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倍平 腎臟】查詢結果,共258筆


  1. 文章 小心糖尿病初期常缺乏明顯症狀!顧血糖4招讓你即早預防

    2025/04/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471078585

    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但若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國健署推動4招顧血糖方法,定期健檢並使用「科學算病館」評估糖尿病風險、維持6大類均衡飲食、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善用戒菸資源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 文章 菠菜有高含量的草酸鹽 食用大量菠菜會誘導腎臟病變嗎?

    2025/04/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851074347

    菠菜低熱量並富含維生素、抗氧化劑和纖維素,並有益於大腦、眼睛、腸道等。但腎結石患者可能會因為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鹽,因此導致更多的腎結石形成。


  3. 文章 大腦如何控制你猛吃碳水化合物?控制血糖波動、讓你告別疲憊與飢餓

    2025/04/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351076292

    血糖與碳水化合物密切相關,掌握正確飲食方式能穩定血糖,減少暴飲暴食與疲倦感。了解血糖運作原理,是擺脫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4. 文章 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怎麼選?這樣挑才能補充營養不傷身

    2025/04/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091075523

    當病患因生理狀況無法從日常飲食中獲取足夠營養時,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可使用經食藥署核准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作為營養補充。這類產品具有專業設計、標示明確,適用於特定族群,不具治療效果,一般人不宜自行使用


  5. 文章 吃「辛奇」真的能減肥嗎?食用泡菜有哪些好處?

    2025/04/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471072185

    韓國泡菜風靡全球,不僅熱量低有助減肥,還富含乳酸菌,有益消化與免疫調節。然而,過量攝取可能提高鈉攝取量,影響健康。本文為解析其營養價值與注意事項。


  6. 文章 投入龐大研發資源、社群討論度仍低?滿足銀髮飲食需求已不是品牌唯一著重點

    2025/03/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971070030

    透過i-Buzz分析系統,顯示出「牙口問題」是銀髮族群最關注的生理問題,而為了因應此需求所開發出來的銀髮食品,從各品牌的討論聲量看來,以綜合性食品大廠桂冠和佳格位居前兩名,其他品牌的討論度則相對低,但事實上無論是銀髮長者或者是照護者對於如何兼具營養美味又方便咀嚼的飲食有相當大的需求,品牌如何對應到目標客群是相當重要的推廣方向。


  7. 文章 屍檢結果揭人腦微塑膠8年增50%!研究:相當於一整支湯匙

    2025/03/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6731064552

    研究發現,微塑膠累積於人體器官,其中大腦含量最高,達肝腎的7至30倍。2024年死者大腦的微塑膠比2016年增加50%,失智症患者更是常人10倍。


  8. 文章 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都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護腎8招遠離腎病危機

    2025/03/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591064776

    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子。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擴大免費成人健康檢查,並推動「護腎8招」,幫助民眾降低腎病風險,守護腎臟健康。


  9. 文章 食藥署長這位子 到底誰能做?又該面對怎樣的難題?

    2025/03/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471062788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姜至剛在2025年2月27日接任食藥署署長一職後,因為此為首次由醫師背景的人擔任署長,連日來引發對於其適任性與專業性的討論,到底這個對於飲食產業管理重大的人事案,我們可以繼續觀察哪些面向?


  10. 文章 食藥署新任署長姜至剛正式上任!首要任務將強化食安把關與藥品供應鏈

    2025/0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6731061657

    衛福部食藥署新任署長姜至剛2025年2月27日上任,將推動食品、藥品、醫療器材與化粧品安全,強化藥品供應鏈、食安監控與國際法規接軌,確保民眾健康。


  11. 文章 每日5蔬果少紅肉 不讓失智中風找上門!50歲前開始加強選食技巧讓大腦凍齡

    2025/02/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111058612

    寒流來襲增加血管收縮,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董氏基金會提醒,早期養成健康習慣,能有效預防中風與失智症。透過大腦保健評分表,了解生活習慣,預防風險,減少寒冷天氣帶來的威脅。


  12. 文章 攝取過多糖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10個戒糖、斷糖的理由一次看

    2024/12/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611032163

    精緻糖無所不在,本文分析過量攝取多糖可能導致的10大健康問題,建議多吃原形食物,減少超加工食品與飲料的攝取。


  13. 文章 香菜農藥殘留率高於其他蔥類!消基會抽驗12件有10項不符規定、更檢出禁藥「陶斯松」

    2024/11/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6111026811

    芫荽(又稱香菜)因其獨特氣味特色,常被添加於料理中,而食藥署過去針對市售蔬果進行農藥殘留檢驗時發現,芫荽不合格率高於其他蔬果,因此消基會再針對此加強檢測。而12件樣品中就有10件不合格,當中更有7件檢出不得檢出之農藥!消基會將祭出懲處,也提醒消費者烹煮前必須確實洗淨,保護健康。


  14. 文章 身體發胖是新陳代謝惹的禍?只吃冷的食物就能攝取更少卡路里嗎?

    2024/11/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6851024847

    人的身體可透過新陳代謝(包括食物消化)獲得一天所需的能量,根據性別、年齡、健康、胖瘦或體型的不同,每個人一天需要攝取的能量大不相同;卡路里是能量的單位,其定義是1公斤的水溫度升高1度C所需要的熱,消化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食物能,即使是冷的食物仍會攝取到卡路里。


  15. 文章 路邊野菇「不採不食」!誤食恐食物中毒、嚴重者傷肝腎

    2024/11/0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6851024247

    台灣氣候適合野生蕈菇生長,但某些毒蕈菇如綠褶菇與擬灰花紋鵝膏具有高度危險性。誤食這些菇類可能導致中毒症狀,食藥署建議民眾遵守「不採不食」原則,避免誤食。


  16. 文章 洗腎血液透析時快餓昏了!透析過程可以進食嗎?

    2024/10/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6091012826

    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做透析時,會建議不要進食,會導致低血壓、腸道不適及噁心嘔吐等狀況,而近年來的臨床觀察發現,若透析的4個小時中維持空腹,仍可能因低血糖而導致低血壓,因此現在會建議過程中食用具有飽足感且適量的小點心。


  17. 文章 「控醣減肥」瘦得快卻有風險!不吃澱粉可能讓4器官受損、惡化腸內環境!

    2024/09/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994112

    不吃、少吃澱粉是許多人減肥的原則,體重有所減輕是因為攝入的葡萄糖少而胰島素胰島素減少分泌,因此較不易累積成脂肪。但人體有4種器官,肺黏膜、神經組織內膜、眼球的水晶體,以及血管壁,是只能靠葡萄糖轉化養分,若長期控醣有可能導致器官受損,甚至也影響腸內環境。


  18. 文章 全球暖化首當其衝影響農業!從產地到餐桌的調適之路該如何走下去?

    2024/08/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993912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讓農業環境更加艱困,以蘆筍、稻米和茶葉為例,高溫導致農作物賣相不佳、產量減少、味道不如以往。而面對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調整飲食習慣會比人工干預農作更為有效,民眾能挑選當季生產的農產品,並且不追求外觀才能解決之道。


  19. 文章 患有慢性病更容易受高溫氣候衝擊?氣候變遷竟會讓腎臟負擔更大!

    2024/08/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986208

    隨著全球暖化日漸嚴重,研究發現民眾中風風險增加,尤其是對慢性病患者而言。高溫對於腎臟的負擔極大,人體愈有可能發生腎衰竭、腎結石。全球各國面對高溫策畫機制,以保護老人、幼童和慢性病等弱勢族群,台灣也於2014年制定《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


  20. 文章 便當超人出發澎湖!康善基金會如何以兒童劇「演」出健康、並提升學童營養認知?

    2024/07/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593975370

    對國小一至三年級的學童來說,戲劇的形式和靜態文本比起來具有更好的溝通效果。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在「便當超人」兒童劇的戲劇介入後,學童對劇中傳達的營養知識在6個月後還能記憶猶新。以「減糖大作戰」為例,學童在觀劇後,也會記得要在生活中避免「便當超人」的敵人「蜜糖公主」並注意糖分攝取。


  21. 文章 低鉀飲食竟然能「種」出來?智耕創新挑戰大自然生長機制 從源頭幫慢性病患者控制飲食!

    2024/07/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970863

    智耕創新針對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從源頭的食材端種植出「低鉀、低磷、低蛋白質」的蔬果與稻米,並建立自己的品牌以及官網「元氣腎食堂」,並期望未來能研究出讓低鉀食材的保存時間更長的方法。


  22. 文章 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可能是鹽巴吃太多?日常飲食如何控制鹽分攝取?

    2024/06/2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961959

    屬於濕疹其中之一種的異位性皮膚炎,讓許多人飽受皮膚乾燥、搔癢難耐之苦,也間接影響生活品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成年人攝取較多的鈉,與較高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率、反覆發作頻率、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


  23. 文章 「綠拿鐵」不是咖啡?以蔬果、蛋白質製成的綠拿鐵有何益處?

    2024/06/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962361

    近年綠拿鐵逐漸受到關注,此項飲品強調綜合了多種蔬菜、水果、蛋白質及油脂(堅果),擁有豐富營養價值。綠拿鐵能帶來的益處包含幫助消化、預防便祕、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強免疫力、調整體質、提升肝臟排毒能力等。


  24. 文章 「雙氯分酸」曾讓95%南亞禿鷹死亡和狂犬病肆虐!動物用藥的殘留恐讓癌症風險增加!

    2024/06/2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739962854

    為了讓畜牧業中的動物能不受疾病影響並增加成長速度,許多業者會使用荷爾蒙、生長激素等藥物讓動物能夠生長快速。然而這些動物用藥除了可能為害到我們的生體,也會對生態產生影響,進而產生「骨牌效應」影響到人類社會。


  25. 文章 日本麒麟正式推出「電鹽湯匙」!什麼原理竟讓減鹽飲食和一般飲食吃起來沒兩樣?

    2024/06/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357958590

    日本麒麟公司於2024年5月20日推出「電鹽湯匙」,以電流控制鈉離子運動使減鹽飲食的鹹味增強約1.5倍。這項研究早在2019年就開始,時隔5年終於正式商品化,反應出當前健康飲食趨勢的變化: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減鹽飲食越來越受到重視,且消費者期望在實行減鹽飲食的同時仍然能夠享受美味,進而促使了「電鹽湯匙」的誕生。


  26. 文章 【推廣人力】有更多人投入食農教育嗎? 食農立法凝聚共識但仍需給予更多動機執行

    2024/06/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956221

    在2022年《食農教育法》、2023年《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尚未上路之前,《食力》即在2021年發起第一屆「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當時調查發現全台有7成營養師認為所執業縣市的食育政策中,最需要改善的是「教學師資不足」,而從2024食育力城市最新調查中發現,認為人力不足的比例明顯下降,顯示兩法的立法或許有改善營養師在推行食育上的人力問題。


  27. 文章 【線上收聽】小林製藥紅麴檢出的高毒性「軟毛青黴酸」 是什麼?與青黴素又有什麼不同?

    2024/05/1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945355

    於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製薬」接獲民眾攝食旗下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食品後發生腎臟疾病的通報就宣布自主回收此類產品。而日本厚生勞動省檢驗後發現這些產品有由青黴菌產生的「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但目前尚不清楚軟毛青黴酸實際對人體的影響。而青黴菌還很多種,也並不是所有青黴菌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28. 文章 該怎麼均衡飲食?貓狗必要攝取的營養標準是什麼?

    2024/05/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940250

    毛小孩跟人類一樣皆需要攝取六大營養素,而食物六大營養素可分成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在選擇寵物食品或自製鮮食時,飼主應藉由平均攝取這些營養素確保貓狗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保持健康。


  29. 文章 高脂乳製品有助於血糖恢復正常?糖尿病患者可以喝全脂牛奶嗎?

    2024/05/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936972

    研究顯示,高脂乳製品有助於糖尿病前期患者恢復正常血糖、降低進展為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然而目前科學界對於攝取乳製品和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第二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尚未達成共識。


  30. 文章 2024年台北最強早午餐?從上游到餐桌都踏實完成的時尚餐酒館「ROU X James Sharman」

    2024/04/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935708

    英國主廚James Sharman攜手台畜旗下精品肉舖「ROU by T-HAM」在大直萬豪酒店開出「ROU X James Sharman」。這間餐廳不僅提供最正統英式口味的早午餐及晚餐,甚至餐盤中的血腸、培根到鮭魚等肉品都出自主廚之手。


  31. 文章 適量喝咖啡對健康有好處!冷泡和熱咖啡有什麼營養差異?

