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網路曾流傳「苦絲瓜毒性強如砒霜」這樣的說法,但其實絲瓜主要產生苦味是來自於「葫蘆素(Cucurbitacin)」這個成分,雖然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瀉症狀,但其毒性並不如謠言所說的「毒如砒霜」,且在現代選育與栽種技術改良下,已經很少機會吃到苦絲瓜。

撰文=蔡幸儒

你可能吃過太老而乾柴如絲瓜布的絲瓜,但你有吃過帶有苦味的絲瓜嗎?過去曾在網路上流傳「苦絲瓜毒性強如砒霜」這樣的說法,你又是否有看過呢?如果有,那請你先冷靜,先別將你手上那則訊息傳給你關心的親朋好友們!因為事情沒你想的那麼嚴重!

真的可能有苦絲瓜,先天不良後天失調都可能讓絲瓜變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表示,絲瓜產生苦味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葫蘆素(Cucurbitacin)」這個成分,而主要導致葫蘆素生成主因大致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兩類。

1、先天品種選育:過去常發現以稜角絲瓜及圓筒絲瓜雜交產生的後代絲瓜,較容易產生苦味物質葫蘆素。
2、後天照護不良:生長環境的優劣除了會影響絲瓜的水分、鮮甜度等,若遇上種植日照不足、低溫、害蟲叮咬或不當施用肥料時,也容易使得絲瓜產生葫蘆素作為植物的自我防禦工具,以抵禦惡劣的生長環境。

歸功於選育與栽培技術,苦味絲瓜已不常見

台灣目前主要食用的絲瓜以「圓筒絲瓜」為主,例如粗鱗種、溪州種及白皮種等,而稜角絲瓜及圓筒絲瓜雜交後的絲瓜則多拿來做為嫁接的帖木使用。在目前農業品種選育及栽種技術的改良下,我們已經很少有機會吃到帶有苦味的絲瓜了!

吃到苦味絲瓜先別慌!

但當你滿心歡喜吃著盤中的蛤蜊絲瓜或是絲瓜麵線等料理時,若真的吃到了苦味,會發生什麼事?苦絲瓜真的會如網傳的「毒如砒霜」嗎?

其實絲瓜中的葫蘆素也常見於葫蘆科作物,例如絲瓜、南瓜與櫛瓜的果實與葉子中,但葫蘆素的含量高低,皆受遺傳因子與環境因素影響,在大多數情形下食用這些葫蘆科作物其實都不至於嘗到過多苦味,也不會引發身體有任何不良反應。

但若你真的吃下苦絲瓜,也不必驚慌。農委會其實也說道,一般來說攝取過多「葫蘆素」主要只會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或噁心、嘔吐的症狀,但是其毒性並不如網傳訊息所說的那樣「毒如砒霜」。但農委會也建議民眾,若在食用時發現絲瓜帶有苦味,應立刻停止食用,以避免食用後可能發生的腹瀉情形!

絲瓜選購有一套!5項要訣掌握好

一般來說,在選購絲瓜時,也可以依據農委會絲瓜主題館提供的選購要訣挑選,以確保絲瓜的品質具有一定水準!
1、果實呈現上下均勻圓筒,且無中間或兩端肥大狀況。
2、果皮表面翠綠新鮮,若顏色暗陳表示已採收多時。(即使深綠色品種,表面仍具光鮮色澤)
3、表皮自然突起紋路完整,無明顯外傷。
4、表皮無轉黑的擦傷或壓傷傷痕。
5、果實完整無裂口。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盛夏「絲瓜」最消暑!清炒、煮湯都很補
小暑食:絲瓜
養顏美容、舒緩生理期不適,女孩們一定要認識的絲瓜3兄弟!
參考資料
有苦味的絲瓜有毒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絲瓜主題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