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研究證實西式飲食(western diets)和大腸直腸癌之間的關聯,其中高脂肪飲食所影響肥胖造成的發炎激素會促成腫瘤細胞的生長。許多相關研究專注在飲食造成的微生物菌和大腸癌形成關聯,而紅肉跟加工肉類是相當關鍵的罹癌風險食品。

撰文=王姿允(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家庭醫學部總醫師、國立成功大學家庭醫學部兼任教學主治醫師)

Luke是一位40幾歲男性,本身體型肥胖,自述最近排便情況有改變,想上大號卻解不出來、解不乾淨,且伴隨大量黏液,因直系親屬有胃癌跟大腸癌的病史,所以到家醫科門診就診。問了飲食習慣自述餐餐以肉為主,而且常常會熬夜使用電腦,晚睡晚起,偏好炸物。故醫師先開立了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發現是陽性,後續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看到有多顆息肉。在切除後回診醫師解釋為增生型息肉,建議未來5年左右就要定期做大腸鏡檢,並且也衛教了需要多蔬果跟減少肉類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取的建議。

胃腸道癌症每年新增個案3,700人 男性發生率為女性2倍

胃腸道癌症是目前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第8位及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近年來由於食物保鮮儲存方法顯著改善、民眾飲食衛生觀念提升、減少生食生水以及共飲共食等習慣,再加上幽門桿菌除菌率的上升,胃癌發生率有顯著的下降。但是大腸癌的發生率卻居高不下,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

根據201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 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國人平均每13人就有1 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全臺每年約1萬5、6千名患者。2019年至2022年的大腸直腸癌人數為世界最高的地區,除了早期篩檢有落實外,國人的生活型態也占有很大的影響。

以美國2020年的統計來看,新增癌症病例1,806,590例,癌症死亡606,520例,其中胃腸道癌症是主要原因之一。診斷及死亡率最高的是大腸直腸癌(CRC),再來是胰臟癌(在美國五年存活率僅9%),其次是肝癌、胃癌和食道癌。而肥胖是胃腸道癌症的危險因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飲食(HFD)。 它含有大量的脂肪酸,但是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卻很低。


高脂飲食跟腸胃癌症的關係。(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西式飲食、高脂肪飲食和大腸直腸癌有關聯 肥胖發炎激素促腫瘤細胞生長

膳食脂肪可能是胃癌的危險因子,而瘦體素被認為在與肥胖相關的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發揮重要作用,參與血管生成、細胞凋亡、細胞增殖和細胞遷移等作用。一項研究發現,在高脂肪飲食餵食8∼20週期間,胃壁細胞出現粒線體損傷,並伴隨黏膜厚度的增加。游離脂肪酸(FFA)的脂質毒性會誘發壁細胞的死亡和癌前病變的發生。

流行病學研究已證實西式飲食(western diets)和大腸直腸癌之間的關聯,其中高脂肪飲食對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和轉移皆有確認的機轉。這些機轉包括和肥胖相關的路徑(JNK路徑),跟發炎相關的路徑、跟膽酸相關的路徑(FXR antagonists)等等,這些肥胖造成的發炎激素會改變微環境,促成腫瘤細胞的生長。其中高脂食物會造成內毒素血症和代謝紊亂,這跟腸道微生物的組成改變有關。高脂食物通常也伴隨著大量膽酸的產生,而且高脂飲食無論持續時間長短,都會對微生物組成產生立即或長遠的影響。例如:增加耐膽微生物〔理研菌(Alistipes)、嗜膽菌(Bilophila)和擬桿菌(Bacteroides)﹞的豐富度,並降低能夠代謝植物多醣的厚壁菌門的水平(羅斯氏菌屬、直腸真桿菌和瘤胃球菌屬)。

排便方式改變、糞便有異狀、不明貧血和體重減輕 可自費做腸鏡檢查

以大腸直腸癌來說,目前政府補助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 年1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為陽性建議盡速至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免錯失早期治療機會。但糞便潛血液並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建議若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中有血或黏液、糞便性質和形狀改變、常有「裡急後重」(Rectal tenesmus):想上大號卻解不出來、解不乾淨的感覺、不明原因貧血或或體重減輕等症狀,再加上有危險因子:包括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人,可以直接自費做大腸直腸鏡檢查,才是診斷的黃金標準。

在大腸鏡檢中若看到息肉或腫瘤,會再送病理檢驗,依病理分類(例如:原位腺癌、腺癌、黏性癌、鱗狀細胞癌、腺鱗狀癌、未分化癌等)確認是良性或是惡性,醫師會在回診時解釋報告,並且建議大腸鏡檢的追蹤時間(視息肉類型可能半年到兩年不等)。目前依統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第0期大腸癌存活率高達90%,故早期診斷才是關鍵。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早期診斷及篩檢的項目有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及口腔癌,而胃癌並「沒有」標準的或常規例行性的篩檢檢查,是因為像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腸胃道鋇劑攝影檢查等在研究中,並沒有發現這樣的例行檢查可以降低發生率或提高存活率,所以除非是以下幾種高風險者:例如患有慢性胃萎縮或惡性貧血的年長者、胃黏膜有異常者、部分胃部切除、胃中有瘜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FAP)、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HNPCC),這些人比較能從例行檢查中得到好處。

需要注意的是,胃癌病人大多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有些病人表現胃不適的症狀,可被一般抗潰瘍藥物緩解;有些會有胃以外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疲倦,故也需提高警覺,盡早得到正確的診斷。多半會有很好的預後,早期發現的胃癌約有90%病人有5年的存活率。

胃腺癌可分為腸型、瀰漫型、混合型,其中,25%∼ 50%為瀰漫型,其預後較腸型差。在2023年《Lancet Oncology》79刊登了一篇為期16年的前瞻性研究結果,該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遺傳性瀰漫型胃癌隊列研究,為早期遺傳性瀰漫型胃癌的最佳胃鏡取樣檢查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性臨床證據。