    2024/04/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914342

    許多人天天一杯的「咖啡」,你知道有分成哪些物種和品種嗎?除了常見的阿拉比卡、羅布斯塔與賴比瑞亞,又出現混種和接枝等技術。而喝咖啡又能帶來降低死亡率、預防糖尿病、保護心血管、護肝、助腦部健康等5大功效。平常攝取的咖啡因其實並不容易致癌,但仍有一些方式可避免丙烯醯胺的累積。而關於咖啡的摻假史可追朔至數百年前,不肖商人透過添加菊苣、澱粉或豆類來節省成本。


  32. 文章 台灣農地為何流失?多吃一口台灣米 多留下一塊綠地

    2024/04/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925749

    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農產品進口,導致稻米價格崩跌,政府除了透過休耕獎勵來降低生產之外,也制定許多法令來「活化」農地,加上當前台灣綜合糧食的自給率偏低,加劇台灣農地休耕情。台灣人若願意多支持本地環境友善糧食米飯,便有機會阻止越來越多農地流失,同時也能替台灣未來留下一線生機。


  33. 文章 【食聞】雞精界霸主?高效抗疲勞第一名的秘辛 熬雞精獨有「熬工法」讓滴雞精再升級、營養萃取更完整!

    2024/04/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931958

    在逢年過節、探訪親友時,為什麼滴雞精禮盒總是人們心中的送禮首選呢?滴雞精以其補充元氣、提升活力的功效備受青睞,被視為進補的最佳選擇。你知道嗎?老協珍熬雞精,經科學驗證了它的健康益處,並獲健字號認證,具有「抗疲勞功能」,至今仍是雞精類抗疲勞功能含量最高。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它備受信賴蟬聯多年第一名呢?


  34. 文章 【投書】如何從小林製藥紅麴汙染事件中吸取教訓?台灣保健品安全標準如何落實?

    2024/04/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470932889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製藥」宣布自主回收旗下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標示食品,原因是該公司接獲民眾攝食前述食品後發生腎臟疾病之通報,後續更驗出罕見高毒性的「軟毛青黴酸」。紅麴為近年熱門保健食品,究竟污染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來聽聽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名譽教授潘子明的說法。


  35. 文章 小林製藥紅麴檢出的高毒性「軟毛青黴酸」 是什麼?與青黴素又有什麼不同?

    2024/04/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593930972

    日本「小林製薬」旗下紅麴產品遭檢出「軟毛青黴酸」,該化學物質由青黴菌衍生而來,毒性相當高,甚至到達可抗瘧疾程度,但目前對於軟毛青黴酸的研究了解甚少,也尚不清楚軟毛青黴酸實際對人體的影響,以及與腎病的因果關係。


  36. 文章 從蘇丹紅到米酵菌酸事件 你因此不吃辣也不吃粿條了嗎?

    2024/04/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928044

    2024年第一季出現的食安事件中,辣椒粉驗出蘇丹紅色素事件以及信義遠百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最受到引起全台民眾高度關注與討論,但是從相關報導中卻也讓民眾感到恐慌,甚至有認知不完全的誤解,使得消費大眾食不安心,在事件延燒的過程中,到底有哪些事件使得網路聲量不斷升高?食安認知上有產生哪三種誤區呢?


  37. 文章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重大發現!死者解剖確認驗出「米酵菌酸」!

    2024/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925406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素食餐廳「寶林茶室」2024年3月26日爆出疑似食品中毒事件,連日受害人數持續增加且造成2死,3月28日晚間衛福部記者會表示,死者解剖發現「米酵菌酸」毒素。


  38. 文章 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通報持續增加至少9例、2死2命危搶救中! 疑似致命毒素「米酵菌酸」是什麼?

    2024/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924494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素食餐廳「寶林茶室」2024年3月26日爆出疑似食品中毒,累計至3月27日中午案例至少9例,其中2人死亡。食藥署目前已啟動聯合調查,會同疾管署、北市衛生局與毒理專家赴現場了解可能導致中毒之相關環節,並現場抽驗食材進行相關檢驗。


  39. 文章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釀腎病已2死、影響超過百人!紅麴原料影響產品甚廣、下架回收數持續增加

    2024/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924656

    日本「小林製薬」於2024年3月22日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截至3月26日,住院治療人數通報已增加至106人、2例死亡。日本厚生勞動省與台灣食藥署皆於官網上成立事件相關專區,方便民眾了解最新進度,並再次呼籲如已購買相關產品應停止食用。


  40. 文章 26人因食用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導致腎病!提醒赴日購買民眾停止食用、使用小林紅麴原料業者需停用!

    2024/03/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739923656

    2024年3月22日日本「小林製薬」公司發布含紅麴之5項機能性表示食品之自主回收通知,原因是有26人因食用該產品而導致腎臟疾病。食藥署清查後指出,該保健食品台灣未進口,但查出2家台灣保健食品業者有輸入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紅麴原料紀錄,呼籲業者需配合通報及回收,也提醒若國人在日本旅遊時若有購買相關產品應立即停止食用。


  41. 文章 日夜溫差讓你鼻塞了嗎?中醫師教你對症下藥的5大招、預防鼻塞的8種生活方式!

    2024/03/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920987

    鼻塞是許多人日常的困擾,不僅可能降低工作表現,也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跟著中醫師的腳步,一起認識造成鼻塞的8大主因、5大治療方式、8種預防的生活妙招!


  42. 文章 痛風與尿酸是怎麼形成的?食物的普林怎麼看、吃什麼可以降尿酸?

    2024/03/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913904

    血液中的尿酸如果過高,會在關節等處形成結晶,是痛風的基本成因。長期高熱量、高(果)糖的飲食、攝取酒精過量都會引發尿酸過高,應該從減少從飲食裡攝取高嘌呤(普林)的食物著手,少喝手搖飲、滷汁、肉湯、酒精都是必要條件。


  43. 文章 汗味越濃、「流油汗」才能排出身體廢物?是真的嗎?

    2024/02/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909076

    常有傳言說,當排出味道濃厚的油汗時,也代表身體正在排毒,坊間也有付費療程由此觀念而生。事實上,皮膚排出的汗水還是以水份為主,身體毒素的排除則是以腎臟和肝臟來進行。


  44. 文章 蘇丹紅是什麼、為何調味醬料與蝦味先都用到?不小心吃下肚怎麼辦?

    2024/02/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908195

    蘇丹紅被懷疑有致癌性,因此陸續被多國禁用在食品裡。但因為顏色鮮豔穩定又是脂溶性,因此常有發現被偷用在飼料或是香辛料裡的案例。蘇丹紅吃下去人體可透過肝臟酵素加以氧化與還原反應,再由腎臟代謝至尿液裡排除。建議如果懷疑誤食蘇丹紅不必過度驚慌,可以從加強排毒著手。


  45. 文章 想強健骨骼真的需要鈣補充劑嗎?哪些食物可以補充鈣?

    2024/02/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906676

    兒童時期我們透過喝牛奶來補充鈣,而成年之後卻常選擇鈣補充劑來強健骨骼或預防骨質疏鬆。但許多研究逐漸證明,鈣補充劑可能對於骨質密度沒有幫助,甚至可能造成腎結石、結腸息肉與血栓等副作用。想補充鈣也能從食物中攝取,例如豆類、綠葉蔬菜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並且透過運動來強健骨骼健康。


  46. 文章 想預防骨質疏鬆要記得補鈣!單吃鈣就能補鈣嗎?搭配維生素D更有用!

    2024/01/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901038

    鈣質長期被列為台灣人缺乏的礦物質,額外補充鈣質對國人實屬重要。市售常見鈣質分為4種,需注意的是人體對不同鈣質吸收率不同,保健食品外盒雖會標示鈣含量,但不會標示人體吸收率,含量越高不代表越有效。而補充鈣質的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則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風險。


  47. 文章 喝咖啡傷腎?研究顯示咖啡對腎臟的影響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2024/01/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897609

    關於喝咖啡對腎臟造成的正面或負面影響,學界尚未有直接明確的證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在2021年與2022年間提出相關研究的不同論點,而較2022年的期刊則曾指出,喝咖啡可以降低急性腎損傷的風險。


  48. 文章 維他命C發泡錠可能造成腎結石是真的嗎?想補充維他命C需注意什麼?

    2024/01/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97354

    維他命C對人體功效多,近幾年來已成為大多數人主動攝取的熱門營養素之一。根據劑型的不同,服用時也有不同注意事項,若是膠囊劑型需留意存放時間,選擇發泡錠則需注意人體一天的鈉含量。多餘的維他命C會被代謝為草酸,補充維他命C的同時應確保補充水分,避免造成腎臟負擔。


  49. 文章 維生素D對健康有何重要性?是否有必要額外補充?

    2024/01/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97154

    維生素D對於骨骼、肌肉、腦神經以及免疫系統健康至關重要,有助於降低各種感染、癌症、心臟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和失智症等的侵害。由於維生素D經常出現在新聞報導中,並廣泛陳列在商店貨架上,吞服維生素D似乎成為促進健康的常見手法。而現代人真的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嗎?


  50. 文章 為什麼做了「168斷食法」卻沒瘦?營養師教你5個更有效的斷食秘訣!

    2024/01/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896578

    許多人為了減重瘦身而嘗試「168斷食法」,然而為什麼有人執行了還是沒有瘦?營養師建議除了需要檢視是否有遵循健康飲食原則,還需多攝取粗纖維澱粉食物、蛋白質以及高纖蔬菜,並且注意不可空腹運動,避免低血糖!


  51. 文章 被稱為「保水之王」的神經醯胺賽洛美 真的可以保濕、抗老化嗎?

    2023/11/1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878681

    神經醯胺是1種天然存在皮膚裡的脂質成分,具有保護皮膚免受過敏源等刺激的屏障功能,同時能夠保持皮膚水分、修復乾燥、抗老化,因此神經醯胺近年來廣泛被用在保養品裡,甚至有「補水之王」之稱。


  52. 文章 【食聞】喝發泡錠會腎結石?發泡錠補充品要如何安全攝取?

    2023/11/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882838

    泌尿科醫師指出,發泡錠補充品的攝取劑量是關鍵,適量飲用通常不會導致結石。然而,攝取過量的維生素C可能增加結石風險。對於特定人群,不太建議使用發泡錠,遵循建議的劑量和從飲食中攝取營養更為健康,避免過量攝取可能對健康造成負擔的營養素!


  53. 文章 減肥就該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碳水化合物真的有害健康嗎?

    2023/11/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82638

    碳水化合物在飲食中一直是受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減重過程中。許多人嘗試立即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甚至完全不吃,以期達到減重的目標。然而,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的影響不能被斷章取義,必須取決於其類型和結構,以及對血糖的影響。


  54. 文章 【食聞】H2U永悅健康致力科學營養 獨家授權引進FMD專利技術 提升國人健康

    2023/1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882721

    台灣數位健康第一品牌H2U永悅健康,引進擬斷食技術專利FMD(Fast Mimicking Diet)是透過特殊設計的營養配方和食用方法,進一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靈活度。


  55. 文章 你對蛋白質認知有多少?僅有益而無害於健康嗎?

    2023/11/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878017

    人體由20種胺基酸組成兩萬種不同的蛋白質,是生理功能及運轉的重要成分,而人體每日需要攝取多少蛋白質呢?乳清蛋白對一般人來說是必須嗎?攝取過量蛋白質恐影響腎功能或增加罹患慢性疾病風險。


  56. 文章 燕窩為何可以養顏美容、幫助發育?魚目混珠手法有哪些、該如何注意挑選與食用?

    2023/10/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70136

    燕窩在古代即被視為上流社會的珍饈,除了美容、養身的效益之外,燕窩亦被認為能夠改善膚色、治療哮喘、增強免疫力等,而近代科學分析燕窩成分,發覺唾液酸對於免疫系統強化和皮膚健康有著正面影響。然而因燕窩受到文化影響而備受華人社會推崇,商家為獲取利益也導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如何選購純正燕窩產品需要消費者審慎思考與把關。


  57. 文章 一天要喝多少水?喝飲料不代表就補充了水分!

    2023/09/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865246

    人1天應該要喝多少水?建議最好的標準便是觀察每日排尿量是否達到2000毫升,然而有些人認為喝飲料也等同於補水,實則不然,若是飲用碳酸飲料則可能因為攝入磷而導致鈣的吸收降低導致骨質疏鬆;至於瓶裝水儘管通過檢驗標準,但仍有無盡的環境賀爾蒙無法驗出,建議養成攜帶自家飲用水出門的習慣,不僅環保也能補足每日所需水分。


  58. 文章 【食聞】學會醃漬蔬菜增味大法 讓你輕鬆享受夏日美食!

    2023/09/1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862139

    炎炎夏日,人們常因高溫而食慾不振,此時,清涼的醃漬蔬菜成了美食中的救星,如酸酸甜甜的泡菜、菜心或辣辣的醃蘿蔔,能增添食物的層次與口感。然而,選購醃漬蔬菜時,民眾應注意產品色澤與氣味,避免含有過量食品添加物。選購時要挑選完整包裝、標示清楚的產品,避免食品污染或風味流失。


  59. 文章 缺乏營養素「鋅」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該從哪些食物攝取?

