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總在造訪頭城大溪、南方澳或東港時,看到餐廳菜單上有著一道「那個魚」,那個魚原名為:小鰭鐮齒魚。因名稱冗長拗口,因此乾脆以「那個」稱之。

撰文=黃之暘

因為名稱冗長拗口,因此乾脆以「那個」稱之,因而常見在產地周邊攤販或餐廳中,此起彼落的以這個、那個相互應答。魚體只有處於僵直時稍具彈性,裹漿後高溫烹炸,質地便轉為半透明的果凍狀,若持續滾煮,甚至多消溶於湯汁之中。而也正因如此,加上量多價廉,自然成為漁獲產地周邊,老人小孩主要營養來源之一。

原來「那個」是「小鰭鐮齒魚」!

以往因為並不知道真正名稱,且多是下雜漁獲中僅偶爾撿拾,當作自家食用的魚種,所以多隨意、甚至敷衍的稱為「那個」。只是這款魚有著少見的奇特口感,使其成為造訪頭城大溪、南方澳或東港必嚐的特色食材。

雖然外型形似狗母,在親緣上也有一定的關聯,但是若兩相比較,便會發現俗稱「那個」的「小鰭鐮齒魚」,不但體色多為稍顯單調的灰白色,少有一般狗母所具有的複雜細碎紋路,同時表面觸感也光滑且柔軟許多,甚至眼睛的比例也因少有光線抵達的底層而變得相對微小。而這些特徵上的差異,皆來自分布水層的差異所致。不過沒有改變的是那直達眼後的寬闊口裂與滿口尖銳的利齒。

這看似猙獰的面部表情,除了清楚說明以吞食小型魚蝦為主的肉食性(carnivorous)外,同時也間接表示了在棲息環境相對有限的食物來源,與極其競爭的生存挑戰,因此一旦遇上或覓得獵物,自然便是盡可能地吞噬入腹。而明顯柔軟的質地,則是因為棲息於頗具深度的環境中,用來對抗相對明顯水壓的有效策略,而類似的表現,也出現在悉數深水棲性的物種之中。

小鰭鐮齒魚有著直達眼後的寬闊口裂與滿口尖銳的利齒。(圖片來源:黃之暘攝,遠流出版提供)

從水養殖投餵食用雜魚 變成宜蘭、東港必嚐美食!

只要來自深水誘釣、拖網或是以陷阱籠具採捕的漁獲收成中,大多可以見到那形態樣貌與觸感質地相當特殊的「那個魚」。早期因為無相關料理應用,更遑論常態性的供應銷售,僅是沿岸居民或漁人,隨興或偶爾撿拾並料理的食材,或者供作水產養殖投餵使用的下雜魚組成之一。一直到今天,那個魚雖然成為造訪宜蘭或東港的必嚐美味,但因為作業環境與應用漁法緣故,那個魚依舊無法成為主要漁獲,只是隨著人們愈加重視口感與風味表現,所以在身價不斷翻高之際,鮮度品質確有獲得明顯提升,甚至如要在下雜魚堆中尋覓那個魚,卻早已被眼明手快的市場高手搶先拾起集中;其中或有自行食用,也有整理後再行銷售。

那個魚及其近似種類,在東南亞、中國、印度與台灣皆有食用,其中更是為龜山島與東港之特產,以熱油烹炸後品嚐。

外表光滑質地細 方便料理且老少咸宜

外表光滑且質地細嫩的那個魚,在烹調料理前幾乎不用任何處理。且因為肚腸雜物與會影響風味的內臟甚少,因此僅需除去頭部,並順帶刮除腹內血汙後,便可直接調理應用。骨細刺軟到幾無察覺,且口感一如果凍般的特殊口感,毋須費心挑刺並擔心哽喉風險。為講究鮮度,攤商在販售時,總以完整全魚樣貌以昭公信,並多在紙板上特意以粗黑的簽字筆寫上斗大的「那個魚」3字,深怕來往人們不識他的廬山真面目。而挑選時多會以體表光亮濕潤,隱約透著光澤與透明感,並且身體飽滿硬實,腹部沒有明顯膨大或乾癟的魚體最佳。由於宰殺處理簡單,僅需在頭部後方切一刀口,並將魚頭與身體以水平方向朝兩側拉開,便可在摘除魚頭時,同時將腹內臟器一併除去。

傳統的那個魚料理,多是利用食材軟滑的特性,直接將其添加於飯湯、麵線或是湯點中,稍經熬煮,便充分的融入質地濃稠的湯汁之中。一來方便小孩與老人食用,不太需要刻意剔骨挑刺;二來能補充日常生活所需的均衡營養。更重要的是,那個魚多能在卸貨的副產漁獲中隨手撿拾,因此也撫慰了許多生活上難稱寬裕的人們。

時至今日,那個魚的特殊名稱,以及與悉數魚鮮迥然有異的獨特口感,反倒成為當地小店或餐廳中用以宣傳攬客的特色料理素材。常見者多以裹漿酥炸為主,藉由酥脆的外表,突顯那滑溜透明類似果凍一般的質地,並搭配香辣鹹香的胡椒鹽趁熱食用。或有以乾煎、紅燒、煮湯或煮麵線等方式料理,口感也堪稱一絕;特別是對幼時曾有吃過這般風味的人,傳統的煮麵線或煮絲瓜湯,略帶鹹香與些微辛辣的一鍋滾燙,搭配著早已因為魚肉融入其中而顯得濃稠,順口之餘還多有著印象深刻的美味回憶。


「那個魚」在海產餐廳中,常見多以裹漿酥炸為主。(圖片來源:黃之暘攝,遠流出版提供)

同場加映-其特物種 食用或製成標本

在深水拖網的副產漁獲中,其實不乏許多造型奇特的物種,不論是用來食用,或是收集製成教材或標本收藏,都十分特殊。只是前者由於必須把握鮮度且耗費人力與時間挑選,所以絕大部分多經冷凍或攪打混合後,供作投餵養殖水產的生鮮餌料來源。而後者則必須配合漁船進場卸貨時間,同時忍受那複雜且腥濃無比的氣味,所以多半在其中細心揀選的,大多以分類採樣的研究生或專家學者為主。

底拖網中不乏一些造型特殊的蝦蟹,或是包括深水棲性的鮟鱇、狗母、角魚、燈籠魚或鮋科魚種,雖然種類組成及其分量乃至鮮度,並不一定可供食用,但卻能讓多數人眼界大開;特別是棲息於深水環境的奇珍物種,如今就在面前,也不妨就其特殊外型與質地,乃至體表特殊的發光器等特徵,好好端詳欣賞一番,其樂趣往往不輸食用品嚐。

內容來源:《怪奇海產店: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遠流出版

審稿編輯:李若威

延伸閱讀
日本鮭魚壽司的「鮭魚」不是日本貨? 竟來自距東京8000公里的城市!
台灣養殖漁業大王集中在西部!台南虱目魚、蝦、文蛤養殖量全台第一
俄羅斯餐飲不能沒有湯!俄羅斯冷魚湯還成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