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英國的校園食育強調融入原有的各科課程及校園生活,例:結合健康教育課學習營養知識;在數學課中學習校園農田收穫量的演算;地理課學習水資源及世界各地的水文化等。如此不僅不會造成課程進度的額外負擔,反而更能加強孩子們整合抽象理論與生活實踐的能力。

撰文=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英國比日本更早開始食農教育,但台灣對英國食農教育的了解, 大多僅止於名廚兼烹飪推廣家傑米. 奧利佛(Jamie Trevor Oliver) 所推動的「飲食革命日」及其餐廳。

事實上, 英國早在1998年就由保健局與教育局共同推動「國家健康學校計畫」(National Healthy Schools Programme), 目的是改善學童過量攝取砂糖、鹽分、碳酸飲料,蔬菜攝取不足,以及不吃早餐等營養及健康問題。執行機關制定了國家健康學校標準(National Healthy School Standard, NHSS), 並於2001年起規劃「校園飲食計畫」(Food in Schools Programme),由教育部門、職業技能部門與健保局三方面共同推廣。

飲食議題融入既有課程 情境式教育不增課程負擔 學習卻更有效

校園飲食計畫包含幾個重點,其1為解決兒童蔬果攝取量不足的問題,針對幼童提供免費蔬果。其2為創造無縫接軌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們盡早接觸食育相關課程,並鼓勵學童參與料理活動。英國的校園食育強調融入原有的各科課程及校園生活,例如:結合健康教育課學習營養知識;在數學課中學習校園農田收穫量的演算;地理課學習水資源及世界各地的水文化;美術課帶領學童美化餐廳等。

如此不僅不會造成課程進度的額外負擔,反而更能加強孩子們整合抽象理論與生活實踐的能力,再搭配烹調的演練來活用書本中的知識,充分滿足孩子愛變化、愛想像的需求。同時也整合料理社、栽培社等社團活動,推動校園飲食整合政策(Whole School Food Policy),將校內的社團活動、課程、飲食環境整合為一體,創造情境式、結構性的飲食教育環境。

14歲前學會20道料理!英國做得到 我們能不能?

更重要的是,英國非常重視學生的實作能力。英國政府認為過度依賴外食是當前國民飲食安全及健康問題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2014年英國政府推出一項規定——中小學生在14歲以前,必須學會20道料理。

從烹飪中,孩子們可以學習掌握原始食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在培養自理能力的同時,也透過食物學習其他的知識,如:食物的來源、食材背後的故事、不同飲食風俗、公平貿易、環保、動物權益、廚餘和回收等議題。


延伸閱讀
食育不只透過教材 還必須創造引發學習興趣的場域
小孩怎麼可能不挑食?全家一起吃晚餐,飲食教育就成功!
營養午餐不營養? 看看英國食育專家 Henry Dimbleby如何推動校園飲食革命!

內容來源=《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