    2023/08/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58637

    人體內有幾千種酵素,其中有超過300種的酵素裡少不了鋅,這些酵素參與營養的代謝、以及免疫調節、DNA複製、蛋白質合成等眾多生化反應,與人體細胞增生與成長也很有關係。


  60. 文章 抗癌要有毅力也要有好體力!8/12康善基金會「早日康復補給站」10周年分享會早鳥報名送4000元健康禮包

    2023/08/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854001

    「早日康復補給站」是康善基金會專為癌症病友服務的計畫,10周年分享會於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下午1點在台中大里軟體園區圖書館「拾本書堂」舉行,邀請到臺中榮總家醫科朱為民主任來談病友與家屬間的對話,現場一併設置臺中榮總與童綜合醫療團隊的攤位提供民眾健康諮詢,午茶時間也準備當地小吃及音樂,報名前100名的病友更能獲得價值4000元的健康禮包。


  61. 文章 衛福部預告魔鬼爪葉、諾麗葉等8項使用限制 需加註孕婦禁用警語、違法最高可處300萬元

    2023/07/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849935

    衛生福利部為完備食品原料的管理,於2023年7月27日預告訂定「食品原料魔鬼爪(Harpagophytum procumbens)葉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等8項草案。


  62. 文章 網友熱議蕎麥6大健康好處!味道清淡的它因為這個成分有助預防三高!

    2023/07/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844466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8日「蕎麥好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六大蕎麥好處排行。


  63. 文章 你買糧我捐糧!法國皇家攜手MOMO、新北市政府目標捐出至少1.2萬包主食濕糧

    2023/06/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839514

    每年的8月8日是國際貓咪日,而8月26日則是國際狗狗日,「法國皇家」與「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mo電商平台」合作,於2023年7月1至2023年7月18日發起「你買糧我捐糧」至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目標捐出至少1.2萬包主食濕糧,和飼主成就暖心公益行動。


  64. 文章 衛福部公告雞蛋白溶菌酶水解蛋白使用規定 可用於成人膳食補充品、每日限量1公克

    2023/06/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830671

    衛福部公告訂定「食品原料雞蛋白溶菌酶水解蛋白(Hen egg white lysozyme hydrolysate)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可使用於供成人使用的膳食補充品,每日食用限量為1公克,也須標示過敏原及警語,自2023年6月8日實施。


  65. 文章 花改場成功開發能產業化生產加工的山苦瓜 推出機能酵素飲

    2023/05/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111822012

    具有機能潛力的山苦山起初因為果實小,採收費工,難以大量生產,經花蓮農改場的純化親本、人工雜交F1種子的方式,成功育成兼顧早熟、多雌花、特殊食味等特性,又符合產業生產慣性的山苦瓜品種,同時也推出苦瓜酵素飲,利於忙碌現代人飲用。


  66. 文章 【食聞】花生製品夯!食藥署加強宣導保障產品安全

    2023/05/1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593815877

    花生製品若不當保存易孳生黴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質,消費者需留意產品保存及完整性,避免食用過期或有異狀產品。


  67. 文章 「沒事多喝水」是真的!網友激推超有感的6大喝水好處有這些!

    2023/05/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819534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3年2月4日至5月4日期間與「喝水好處」相關的網路聲量,許多網友都認為喝水有助於新陳代謝,使減肥更輕鬆。


  68. 文章 抹茶從種植到泡法都是學問!竟還比一般茶葉保留更多營養?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818384

    抹茶廣受全世界的喜愛,不只單純的飲用,還被加在許多甜點、飲料當中。但抹茶在日本其實是有嚴格的定義,從製作的流程到泡法都有講究。究竟抹茶和一般綠茶有哪些不同之處?對人體又有哪些好處呢?


  69. 文章 「蛋白質咖啡」可以幫助減重?營養師提醒遵守這3大原則 避免造成肝臟負擔!

    2023/05/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10439

    蛋白質咖啡對於健身、減重真的有幫助嗎?咖啡因不但不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補充足夠蛋白質也有助於於促進肌肉生長、修補受損組織與增加飽足感,但要切記不能攝取過量,也要食用原型食物維持營養均衡!


  70. 文章 又驗出兩件雞蛋含禁藥!乃卡巴精是什麼、為什麼在雞蛋中不得檢出?

    2023/04/2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739811253

    食藥署2022~2023年3月抽驗653件市售雞蛋,其中2件驗出在蛋品中不得檢出的「乃卡巴精」,2017~2018年時曾有一波「毒雞蛋」風波,如今又再次檢出有雞蛋驗出禁藥,到底乃卡巴精的作用是什麼,為何特別引發關注?


  71. 文章 腎友做血液透析就不能喝水?6點喝水秘訣讓你控水更簡單!

    2023/04/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806294

    腎友體內的水份或體重增加太多時,容易在透析過程中影響血壓,增加心臟負擔,進而有呼吸急促、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肺積水的產生風險。所以在飲食時要特別注意,不要攝取太多水分。


  72. 文章 「白腎豆」真能幫助減肥嗎?又或者只是另一場瘦身騙局?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05151

    減肥產品「白腎豆」號稱能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順利達成減肥目標。但根據文獻資料顯示,目前只發現白腎豆可以抑制澱粉的卡路里,所以白腎豆相關產品能幫助瘦身的聲稱,仍需更堅強的科學證據。


  73. 文章 讓貓主子遠離腎臟問題!「貓侍」推出低磷主食罐 健康「磷」煩惱

    2023/04/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111806113

    近年來,隨著寵物商機興起,飼養寵物的風氣逐漸熱絡,貓奴比例更是激增,貓咪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其中腎臟疾病是一大隱形殺手,據統計,平均每5隻貓咪中就有一隻患有腎臟疾病,如何對症下藥挑選合適貓食,成為貓奴重要課題。


  74. 文章 黑巧克力含重金屬?消基會查驗市售20件商品皆驗出鎘 呼籲中央規範鉛、鎘含量

    2023/04/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804432

    美國《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s)》查驗黑巧克力,發現不少產品有鉛或鎘含量過高問題,而這兩種重金屬會造成人體器官損壞,甚至導致癌症,因此,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調查國內販售的20款黑巧克力,發現多件產品也有相同問題,呼籲相關政府單位儘速修法,規範巧克力的鉛與鎘含量。


  75. 文章 蔓越莓為何被譽為「美洲的紅寶石」?除了預防泌尿道感染 它還有這4大功效!

    2023/04/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797239

    蔓越莓不但被稱為「美洲的紅寶石」,更是公認的超級食物。是哪些成分讓它如此珍貴?食用蔓越莓又會對人體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但務必切記,胃部比較敏感的人並不適合空腹或大量食用蔓越莓!


  76. 文章 春天不只要養肝!網推6種春天養生方法 避免春燥、春睏!

    2023/04/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098802820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2年3月16日至2023年3月19日期間「春天養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你了解6種特別需要進補的部位以及相對應的食材!


  77. 文章 看到檸檬和醃醬筍讓你流口水了嗎?為什麼吃酸會讓人開胃?

    2023/03/2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975799334

    走在路上看到水果攤上賣的檸檬,不用品嘗就已經覺得酸到口水要流出來了。但你知道檸檬其實是鹼性食物嗎?而平時下飯的配菜醃醬筍,其實跟養樂多裡也有的乳酸菌有很大的關係,這些意想不到的「酸」食物到底還有什麼厲害的呢?


  78. 文章 鮮乳比保久乳更天然營養?營養師提醒:未滿1歲幼兒更適合喝保久乳!

    2023/03/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90710

    民眾對於鮮奶與保久乳常抱有許多迷思,其實鮮奶與保久乳最大的差別在包裝與殺菌方式,保久乳並無額外添加防腐劑,而是採用高溫高壓的滅菌方式,也因為殺菌徹底,更適合1歲前的小朋友飲用!


  79. 文章 衛福部預告「雞蛋白溶菌酶水解蛋白」使用規範草案 評論期自即日起60日內

    2023/02/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87406

    食藥署於2023年2月14日預告訂定「食品原料雞蛋白溶菌酶水解蛋白(Hen egg white lysozyme hydrolysate)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明定雞蛋白溶菌酶水解蛋白的起始原料及加工製程,以及其供食品原料使用時的相關規範,預告評論期自預告日的次日起共60日,以蒐集各界意見。


  80. 文章 味精真的不健康嗎?還會讓人頭痛、噁心又傷身?

    2023/02/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783149

    許多人在外吃東西會提醒店家不要加味精,甚至有人吃到味精會出現頭痛、噁心等症狀,但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味精其實對人體沒有危害,適量攝取有助減鈉飲食,且味精含有麩胺酸鈉,還可替食物增添「鮮」味。


  81. 文章 乳鐵蛋白跟高蛋白有何不同?一次解決你對「乳鐵蛋白」的7大疑問

    2023/01/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780513

    「乳鐵蛋白」存在於我們體內多個地方,其作用是保護身體免於細菌入侵,同時也是一種警訊,告訴你身體被感染、有外來物入侵的保護機制。而現代人該如何補充乳鐵蛋白?補充乳鐵蛋白又有何禁忌呢?


  82. 文章 「乳鐵蛋白」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防線!不只存在於母乳中

    2023/01/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776178

    乳鐵蛋白存在在乳汁當中,能夠幫助新生兒調節免疫功能、腸胃道健康和促進成長發育,但其實乳鐵蛋白也存在在人體的多個部位,只要是黏膜、會產生分泌液的地方都有乳鐵蛋白,是人體防止外物入侵,快速防禦和發揮保護作用的第一道防線。


  83. 文章 陽痿也是新冠後遺症之一?營養師推這4種食物搶救性福!

    2023/01/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776847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可能包含男性會出現的勃起功能障礙。李婉萍營養師建議,除了務必至泌尿科檢查,尋求專業協助,也可以從飲食方面下手,補充牡蠣、蝦子、莓果等食物,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改善整體身體健康!


  84. 文章 「黑豆水」能發奶、助排便?想獲取黑豆營養你該這樣吃!

    2022/12/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74778

    黑豆擁有高營養價值,優質的蛋白質、膳食纖維與多種活性植物化學物質之外,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鈣、鎂、鐵、鋅等礦物質,而葉酸含量更高居豆類之冠。吃黑豆的好處多多,但不建議有腎臟疾病的人食用。


  85. 文章 從解救飢荒解放便祕 為什麼「青汁」成為日本最流行保健飲品?

    2022/11/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761557

    青汁為日本近年流行保健飲品,由大麥若葉、小麥若葉、羽衣甘藍、綠藻等多種深綠色蔬菜所製成。青汁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又有什麼飲用時的注意事項呢?


  86. 文章 「紅麴」用於食品可當色素、防腐劑、調味劑! 還能調節血脂、降膽固醇 減緩老人癡呆?

    2022/11/2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60995

    紅麴為一種真菌,可以當成天然色素、調味劑、防腐劑,還能拿來釀酒。在保健的部分,可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降血糖、調整血壓等等...運用範圍與功效都十分廣泛。


  87. 文章 醬料安心吃!消基會抽查18款進口醬料 全數通過標準

    2022/11/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57548

    魚露、蝦醬此類東南亞地區醬料多採取進口,參考食藥署2022年公布的邊境檢驗結果,有不少進口醬料因防腐劑過量而遭到退運,因此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此次特別針對市售進口醬料進行抽測。


  88. 文章 別把維骨力當補品 小心沒補到反而產生副作用!

    2022/10/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51900

    很多長輩或是有關節炎的患者都會食用「維骨力」,國外文獻卻指出其成分「葡萄糖胺」會造成人體負擔,而在2018年「維骨力」也已被取消健保給付。


  89. 文章 抗自由基能力數一數二、維生素C含量水果之王!芭樂竟然還有這些營養價值

    2022/10/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50312

    芭樂營養價值高,富含膳食纖維與鉀,維生素C含量超過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5倍,更是眾多水果中抗自由基能力第一名。


  90. 文章 純天然愛玉100g僅2大卡!四招教你分辨真假愛玉

    2022/09/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45408

    平常吃的愛玉是晒乾後的「愛玉種子」以水搓揉出果膠,經與水中鈣離子融合後凝結成果凍狀。愛玉除了做成凍飲、冰品,還能做成熱飲。


  91. 文章 發霉蔬果切掉發霉處就能繼續吃?小心看不見的菌絲早就深入內部

    2022/08/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7318

    疑似腐敗的食物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是把爛掉的地方切掉就好,而是要整個丟棄,因為造成腐敗的病菌如果出現在蔬果表面,表示菌絲可能已經遍佈蔬果內部了。若食入太多黴菌,可能會造成黴菌性腸胃炎,或是黴菌毒素進而造成致癌危險。


  92. 文章 【食聞】聽醫生的話!病患非常時期「特定疾病配方食品」這樣吃才安全!

