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被譽為「超級食物」的紅藜具高度營養價值,其含有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17%的膳食纖維,較地瓜高7倍;且含鈣量較白米高50倍,更具有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的效果。

這幾年到台東演講,不管是政府機構邀請或是民間團體,不約而同都送一份包裝得很別緻高雅的伴手禮:紅藜,還附上如何烹調紅藜的食譜。剛開始還搞不清楚紅藜是何方神聖。第二次再拿到時,就麻煩主辦單位送我去搭飛機前,載我去看看這個近年在當地大推的特產的種植地,了解產製過程。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紅藜不只是台東專屬的新興當紅「超級食物」,也是翻轉屏東原鄉部落的熱門產業。

紅藜在2008年底才正式命名為「台灣藜」,但它早就是台灣原住民部落的傳統食物;排灣族將紅藜和小米混合食用,布農族則是用來作為釀小米酒的發酵劑。紅藜長得高,結穗時又帶有小刺,以前原住民把小米和紅藜混著種,靠又高又刺的紅藜遮擋保護小米,以防被鳥吃掉,這是具有高度的生態智慧的作法。

被稱為「超級食物」是因為紅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以及17%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重要營養素,具有跟坊間高價的益菌素相同的功效。地瓜雖然是公認的健康食品,但地瓜的膳食纖維只有紅藜的七分之一。更特別的是,紅藜的鈣含量很高,是米的50倍,燕麥的7倍。因此紅藜的吃法之一,就是把它拌入米飯裡一起食用。

2017年2月,台北醫學大學公布一項研究,證實紅藜具有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的效果,更增添它的健康食品色彩。

因此這幾年很多食品打著紅藜為號召,包括義美的紅藜吐司、蘇打餅、小餐包,今年台灣啤酒公司也推出了紅藜精釀啤酒。也因為市場的強烈需求,台東、屏東,許多原住民部落已廢耕的農地,重新活絡起來,讓原鄉的老人家丟掉酒瓶下田耕種,豐收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曬紅藜,將紅藜種子脫粒、過篩,充滿了生命力。

除了實用之外,紅藜也非常美,10月播種,11月時紅藜的嫩葉就可以入菜,過完農曆年,紅藜陸續結穗,每年三月到四月底採收之前,紅藜田是非常漂亮的。台東縣政府就舉辦過「紅地毯印象之旅」攝影比賽,也有不少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一般觀光客來此穿上排灣族傳統服飾,跟這有彩虹米的傳統作物合影留念,這是在地產業結合文化與創意的典範,也可能是翻轉偏鄉,讓這些人口外流,高齡化的「邊緣村落」再生的機會。不過也要靠更多民眾參與才能持續下去,而不只是一時的風潮而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書房旅人:李偉文的閱讀漫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原文出處:穀類的紅寶石:台灣紅藜

延伸閱讀:
移民外太空的理想糧食 美國太空總署肯定「藜麥」
藜麥有紅白黑三色,營養價值都一樣嗎?
復耕成功,東台灣原生紅藜經濟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