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UberEats優食」從Uber優步科技平台中汲取經驗,以「迅速抵達並以最短路徑」的理念成功打造叫車代步品牌。「UberEats優食」透過這樣的科技數據與使用者回饋,一步步建造出「餐飲外送」的服務,成功打造創新品牌,並在全球許多國家中佔有多數據點。

採訪=林玉婷
撰文=編輯部

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若把這句話來形容Uber(優步),想是再貼切不過了。Uber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顧客從甲地到乙地的距離和時間縮到最短,只要輕觸螢幕,無須掏錢付款,直接就可輕鬆下車,利用Google定位導航配合使用者需求與建議回饋,陸續修改使用系統,來提升便利性與使用效率,以自己獨特的科技平台在運輸領域佔有國際市場一席之地。

Uber在美國嘗試運送各種貨品 最終發現還是美食居冠

「我們一直在思考還能運送什麼!在美國我們運送很多東西,後來我們發現最多的還是送吃的!所以之後我們就成立了Uber Eats(優食)的品牌。」Uber Eats台灣區總經理李佳穎表示,Uber Eats擁有Uber的優勢背景,參考所累積的數據資料和經驗法則,將已趨成熟的代步工具於2014年拓展到餐飲外送領域,在2016年進軍台灣市場至今短短不到三年表現相當亮眼,前foodpanda行銷總監廖堉博就評比認為,以目前所有餐飲外送平台業者來說,Uber Eats挾著Uber的名號,在初進市場時就有利基點,加上跨國集團的大量行銷資源挹注,目前在外送平台中的知名度可以說是最高。

台灣6成民眾習慣電話外送 市場缺口就是商機突破口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整體餐飲市場仍舊是傳統業者主導,所以外送發展的潛力仍然大,目前亞太區的餐飲外送總成長額已經提升430%以上,李佳穎認為,台灣的餐飲外送市場相當重要、且具有高度潛力開發性。

李佳穎說,「運用科技改變客戶經驗」是Uber Eats的核心精神,「美國的各個餐廳都設有各自的外送員,而台灣是則不是這樣,台灣的餐廳大多是店員兼任外送,這樣一來就會有餐廳人手暫時缺乏的問題。」

李佳穎表示,餐飲外送可分為線上與線下兩個部分,所謂線下是指過去人們常用「電話撥號」來下訂單要求外送的服務;而線上則是指利用網際網路、手機或App軟體來進行點餐、出餐到送餐到府的完整程序。「我們觀察到的是,全球目前的外送市場在所有餐飲業中大約只佔1%~5%的比例,而美國的外送市場是相當成熟的,所以台灣仍有很多發展空間,是我們想要做到的!」李佳穎在美國求學,深知餐飲外送在美國的便利性與重視程度。

李佳穎也表示,她發現到台灣餐飲外送業另一個潛力:約略6成民眾時常採用電話叫外送,而不是透過App,從App取代電話點餐這一點著手,不僅可讓消費者省去不必要的等待時間,也可讓餐廳接單迅速且有條理。李佳穎說,會使用App點餐的客群幾乎都在25歲到45歲之間,男女比例均等,單身和小家庭都有線上點餐經驗。

App操作數據匯入大數據資料庫 Uber Eats致力打造無摩擦化的終極運送體驗!

「無摩擦化」是李佳穎一再強調的重點,將服務的過程調整到最平順、最無縫接軌,在App操作上也延續Uber的模式,「我們讓消費者只要一按手機螢幕,餐廳業者透過平板接單,外送員利用手機或平板來送單,環環相扣,且客服人員運作模式也隨時保持暢通。」李佳穎說明,目的就是讓使用者只要輕點螢幕,餐點也可以跟人一樣從A地點迅速送到B地點,且消費者完全不用掏出現金,食物到府就可以直接享用。