    2022/08/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098735825

    當病患因特殊生理功能下降,無法由口進食及代謝一般食物時,經醫學認定後,有些患者需透過「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來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然而,這並不代表該類疾病配方食品能夠如藥品一般有治療功效,且必須通過醫學專業評估後才能使用。此外,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也需要標示清楚其「適用對象」、「使用方法」、「本品須經過醫師或營養師指導食用」等同義字句,以避免一般人誤購。


  93. 文章 病毒大戰未完!飲食、生活習慣、中藥草三管齊下 提升免疫力

    2022/08/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4918

    病毒變種再變種,治好病了又有長新冠,甚至還出現猴痘案例,疫情恐怕是每個人的夢魘,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預防病毒找上門,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94. 文章 穩定醣類代謝 鉻含量比一般蔬果多3倍!中興大學首推「富鉻蔬果」

    2022/08/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357734994

    中興大學育成廠商智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以農業科技栽培技術,成功栽培產出天然機能高單位鉻元素蔬果:「富鉻蔬果」,鉻元素能夠幫助代謝症候群患者控制血糖穩定。


  95. 文章 竟不知芒果有籽、認雞有6隻腿!?讓孩子認識食物原型 家長是重要推手

    2022/08/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2518

    食物取得越來越方便,更多的是3分鐘微波料理,雖然省下都市人的零碎時間,卻也造成孩子對於食物的原型不清楚甚至模糊,食育的推行,家庭飲食習慣是重要推手。


  96. 文章 最終糖化蛋白恐誘發癌症?高糖飲食促成血糖升高 嚴重甚至引發失智症!

    2022/07/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728535

    食物中的醣類會在人類小腸細胞中被酵素分解成葡萄糖,然後送到血液裡,一旦血液中葡萄糖增加,胰臟就會分泌胰島素,將葡萄糖送到細胞,供人體生長運作。但是如果血糖裡的葡萄糖在瞬間急遽增加的話,多到胰島素來不急分泌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數量就降不下來,它會與細胞內的蛋白質結合形成糖化蛋白,降低免疫細胞活定最終形成癌細胞。


  97. 文章 知名網路直播主「丟丟妹」遭控蝦仁含磷酸鹽 新北市衛生局:若禁用屬實 最高可處300萬罰鍰

    2022/07/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29078

    網路直播主丟丟妹於2022年7月19日被直播平台同業「拼鮮水產2台 牛肉教父直播買賣」於臉書粉絲專頁上控訴販賣「磷酸鹽蝦仁」,其以食品檢驗中心SGS檢測報告踢爆不符合限量規範。經新北市衛生局於2022年7月20日正式回應,磷酸鹽為食品添加物,依照《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不得添加於生鮮水產品。倘若查證屬實,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第1項規定,依同法第47條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98. 文章 好市多咖啡豆緊急召回!「有機蘇門答臘咖啡豆」包裝不完全 恐產生赭麴毒素

    2022/07/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727666

    2022年7月15日,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一位網友發文分享,收到來自好市多的發信公告,產品「有機蘇門答臘咖啡豆」因部分商品包裝袋封口不完全,呼籲於5月22日~6月9日期間有購買該商品的消費者不要食用,請攜帶會員卡及商品至鄰近賣場退貨。而咖啡豆包裝不完全、存放條件不當,恐產生赭麴毒素,進而對人體產生危害。


  99. 文章 1杯手搖飲就超標?原來好吃的糖過量攝取就是要命的「毒素」

    2022/07/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24892

    國健署公布的飲食建議,「糖」的攝取上限,每月不宜超過總熱量的一成,以一般成人標準換算,一天最多只能吃50公克的糖,這代表喝一杯手搖飲就可能超標!


  100. 文章 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2022/05/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05074

    網路一篇專家文章指出吃維生素C和飲食控制,包括吃鹼性食物可以使尿酸在尿液中溶解,減少痛風發作機率。然而在作者實際去搜尋文獻、以及參考自己過去文章後,表示這些說法缺乏強而有力的科學證據。


  101. 文章 腸道健康從小開始養!把關飲食安全、寶寶副食品怎麼吃才對?

    2022/04/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688767

    研究發現,出生前3年以穀物和蔬菜為主要飲食的孩童,其腸道微生物的種類相當豐富,且比習慣使用高油或高糖飲食的寶寶,擁有更高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此外,為了避免副食品受微生物汙染,導致寶寶腸道菌相失衡,須留意餐具、食材的衛生安全。


  102. 文章 楊桃有毒素不能吃,是真的嗎?一次認識楊桃食用禁忌與營養

    2022/04/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91045

    楊桃含有豐富的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又有類黃酮、原花青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具降血糖、降膽固醇等潛在健康效益,但楊桃含有高量的草酸和神經毒素Caramboxin,腎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食用,即使是腎功能正常的人也要適量攝取。


  103. 文章 【食聞】醫師教您打破迷思,正確使用降血糖藥!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678291

    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降血糖藥又有許多種不同類型,本文分享降血糖藥品的正確知識、破除降血糖藥品迷思,讓大家能安心用藥、生活自在舒適!


  104. 文章 減氮肥 作物更茁壯!成功大學以微生物科技解決慣型農法土壤負擔 提升農民收入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470671689

    【食在有幫助】秉持著「問對問題找答案」的學術研究精神,國立成功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主持人、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找出台南慣型農業問題起源,提供微生物菌技術減輕土地負擔,並將生物技術交付給熱愛土地的年輕人,讓資源共享的碩果為在地農業發展規模經濟。


  105. 文章 過年熬湯 需注意!北市檢出 33% 巴西蘑菇、竹笙等蕈菇 重金屬超標

    2022/01/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098672027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022年1月27日公布「蕈菇類」抽驗結果,發現5件重金屬超標,違規率達33.3%,主要違規品項為「巴西蘑菇」。


  106. 文章 你贊成雞排、珍奶課健康稅嗎?「這些食物」讓洗腎、糖尿病年輕化

    2022/01/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667482

    基於公平正義,如果香菸要繳健康捐,那麼同樣對國人健康造成莫大影響的那些高糖飲料、高鹽的食物點心,是不是也該課徵健康捐?


  107. 文章 原料取自台灣牛樟芝的新冠新藥Antroquinonol二期解盲成功!新台灣之光牛樟芝究竟是什麼?

    2022/01/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65456

    正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又有案例出現的情況下,不免使民眾人心惶惶,不過在2022年1月5日,國鼎生技宣布新冠肺炎新藥Antroquinonol二期解盲成功,且原料就是取自於台灣特有的牛樟芝,可以說是另類的台灣之光。


  108. 文章 回顧2021年台灣3大食安司法案判決!蝦味先廠商使用過期原料遭判罰2000萬定讞

    2022/01/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64151

    蝦味先使用過期原料、顧可飛植物性DHA藻油膠囊塑化劑超標、江守山醫師詐領健保是2021年重傷台灣民眾對食品業信任的重大事件。


  109. 文章 植物肉健康是假象?英國75%的植物肉鈉含量過高,主因來自過多的「鹽」調味

    2021/12/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others/paper/5470660682

    植物肉的誕生除了要解決畜牧業所帶來的環保永續問題以外,在豐富的營養價值上更是備受關注,但英國研究近來卻發現市面上販售的植物肉有75%用鹽量過高,而主因出自於調味。


  110. 文章 【食聞】原來「鎂」這麼重要!營養學教授親自解析「鎂」的健康功能,超詳細知識大公開

    2021/12/1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616657766

    鎂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礦物質營養素,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需要攝取足夠量的元素之一!攝取「鎂」,比你想像中的重要而且簡單!


  111. 文章 【投書】糖尿病飲食新選擇!國產蕎麥「台中2號」可促進血糖穩定

    2021/11/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646002

    台灣自外地引進蕎麥後已陸續育成出多款國產蕎麥品種,其中「台中2號」因富含具抗發炎與抗氧化的蘆丁成分,成為重要研究品種。經研究發現,蘆丁能增加腸道細胞分泌之第一型昇糖激素類胜肽(GLP-1)之濃度,讓原本具有穩定血糖濃度與降低糖化血色素之GLP-1,成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參考指標。


  112. 文章 植物肉比真肉營養嗎?小心掉入這4個迷思!

    2021/11/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098648721

    植物肉飽和脂肪不比紅肉少,且本身因為經過加工,鈉含量落在300毫克左右,因此若是以健康訴求攝取植物肉,則應遵循低溫、少油、少糖、少鹽的烹飪原則。


  113. 文章 【投書】口服、注射都OK!芝麻油因用途廣、營養價值高成植物性蛋白質首選

    2021/11/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647890

    自疫情爆發後,人們開始思考以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的飲食習慣,而芝麻因本身富含高蛋白、礦物質與維生素,成為廠商生產醫療保健品與食品的重要原料。


  114. 文章 【投書】保健聖品「芝麻」大解析!芝麻素不僅抗發炎、保護腸胃,還可改善失眠

    2021/11/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645119

    芝麻當中的木質酚(芝麻素)不僅具有細胞生長、植物防衛與抗蟲害等功能,可保護神經細胞與抵抗氧化逆境 、抗高血壓、抗發炎和抗過敏,更可降低膽固醇與肝臟脂肪生成;此外,芝麻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體」更可大幅提高乳酸菌在腸胃的存活率。


  115. 文章 一天喝多少水才夠?與其數幾杯,不如拿個人體重計算

    2021/10/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641133

    沒事多喝水,大家都知道,但一天所需喝的8杯水,到底該多少?不如用個人體重套入公式,簡單計算一日飲水量。


  116. 文章 試過運動後來杯西瓜汁?西瓜會胖,減重不能吃?

    2021/10/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634336

    西瓜含水量高,可增加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而成分中的瓜胺酸又具抗氧化作用,能有效緩解運動後的疲勞與酸痛。此外,糖尿病友亦可以西瓜代替甜點,能有效降低體重與血壓。


  117. 文章 糖尿病退散!養成「控糖5步驟」遠離糖尿病

    2021/09/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098633924

    罹患糖尿病的病友們,若沒有將血糖控制好,將引發多種慢性病,因此國健署推出控糖5步驟,從飲食、運動與服藥等方面著手,讓民眾漸漸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118. 文章 維生素C、鉀含量高,但一次一顆恐不利血糖!拆解釋迦營養與吃法

    2021/09/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630500

    釋迦富含維生素C、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然而其高甜度容易對胃功能較差者產生胃食道逆流;大量的鉀離子易對慢性腎病友造成負擔;其高醣份也會讓糖尿病友在醣類的攝取量爆表。因此營養師建議,運用食物代換調整或是餐後再食用等方式來幫助病友們攝取釋迦。


  119. 文章 來自伊斯蘭的草藥「黑種草籽油」能治百病?現有研究僅止於初步臨床試驗

    2021/08/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12756

    近期傳出黑種草籽油能治療疾病並改善體質,增加免疫力,然而,林慶順教授表示,目前關於黑種草籽油的研究均為初步臨床試驗,無法作為佐證。


  120. 文章 暑氣上升煩躁、胃口差,不只要多喝水,吃這些食物也能改善

    2021/08/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610718

    炎熱的夏天,很容易出現精神萎靡不振、食慾不佳的感覺,水分攝取太少會出現輕微脫水症狀,水分攝取太多也會抑制食慾,甚而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建議正餐要維持規律,多選擇能同步補充水分和富有礦物質的食物,苦味的食材也有助刺激唾液、促進開胃。


  121. 文章 連好萊塢明星都被俘虜的「康普茶」發酵茶飲,到底有什麼健康價值?

    2021/08/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12144

    康普茶是將紅茶加糖作為基底,添加天然的茶母在室溫下進行發酵的一種發酵飲料,因其宣稱的眾多健康功效而受到歡迎,其中較可信的功效包括腸道保健、抗氧化、調整新陳代謝、肝臟代謝解毒。


  122. 文章 咖啡烘焙法學問大!650種香氣變化玩不完!

