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全穀物以稻米為例,只去除粗糠的糙米,就是「全穀物」,糙米上被保留下來的部分,就是讓糙米營養價值大勝精緻白米的主因。

編按:作者洪泰雄2010年前飽受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高血壓纏身之苦。為找回健康,多方尋求醫、學界友人協助,並大量閱讀營養、飲食及健康類相關書籍。K書800本後,接觸並實踐「代謝平衡飲食法」、執行「35921」飲食原則。2014年3月起,通過各項審核,開始在臺大開班授課,受到學生歡迎搶修課程。

常見主食不外乎是白米飯、白麵條、白土司等「精緻穀物」。所謂「精緻穀物」,是指為了使口感更滑順,增加民眾接受度,而在加工過程中,去除穀物外殼、胚芽和麩皮等。看似理所當然的「去蕪存菁」步驟,事實上,卻連帶去除足以維持身體機能、增進健康的珍貴營養素。

近年來,粗食飲食日漸風行,選擇「全穀物」儼然成為健康飲食新指標。相對於精緻穀物,「全穀物」的前置處理步驟更為簡單。若以穀物之首─「稻米」為例,只去除粗糠的糙米,就是「全穀物」,糙米上被保留下來的部分,就是讓糙米營養價值大勝精緻白米的主因。

全穀物因為前置處理較為簡易,保留更多的營養價值

不容小覷的『全穀物』營養素

1.膳食纖維:穀物的外殼和麩皮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最主要功能,就是預防便祕的發生,對蔬果類食物攝取不足的人而言,多吃全穀物也是添加「纖維質」的途徑之一。

2.維生素:維生素多存在於穀物的麩皮、胚芽、胚乳,尤其胚芽的維生素B群含量非常高。維生素B群不足時,會導致葡萄糖代謝不佳,這時,就容易有頭腦昏沉、思緒不清晰的狀況。

3.礦物質:全穀物富含鉀、磷、鈣,鎂。「鎂」尤其重要,可改善消化功能、紓解壓力、強健骨骼。飲用水是攝取鎂的途徑之一,另也能從全榖、堅果、海藻、綠色蔬菜等食物中取得。


根據報導指出,經常攝取「鎂」的人,日後失智的機率比較低。海帶、秋葵都是富含鎂的好食物

4.植化素:存於植物體的根、莖、葉、果和種子中,是預防疾病的物質,如大豆的植化素,含有毒性防禦及防止癌細胞的增生。也被稱為六大營養素以外的「第七大營養素」。

改良『精緻』味蕾,邁向健康飲食之路

雖然知道「全穀物」的好處,過去養成的「精緻口感」,可不是說改就改。既然如此,就用下列方法,一步一步慢慢來:

1.循序漸進法─不著痕跡地修正口感

以50%白米與50%全穀物(或糙米、豆類)的比例製作主食,循序漸進改良飲食口感。之後再一次次減少白米的量,試著添加更多的全穀物食材,或加入地瓜、南瓜、山藥等根莖類食物。


吃慣白米飯後,突然要以全穀物為主食,不習慣是一定有的。建議可以在白米中摻入全穀物一起煮,循序漸進修正精緻口感

2.混搭法─MIX各類食材,為健康把關

若難以馬上達成「以全穀類食材取代常吃的精緻主食」的話,至少要讓全穀類占主食分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此就能達到健康飲食的目標。

街頭穿著流行的「混搭風」,如果能運用到餐桌上,也是兼顧美味與健康的好方法。

透過各種不同的搭配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全穀物的接受度。例如,早餐吃「麥片鮮奶」或「薏仁米漿」,比起鮮奶配吐司、米漿加饅頭好上許多。午餐晚餐則可以嘗試看看,改吃地瓜飯、南瓜麵、芋頭米粉等混搭料理。除了飲食變得多元外,還可以為健康加分。


TIPS營養加分
全穀物這樣煮,口感更容易被接受
‧糙米的口感偏硬,若一時間難接受,可先吃胚芽米、燕麥、薏仁、紫米等口感較接近白米的全穀物
‧蒸煮全穀物時,除水量需為煮白米時的1.2∼1.5倍外,蒸煮前的浸水時間也要延長(約2∼5小時)。煮熟後,再燜個5∼10分鐘更好

內容來源=《聰明健康吃,打造好體質!20堂必修『食』用營養學分》由新手父母出版社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