杜文珍感謝養豬業者的配合及防疫英雄們的付出,共同達成階段性任務,但防疫不會有一刻停歇,呼籲維持高強度監控、清除所有潛在病原、養豬場源頭落實生物安全及相關場域、車輛確實清潔消毒,為下一階段回復成為非洲豬瘟非疫國做好充分準備。

防疫不鬆懈 持續邁向「非疫國」目標

陳駿季表示,這次成功防堵疫情擴散,關鍵在於全體防疫人員、業界與消費者的團結與配合,7年來「生物安全」的觀念已深植產業心中,讓台灣養豬產業展現堅韌與信心。陳駿季也強調,雖然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但防疫不會鬆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持續運作,農業部仍會落實監測與防堵措施,目標是讓台灣重回「非洲豬瘟非疫國」行列。

他同時感謝禁運禁宰期間受影響的豬農、餐飲業者與消費者,讓防疫團隊得以專注投入,也呼籲民眾勿攜帶違規肉品入境,共同守護台灣豬的安全與美味。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疫情受控 陳駿季:11/6中午12時起可運載活豬、11/7零時恢復屠宰與拍賣
非洲豬瘟解封後的新課題:餐飲業如何以創新與信任重塑「台灣豬」價值
【非洲豬瘟威脅】釐清破口、修補制度 陳吉仲談畜牧業結構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