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025年11月3日公布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場的完整疫調結果。防檢署與中興大學團隊確認,病毒來源極可能與「未落實蒸煮的廚餘」有關,並非人員、車輛或外來豬源傳入。目前疫情僅侷限於台中案例場,未出現外擴。農業部將於禁運禁宰解除後,暫不開放廚餘養豬,並全面強化蒸煮設備監管。
整理=林玉婷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應變中心)2025年11月3日召開第46次會議,由指揮官農業部陳駿季部長主持,會中由防檢署說明全國豬場、化製場等之查訪及監測結果,也由前進應變所指揮官杜文珍次長說明此次台灣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場疫情調查結果。
疫調結果出爐!疫情鎖在台中案場內 關鍵在廚餘未落實蒸煮
會後記者會由陳時中政委、陳駿季指揮官、杜文珍次長、本次疫調團隊中興大學張照勤副校長及臺大蔡向榮教授等出席。杜文珍說明到目前為止的疫調資訊如下:
1、僅發生在台中的案例場
2、依據流行病學分析,排除人、車、外來豬源等傳染源引入,推論病毒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
3、自10月22日起針對台中關聯場及全國養豬場、化製場、肉品市場、屠宰場等查訪及檢驗,並無發現其他染病案例及環境陽性結果(環境陽性僅限案例場)
4、廚餘是否落實蒸煮為關鍵:疫調過程中也發現,本次案例場廚餘來源亦有供應另一豬場使用,經回溯該場執行查訪及採樣監測,結果為陰性,且該場上傳廚餘蒸煮之紀錄達9成以上,而案例場之廚餘蒸煮紀錄不完整,顯示廚餘是否落實蒸煮是重要關鍵。
傳染途徑應為場內餵食廚餘的肉豬開始發生、死亡率最高
張照勤表示,本次疫調的出發點是把案例場有可能引入及傳出非洲豬瘟病毒的因子加以盤點,逐項排除。本次案例是由場內餵食廚餘的肉豬開始發生,後續才傳到吃飼料的仔豬及種豬,餵食廚餘與餵食飼料的豬隻死亡率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另在有分讓廚餘的養豬場,有完整廚餘蒸煮紀錄,場內檢測結果陰性,因此顯示未經蒸煮的廚餘風險最高。張照勤也提醒,目前案例只侷限在原本的案例場,其他人員不應隨意進入到案例場內,以避免病毒外擴的風險。
陳駿季則表示,儘管疫調團隊初步調查已有部分成果,但防疫工作仍不會中斷。調查中發現管理系統中可能存在一些未被確認的情況,會請疫調團隊進一步瞭解此次觀察到的各種現象與措施,並在後續疫情防控過程中就相關問題檢討。
禁運禁宰解禁後也不會立即開放廚餘養豬 將全面盤點全國豬場設備
對於未來是否開放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禁運禁宰解除後不會立即開放廚餘養豬,會先對養豬場蒸煮設備重新檢視、查訪,所有蒸煮的資訊要能即時監控,並落實稽查,相關的法令規範要完備,廚餘的管理要落實。
陳時中表示,目前整體的疫情朝較好的方向進行,進入案例場的風險源頭有查到,出去豬場的風險透過層層調查及監測沒有外擴,第三階段還有多的監測在進行當中,過程中也會持續檢討,對有缺失的部分未來會提出精進作為。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威脅】釐清破口、修補制度 陳吉仲談畜牧業結構改革之路
▶非洲豬瘟後的台灣挑戰:若全面終止廚餘養豬 資源循環如何重啟?
▶網傳「農業部販售噴霧器」是假影片!中央澄清非洲豬瘟不會傳人和寵物、勿信網路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