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養雞產業過去以師徒制為主,雞的飼養方式卻在每次傳承中可能都有1%的落差,久而久之經驗就可能產生斷層。,超秦企業為了克服人力缺失及經驗傳承困難等痛點,導入智慧農業、生鮮食品供需預測及智造AI系統,更可以讓新生代無痛進入養雞產業。

採訪‧撰文=吳俊毅

隨著健身風潮跟飲食習慣的改變,雞胸肉消費量大增。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雞肉消費量可達77萬公噸,超過豬肉。對於以養雞業起家,在1986年就成為首家政府核准的家禽電動屠宰場的超秦來說,需求一直在成長。

超秦現在平均每天屠宰7萬8000隻雞,處理量年年成長5%,旗下有超秦肉品、綠野農莊以及City Life等品牌,並上架至全聯、大潤發及MOMO等通路,2021年業績成長14.25%,達29.83億元。

超秦結合AI系統,更智慧化地管理雞舍。(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優化內部流程 傳承40年老師傅的經驗

因為市場前景看好,超秦企業副總經理吳興松說,所以公司更想優化內部流程,傳承接近40年經驗。吳興松解釋,產業過去的做事方式是師徒制,雞的飼養方式,有多少產肉量,都要靠有經驗的師傅判斷,「每次傳承可能都有1%的落差,久而久之經驗就可能產生斷層。」

而且,吳興松表示,「產業人才斷層的情況十分嚴重。」超秦的幹部群年資都在15~30年,新進的員工都在5年以內,缺乏5~15年之間的中堅幹部。為了克服人力缺失及經驗傳承困難等痛點,決定導入智慧農業、生鮮食品供需預測及智造AI系統,更可以讓新生代無痛進入養雞產業。

跨部門整合成決策小組 建構AI系統落實於生產的各階段

「我們大概花2年的時間去建構。」吳興松表示,在超秦企業跨部門與緯謙科技合作下,經過上百次的會議,主要透過營運、生產、資訊的3方決策小組,邀請各部門的相關人員參加,不只是銷售部、生產相關,連行政部都一起提供建議,讓AI系統得以誕生,落實在畜牧、廠務及銷售端。

依照雞隻生長情況 快速調整產品製程

因為農產品有生產期,畜牧端透過供需預測,可以提前了解小雞的生產曲線以及毛雞的數量。過去,超秦企業要了解雞隻重量是否達標,就是打電話去養雞場問,養雞場也是靠老經驗的師傅判斷,系統導入後,會主動通知小雞大約在幾天後成熟,工廠可以提前準備去收取,可以降低行政與溝通需求。或者說,假如小雞斷翅的比例過高,過去數據總是隱藏在各個環節中,不容易發現,現在透過系統輔助,可以輕鬆找出問題並解決。

廠務端透過價量預測系統,可以快速調整產品製程。吳興松舉例,昨晚就收到今早的毛雞均重2.5公斤,就可以分切比較大塊的產品;下午均重只有2.2公斤,就調整為較小的產品線。除此之外,更能降低不確定性,藉由調整參數,提高預測準確率。例如,冬天的雞毛比較多,所以即使是同樣2.3公斤的毛雞,產肉量也會不同。這些過去都要師傅判斷,現在只要藉由系統數據就能預估正確重量。把經驗系統化,執行上就有標準,過去廠務主管的養成需要半年以上,現在大概只要1個月就可以上線。

透營運、生產、資訊的3方決策小組,一起提供建議,讓AI系統落實在畜牧、廠務及銷售端。(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AI結合冷鏈運輸系統 發現異常可即時通報

來到銷售端,農產品的保鮮期很短,最好7天之內銷售完畢,AI系統能提高客戶滿足率。吳興松舉例,比方客戶打電話來問,有沒有1000公斤的雞腿肉,我們只能回答說「不然我們殺看看。」有了系統,能夠清楚告訴客戶今天可以提供多少產品,客戶的滿足率也從8成增至9成以上。

除了畜牧、廠務及銷售端外,AI系統也能結合冷鏈及運輸系統。藉由安裝感應器,當系統發現溫度異常時就會即時通報,透過感應器的數據判斷哪裡出問題,避免讓冷鏈斷鏈;同時,雞隻運輸或產品運輸車隊還有GPS輔助,能夠監控運輸流程,這些資訊也同步分享給客戶。

跳脫邏輯思考 才能抓住產業下一個動向

吳興松說,就算獲利,你在紅海市場競爭,又低毛利的話,對公司傷身傷骨。想跳脫,邏輯想法要跟人家不一樣,要抓住趨勢,關注產業的下一個規格。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老師傅的智慧也能「AI 化」!面對養雞業人才斷層,超秦靠科技傳承實作經驗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農畜大廠搶進】原料品檢、研發產製一條龍!GOMO挾大成豐沛資源 將美味科學極大化
桃園場改良灌溉機器給水精準度 以智慧型無線灌溉控制系統提升效率
菜鳥農夫救星!一支手機管150坪農場,還能用5G抓害蟲、遠端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