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雞捲為什麼叫雞卷有許多說法,有些人說是把多餘的剩菜捲起來做成,台語「加」有多餘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單純是因為外觀看起來像是雞脖子。

撰文=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雞捲(卷)好吃,但為什麼裡面沒有雞肉?

雞捲來自早年宴席剩菜的再利用

是的!所以常聽說,雞捲的寫法不對,其實是台語諧音的「加捲」。怎麼說呢?

台灣早年生活節儉,常把宴席的剩菜,切碎後以豆皮包捲炸過,再切塊來吃,成為一道菜餚。台語「加」有多餘的意思,「加捲」就是把多餘的剩菜捲起來做成的食物。

這種說法,似乎言之成理,我曾訪問基隆廟口賣春捲的攤店,答案也是一樣。但我一直覺得,雞捲的做法非常搞剛(厚工),對食材也有要求,哪是剩菜切切可以做成?

從讀音來理解由來

果然,有人以「雞捲」的漳泉音來指正「加捲」說法的錯誤。怎麼說呢?雞捲的漳州音叫ke-kńg、泉州音叫kue-kńg,符合「雞」的漳州音ke、泉州音kue,但「加」字的漳州音和泉州音都是ke,這說明了雞捲就是跟「雞」字有關。

「雞」的漳州音ke、泉州音kue,也可用來指正「雞婆」應該是「家婆」才對,因為「家」的漳州音和泉州音都是ke,而「家婆」的漳州音和泉州音都叫ke-pô。

這種方法也可用來解釋基隆的舊地名「 雞籠」,「 雞籠」 也有ke-lam/kue lam 漳泉音兩種叫法,符合17世紀西班牙、荷蘭文獻對「雞籠」的兩種標音,一是Kelang,一是Quelang。

雞捲外層包的到底是什麼?

另有一說指出雞捲與「雞」字有關的由來:雞捲最早是以一種叫「網紗油」包餡料做的,「網紗」白白皺皺,如果不展開來很像「雞髻」(ke-kuè,就是雞冠),所以「網紗油」又稱「雞髻油」(華語稱之雞冠油)。因此,雞捲的全名是「雞髻油捲」,後來簡稱雞捲。

對此說法,我特別走訪菜市場一位已賣50年豬肉的耆老,他很肯定「網紗油」不是「雞髻油」。他說,「網紗油」是豬肚與胰臟(台語稱腰尺,io-tshioh)之間的油,「雞髻油」則是豬大腸與小腸之間的油。

他還當場從豬內臟中翻出「雞髻油」,從形狀和淡紅色來看,真的很像雞冠。他說,「雞髻油」油脂較少,早年還有人買去炸油,現在幾乎沒人要。

雞脖子也可能是命名由來之一?

我把這個問題放到臉書上討論,結果有人提出最簡單、直接的猜測:雞捲長長的形狀,很像雞的脖子,而台語稱雞脖子為「雞管」(管音kńg,可用來指身體上的各種管道),「雞管」可能就是雞捲之名的由來。

我想到我之前在日本時代的《台日大辭典》找到「雞管」(泉音koe-kńg/漳音ke-kúiⁿ)的詞條,有兩種解釋:第1、雞的頷頸。第2、料理之名,豬肉切幼摻香菇、蔥、筍、胡椒、麵粉等,用「網紗油」包起來長形落去炸。以此來看,雖然《台日大辭典》沒說「雞管」食物之名來自長得很像雞脖子,但可能性很大。

最後補充,根據多位海外臉書朋友回應,「雞捲」似是台灣專有的用詞,類似這樣的食物,在福建漳州、泉州,以及東南亞華人地區, 都稱之「 五香捲」,簡稱「五香」,以其加了五香粉(香料)而得名。

內容來源=《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出版

延伸閱讀
陪台灣人過冬的「歲寒三友」飲食秘方就是它!
別再懷疑,九孔就是台灣土產鮑魚!
烏賊到底為什麼叫「花枝」?一起來探尋花枝小姐的身世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