    2021/08/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613132

    未經烘焙的「咖啡生豆」有濃厚的青草味,必須透過適當烘焙成為「熟豆」,其中生豆中的有機酸、醣類、脂質、蛋白質等物質,讓咖啡豆的風味隨著烘焙程度不斷改變,經過化學反應可以產生約650種香氣。


  123. 文章 想獲得牛奶好處,小孩怎麼喝才健康?解決3大常見營養疑問

    2021/08/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608911

    關心孩子發育,牛奶該怎麼喝才好?建議兒童青少年在喝牛奶上可以注意:18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最多喝500cc牛奶、鮮乳的營養成分較保久乳高、2歲以下兒童不宜飲用低脂或脫脂乳品。


  124. 文章 中暑嚴重也可能致死!少量多次補充水分,讓你遠離熱傷害

    2021/07/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602759

    夏日炎熱的天氣中,尤其是外送、貨運等戶外工作的相關人員務必注意熱傷害的發生,國民健康暑提出三個預防口訣,分別為:保持涼爽、身體降溫及散熱、提高警覺。


  125. 文章 交互作用「藥」當心!適量使用香料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全

    2021/06/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470591582

    使用藥用香料時,若將藥用香料用於膠囊或藥錠,容易攝取過量,第2要注意的是香料對腎臟功能衰退的人而言,可能是輕微的刺激物。另一種可能的交互作用發生在抗凝血藥物與大蒜和薑等香料之間。然而,在適當的監控下,於飲食中規律且合理地使用這兩種香料是沒問題的。


  126. 文章 貓咪經濟學正夯!五大重點掌握貓經濟產業趨勢

    2021/05/1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586266

    寵物行業逐漸從狗經濟發展到貓經濟,而針對貓經濟的產業特性,可以特別注意以下五個重點:鎖定養貓的客群年齡、清楚的品牌風格、寵物的保健照護、產品與服務結合、整合實體與虛擬。


  127. 文章 【新品報告】零食健康化風潮吹入台灣!9.2%新品訴求少油、少鹽、少反式脂肪

    2021/05/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585735

    國人健康意識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食品、零食或是飲料的選擇都會更關注是否少添加鹽、油等訴求。根據mintel數據庫顯示,在4月推出的新產品中,有9.2%的新品都有少油、少鹽及少反式脂肪的訴求。


  128. 文章 別再胡亂相信維他命D療效!有沒有「活性」只是障眼法

    2021/05/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572433

    許多醫生會推薦使用維他命D補充劑,也常以「活性」和「非活性」來推脫維他命D無效的事實,然而市面上的維他命D補充劑皆是以非活性維他命製成,所以其實再怎麼購買維他命D補充劑也不會有效,而補充維他命D和調整酸鹼體質一樣,都是毫無意義的幻想。


  129. 文章 進口食品密密麻麻外文看不懂?韓國政府推App溯源

    2021/04/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975579738

    韓國食品藥物安全部為了嚴格把關進口肉品,於2021年3月推出食品溯源App,一掃就知食品進口日期、在國內外是否爆發過食安爭議,未來也預計研發出以聲音或AI辨識的App,以把關進口食品安全。


  130. 文章 【食聞】跟新鮮魚湯一樣好喝的鱸魚精?高敏敏營養師獨家喝法大公開

    2021/04/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578057

    品純萃鱸魚精使用HPP專利技術,讓鱸魚精的營養更容易吸收,還能維持鱸魚的鮮甜美味,經過50位《食力》忠實讀者實際體驗和評分,以滿分10分評比,在鮮美及濃郁程度項目都突破了9分,另外營養師高敏敏也提供了她的私房獨家喝法,讓日常飲食的美味跟營養同步升級!


  131. 文章 【食聞】補充蛋白質還有更多選擇!這些植物蛋白食品絕對出乎你意料!

    2021/04/1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852576045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和消費者對蛋白質需求的增加,替代蛋白領域的創新和研究也更上一層樓,在各種來源的替代蛋白中,植物蛋白發展最為強勢,應用層面也越加廣泛。


  132. 文章 從醬油到豆乳都是第一!360歲的龜甲萬,不老秘訣是什麼?

    2021/04/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573514

    近年隨著各種新興品牌挾帶創意襲來,許多經典品牌不僅備受打擊,甚至有些因此倒閉,反觀以醬油聞名的日本企業龜甲萬至今已有360年歷史,推出近300種產品,即使有眾多競爭者,龜甲萬藉著維持優勢並創造新的可能,仍於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133. 文章 控制血壓、降膽固醇、減重就靠它!得舒飲食6原則及外食菜單推薦

    2021/02/2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561331

    高血壓會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損害,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採取「得舒飲食(DASH)」原則不僅能預防還能治療高血壓,飲食把握4大原則:每天至少一餐全穀類、把握蔬果5/7/9、紅肉換白肉、減鈉飲食,就可以自然的降血壓。已被醫師診斷需服用藥物治療的患者,仍須遵循醫護人員的建議,再把得舒飲食當作日常生活中輔助治療的一種方式。


  134. 文章 混酒容易喝醉?酒精量攝取多寡才是關鍵!

    2020/12/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547113

    坊間常聽到「喝啤酒比烈酒不容易醉」、「喝調酒則會醉很快」等說法,但影響喝醉與否的最大原因是酒精攝取量的多寡。民眾應掌握正確酒精知識,學會計算酒精量,才能真正避免飲酒過量。


  135. 文章 【食聞】一起了解雞肉的營養價值,成為聰明的擇食者

    2020/12/0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593537778

    為什麼雞胸肉能受到健身族群的喜愛?滴雞精能受到孕媽咪的青睞?原來,雞肉富含的攝取豐富蛋白質與支鏈胺基酸,能提供身體能量,營養價值與優點超乎我們的想像!


  136. 文章 嬰幼兒用塑膠奶瓶,可能喝下100萬顆微塑膠?專家教你怎麼預防

    2020/11/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529545

    由都柏林與維也納的研究團隊公布一項實驗,發現嬰幼兒用很常見的PP塑膠奶瓶喝奶,可能每天喝下100萬個微塑膠,目前沒有證據支持微塑膠對人體有害,所以父母應該關注但不必太過恐慌。


  137. 文章 泡水的落果還能吃嗎?不想浪費食物卻要小心中毒!

    2020/10/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521721

    掉到積水裡的落果雖然外表無恙,但是其實有很多不可見的裂縫,無法從外觀上判斷,可能遭到微生物污染與化學物質污染,讓食用者食物中毒。


  138. 文章 狂嗑黑色甘草糖恐致死?FDA:40歲以上每天食用2盎司可能會使你心律不整

    2020/10/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521652

    黑色甘草糖中的「甘草素(glycyrrhizin)」,是屬於食品添加物中甜味劑的一種。大量長期食用甘草素會造成體內血鉀濃度下降,有的人可能會心律不整、高血壓、浮腫、嗜睡、心臟衰竭。


  139. 文章 火龍果助你一「便」之力!紅肉白肉營養成分大PK

    2020/09/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511186

    台灣主要培育的火龍果分為白肉和紅肉兩個品種,紅心火龍果鮮豔的果肉顏色,來自它所含有的豐富甜菜紅素,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白心火龍果富含膳食纖維和葉酸,對便秘情形的人而言,攝取火龍果可一次獲得葉酸和纖維雙重的營養補充。


  140. 文章 衛福部公布美豬瘦肉精標準 連小吃攤的滷肉飯都得要標示!

    2020/09/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509472

    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美國豬肉2021年元旦將開放進口,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於2020年9月5日公布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分別為肌肉及脂肪(含皮)0.01 ppm、肝臟0.04 ppm、腎臟0.04 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部位則是0.01 ppm。


  141. 文章 美牛和含瘦肉精美豬開放惹議!農委會:將落實肉品強制標示產地

    2020/09/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506577

    針對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豬肉與擴大開放美牛進口引發社會熱議,農委會回應,行政院已率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及該會共同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將做好肉品強制標示產地、並推動校園午餐全面使用國產肉品。


  142. 文章 含「萊克多巴胺」肉品風險評估報告出爐:即使全食用,風險仍然很低

    2020/09/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509072

    「108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結果顯示不分老少,各年齡層暴露萊克多巴胺劑量之劑量都在我國針對萊克多巴胺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DI)的 2.6~9.2%,算是風險很低。唯有坐月子期間會吃腰子補身體的婦女,比較有風險。


  143. 文章 植物肉比真肉營養嗎?小心掉入這4個迷思!

    2020/09/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508139

    許多植物肉廣告雖寫得令人目眩神迷,營養價值似乎無懈可擊,但其飽和脂肪、鈉含量仍因各家產品不同而有差異。此外,對素食者來說,若要以植物肉作為蛋白質來源,仍應注意必須胺基酸攝取是否均勻等問題。


  144. 文章 香港驗出嬰兒奶粉含污染物,該恐慌嗎?

    2020/08/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501553

    2020年8月17日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公布一項對嬰兒奶粉的調查報告,報告說15款嬰兒配方奶粉均驗出污染物,超出每日上限,或損腎功能及生殖系統,台灣奶粉廠商發出的說明公告,相關廠牌的嬰兒奶粉都是符合現行台灣法規的,建議爸媽們關注但不需恐慌,該吃的嬰兒奶粉照吃。


  145. 文章 「鉛」的毒害由來已久,甚至滅了古羅馬帝國?

    2020/08/1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494548

    說到鉛的危害,歷史上最有名的案例應該是羅馬帝國的淪亡了。許多歷史與考古學家相信「鉛中毒滅了整個羅馬帝國」。鉛會在軟組織和骨骼中積累,會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損傷。


  146. 文章 肉吃太多讓你被蚊子叮?酸性體質容易累?鹼性水更好?都是迷思!

    2020/08/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5616488260

    人體並沒有所謂酸性、鹼性體質,更別提用食物來影響身體酸鹼平衡的說法,因為人體系統本身就會自動將血液調整為弱鹼性;食物確實有酸性或鹼性,蛋豆魚肉類和全穀根莖屬於酸性食物,奶類、蔬菜和水果則多是鹼性食物,但把食物以「酸、鹼」二分為「好、壞」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147. 文章 如何防範老年失能兇手「肌少症」?正確飲食搭配運動很重要!

    2020/07/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478699

    你聽過「肌少症」嗎?其實台灣65歲以上國人肌少症盛行率高達7~10%,但50歲以上聽過肌少症者僅佔52.7%。要正確防範「肌少症」需注重足量優質蛋白質攝取,並搭配上正確的肌力訓練,就能遠離老年失能兇手「肌少症」威脅。


  148. 文章 不只解渴消暑!吃西瓜對男士們好處多多!

    2020/07/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472944

    西瓜不但水分含量高,又富含營養成分,對男性們的好處多於女性,像是茄紅素可以減輕排尿障礙、改善攝護腺肥大問題,瓜胺酸可以改善輕微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等。


  149. 文章 有影無!?不用大費周章泡水喝,直接吃秋葵,降血糖效果好

    2020/06/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462616

    秋葵的優點多不勝數,能補鈣、減肥、降血糖等,雖然鉀離子對血壓控制有益,但有腎臟問題的人要注意不宜吃太多。


  150. 文章 低鈉鹽有輻射?鉀40同位素無所不在、不該以意識形態凌駕科學來打食安!

    2020/05/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449155

    2020年5月6日立委陳椒華、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上午在立法院舉行「台鹽健康鹽?中國輻射鹽!」記者會,抨擊台鹽公司健康減鈉鹽系列產品標示不實,要求食藥署應依法立即下架該系列產品。但低鈉鹽全世界已經風行40年以上了,且鉀40天生有放射性,與人工核汙染無關。像這樣由意識形態指揮政治行動,進而凌駕各領域專業的專家、或是凌駕科學,那對台灣就是造成很大傷害的事情!


  151. 文章 巧克力的8大疑惑解密!食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2020/03/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422006

    2012年研究發現,巧克力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除了其中的油酸成分可能導致長痘痘外,消化不良、胃潰瘍、糖尿病及腎臟病的患者也不適合多吃。


  152. 文章 助於安定精神、穩定肌肉收縮的「香菇」

    2020/02/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416916

    香菇含有高纖維含量的常見蔬菜,有助於預防大腸癌等疾病,其高鎂離子含量有助於安定精神,然而其鉀離子含量亦高,不適合慢性腎衰竭患者食用,並且香菇基本上不能生吃,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153. 文章 人工色素會導致過動症?專家闢謠告訴你其實沒有科學根據!

    2020/02/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414742

    讀者來信請教網路上流傳「人工色素導致過動症」的說法是否為真,實際在網路搜尋,相同的文章數量還真的不少,然而事實上,目前尚沒有任何研究能夠證明人工色素真的會導致兒童罹患過動症!


  154. 文章 好好呷「飯」才能瘦!米食吃出真健康

    2020/01/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407038

    米飯具有豐富澱粉質,可提供穩定能量及血糖,相較於其他精緻麵食可能隱含油脂或過多的蛋白質,甚至食用糙米亦能補充維生素B群,而麩質過敏者亦可安心食用米飯。


  155. 文章 高血壓該怎麼吃?讓營養師教你「得舒飲食」!

    2020/01/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400076

    得舒飲食(DASH Diet)為降低血壓的飲食治療方法,強調飲食中應以低脂、低飽和脂肪與降低總脂肪,鼓勵增加蔬菜、水果與全榖雜糧的份量,且要選擇堅果。


  156. 文章 只會用鹽巴太無聊了!試試讓美味加分的風味鹽和發酵鹽麴!

