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越式河粉、泰式炒粿條、肉骨茶等這些具有南洋風味的異國料理對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如同台灣在地的傳統小吃一般,這些料理的背後也蘊含著國家的特色與歷史發展的軌跡,一起來場東南亞料理的味蕾旅行吧!

撰文=食力企劃

在熟悉東南亞地區文化之前,你的胃是否已被南洋風味料理征服了呢?其實,飲食就是文化的最佳入門!東南亞地區包含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各國獨具特色的美味料理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從味蕾體驗也能感受東南亞各國的風貌!

讓文化融合在舌尖:歷史如何影響東南亞料理

各地料理的發源歷史,都是精彩的故事。大航海時代開啟西方國家對東南亞地區的探索,並將文化遺留在東南亞料理之中。曾被法國殖民的越南,街頭經典料理即是法國麵包,麵包對切夾入火腿肉、醃紅白蘿蔔絲、香菜、辣椒與豬肝醬,爽口香辣的美味讓人欲罷不能。緬甸曾為英國殖民地,人們仍留著英式下午茶的習慣,在街頭茶館喝上一杯濃甜奶茶。在18世紀末英國佔領馬來西亞檳城等地,引進的印度勞工,讓印度甩餅與奶茶成為當地尋常小吃。
越式法國麵包是越南街邊常見的小吃,以炭火烤過麵包後,將生菜、醃蘿蔔絲、肉片等夾入,再抹上醬料,美味方便又令人無比滿足。

華人因地域相近而往來更加頻繁,對東南亞地區飲食文化影響亦是深遠。檳城、新加坡與馬尼拉等地區有不少福建、廣東居民遷居,讓客家菜、閩菜、潮州菜在當地生根,讀一遍菜單上的「mee tai bai」,就知道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米苔目;將中藥材與帶骨肉熬燉的肉骨茶,亦是華人所發明。美味的泰式炒粿條(Pai tai),其實源自潮州人的炒粿條;再如因華人與馬來人通婚女性後裔而得名的娘惹菜,使用東南亞在地香料,搭配華人喜愛的豬、雞食材與料理手法,更是文化融合的代表作。
由馬來西亞當地華人所發明的肉骨茶,是將帶骨肉與中藥共同熬煮的湯品,隨著流傳至東南亞各地,亦衍生出不同派別,如新加坡即是流行胡椒味濃厚的潮州派肉骨茶。

讓餐桌合乎戒律:宗教如何影響東南亞料理

東南亞地區以伊斯蘭教、佛教人口最多,伊斯蘭教義明定禁止食用豬肉、血液、酒,其他禽畜肉須經符合教義規範的宰殺方式才能供食,烹調器具與料理環境亦需與不符教義之食品區別。印尼是全球伊斯蘭教徒最多的國家,只有少部分非穆斯林居民為主的區域如峇里島,才有豬肉料理馬來西亞、汶萊亦是伊斯蘭教人口居多的國家。

泰國、緬甸則是信仰上部座佛教,不同於臺灣宗派,戒律中未規定須完全茹素,因此僧侶也能食肉;越南則持齋人口較多,其佛教首府順化地區的早期貴族多持素齋,使得順化至今仍保有許多講究的素食料理。

讓料理擁有靈魂:香辛料如何影響東南亞料理

東南亞地區多為熱帶氣候,香辛料植物種類豐富,各地亦普遍運用於烹調中,讓料理擁有奔放鮮明的香氣。常見香辛料如羅望子(又名酸豆、亞參)帶有酸甜味道,可提供料理爽口酸味,在不使用醋的泰國等地是非常重要的香料;帶有新鮮氣息的檸檬葉,亦是餐桌常客,泰、越、馬、菲等地都常使用於湯品、醬料中。香氣獨特的香茅,是泰國冬陰湯與印尼沙嗲醬不可或缺的食材;氣味與香菜相似的刺芫荽,則是越南酸湯的關鍵配料。婀娜多(胭脂樹紅)常用於菲律賓料理中,提味亦能為料理增添一抹橘紅。

提到東南亞獨特食材,魚露即是其一,魚露是海水魚以鹽漬發酵熟成後取得的汁液,含有胺基酸並帶有濃厚特殊氣味,可為增添料理香氣與鹹、鮮味,是越南、泰國、印尼等地的必備調味料。

用味蕾品嚐東南亞料理,以心貼近東南亞文化

臺灣飲食種類多元,許多餐館皆提供東南亞料理,透過餐桌上的味蕾經驗,從「食」開始貼近東南亞當地的文化風景,讓味蕾接軌國際、生活充滿情趣。了解東南亞地區的歷史文化,能讓您對於東南亞料理的鮮明美味更加深刻,現在就開始一場味蕾文化之旅吧!

【本文由新北市政府專案委託製作】【新北市政府廣告】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還是新加坡?爭論不休的「肉骨茶」發源地就是......!
嗜「血」的美味?難看卻有獨特風味的湖南特色「血漿鴨」
韓國人的用餐習慣為何這樣?湯和飯分不開,湯匙和筷子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