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常見有人提倡多多攝取優格、泡菜,來幫助身體吸收好菌,促進腸道健康,事實上,我們真正需要的腸道好朋友早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裡,透過「進食攝取」的方式獲得的好菌在體內其實留存不久。
撰文=凱薩琳.哈爾蒙.柯瑞吉(《科學人》特約編輯、記者)
腸道微生物不是用「攝取」而來?
日復一日長期住在我們腸道內的微生物並非來自優格或泡菜,而是我們的原生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我們出生時進入我們體內,陪我們度過嬰兒期及幼兒期,還有少數微生物是在我們往日的生活中從各處進入體內。
這些腸道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及生存都至關重要,能幫忙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不斷與我們的神經系統對話,幫忙維繫腸道內脆弱的平衡。「這些微生物會根據環境演化」,史丹佛大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家賈斯汀.桑內堡(Justin Sonnenburg)說。或許我們也根據微生物而演化。他表示:「我們並不是隨機從各處取得微生物,而是會將微生物互傳給對方,甚至會代代相傳。」經過數千年的適應與演化,這些渺小的腸道微生物成為我們的最佳盟友。
微生物是我們看不見的腸道好朋友
這些肉眼看不見的朋友究竟是何方神聖?腸道內的微生物通常主要來自擬桿菌門及厚壁菌門,兩者合計大約占體內微生物的80%(不過,至少有10種的微生物出現)。
厚壁菌門包含最常見的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擬桿菌門則包含擬桿菌屬(Bacteroides)、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與其他屬。另一個常見的門,尤其是在出生不久後出現,就是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雙歧桿菌屬就屬於這個門(正好是母乳中常見的菌種,是原始益生菌)。這些微生物群並非人類腸道所特有,但其中有些菌種只能生活於人體腸道內,我們的腸道就是牠們的地球。
這些族群在腸道內十分活躍。微生物的生命大多十分短暫,因此每天早上起床時,體內的微生物可能已經是全新的一代。有些微生物,像是乳桿菌屬的成員,整個生命週期只有短短的25分鐘。其他微生物從生到死的時間甚至更短暫。因此,在你昨晚做著炸熱狗的美夢時,你腸道內的乳桿菌族群和你睡著時的族群可能已經隔了20代,相當於你和公元1500年間的祖先兩者的時間差距。在這些微生物的世代間可能發生許多改變,尤其是如果環境變遷,例如酸性提高(偏酸性一點)、接觸新食物、缺乏該類微生物偏好的纖維,或是遇上抗生素原子彈。
吃發酵食品能讓腸胃變健康?外來微生物大多不能久留
一般而言,腸道對微生物而言並非友善的地方。我們的消化道原本就被設計成不友善的環境,酸性的胃部有助於將食物分解以便於消化,也會消除我們每天遇到的許多外來生物的殺傷力,包括病毒及細菌等。此外,腸道理想上是個擁擠的微生物大都會區,多數的外來生物都無法融入。正如發酵大師山鐸.卡茲(Sandor Katz)所言,腸道「是一個競爭的環境,腸道內的細菌不會主動過來說:「喔,耶!來吧!歡迎啊,鄰居!」那裡是個微生物吃微生物的世界,但這種情況對我們有利。只有極少數的微生物(不論有害或無害)能耐得住消化的過程,並在我們體內繁殖。
不過,還是有些微生物能在這趟艱辛的旅程中存活下來,其中有少數微生物可能致病,像是某些大腸桿菌菌株。大多數的微生物表面上可能無害,而少部分微生物其實有益。
然而,不論是好是壞或無害,這些微生物都不會真正停留在我們的腸道裡。
我雖然不想戳破讀者高漲的美夢,但不論是一湯匙或一整箱的優格,其實都無法重建你的原生腸道菌叢,讓你回到古代最佳的腸道健康狀態。不論你相信何種行銷話術,或是食品中含有多少有效的活菌或菌株都一樣。這些微生物十分樂意生活在充滿乳糖的液態優格世界裡。驚人的是,牠們能在充滿胃酸的消化過程中不屈不撓,但同樣不適合在人類腸道內久居。
內容來源=《發酵文化:古老發酵食如何餵養人體微生物?》,方舟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發酵食物真的能抗氧化嗎?
▶乳製品全球新戰場!優格、植物奶正夯!
▶腸道細菌竟會影響喜好、性格甚至壽命!如何守護腸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