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品安全管理機制有紀律施行與對外資訊透明是讓貿易往來國家願意重新開放進口的關鍵。

撰文=林正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為強震造成設備損害導致輻射釋放,是近代史上僅次於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以來最嚴重的核子事故。核災除了造成當地巨大災害,連帶地原本和日本有農食產品輸入往來的國家幾乎都停止進口,重創日本經濟。

日本排名第一大與第二大的農林產品輸出目的國,分別是美國與香港,核災發生之際,美國採取禁止14縣市六大類食品進口,而香港則與台灣相同禁止五縣市產品進口。台灣為日本第三大食品輸出國,也全面禁止福島等五縣市產品,而其他地區進口如嬰幼兒食品等八大類食品,則採取逐批查驗,需符合台灣與日本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

時隔五年,日本農林水産省於2016 年2月發佈2015年日本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的統計數據,比2014年增長21.8%,總金額達到7452億日元,連續3年創出歷史新高。主要的原因在於日元貶值,日本産品變得相對便宜。此外,出口目的國逐步放寬對日本農産品的進口限制,而日本政府希望在2020年時,農時產品出口增長可達1萬億日元的目標。

在福島核災發生後,擔心「核輻射污染」農產品與食品的議題在全球燃燒,也紛紛引起恐慌,部分地區如香港、台灣等地還有民間組織發起抵制日本進口食品行動,讓政府機關不得不採取措施來撫平民意。日本政府本有一套對於農產品食品的檢驗管理機制,則更加嚴格施行,尤其對日本福島地區的產品採行每月逐項檢驗,定期公告檢驗結果。此外,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則以輻射污染食品為研究項目,從2011年到2014年,檢驗福島當地近九十萬個食物樣本,在2015年發布於《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研究指出,2011年時,福島當地的樣品中有3.3%超標,但到2014年所檢測到的超標樣品已經下降到0.6%。

因此依照日本官方提供檢驗報告以及學術機構的風險評估研究數據,當初採行嚴格限制進口的國家如美國、歐盟等都已在2015年開始採取階段性逐步廢除日本產品進口限制,或是將原本的限制輸入地區與品項範圍縮減。例如美國已從原本限制14縣市產品輸入,逐步放寬為以日本自己的出口管制措施為藍本,並未新增管制。歐盟原本要求日本食品在出口前都必須通過輻射物質檢查,且必須提出輻射物質檢查證明方才可進口,福島縣産所有食品,除酒類以外則不得進口,目前品項已調整為僅剩稻米和柿子、大豆、蘑菇、山菜類與水產品需附檢驗證明。新加坡的農糧局則接連三年赴日實地考察日本農地土壤去污及針對出口食品展開廣泛檢驗等防範措施後,於2014年就已取消大部分日本食品(包括福島食品)進口限制,目前僅限於福島核電廠方圓20公里內和居民疏散區內食品,以及福島海鮮與野產仍不准進口。而印度則是在2016年2月宣布取消日本食品進口限制。

因此顯見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有紀律施行與對外資訊透明是讓貿易往來國家願意重新開放進口的關鍵。但今仍採取嚴格限制的地區,像是香港、台灣、中國與韓國,根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統計發現,進口輸入量不減反增,其中過去三年進口金額成長最多的地區是香港,2015年增長33.5%,台灣排名第三增長13.8%。中國與韓國的輸出比重則佔據了亞洲地區的70%。

香港媒體曾指出,港人民間社團持續高喊抵制日本食品,但進口不減反增的主因在於,日本政府及個地方產銷單位經常在香港舉辦大型美食展銷活動,有助於促銷日本食品。事實上,積極擴大對海外宣傳也是日本食品能夠「逆市」增長的主因。

2013年「和食」被錄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日本政府與民間企業合力掌握這股被聯合國認證「和食文化」極力推動,2016年開始日本農水省將與在海外從事日本食材銷售業務民間企業合作,尋找海外的日本料理店,動員其使用國産食材,並且委託給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簡稱:JA全農)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TRO)計畫推廣日本國產食材認證制度,到海外近2萬家日本料理店,並且希望能夠搭上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即將生效的關注熱潮,讓日本食品在海外的人氣日漸高漲,更有助於擴大日本的農産品出口。

延伸閱讀:
還在擔心輻射食品?核能國際組織齊聚福島討論新準則
台灣秋刀魚捕獲量勝日本,漁業署保證無輻射污染
怕怕!微波爐煮過的東西有沒有輻射殘留?

參考資料:
日經中文網
新加坡農糧局
香港01

完整專題看這裡:別鬧了!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