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蔬食已然成為現下飲食新潮流,餐飲、食品業者紛紛推出素食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近期更是致力於植物肉的研發。但消費者與業者對素食標示的認知落差,容易造成誤食葷食的問題,如何做好明確的標示及釐清對標示的正確認知,是業者與消費者共同要面對的課題。

採訪=蔡幸儒、黃敬翔
撰文=蔡幸儒

全球蔬食風潮吹進台灣,不僅許多餐廳積極開發植物肉料理搶話題,便利商店也開始投入蔬食產品搶攻新興市場。7-ELEVEN與台灣素食品牌松珍合作推出素花枝丸、素炸雞球,全家便利商店則與台灣素肉大廠弘陽食品攜手合作推出植物肉起司堡、植物肉蕃茄義大利麵,後續也與香港社會企業Green Monday攜手合作泰式打拋燴飯與韓式炸醬麵共2種口味的「媽媽煮藝OmniPork新蔬食冷凍杯」,鎖定以蔬食為主、肉類為輔的彈性蔬食者。

然而,連鎖超商紛紛推出蔬食、素食,雖讓過去缺乏素食選擇的消費者歡欣鼓舞,但全家植物肉義大利麵與起司堡產品在推出不久後,不少素食者便發聲表示,植物肉義大利麵含有雞肉、雞油成分,而植物肉起司堡雖標示「植物五辛素」卻含有牛奶成份,使得自己因標示不清而誤食。此外,包裝上的「Plant-Based」也被質疑可能造成外籍人士誤解。

為此,全家也出面解釋,承諾將改善包裝、加強資訊傳達。不過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宏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卻提及,依據現行法規,全家的標示並無不妥。但這起爭議的問題又出在哪呢?

素食標示的分類有許多種,看似相似,實際上內容物卻差很大。

植物肉=全素?消費認知落差成重要課題!

其實早在2009年,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便因為台灣素食者眾多,為方便消費選購,開始施行《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之標示規定》。明確規定若包裝食品要宣稱為素食,必須依照該項規定標示,除了規定不得使用「素食可食」等較不明確字樣,也明訂相關名詞定義。若業者未依規定標示,可能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第1項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百萬元以下罰鍰。

除了業者需要確實依據現行規定標示,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科長李婉媜也提醒,現行「植物五辛素」標示,因可在內容物明列標示的前提下,使用五辛植物及蛋奶成分,為此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應注意相關標示,以避免消費爭議。

只不過,全家便利商店所推出的植物肉義大利麵產品,除了植物肉之外,還有使用到雞肉、雞蛋等動物性產品,因此未在產品標示及廣告中強調「素食」;而植物肉起司堡也依據「植物五辛素」標示規定,於內容物詳述含有牛乳成分,以商品標示來說皆符合包裝食品規範,但從消費者的回饋中卻反應出消費認知上的落差。看到「植物肉」顯然容易讓消費者自行認定該產品為趨近全素的產品。

植物肉若要達到全素,得先避開這些動物性原料地雷!

植物肉產品要以全素或純素做宣稱,不僅主要成分需要嚴格排除動物性成分出現,包含粘稠劑、增稠劑、香料、食用色素等添加物成分也必須把關。例如素食者過去最常誤食的「明膠」便是由動物膠質所萃取,為此在製作時業者多會以阿拉伯膠、鹿角菜膠等做替換。而一般常應用於果醬、糖果的食用色素「胭脂紅」因提煉自胭脂蟲血液、屬葷食,所以也必須改用其他食用色素。OmniFoods、Beyond Meat、VVeat等業者現在也多利用紅甜菜根萃取物,讓植物肉在保有紅潤色澤的同時,也力求原料天然和符合素食。以弘陽食品旗下的Hoya 100%植物性蛋白漢堡肉來說,也特別挑選素食香料以模仿牛肉、燒肉等風味,並確保調味香料也符合台灣全素的素食者需求。

植物肉不一定是全素的!製作過程中原料來源可能為葷食,消費者在購買前對產品要有一定的認識,業者也要確實做好標示。

沒了動物性成分,還有洋蔥大蒜!「Vegan」植物肉,你未必能吃!

不過除了動物性成分之外,也有許多香料雖然不是來自動物成分,卻含有五辛成分。像是目前尚未被引入台灣的Impossible Foods,依其官網所稱,香料中便含有大蒜、洋蔥、青蔥等,就算未來出口到台灣,依據法規標示也只能算是「植物五辛素」。且事實上,根據Mintel全球新品資料庫統計顯示,在全球「肉類替代品」主要原料中,洋蔥、大蒜同樣相當常見。2020年截至7月底的新品便有24.6%使用大蒜,而以洋蔥作調味的新品比例更高達37.1%。

歐美各國對於素食的標示不如台灣嚴格,沒有明確規定業者應如何進行標示,也沒有相關的素食類別定義,大多只要求廠商自主標示宣稱,因此產品包裝或廣告常會出現「100%Plant-Based」、「Vegan」等字眼。但消費者認知的「Vegan」卻與台灣包裝食品所稱的「全素」、「純素」不完全相同。

在歐美100%Plant-Based、Vegan泛指不使用任何動物性成分,單純以全植物性成分製成的產品,亦即產品若使用蔥、蒜等植物,仍可以100%Plant-Based、Vegan做宣稱。

葷素要分清,標示、溯源不能少!

除了消費者在購買前需多加留意成分標示外,品牌業者也必須加強產品標示溝通,以避免爭議。以「OmniPork新豬肉」系列產品為例,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提到,因了解國外Vegan與台灣包裝食品素食定義之落差,為此產品除了不使用五辛食材外,在產品包裝標示上也再加上「佛教友善(Buddhist-friendly)」、「清真認證」等做產品溝通,以方便消費者辨識。

同樣對餐飲業者而言,運用植物肉開發新菜色也將成為新挑戰。在《食力》調查素食者對於外食的困擾時,便有不少人反應,許多餐廳業者對素食分類沒有概念,常有標示不清的狀況。連鎖素食漢堡店品牌「G Burger」創辦人黃崇瑋也提到,以八方雲集與OmniPork合作的新蔬食鍋貼、水餃,雖使用屬於全素原料,但因製作過程無法避免與其他葷食接觸,嚴格來說也只能算是「鍋邊素」。這些常對素食者造成困擾的問題,也顯示著未來餐飲業者在進攻蔬食、素食者市場時,對食材的瞭解、原料溯源,甚至於烹調過程如何確保葷素分流,也將成為搶攻這龐大市場時的重要課題。

植物肉中常會以洋蔥、大蒜做調味,吃全素的消費者可能無法食用。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只賣牛肉漢堡排還不夠!植物肉如何滿足愛吃豬肉和雞肉的亞洲市場?
肉品大廠台畜搶攻植物肉市場!子品牌「一植肉」主推彈性素 中西料理都通吃!
引進Beyond Meat、推出新豬肉!亞洲綠色飲食革命的幕後推手:Green 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