高脂肪飲食是「超大型巨人」 微生物在高脂環境下容易作亂

腸道微生物叢會透過直接或間接的細胞損傷或改變腫瘤微環境,而和腸胃道癌症的發生直接相關。臨床研究表明,某些特殊的菌―具核梭桿菌(F. nucleatum)、口腔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微小單胞菌(Parvimonas micra)和莫雷梭菌(Solobacterium moorei )、大腸桿菌(E. coli)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跟轉移都有顯著相關。另外,腺瘤(adenoma)是大腸直腸癌最重要的癌前病變。研究發現腺瘤患者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明顯減少,其中患者糞便中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梭菌科(Clostridiaceae) ,還有毛螺菌屬(Lachnospiraceae)這類產生短鏈脂肪酸的好菌顯著減少,而芽孢桿菌(Bacillus)和γ變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則顯著上升。除了細菌,噬菌體(Temperate bacteriophages)也被證明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和進展有關,因為它們與宿主細菌群落相互作用,並透過改變其組成加速結直腸癌的發生。而在腸道微生物功能方面,脂多醣(LPS)、多胺(polyamine synthesis)的合成、丁酸的代謝和氧化磷酸化都會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關。

上述提到的微生物們在高脂環境下容易作亂,高脂肪飲食有點像動漫《進擊的巨人》裡面的超大型巨人,將腸道屏障這個城牆一腳踹破,造成城牆裡一片混亂。本來在城外徘徊的巨人(致病菌),或是本來城內的強盜(伺機性致病菌)趁亂在城裡燒殺擄掠(脂多醣、發炎激素),讓警備軍團在疲於奔命中無法維持正常的秩序,造成城內彈盡糧絕(腸壁的原料――丁酸被耗盡)。這波混亂抑制了NK細胞針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和T細胞免疫的活性,讓腫瘤細胞逃過免疫細胞的攻擊而得以壯大。這些壞菌幫忙腫瘤細胞偷渡(轉移)以外,還促進癌細胞的增生,像是產生大腸桿菌素的大腸桿菌會誘導DNA的磷酸化跟損傷,促進好人(正常細胞)發生染色體的畸變和分裂增加。透過上調COX-2這個跟發炎有關的酵素,促進了大腸直腸癌的發展(所以有研究發現,COX-2抑制劑可能會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但目前不建議例行使用)。而產腸毒素脆弱擬桿菌(ETBF)就是所謂的伺機性致病菌,平常也是一般守法居民,但環境不好時就會放出脆弱擬桿菌毒素(BFT),來活化結腸上皮細胞中的 Stat3 通路,加上驅動IL-17這個免疫路徑的發炎反應,來觸發一些趨化因子(CXCL1),導致遠端結腸中骨髓細胞(myeloid cells)向腫瘤微環境聚集並導致癌症。細菌所釋放的毒素可以上調結腸上皮細胞的精胺氧化酶(spermine oxidase),導致自由基的產生而使細胞的DNA損傷,還可以降解結腸的黏液,讓大腸桿菌更能黏附在上皮細胞上,抑制抑癌基因、活化癌症基因跟腫瘤血管生成,助紂為虐的促進癌症發展。

是不是感覺這是一場混戰?當然其他變形菌門的壞蛋也沒閒著,像沙門氏菌就會敲邊鼓的促進脂多醣的產生(等於是在放一把火),加重發炎的環境。某些細菌降低丁酸鹽的產生,也會促進癌症的形成。目前飲食造成的微生物菌相改變和大腸癌形成的機轉有非常多的研究,也支持了紅肉跟加工肉類在調節大腸直腸癌進展中的作用。

調整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酒 有助預防腸胃道癌症

既然高脂飲食可以透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組成,來影響胃腸道癌症的發展,那我們是否可以藉由飲食調控微生物,來預防癌症的產生呢?

答案是可以的。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癌症的發展來自這些腸道菌的失衡,而腸道菌的失衡來自飲食的內容,飲食中的致突變物質會導致正常途徑的突變。同樣,基於飲食的療法和飲食成分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因為DNA的代謝和修復取決於飲食因子,食物中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通過表觀遺傳機制、基因修飾和營養基因相互作用,以及預防由於氧化應激而造成的損害,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大腸直腸癌是一種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調整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還有戒菸戒酒都可以有助於預防腸胃道相關癌症。以下是一些有實證的營養素跟食物,依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實證的等級分為高中低:

維生素礦物質適量攝取 減少高油脂、加工食品為重

以上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礦物質目前還是傾向於以食物的方式來補充,因為有些世代研究也發現,服用過多的維生素A、B6、D、E和硒,以及鈣質跟諸多癌症風險有相關。儘管很少有來自隨機對照試驗的結論性數據支持飲食調整,或營養補充對預防結直腸癌的功效,但一些食物的證據已經被認為是有效的,包括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增加纖維、攝取牛奶鈣和全穀物,這幾項在前瞻性隊列研究中具有一致性。

養成的良好生活型態、維持高纖維(蔬菜水果)低脂低鈉飲食、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炸物)、以植物性飲食取代動物性飲食、盡量不碰過度加工的食物、維持正常體重體脂,高風險族群及早篩檢等都是預防腸胃道腫瘤的方式。

內容來源:《腸胃營養學全書》,商周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便秘、腹瀉都是症狀!少油少辣、多補充蔬果 有效緩解不同類型的腸躁症!
▶為什麼肚子老是在痛?網友熱議慢性腹瀉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
▶想避免蟬聯15年「十大癌症」之首的大腸癌?網友熱議需養成這4大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