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烘焙職人吳寶春以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打開國際知名度,推動產業轉型與歐式麵包普及。自2010年創立麥方店,他不僅專注技藝,更以企業思維經營,設立中央工廠建立標準化流程,確保品質與傳承。他積極推廣教育,開設線上課程並與通路合作,讓更多人能品嚐甚至學習烘焙。

採訪・撰文=林玉婷

談起台灣烘焙產業的大事記,第一個奪下「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的吳寶春師傅絕對占有一席之地。許多人會將產業發展切分成「吳寶春得獎之前和之後」,被視為是推動麵包師傅地位改變,且讓消費者更能接受歐式麵包的重要時期。

「這一行靠努力還不夠,你要努力得比別人快,還要努力得比別人有內容。」這句話,吳寶春講得字字沉著。對他而言,比賽讓他從一個一直在後場工作的師傅踏上國際舞台,建立起自我價值認同。他回憶:「除了建立信心,也發現麵包可以承載情感、土地、人文。」參賽的學習思考過程,也深深影響他後續對產品設計的重視。「要做出有邏輯的產品,不只是做技術而已。」

從麵包製造者思維 轉為企業經營者高度

吳寶春2010年奪冠後在高雄開了第一家「吳寶春麥方店」,當時他就不僅以「只是一家麵包店」自限,沒有選擇以「職人店鋪」起家,是因為他堅信要成為一個企業,才能支撐整個團隊。

這樣的選擇源自他對「職人角色」的再定義。除了不斷精進麵包技術,他還去上財務課、行銷課,也上品保課程,就是希望可以跟專業部門有效溝通。因為他相信,一個師傅要能理解企業語言,才能真正參與未來的產業變化。

吳寶春麥方店

成立年:2010年

品牌店數:14家(含新加坡2家)(截至2025年8月)

熱銷產品:酒釀桂圓、荔枝玫瑰、薩爾斯堡、米蘭水果麵包

【更多麵包產業精彩探討,請詳閱食力Vol.40季刊《台灣麵包千億商機的虛胖榮景 五大矛盾撕開你所不知道的產業真相》

審稿編輯:童儀展、余麗姿

延伸閱讀
把比賽技術變成工業標準!王鵬傑如何扮演烘焙產業的「轉譯者」角色?
用在地食材說國際語言!陳耀訓如何為台灣麵包創造新風味敘事?
街邊店關、缺工潮起!德麥用技術與半成品支撐台灣烘焙產業續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