    2019/12/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739393259

    「鹽」分很多種!除了平常煮飯用的鹽、撒在牛排上的玫瑰鹽,還有風味各異、萬用的香料鹽及果物鹽,有些適合入菜,有些適合加入甜點提味!


  157. 文章 不要製造地下水恐慌!台灣自來水水質已與世界各國同步!

    2019/11/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381664

    2019年11月1日,執政黨立委劉建國,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部分鄰近海邊或斷層帶的掩埋場,其地下水平均污染指標已經超出飲用水水源監測標準,等於全台3分之1縣市地下水全淪陷成為髒水,目前南台灣地區大多抽取地下水做為自來水源,而高雄、屏東、雲林、台南、新竹、桃園、台東等7縣市垃圾場地下水監測到的髒水,已超過飲用水源水質標準,汙染已非常嚴重。又以高雄、台南及新竹最嚴重。」其實台灣的自來水水準很高,尤其翡翠水庫等地的水質也很好。台灣的飲用水水質標準(原水淨化處理後)也是相當高標,在許多安全性標準上與世界各國同步,甚至在某些項目,如總三鹵甲烷、農藥殘留等,比歐美日更加嚴格。


  158. 文章 吃木瓜治百病?從籽到葉的多種功效,你信了多少?

    2019/11/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380664

    常聽到吃木瓜可以豐胸、木瓜籽可治百病等,事實上科學並沒有證實,而查證報告後發現木瓜籽證實有避孕、殺蟲功能,木瓜葉可用於登革熱的治療。木瓜的功效不應盡信網路文章,應自行辨別判斷。


  159. 文章 吃太多海鮮會痛風?到底痛風患者該如何注意飲食選擇?

    2019/10/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375055

    在台灣約有1.2%的人罹患痛風,痛風發作起來令人難受,研究發現食用肉類和海鮮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而即便是低普林的含糖飲料也與痛風息息相關。


  160. 文章 烤肉如何安心吃?讓譚敦慈來幫你解答!

    2019/09/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470304082

    「沒有不能用、不能吃的東西,怎麼樣去用它、怎麼去吃才是重點!」烤肉是台灣民眾相當喜愛的飲食文化,不過「燒烤」的烹調方式也常常發生許多食安事件,到底要怎麼吃才安心?譚敦慈說明,烤肉不是不能吃,但是要安全地吃也要適量!


  161. 文章 飯前吃能降血糖?戳破「石榴」逆轉糖尿病的謠言!

    2019/08/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357875

    石榴汁也許是有一點點降血糖的功效,但是,光是喝石榴汁是絕無可能會逆轉糖尿病的。


  162. 文章 夏天熱到中暑怎麼辦?專家教你「夏日消暑飲食」怎麼吃!

    2019/08/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353437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於2019年7月28日舉辦「夏日消暑好『果』食」良食脈動食育講座,邀請專家學者、營養師現場傳授生活化的飲食消暑知識,吸引老師、家長到場聆聽。


  163. 文章 守護女性健康!蜂王乳最珍貴的活性成分,一次全部破解

    2019/07/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345585

    蜂王乳中的「癸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經前症候群的發生、對停經後婦女的泌尿道與骨質疏鬆症均有幫助。


  164. 文章 「喝」與「不喝」?12個解答給愛喝咖啡又擔心很多的你!

    2019/06/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326179

    喝咖啡漸漸成為現代人每天早晨開啟一天忙碌生活的開始,根據《食力》2019年「咖啡迷們,你『啡』誰不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7.27%的民眾幾乎每天會喝1杯咖啡,最擔心的前3名為失眠、心悸、牙齒變黃等問題,但關於這些咖啡的疑問,就讓《食力》一一為你解答吧!


  165. 文章 攝取過多鹽份真的會「鹹死」!怎麼做才能讓孩童鈉中毒憾事不再發生?

    2019/06/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325543

    在2019年時,俄羅斯傳出一起駭人的案件,有一位保母因為不耐照顧的2歲男童不斷吵鬧和不乖乖吃飯,為了懲罰男童,就在餵食的熱粥中加入了約50克的鹽,害得男童被鹹死!撇開惡意殺人,相信許多爸媽也在思考小孩子到底要吃多少鹽?就讓好食課營養師從這起案件解析給你聽吧!


  166. 文章 咖啡會「利尿」,所以喝多會「脫水」?真的嗎?

    2019/05/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323862

    學者認為短期間攝取大量咖啡會有利尿或水分負平衡的狀況。不過在正常的咖啡飲用習慣下,咖啡是不至於導致利尿和脫水的問題。


  167. 文章 何必捨近求遠?本土芭樂抗自由基能力超越眾多水果

    2019/05/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321793

    芭樂富含維他命C、膳食纖維、鉀,並且在眾多水果中具有最高抗自由基的能力,正值盛產期既新鮮又便宜,呼籲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多食用。


  168. 文章 麵包搭牛奶錯了嗎?媒體別再操作恐怖飲食議題!

    2019/05/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316041

    媒體報導「 一名大學畢業正準備考試的男生,三餐裡面二餐都到便利商店解決,其中最常吃的就是麵包配牛奶,結果讓他的腎在4個月內,變成要洗腎的狀態」,但這個案例本身是一位 「先天性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卻把特例當通案來操作食安的恐怖議題。


  169. 文章 含鉀減鈉鹽有輻射不能吃? 蔬果和人體本來就具有輻射鉀!

    2019/04/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5616304363

    含鉀減鈉鹽近期因為是否含有輻射性而引起極大的爭議,其實鉀對腎臟無害,且蔬果及人體本身也含有會產生放射線的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3510毫克的鉀,因此含鉀減鈉鹽是一個輔助攝取足量鉀的好選擇。


  170. 文章 到底排毒還是有毒?致癌還不一定,先注意攝取量超標

    2019/04/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304325

    黑糖一直被當作進補的食材,然而網路新聞卻說會致癌,兩者都是目前沒有經過醫學研究證實的說法,在此之前應先注意每人每天糖分攝取量,勿偏信任何一方的謠言。


  171. 文章 葡萄糖胺真的能讓你蹲下去爬起來嗎?

    2019/04/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739305856

    隨著人口高齡化、民眾保健觀念的崛起,作為人體關節軟骨主要結構組成份的葡萄糖胺也跟著被關注,市面上也出現許多主打「孝親」的葡萄糖胺產品。


  172. 文章 鋁罐飲料有害健康? 喝5000罐只等於1片抗酸劑的鋁含量

    2019/03/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299510

    含鋁的食品大眾聞之色變,然而其實世界上許多食材都含有鋁,而鋁罐飲料中的鋁含量約5000罐才等於1片抗酸劑,因此無須過度擔心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鋁製品。但若為腎臟病患者則需盡量避免。


  173. 文章 氫水的醫療保健研究還在地上爬,廠商話術卻已上月球!

    2019/03/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293922

    從日本傳入台灣的氫水,廠商聲稱可以對抗自由基、糖尿病、高血壓等各種疾病,並引用論文作為證據。但目前氫水之應用於醫療或保健的研究尚在起始階段,未經人體實驗證明其功效,不肖廠商過度解釋藉以斂財,呼籲民眾切勿因此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時機。


  174. 文章 飲酒作樂心怕怕!「啤酒會讓尿酸值上升」是真的嗎?

    2019/02/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280913

    喝酒之後,尿酸值的確會暫時升高。這是因為酒精在體內分解時所產生的乙醛(acetaldehyde)會讓腎臟排泄出來的尿酸減少。所以大量飲酒會增加尿酸,不只是啤酒,其他酒也不要喝太多。


  175. 文章 高湯塊和風味調味粉產生的「鮮味」是怎麼來的?

    2018/12/2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266145

    絕大多數的高湯塊和風味調味粉鈉含量高,拿來料理一定要小心用量;料理時加一些香菇、番茄、洋蔥等蔬果類的天然食材,同樣會產生甘甜味。


  176. 文章 蔬菜中為什麼會有硝酸鹽?

    2018/12/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098265521

    由於硝酸鹽是水溶性的,我們可透過仔細清洗和烹煮蔬菜的過程大幅減少硝酸鹽含量。


  177. 文章 《食力》公佈台灣人火鍋喜好大調查:7成民眾吃火鍋就是要吃肉!5成不能沒有沙茶醬!

    2018/12/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357265595

    《食力》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11日舉辦「食力調查局!火鍋黨燒燙燙大評比」,共回收1301份網路問卷。調查發現,近年民眾注意飲食健康的趨勢也體現在火鍋食材選擇上,加工火鍋料的喜好度最低,生鮮時蔬躍然居上,如此也反映了近年火鍋店拼生鮮拼肉多的趨勢。


  178. 文章 我們能用保健食品取代正餐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嗎?

    2018/12/1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260864

    體內機能正常的一般人每天早中晚三餐好好吃、注意飲食均衡,從天然食物中就能取得所需的養分和熱量。


  179. 文章 火鍋天堂或地獄?食材熱量好壞差2000大卡、吃錯3次就胖1公斤!

    2018/12/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255205

    不得不注意火鍋料中的鈉含量,1日建議鈉攝取量上限也不過2400毫克,平均1餐800毫克以下,同樣若3顆貢丸吃下肚,再喝上幾口湯,當餐鈉攝取限量其實就差不多了。


  180. 文章 早餐店那罐神秘的「奶」是什麼秘密武器?

    2018/11/2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593250774

    早餐店那一瓶白色秘密武器,與一般奶精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它的主要成分不只是油,而仍然含乳製品「奶粉」。


  181. 文章 美味又健康 就滷這一味

    2018/11/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470248189

    滷味攤子裡,火鍋料熱量最高的是丸類、最低是雞胗、梅花牛肉片,魚豆腐是魚、芙蓉豆腐是蛋,而作主食的任何麵都一樣鹹,冬粉也包含在內。


  182. 文章 【產訊】葡萄王技術研發創新成果傲人 IIIC國際發明展勇奪三金

    2018/1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248903

    葡萄王生技以專業研究成果,展出乳酸菌、猴頭菇與樟芝三項活性素材,獲得第9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三項金牌。


  183. 文章 只知道要選無添加堅果?其實你還應該注意加工方式!

    2018/10/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616245660

    堅果固然好吃又健康,但在挑選市售的堅果產品時,應盡量挑選無過度調味且低溫烘焙的堅果產品,以免攝取過多的熱量,也較能獲得堅果完整的營養價值。


  184. 文章 你以為鹼性灰飲食,真的能把你的身體變成鹼性的嗎?

    2018/10/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5098142626

    聲稱可改變體質酸鹼度,廣受明星、網紅、部落客推崇的「鹼性灰」飲食法,其實是根基於與科學研究成果完全悖反的錯誤信念。即使此種飲食法的開創者已遭定罪入獄了,追隨者仍然執迷不悟,這是因為人心的弱點:想要控制人生裡的未知數。


  185. 文章 「乃卡巴精」蛋流竄市面!我們又吃到了什麼蛋?

    2018/10/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142969

    雖然乃卡巴精為合法的動物飼料添加劑,但只可添加於肉雞的飼料當中,產蛋雞的飼料當中依照規定是不可添加的,且依據食藥署的「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規定,蛋品中的乃卡巴精殘留規定為「不得檢出」。


  186. 文章 一片起司,磷就破表?

    2018/10/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140402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磷的安全攝取劑量是每人每天800~1000毫克。


  187. 文章 魚油和魚肝油一樣嗎?

    2018/09/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357139493

    魚油有助於腦部發育和記憶力,每週吃2至3次鯖魚、鮭魚、秋刀魚等魚類,即可攝取足量魚油。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長期攝取過量可能導致中毒。


  188. 文章 擔心腎結石?營養師:草酸與鈣質更要一起吃

    2018/09/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135148

    腎結石並不可怕,而且很容易透過飲食而預防:喝足量的水、攝取足夠的鈣質、留意高草酸食物、選擇得舒飲食(DASH diet ),落實4個飲食重點,跟腎結石說掰掰。


  189. 文章 【謠言拆解】一週四次鹽酥雞,年紀輕輕死於大腸癌!?

    2018/08/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739111451

    標題殺人是常見的謠言擴散方式,然而誘發大腸癌發生的原因不單單只有吃鹽酥雞這件事,愛吃肉、體型肥胖、不愛蔬果、吃燒烤配燒酒、常吃牛排餐等,都是大腸癌的好朋友。


  190. 文章 【謠言拆解】 天天一杯毒: 濾掛式咖啡溶出致癌物?!

    2018/08/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234111506

    溼強劑是造紙工業會用到的成分,主要是用來提高紙張溼潤時的強度,常見於面紙、吸油紙中。食藥署檢驗濾掛式咖啡之濾袋,結果為不織布材質,因此並無添加溼強劑的問題。


  191. 文章 以為是真理、其實是謠言! 聽信假專家 將使你離事實越來越遠!

