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英敏特《後疫情時代蛋白質和生鮮產品洞察報告》指出,全球疫情大流行為動物蛋白、肉類替代品和生鮮品帶來重大挑戰與機遇,進入疫情後新常態,消費者將繼續購買肉類,但更可能少量、更少次地購買。在價格敏感的環境,甚至品類最狂熱的消費者都可能為了省錢而降級消費或放棄消費。

英敏特全球食品分析師達莎·肖爾(Dasha Shor)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通過多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嚴重擾亂全球食品飲料行業。截至2020年4月,危機已迫使部分最大型肉類企業關閉屠宰場和加工廠,比如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嘉吉、JBS 和泰森食品。此外,疫情大流行迫使許多消費者重新思考他們如何購買和烹飪食品以及最終吃什麼。一些物理疏離形式、失業率飆升和經濟衰退持續影響全球市場,蛋白和生鮮公司在關鍵領域面臨挑戰和機遇–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價值和信任。

動物肉類將逐漸偏離餐盤中心

英敏特包裝紅肉研究顯示,肉類消費量高,美國近90%的消費者吃肉。實際上,隨著消費者在封城期間儲備物品,紅肉和雞肉等主要食品熱銷。

隨著我們進入疫情後新常態,消費者將繼續購買肉類,但更可能的是,更少量、更少次地購買。在價格敏感的環境,甚至品類最狂熱的消費者都可能為了省錢而降級消費或放棄消費。不太昂貴的動物蛋白會更好,類似於以前美國大蕭條,當時消費支出從餐飲業轉向在家就餐,午餐肉和禽肉銷量反彈。

公司有機會利用減支契機創造更低價位的增值產品(比如高檔肉類調味品、零食小吃和熟肉與肉類成分),吸引處於艱難時期、難以負擔肉類高成本的消費者。結合動物和成本更低、有益於健康的植物性成分的混合產品也可能是重要創新領域。

健康和免疫力將是消費者長期關注點

疫情暴發後,在全球消費市場,健康仍是頭等大事並且變成更強大的消費動力。英敏特研究顯示,在比1年前食用更多紅肉的美國消費者中,近3分之1把獲取重要營養成分作為增加消費量的原因,49%表示他們想要攝入更多蛋白質。

此外,甚至在疫情大流行之前,消費者就在尋求增強免疫系統的特定方式。因此,在疫情後人們將繼續更加關注增強免疫力的食品。英敏特研究顯示,超過半數的55至74歲年齡段中國消費者對改善免疫系統的食品感興趣,同時47%的泰國消費者表示改善免疫力的食品和飲料會有好處。

消費者更加關注健康和營養,將做出更有益於健康的食品選擇,比起出外用餐可能更容易選擇在家用餐。消費者重視讓免疫系統充分發揮作用,品牌可提醒消費者少量牛肉、雞肉或魚肉大有幫助,一小份即可幫助他們獲得對免疫健康和整體健康很重要的營養成分。通過宣傳以蛋白和全食物為中心的膳食模式的益處,公司有機會從戰略上連接彈性素食者和雜食消費者等人士。具體而言,品牌可突出紅肉、禽肉和魚肉中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在免疫系統健康中的作用。隨著消費者質疑動物蛋白的整體價值,此類聯繫尤為重要。

亞洲植物蛋白需求將增長

消費者擔心健康、肉類供給和成本,在全球範圍植物吸引力將繼續增加。英敏持研究顯示,近半數美國消費者非常認同或比較認同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更有益於健康,3分之2的印度女性表示,她們的最主要蛋白質來源之一是蔬菜和水果。

總結,全球衛生危機讓植物蛋白肉和培育肉不僅受益於環保訴求,而且受益於衛生與安全、健康和供應鏈優勢。中國仍是全球最大動物蛋白消費國,但對肉類態度的變化正為植物蛋白製造商創造利潤豐厚的市場。

替代性肉類,比如植物蛋白肉或者甚至最終的實驗室培育肉,可能在中國找到消費者,實際上在全球範圍,更容易接受這些產品能夠提供的「清潔」肉類主張。品牌展示可持續發展價值和承諾,對長期贏得並保持市場份額至關重要。

植物蛋白相較於動物蛋白能夠減少攝取飽和脂肪,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將改變中國和印度對肉類的態度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讓市場上的消費者反思食用動物蛋白。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該農貿市場售賣肉類和活體動物)密切相關,圍繞活體動物交易在流行病中的角色引出許多問題。

除催生改善衛生的預防措施和更嚴格的法規之外,該事件可能讓人們更加關注安全且可持續的蛋白質。衛生與安全顧慮也可能促使一些注重環保和健康的消費者選擇植物蛋白肉或者甚至實驗室培育肉替代品。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培養信任對肉類行業長期生存至關重要。

【本文獲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GNPD)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英敏特發布《後疫情時代蛋白質和生鮮產品洞察報告》

延伸閱讀
台灣食農新創跟上國際新趨勢!植物肉、黑水虻蛋白...加速發展中
全球植物基市場增長率達57%!「植物蛋」創新運用再升級
用植物做肉還不夠看?科技進化到我們呼吸的空氣也能做人造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