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海中箱網養殖在冬天容易因海水溫度過低,因寒害造成養殖業收成產量少,台灣電力公司以6年期間在林口電廠試驗,在排水渠以溫排水養殖高經濟價值魚種,育成率可達80%。

採訪·撰文=張語屏

循環經濟從無形到有形,再利用排放廢熱水、煙氣,讓冬日的海水仍保箱網養殖適合溫度。台電以「海洋牧場」為研發策略,以林口電廠作為養殖試驗的場域,養殖龍膽石斑、龍虎石斑、海鱺、燕魚與虱目魚等高經濟魚種,育成率高達70%~80%,未來將持續擴及不同電廠,創造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溫排水成為冬天海水箱網養殖的新契機

「以石斑魚魚種,先從3公分大小的魚苗放入溫排水渠道內建置箱網,透過電廠的溫排水,水流到廂網內,綜合空氣與海水溫度,在冬天可保有約23度左右水溫。」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化學與環境研究室研究專員陳璽年表示,溫排水養殖適合冬天進行,夏天則以一般養殖方式即可。而發電廠的副產物煤灰,也能製成水底礁石,形成海裡魚兒的棲地,進行生產養殖,也應用在海洋生物復育。

電廠煤灰廢棄物 轉化成為生物棲息區

2016年開始在林口電廠作為海洋牧場試驗基地,目前海鱺育成率為70%、石斑魚種則可有80%的育成率,試驗場域可有2000公斤漁獲,2022年希望更密集試驗養殖,希望達到3500公斤。未來將依各電廠特性創造循環經濟模式與推廣,如興達電廠冷熱能養殖技術開發、深澳電廠的海中造林技術研究與煤灰魚膠研發,以及離岸風場整合離岸風電電力等。

在2022年高雄智慧城市展覽中,台電展示海洋牧場研發成果,除創造循環經濟,其煤灰產物也將做為海海環境保育使用的棲地礁石。圖為台電研究員陳璽年(右四)、農業試驗所副所長蔡致榮(右三)、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右二)。(張語屏攝)

排水口的密集養殖 是否有污染疑慮?

箱網養殖將是台灣漁業的重要發展目標,然而將電廠內廢熱排水使用到魚類養殖,其養殖廢水是否會形成另外的海水污染,陳璽年對此回應,養殖魚類委託台灣大學做魚體檢測確認其健康程度之外,由於在溫排水渠道的溫排量的水體大,每小時排放50萬噸,投餌餵養的飼料因為排水量大不會沉降到海底,會被沖至海上稀釋,無太大污染問題。

AI偵測投餌量 箱網精準養殖預期可減少二次污染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特聘教授冉繁華表示,精準養殖環境監測與智能生產決策系統,除了最重要的系統化整合與累積數據,未來以海為田的箱網養殖業者,仍須解決電的問題,才能解決自動化設備與養殖需求,透過偵測魚群食用狀況做分析自動投餵數量,可減少飼料浪費與二次污染狀況。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特聘教授冉繁華在高雄智慧城市展「智慧領航農漁產業」論壇介紹,針對海洋牧場可做智能投餌管理系統,以裝設250隻攝影鏡頭記錄魚隻搶食所產生的水花,判斷投餵位置與份量。(張語屏攝)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農業達到淨零排放的下一步 如何做到農業用電自己發、零廢棄物?
遠端監控減少漁業災情!AI設備即時監控通報 養殖業者遠距操作更放心
翻轉林園石化工業印象 正修科大建立國家級認證食安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