    2018/08/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132798

    科學的證據證明力其實是有強度的排序,由證據力由強到弱排序,依序是:系統性回顧、隨機分配研究、非隨機分配研究、個案研究、專家意見。因此,證據力強度最弱的就是專家意見。


  192. 文章 長輩「鉀」飽了嗎?香蕉和馬鈴薯助攻 達成「得舒飲食」需求!

    2018/07/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975130936

    「得舒飲食」原名Diet approach to stop hypertension,顧名思義是一種防止高血壓的飲食,不過有許多研究指出,「得舒」不只能改善高血壓的問題,也同時有預防癌症、糖尿病的好處。


  193. 文章 保健食品當紅炸子雞「紅麴」中的橘黴素,到底安不安全?

    2018/07/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preservative/paper/5357129591

    紅麴之醫療保健功效在歐美醫學界為備受重視的課題,在台灣也有獲得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上市,台灣對紅麴製品中橘黴素含量已訂出最低含量標準,使民眾在使用紅麴保健與健康食品時能有所依循標準。


  194. 文章 體內生化能量大戰!「生酮飲食」是助減肥,還是賠健康?

    2018/06/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125208

    從報章雜誌中時常可見不少明星、網路紅人藉「生酮飲食」瘦身成功;然而也有民眾因執行不當,不僅減重不成,反倒賠上健康。


  195. 文章 【品牌贊助】鮮乳與機能乳大不同 選對才能有效攝取!

    2018/04/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100511

    鮮奶是高營養價值的食物,除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內含的維生素B2及鈣質,是國人營養調查中,經常未能達到每日建議量(RDA)的營養素。


  196. 文章 食品添加物都好邪惡?不用不行嗎?

    2018/03/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470110182

    打開新聞三不五時都在報導「腎臟科醫生說某某添加物吃多了會洗腎」、「毒物科醫生說某某添加物吃多了會致癌」,讓社會大眾對於食品添加物充斥著負面印象,但你知道嗎?如果沒有食品添加物,我們可能早就因為食物中毒死亡了。


  197. 文章 嬰兒奶粉成分超複雜!其實是在模仿母乳

    2018/02/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102404

    正因為乳品是寶寶6個月大之前唯一能送進嘴裡的食物,嬰兒奶粉的成分因此都被嚴格控管,不得超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CNS)規定範圍,其他營養素添加與用量也都有所限制,所以無論選哪一家嬰兒奶粉,營養內容其實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198. 文章 到底誰最補:喝雞湯還是喝雞精?

    2018/01/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101997

    懷孕的媽媽或是精神不濟的考生,都可以喝雞湯或雞精得到營養;但像患有高血壓、痛風、腎臟病的人,需經由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才能飲用。


  199. 文章 什麼是砷?哪些食物可能會讓砷進入你的肚子?

    2017/12/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593100078

    砷是一種慢性毒性物質,當其過量存在於地下水中時,不僅造成地下水無法飲用,也會對環境生態造成不良的影響。砷可藉由吸入、食入及經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累積。過量的砷化合物若無法經由新陳代謝排出體外而在生物體體內累積時,將會對生物體造成危害。


  200. 文章 2千萬人都驚呆!2017年最多人傳的食謠言就是他們!

    2017/12/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470399782

    《食力》分析2017年最受網友熱議的十大食謠言,發現大多在網路上流傳已久,只有台鹽減鈉鹽檢出輻射值超標、冰磚乳混充鮮乳、日興堂糕餅店被指控用棉花做肉鬆,是2017年發生的新議題。


  201. 文章 龍珠是嘴巴?五更腸旺是幾更?那個魚是什麼魚?各種熱炒冷知識讓你一次透心涼

    2017/12/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234597306

    熱炒店的菜色與菜名五花八門,常讓人摸不著頭緒,其實他們各自有由來!熱炒冷知識讓你和朋友一起吃熱炒時,成為絕不冷場的熱炒知識王!


  202. 文章 我需要喝雞精嗎?雞精迷思一次啄破!

    2017/09/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098789428

    你對雞精了解嗎?到底該怎麼喝?坊間各種雞精、低雞精產品,要怎麼選?食力一次為您解答各種疑惑!


  203. 文章 想控制及預防糖尿病?不妨透過改變腸道菌種

    2017/09/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111189216

    為什麼要特別談糖尿病呢?因為糖尿病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臺灣如此,西方歐美國家也是,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統計資料,臺灣糖尿病人口將近180萬,成人的盛行率約10%,也就是每10位成人,就有1位罹患糖尿病,比全球及亞太地區的平均盛行率還要高,不僅如此,糖尿病也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我在門診時就遇過10幾歲的中學生,血糖已經出現異常;也有20幾歲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血糖高到500~600百,出現糖尿病急症—酮酸中毒,直到頭痛、頭暈、腹痛極不舒服,被送到醫院急診,住進加護病房,才發現原來自己罹患糖尿病。


  204. 文章 維他命C是人體必需營養素 所以吃越多越好?

    2017/09/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111189111

    儘管各個國家與機構,對於於維他命C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略有差異,一般而言,建議透過飲食而非補充劑的方式,每日攝取不超過100毫克。


  205. 文章 瓶裝水大哉問!透明無色無味卻有大學問!

    2017/09/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975387535

    市售的瓶裝水種類非常多,各廠牌間口感與味道的差異主因就是因為其中的礦物質比例不同,但不用擔心,就算喝再多瓶裝水也很難因此而攝取過量礦物質。


  206. 文章 功能訴求 價格翻倍?機能水是喝心安還是真有效?

    2017/09/0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111187616

    水最重要的功用即是補充水分,雖然不同的水所含的礦物質會有所差異、不同礦物質對人體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但補充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應以均衡飲食為主,而非只借重維生素補充或一味以飲用水補充。


  207. 文章 為什麼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 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2017/08/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234585709

    黃麴毒素(Aflatoxin)是真菌在生長時產生的代謝物,主要能生產黃麴毒素的菌為Aspergillus flavus及Aspergillus parasitcus等菌。花生、玉米、米、麥、豆類、堅果、中藥材等食物,都有可能受到能生產黃麴毒素的真菌的感染。黃麴毒素的毒性非常強,有很強的肝毒性、致癌性、免疫抑制力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歷史上也有許多因吃進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而急性死亡的案例。


  208. 文章 歐洲毒雞蛋是人為事件 兇手可能是飼料廠清潔劑

    2017/08/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4975384030

    有批雞蛋好毒!歐洲近日爆發來自荷蘭的雞蛋含有殺蟲劑芬普尼,並已流向比利時、德國、法國、英國與波蘭等國,對此各國紛紛展開刑事調查,對此德國農業部部長Christian Schmidt於2017年8月8日公開表示,目前已確定這是人為犯罪,且兇手可能出在雞隻飼料廠!


  209. 文章 想靠保健食品變漂亮?有可能!但⋯⋯

    2017/08/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111182911

    美膚保健素材千百種,膠原蛋白、維生素C、多酚類、GABA就是最常見的4種,查過資料再購買才能買到最好的產品,也不會花冤枉錢買到無效的產品!


  210. 文章 吃太鹹導致高血壓?其實吃太甜更危險!

    2017/06/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80228

    一般動物在正常的餵養狀況下,有天生的熱量代謝調節能力,所以即使是實驗動物,讓牠們任意吃飼料,也很少發生肥胖的情形。但研究發現,如果用含大量糖分的飼料來餵食大白鼠,會使牠們失去對於食物熱量的調控能力,發生許多基因層次的變化,包括跟肥胖有關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如神經胜肽 NPY、非痛風神經胜肽AGRP等(不要被這些專有名詞搞瘋,我只是想讓你知道營養成分的影響有多深入),以致於提早發生肥胖及代謝症候群。這意思就是說,光是吃很多食物、吃到飽,未必會導致肥胖;但是,吃太多糖,就可能影響了熱量代謝的基因,讓你變肥。


  211. 文章 精緻澱粉是減肥者的大敵!

    2017/06/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616178564

    國人習慣將米飯稱作為主食,這對想減重的人來說,往往成為最大的陷阱,也是最需要被翻轉的觀念之一。從小我也是以米飯為主食,小時候我可以一餐吃到12碗飯,在我學習減重相關知識之前,我也都還維持一餐吃2~3碗飯,甚至於有一段時間我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以為只吃飯,不吃肉、不吃菜,就絕對不會胖(像古時候的農夫,吃完飯就下田工作,怎麼會胖呢?)。然而我這樣的吃法,不但1公斤都沒減成,而且即使在我1天騎3個鐘頭單車「埋頭苦幹」的情況下(自認為可比擬古時候農夫下田般),體重卻仍然節節高升。


  212. 文章 買小黃瓜別顧著選光滑的 表面有尖刺更佳

    2017/06/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739578057

    眾所周知的米糠漬小黃瓜在營養層面有許多好處。首先,米糠的維他命B1與B6可浸透至不具有這類維他命的小黃瓜內部,加上乳酸菌的效果即可消除疲勞。除此之外也能形成生鮮蔬菜所沒有的風味,進而喚醒食慾。不過鹽分這點要多加注意。


  213. 文章 【謠言拆解】喝鮮奶茶會導致腎結石嗎?

    2017/05/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234574407

    受到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開始傾向於喝鮮奶茶,來取代以往添加了奶精的奶茶,不過近期網路上流傳「常常喝鮮奶茶會導致腎結石」,讓許多愛喝鮮奶茶的民眾非常擔憂,邊看邊覺得自己的腎臟痛痛的,為此衛福部食藥署特出面澄清,喝鮮奶茶並不會倒致腎結石,民眾可以不需太過擔心。


  214. 文章 每一顆咖啡豆 都需經過篩選分級與查驗

    2017/04/3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739572057

    每一杯黑色濃醇的咖啡,都來自於咖啡豆研磨萃取,咖啡豆本身的品質,影響入口的風味。台灣的咖啡豆有95%都來自於海外,根據衛福部食藥署2014年食品邊境查驗年報手冊,台灣自國外進口咖啡數量為3.2萬公噸,與2006年相比,成長二倍以上。


  215. 文章 戴奧辛超標蛋事件 蛋品溯源與一次性包材政策或許仍待落實

    2017/04/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4111171314

    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針對4月18日晚間接到成功大學的檢驗報告通知查驗到1件戴奧辛超標蛋後,已針對王功蛋行的上游業者,駿億、財源、鴻彰蛋場以及下游業者於4月22日下午3時前完成預防性下架,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指出,截至2017年4月24日12時止,共清查778家,預防性下架雞蛋總數量約為7744公斤。


  216. 文章 痛風要注意!先控制熱量並避開高普林食物

    2017/04/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852969943

    痛風是因血液中尿酸變多,形成高尿酸血症後引起的關節炎。當高尿酸血症症狀持續,血液裡溶解不了的尿酸,便會沉積在關節中(尿酸結晶),引起帶有劇痛的炎症。


  217. 文章 【謠言拆解】喝青菜豆腐湯會導致腎結石?別被騙了!

    2017/03/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098763929

    對於飲食上需要留意的事件,時常是民眾聊天談論的話題,特別是飲食和致病間的關聯與資訊,不過你是否曾經聽過或討論過「不能吃青菜豆腐湯,因為豆腐和青菜一起食用會導致腎結石」這件事?是真的嗎?


  218. 文章 你曾相信這些嗎?嬰兒奶粉8大謠言停看聽!

    2017/03/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739562850

    嬰兒奶粉可說是寶寶自出生後第一個吃到的食品,而為人父母為了讓小朋友有良好的照顧,詢問了親朋好友、買了育兒書、上網蒐集資料等,就是想知道到底餵養嬰兒要怎麼做,不過關於嬰兒奶粉的這些討論與資訊,有些可能是謠言,有些可能是流傳已久的迷思,爸爸、媽媽們可不要再癡癡相信了!


  219. 文章 重組肉與一般肉的差異在那裡?

    2017/01/1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preservative/paper/4098757427

    肉品在重組過程中會進行多重加工,有更多讓細菌接觸的面積,無法完全避免微生物接觸,容易造成污染風險,故在烹調上務必「全熟食用」。


  220. 文章 食謠言傳來傳去 你也是兇手嗎?

    2016/12/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098754122

    網路平台的蓬勃發展早已變相成為謠言滋長的溫床,從電子郵件到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等,各式各樣的謠言在不同的平台中不斷流竄。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俊儒表示,據他觀察,時事與情境會助長謠言,


  221. 文章 眼睛業障重呀!你也被食謠言騙了嗎?

    2016/12/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616154160

    網路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份,而隨著其便利性所帶來的資訊爆炸問題也一直不斷被討論著,因為民眾難以辨識內容真偽、卻被內容激發而急於分享,更使得無遠弗屆的網路謠言成為目前學界研究的一個分支。


  222. 文章 抑制發炎、調節血糖 地中海飲食為什麼那麼神奇?

