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客家飲食論述」是由客家歷史、族群特色與特定菜餚三大元素構成,歸納出的客家菜特色如下:用大量鹽和油烹煮食物;物資缺乏以醃製食品為主;量多實在、比較不重視外在裝飾。

撰文= 陳玉箴(臺灣師大副教授)

客家人多住在山地,田畝少,糧食不足,養成刻苦耐勞的精神,飲食偏重實際,以吃飽為原則,因此客家菜山產多、海鮮少,特色在鹹、香、肥,不僅下飯易飽,不易腐壞,也可以補充粗重工作流汗後所需之鹽分,同時因為糧食缺乏,多食用曬乾、醃臘、醬類等加工製品,處處反映了客家族群勤奮堅苦,刻苦耐勞的生活哲學。

客家菜3大特色,與族群性緊密連結

1、鹹、香、肥

由於客家人無論在中國東南沿海省分或台灣都是較晚到的住民,難以居住在富饒平原,而是依山而居,因此客家人需依賴鹹而肥的食物,如此可以刺激食慾、補充勞動工作所流失的熱量。此外因為客家人十分勤儉,會使用大量的鹽、油來烹飪食物,讓菜餚能保存較長的時間。

2、乾燥或醃漬食品多

由於客家人經常遷徙、生活艱困,因此十分愛惜物資,加上山區不易取得新鮮食物,日常物資缺乏下也需仰賴醃漬食物,才足以供應日常食物所需。

3、不精緻但實用、美味

在食譜或展覽中對客家菜的介紹經常提到,客家人不重視食物的外表與裝飾而是內涵與品質,因此客家菜量多、實在,美味但不追求外在,反映客家人重實際的個性。

結合以上三個特點的這套客家飲食論述強調「傳統」與「刻苦耐勞」,將飲食與族群精神連結,凸顯族群的特色與價值。在多數談論客家飲食的文獻中,處處可見這套論述的強化與重複,強調客家人平日儉樸、但熱情好客且十分團結的族群特性,並將特定食材、烹飪方式與客家人重要的族群特徵相聯繫。例如:「桔醬」象徵客家人善用自然資源;「粄仔」代表客家人勤奮艱苦、刻苦耐勞;「醃漬菜」表示充分運用食材絕不浪費等等。

客家傳統美食「粄條」,象徵客家人勤奮艱苦。

飲食論述雖部分與現實不符,但符合客家人的自我認同

然而,這樣的界定本身有其不符合現實之處,像是在獲取肉類不易的年代,一般百姓其實僅有拜拜或年節時才較有機會吃到肥肉;食用油也非隨手可取之物,一般家庭多是十分儉省地使用,因此使用油量大的「炸」烹飪法也僅在辦桌時較常用到。換言之,「鹹香肥」飲食特性與「生活環境艱困」二者的連結在邏輯上其實十分勉強。

即使如此,透過食譜、多種客家美食活動的強力宣傳,這套「客家菜論述」在2000年代初期仍構成了「客家菜」的理想型,同時也強化了客家人遷徙、刻苦、勤儉、硬頸的族群形象,此種形象與客委會同時期進行的「(客家人)對客家人特質的看法」調查相符,該調查顯示,客家民眾認為客家人的主要特質是:節儉(33.2 %)、吃苦耐勞(30.0%)、團結(12.5%),可說這套客家菜的論述也相當符合客家人的自我認同,因此容易得到接受。

客委會提出「四炆四炒」,賦予客家菜明確定義

此外,為了賦予客家菜更清楚的定義,客委會還邀集學者專家會商討論,將客家菜明確界定為:台灣客家人日常食用之菜餚、台灣各地區之客家名菜或以客家常用食材烹煮之菜餚。客委會並具體列出28種客家常用食材如蘿蔔乾、豆豉、豆皮、豬血、金桔醬、醬冬瓜等,只要採用客家作法或客家菜的元素就可認定為客家菜。依循此定義,客委會進一步將「四炆四炒」界定為客家菜的代表,包括:酸菜炆豬肚、炆爌肉、排骨炆菜頭、肥湯炆筍乾、客家小炒、豬腸炒薑絲、鴨血炒韭菜、豬肺黃梨炒木耳。

內容來源=《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聯經出版

延伸閱讀

客家料理常見的酸菜、福菜、梅乾菜,竟然是來自於同一種菜?

只會點客家小炒嗎?一覽客家菜的特色

美濃客家菜烹煮與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