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消基會在2023年5月間,於臺北市及新北市地區的連鎖藥局 、進口商品店及網路電商,購得蜂膠相關商品7件,藍綠藻、螺 旋藻類3件,靈芝膠囊類3件,纈草根及聖約翰草各1件,共計15 件商品進行標示、抗氧化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檢驗,有3件標示不符、2件驗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

整理=編輯部

據2023年初經濟部公布統計指出,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值2021年達215億元,連續4年創歷史新高,根據海關進出口統計,主要進口市場以美國和歐盟地區為主。

為了了解市售保健品食安把關狀況,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參考「2015歐盟標記飲食補充劑中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分析方法和發生率」研究報告,在蜂膠、靈芝、螺旋藻類、纈草根及聖約翰草等產品分別檢出90〜700g/kg不等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由於PAHs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為了解國內消費者購買到的相關產品中是否可能含有PAHs及品質是否安全,故消基會本次進行市售蜂膠、靈芝、藍綠藻及螺旋藻類、纈草根及聖約翰草中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及抗氧化劑的調查測試,結果發現在15件抽驗產品中有2件檢出PAHs。


消基會抽驗市售15件保健營養品,3件標示不符、2件驗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圖片來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供)

抽驗共15件有3件標示與內容不符

消基會本次15件樣品,有3件來自電商平臺購買的樣品,標示內容與《食品安全管理法》第22條第1項應標示項目不符,其餘12件標示均符合規定。標示內容不符的3件樣品分別為編號1號「Now Foods 纈草」僅有標示中文品名、規格及有效日期,產地為英文描述;編號2號「ST.JONS’s WORT」則完全無中文標示;編號10號「蜂寶力蜂膠滴劑」未標示成分。

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具致突變性或致癌性 2件產品驗出

消基會表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是一大類化學物質,主要來自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產生,通常存在於複雜混合物中。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報導多種PAHs具致突變性或致癌性,其中以苯(a)駢芘之致癌性最強,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評估認為,食品中PAHs至少需監測苯(a)駢芘、苯(a)駢蒽、苯(b)苯駢苊和䓛這四個品項(以下簡稱PAH4)。

消基會說明,本次測試15件樣品中PAH4總和,測試結果15件均符合《食品中毒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限量及「降低食品中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含量之作業指引」指標值。而在國內這4項商品除纈草根、聖約翰草需要透過代購,其餘都是消費者可以在市面上及網路平臺購買到的。比較本次測試的15件商品,2件由電商平臺購買的商品有檢出合格範圍內的PAHs,其餘商品皆未檢出。

若要食用營養補充品 應避免選購未依規定輸入產品

消基會建議,消費者首要注重飲食均衡,若有需要食用補充食品,最好經過醫師評估再食用。此外,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挑選標示符合《食安法》規定的商品有保障。另外,代購國外食品,應依《食安法》第21條、22條(標示規定)及30條辦理查驗、報驗及中文標示並完成食品登錄,消費者應避免選購未依規定輸入的商品。

消基會也提醒,補充食品不是藥品,不可作為醫療用及宣稱具有療效;食用量應該要依據建議方式,具營養的食品也不是劑量愈高愈好,每個年齡層有不同的營養攝取量,建議可以參考食藥署建議的每日需求量,而如果有明顯不適的症狀,還是應諮詢專業醫師。

網路代購漏洞多 政府應加強查核

消基會認為,市面上有所謂「代購」賣家,其商品是否有依相關法規申請,建議主管機關應加強進行查察是否符合法律規範,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尤其是國產及進口補充食品琳瑯滿目,建議主管機關應定期追蹤抽驗其品質,並公布結果。另外,對相關廣告、宣稱資訊也應進行把關,避免消費者誤信不實資訊而損害權益,更應提供主要各進口國家之補充食品的PAHs及抗氧化劑等相關限量標準的資訊,供業者及消費者參考。
而業者代購國外食品,消基會呼籲應依《食安法》第21條、22條(標示規定)及30條辦理查驗、報驗及中文標示並完成食品登錄,違者將依同法第47條處3萬元至300萬元罰鍰,欲從事代購業者應遵行國內相關法令進行商品標示,避免觸法。製造者或進口商在原物料選擇及製程上務必持續進行把關及改進,且應跟上國際最新規範,提供消費者品質安全無虞的商品。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不是吃烤焦肉才會致癌!先了解多環芳香烴(PAHs)從哪來?
「氣炸鍋」高溫烹調可能會產生致癌物?你可能搞錯問題重點了!
烤得愈焦黑的肉,有愈多致癌毒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