    2016/12/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593752772

    據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抑制發炎、調節血糖、預防第二型糖尿病以及舒緩人體的氧化作用等,而地中海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用橄欖油也有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的作用。


  223. 文章 咖啡豆擺越久泡出來越香嗎?小心赭麴毒素產生

    2016/12/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234551108

    陣陣迷人的香氣瀰漫空氣,咖啡愛好者對於咖啡沖煮後微苦的咖啡香味總是難以抵擋,許多人也購買包裝咖啡豆或咖啡粉回家沖煮,咖啡豆曾有是否會因為擺放越久而能增加香氣使咖啡煮後越香醇這樣的迷思,食藥署對此指出,咖啡豆擺放時間越久,如處在高溫潮濕等不當環境,可能增加赭麴毒素發生的風險,儘早食用或密封保存才是正確觀念!


  224. 文章 以粥為主食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2016/10/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470346682

    南宋詩人陸游對於飲食有一套自己的主張,以粥作為主食,並減少肉類的攝取,晚年尤其喜愛吃素食,在詩句中也留下了許多歌頌菜餚的佳作。


  225. 文章 日本抹茶來自宋朝

    2016/10/2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357946494

    蒸青而不研膏,這是日本茶區別於宋茶的最大特徵。日本茶不研膏,並保留茶的苦味,或者叫「本味」,因為日本人認為苦味對保護心臟是很有益處的。


  226. 文章 喝醋調節身體酸鹼值?真的嗎?

    2016/10/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852945244

    不久之前鹼性水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關於鹼性飲食進入消化道是否能調節人體的酸鹼值,幫助身體維持弱鹼環境?喝醋到底養生在哪裡?來源於醋食材本身所具有的營養嗎?直接攝取食材又有什麼不同呢?就讓《食力》一次娓娓道來吧。


  227. 文章 生理痛的救星?食用初榨橄欖油或許有助減緩經痛

    2016/10/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111144313

    女性在生理期時容易有經痛的困擾,有相關研究指出,初榨橄欖油中有類似於止痛藥中Ibuprofen消炎止痛的成分,實際仍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228. 文章 植物奶謠言多 七大怪談一次破解!

    2016/09/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470343482

    近年來植物奶蔚為話題,也興起許多研究與討論,究竟植物奶有哪些相關的「怪談」呢?《食力》帶你一次搞清楚!


  229. 文章 【謠言拆解】濾掛式咖啡並不含有會致癌的濕強劑

    2016/09/2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4470342587

    市售濾掛式咖啡主要材質為不織布,使用濕式技術製程,外觀與觸感與紙張相似,但並不會添加濕強劑。


  230. 文章 【謠言拆解】多吃一片烤吐司,致癌物就超標?!

    2016/07/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852936942

    食品中的3-MCPD是來自植物油的加工脫臭程序以及極少量的食鹽。所以,可以確認麵包中(尤其是烤過的)的確含有3-MCPD或3-MCPD酯(一種可產生3-MCPD的物質),甚至大麥製品、起司、義式香腸、火腿、披薩、燻製產品和熟製肉品等等,也都容易含有3-MCPD。


  231. 文章 【謠言拆解】香噴噴的「滷汁」變成「化學毒湯」?!

    2016/07/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false/paper/4593735778

    只要滷味中添加的食材是合格的,滷汁不會因為「老」而風險大增,不過同一食材不要超量攝取,要有分散風險的概念,這是食物安全的基本常識。


  232. 文章 食品史上的7月16日 蘇胺酸人工合成法發明者出生

    2016/07/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35023

    在構成蛋白質的20餘種胺基酸中,蘇胺酸是最晚被發現的一種,也同時是人體無法製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必需胺基酸之一,在Harold Dadford West多年努力後,開發出人工製成蘇胺酸的方法,至今,國際市場對蘇胺酸的需求量也已成為增長最快的胺基酸用劑之一。


  233. 文章 食品添加物 千夫所指的困境

    2016/07/0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preservative/paper/4098734223

    走進超市或便利商店,琳瑯滿目的各式食品,從生鮮蔬果、冷凍魚蝦,到生菜沙拉、冷凍蝦仁炒飯、養生奶粉,帶給我們飲食很大的方便性,也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


  234. 文章 市售營養品該怎麼吃、怎麼選?

    2016/07/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098733728

    當邁入老年或者罹患特殊疾病時,往往都會很茫然,除了遵循醫囑吃藥之外,很多人會追求商業營養品,但是民眾的食品營養知識不足情況下,很容易病急亂投營養,選擇錯的營養治療方針,吃不足或者吃過多,都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市售營養品和傳統型態的餐食一樣,都能夠給予病患均衡充足的營養,但是,現在的外食生活很難允許每餐都自備餐食,也很難只為了一位生病的家人,特別煮一人份的餐食。


  235. 文章 紅豆水消水腫有無禁忌?三族群應謹慎

    2016/06/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098732328

    連日來,關於「紅豆水恐傷身」的新聞瘋傳,就這個「恐」字,不曉得又要引起多少人的恐慌?


  236. 文章 長輩需要的營養 跟你的不一樣

    2016/06/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470332485

    高齡者的營養需求影響健康情況,因此飲食指南對於高齡者之建議,在開發高齡食品時是重要的參考,此外,高齡者因常有牙齒脫落,以及某些急慢性疾病或手術的影響,吞嚥或咀嚼較為困難,食物準備常需要適度將固體食物剁碎、攪細,做些質地上的改變。


  237. 文章 一果雙型兩命運 腰果的小秘密

    2016/06/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098729826

    腰果果托不僅樣貌像蓮霧、梨、蛇果、紅椒,肉也很好吃,完全可以「冒充」水果,供人消暑解渴。果托之上的腎形「堅果」才是真正含有種子的果實,種子裡便藏著我們熟悉的腰果仁。


  238. 文章 膽結石、腎結石不一樣!忌偏方、更要小心越保養越大顆

    2016/06/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357929795

    結石了!怎麼辦!?該怎麼保養才好?搜尋資料的時候可別搞錯對象,腎結石、膽結石兩者的飲食原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239. 文章 其實,吃多吃少都是偏食!

    2016/06/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098728521

    均衡飲食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水果、乳製品,每一種都有其營養價值,平日應注意均衡飲食、適量攝取。


  240. 文章 小滿食:香蕉

    2016/05/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4739526957

    香蕉是台灣人的驕傲,提到香蕉便會讓人聯想到主要產地旗山,每年的5~7月正是香蕉產季,濃郁甜香的香蕉,口感鬆軟易於咀嚼,對於長輩及幼兒而言是適合食用及攝取營養的水果,香蕉常被廣泛運用於製作各種甜點料理及零嘴,是受到大小朋友喜愛的水果。


  241. 文章 清明食:莧菜

    2016/04/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4593722876

    莧菜鐵質含量是菠菜的一倍,尤其紅莧菜含鐵量更多,有些醫生就建議貧血病人多食莧菜。


  242. 文章 熱門養生藥材「薑黃」的功效真有依據?

    2016/03/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593721571

    大約兩年前我曾寫過一篇「從紅薑黃先生談薑黃」,兩年來這股薑黃的熱潮不但沒有減退,反而隨著知名生技公司推出保健飲品的行銷助攻進一步成長,到現在我在門診中最常被問到的養生藥材已經不是西洋蔘、黃耆、枸杞等,反而是薑黃的詢問度數一數二!


  243. 文章 春分食 楊桃

    2016/03/1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4357921195

    台灣特有的軟枝楊桃,皮薄、汁水多,香氣濃郁又清新,產期只有短短數週,值得一試。


  244. 文章 為什麼黃麴毒素是重要的食品檢驗項目?

    2016/03/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4234520307

    由黴菌引起的毒素在我們的食物中生長,原因在於我們種植以及儲存食物的方式——溫暖與潮濕是黴菌最愛的環境,堅果與穀物則是它們偏好的對象。


  245. 文章 又見違法過期冷凍雞肉!接連數個月查獲問題待解

    2016/0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4616117962

    屏東地檢署會同屏東縣衛生局查獲,國興鮮公司違法將過期冷凍雞肉進行剪標、換標,現場封存逾期雞肉產品1246箱(共計18690公斤),據悉這些逾期1至2年冷凍雞肉都賣到連鎖餐廳及傳統市場,公司經理、會計等多人已被收押禁見。


  246. 文章 自己的食安自己救?台大組食安學者團隊提五大建言

    2016/02/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4852917843

    英國2013年發生黑心馬肉事件,讓民眾對英國政府食品安全管理信任崩解,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全球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克理斯・艾略特教授積極提出建言,協助英國政府重建食安治理。


  247. 文章 傳統年節零食小知識:醬油瓜子、寸棗、米荖

    2016/0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4098717029

    過年就是要在一嗑一吐之間悠閒度過,零食糖果必備。食力精選年節點心盤常見零食:醬油瓜子、寸棗和米荖,提醒您應該注意的食安易燃點!


  248. 文章 香蕉的營養價值

    2016/02/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098715829

    香蕉與情緒有什麼關聯呢,我們看看愛吃香蕉的猴子大概可以知道,其實有時候連香蕉的議題〔邱立委指太陽花為香蕉〕也能讓人會心一笑。就是因為香蕉含有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色胺酸tryptophan,血清素可以調整情緒,褪黑激素可以幫助睡眠,因此有些人會在睡前喝


  249. 文章 寒流天吃火鍋,六原則讓你安心又暖身

    2016/01/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975314936

    《食力》彙整食科博士、營養師、食品業者選擇火鍋食材的基本原則,不論是在家煮火鍋或是到火鍋店用餐,都可以參考這些方法,避免吃到問題食品。


  250. 文章 修正磷酸鹽食品添加標準=導致洗腎人數大增?

    2016/01/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others/paper/4470313081

    食藥署修正磷酸鹽類食品添加物規範,打破齊頭式限量,使用劑量規定更嚴謹,也會依據國人膳食進行風險評估,以期保障國人的飲食健康。


  251. 文章 認識食物中的磷與磷酸鹽

    2016/01/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357913198

    磷(phosphorus)是人體中含量僅次於鈣的第二大礦物質營養素(mineral nutrients),磷在人體內可以磷酸鹽(phosphate)的形態存在於骨骼與牙齒中,也可與其他的蛋白質或軟組織結合,成為調節人體機能的物質。


  252. 文章 【謠言破解】大骨燉湯會含鉛?一天喝超過500碗才需擔心

    2016/01/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234511805

    正常的豬體內是不會有鉛的。豬肉裡的鉛,往往是來自於餵食的豬飼料裡被鉛污染,豬長期大量食用後,累積在肉骨裡面。


  253. 文章 相傳筋骨痠痛不能吃香蕉,是真的嗎?

    2016/01/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4357911693

    故事是這樣子的,有天一位老伯伯跟我說他晚上睡覺有抽筋的症狀,我請他吃香蕉補充一點微量元素試試看,伯伯隨即就問說他還有痠痛的狀況,這樣還可以吃香蕉嗎?是的,民間有相傳筋骨痠痛不能吃香蕉,但到底痠痛可不可以吃香蕉?


  254. 文章 古人的食安奇聞:再毒也要吃的老饕蘇東坡

    2015/12/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4616111267

    河豚的美味和劇毒,遠在宋代之前就名聞遐邇。宋朝人大抵也懂得一些去毒的宰魚技巧,但他們不瞭解毒性和河豚的解剖特點,烹食應該還是存有風險。美食家蘇東坡真的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255. 文章 加味精真的不好嗎?認識鮮味怎麼來

    2015/12/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flavorings/paper/4593710174

    被視為口乾舌燥的罪魁禍首「味精」是用發酵法做成的,我們平常攝取的天然食物裡也含有味精的主要成分:麩胺酸鈉。


  256. 文章 林世航:火鍋湯很營養,但痛風患者勿近?

    2015/12/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3616168765

    建立「吃的頻率」的飲食概念。台灣外食人口多數鈉含量攝取過量,鈉含量不只來自各類湯底,還包括其他食材,營養師建議多吃一點蔬菜,也就會少吃一點肉類跟火鍋料。


  257. 文章 小雪食 皇帝豆

    2015/11/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3111115915

    台灣餐桌很常見到的皇帝豆,正式的名字是萊豆,也有人叫他白扁豆或觀音豆。


  258. 文章 別把咖啡豆裝在透明密封罐中!煮好咖啡,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2015/11/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3111114810

    影響咖啡豆保存有三項因素:溫度,濕度與氧化速度。林哲豪建議,想要品嚐好咖啡,最好買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烘焙後一週~兩週內會是咖啡最好的品嚐時刻,最多放到一個月,存放越久越容易氧化走味,甚至出現油耗味,風味相對沒那麼好喝。


編輯選文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