李佳穎表示,這個訂單的總過程是透明化的,消費者、夥伴餐廳和外送員都能一目了然。此外,Uber Eats累積自Uber的外速運輸經驗,會給予最佳路徑的建議,就有Uber Eats外送員在網路上分享至鼎泰豐新光A4店的取餐經驗:「建議真的照著官網的路線跑,快速又方便!」

密切觀察各地區餐廳密度與外送頻率 開拓「虛擬快閃廚房」串接餐廳與消費者需求

李佳穎說,目前外送的蛋黃區多集中在台北市的大安區、松山區、中山區、信義區、中正區,即便餐廳林立高度競爭,但只要切進對的餐點,仍有龐大的商機,Uber Eats希望運用科技提高餐飲業的成功率,為台灣的中小型餐廳帶來更多機會,也增加平台的訂單量。

為了創造更大的訂單量,滿足外送美食市場的缺口,Uber Eats更於2018年4月11日推出「虛擬快閃廚房」新服務,運用大數據找尋外送市場的缺口,並給予業者測試新菜單的機會。李佳穎表示,虛擬廚房計畫合作餐廳的標準會以App上餐廳的口碑與訂單量去做審核評估,首波合作的店家共有15家餐廳夥伴一同參與,利用大數據的挖掘和探討,來分析目前每個外送地區的市場缺口和機會,發現到某個地區擁有消費者高搜尋率、而其所偏好搜尋的餐廳數量並不足夠;又或者是,其他地區十分熱賣的餐點品項,在市中心卻鮮少出現。

李佳穎說,透過歸納綜合相關數據分析,加上平台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性觀察,Uber Eats挑選出消費者最喜愛的前四大異國料理,分別為港式、泰式、韓式、新加坡,虛擬廚房計畫就依照這4種料理作為起頭。「Uber Eats的虛擬快閃廚房是全新的合作商業模式,幫助餐廳用最低的成本去測試市場。」

李佳穎表示,運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習慣,觀察每日會員的餐點類別、訂單量多寡,去找出外送市場的供需缺口。而在以不增加營運成本之下,虛擬快閃廚房可讓合作的餐廳運用原有的廚房設備與人力,進行新菜單的研發與開發新的餐飲品牌,因此消費者可以在App上發現原本實體店家沒有的新菜單,而Uber Eats也會運用數據去幫助業者做菜單上的調整,藉此開發更多的客群。

創新服務廣受好評 未來會擴大服務範圍

「虛擬快閃廚房」的新服務廣受夥伴餐廳好評,「因為我們幫助了他們降低創業風險,透過我們提供的大數據資料庫以及分析結果,給予他們建議,這也是我們給夥伴餐廳的回饋,讓消費者也能夠獲得更好的餐飲外送品質與服務」李佳穎表示,這是一項三贏的獲利模式,消費者、夥伴餐廳以及外送員都能透過此一模式獲其所需。「消費者的求新求變精神就跟我們一樣,隨時都在變化,我們也會透過系統的演算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以推出更貼近消費者的服務,讓Uber Eats能夠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份!」

優惠肉搏戰誰能勝出?Uber Eats優秀的品牌效益是助力

在平台服務求新求變的同時,在被廖堉博形容為「不直覺的消費模式」的餐飲外送產業,必須利用優惠創造需求以增強使用者使用率,且讓行銷廣告費用直接轉換在訂單上,從國外到台灣,優惠價格戰都是免不了的手段,要從價格戰中勝出,「品牌效益」就是重點。

廖堉博認為,目前外送品牌雖然多,但是Uber Eats的品牌效益良好,目前想到餐飲外送有高比例的人會想到Uber Eats,這就表示品牌印象可以連結到消費行為。若再加上創新服務的開發,對於打這一役來說可說是絕佳的助力。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餐飲外送平台搶進市場 當心理不斷的消費爭議斷了財路!
小心外送平台的使用盲點,別讓消費糾紛毀了你的美食體驗
六大外送平台總評比,讓你享用美食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