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美食外送平台foodpanda宣布在營運成本考量下,在2022年6月7日於台灣特定地區收取平台費,引起用戶反彈,究竟為什麼會在這時候宣布漲價呢?若從日本外送產業的案例來看,其實外送產業在後疫情時代下正面臨使用數下降的挑戰,營運成本節節攀升。為了在後疫情時代走出一條生路,外送平台的下一步可能必須從超商、超市外送來補足失去的使用人數。

雖然疫情在數字上還是起起落落,但世界各區域在疫情相關的限制已經開始看到鬆綁的跡象,日本東京都的感染人數也從2022年年初的高峰每日2萬人左右,降到現在大約每日2千人上下。餐飲零售相關產業終於也看到一絲曙光。

但是所有的餐飲零售相關產業都如此嗎?看最近日本的相關新聞,看起來對外送平台業者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要開始。

從日本外送平台動向一窺台灣foodpanda漲價背後原因

台灣這幾天的新聞跑馬燈出現某外送平台要漲價的新聞,有些消費者覺得疑惑?疫情期間外送平台理論上應該營收都是不錯的,爲何營收變好,體質已經有改善,但為何還要漲價呢?會想要漲價的動機應該有2個可能,不是想要賺更多,要不然就是希望虧損能少一點。到底台灣的外送平台是屬於哪一種?從日本外送平台業者最近的動向,應該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日本的外送平台市場,在過去的幾個月,可以說開始進入服務提供者的撤退期。首先是foodpanda的德國總部,在2021年底發表將把日本foodpanda的事業出售,不知道最後總部到底有沒有找到買家,但在2022年的1月,foodpanda又發表他們在日本市場的外送服務只營運到2022年的1月31日,停止服務也會聯想到之前發表的找買家這件事是否沒那麼容易?

而對消費者而已,日本foodpanda實質上從此就退出了日本市場。撤退潮就這樣就結束了嗎?2022年4月,來自中國的外送服務DiDiFood也宣佈在日本市場的外送服務只提供到2022年的5月。如果這些外送業者的獲利好,它們會選擇退出日本市場嗎?應該是不會。那到底退出日本市場的這兩家外送平台,在面臨撤退抉擇時的營業額大約是多少?或許這個數字會是一個撤退判斷基準的參考。

連續6季無獲利,foodpanda、DiDiFood在日本年度營業額可能低於11億

日本的外送市場在2021年大約一年是7000億日幣(規模眾說紛紜,但應該不會離這個數字太遠),而從有公開營收數字的外送平台業者,出前館,他們在2021年營業額來到將近300億日幣(日本大部分是用餐廳抽成收入,以及消費者運費收入,來認列外送平台的營業額),再配合2021年後半的全日本外送平台app總使用者數來反推,當時日本foodpanda以及DiDi的年度營業額有可能都沒超過50億日幣(大約11億元台幣)。

所以可以假設,要是營業額沒有超過這個金額,應該從獲利的角度來看,業者都有可能會選擇撤退出這個市場。那到底在這個11億台幣規模的營業額是否可以獲利?看2022現在已經變成日本外送市場占有率日本第一出前館的狀況,從2021年的第一季,到2022年的第2季,連續6季的營業利益沒有一季是有獲利的。市場一哥都沒賺錢的時候,那排在後面的業者,要獲利應該就更困難了。

台灣若不調價,外送平台可能撤資

再回來看台灣外送市場,在市場腹地規模沒日本大,而日本外送業者看起來也還沒人找到安定獲利模式之下,那你應該對於台灣業者在調價這一件事上,到底是因爲想要賺更多、或者是希望能虧損少一點?應該更有一些方向了。從日本的情況看起來,要是外商資本外送平台獲利狀況持續沒改善,退出市場應該是這些國外業者遲早的選項。

前面談到後疫情日本外送平台的撤退潮,那是否後疫情還有什麼考驗等著外送平台呢?

日本外送平台2年內營業額成長7倍,但後疫情期間使用次數降低

用日本市佔率最高外送平台業者在2020年Q2,以及2022年Q2的業績相比,營業額大約成長了7倍,這個大幅的成長是否有環境因素的影響?

有的,疫情讓消費者因為對外在環境的不安,產生有史以來最強的外送需求。而2020年Q2也剛好是日本第一波疫情高峰開始,疫情一直蔓延到現在,讓外送業者有非常大規模的成長。但在後疫情With Covid氣氛下,這個外送動機消退之後,是否既有的顧客還會留下來呢?

根據日本在2021年,對1056位外送服務消費者所做的問卷調查,裡面特別針對跟疫情前比,疫情期使用外送服務更頻繁的人為對象,問他們在後疫情的外送使用率會如何?這些對象裏,有66%的人回答,使用的次數會比之前少,雖然沒有提到會少多少,但確定的是,面對這些失去利用動機的消費者,外送平台不投入更多資源,要維持現狀來客數是不容易的。

外送平台在廣告宣傳上砸大錢,成本節節攀升是影響外送平台營運的關鍵

前一段談到投入更多資源,維持現狀,但其實在疫情期間,雖然外在環境的不安推升了利用動機,好像不用做甚麼宣傳,顧客也是會自己上門的,但現實的世界好像不是如此,日本外送平台領先業者花在宣傳廣告的費用,在這幾年也沒在手軟,用2020年Q2,以及2022年Q2的廣告費相比,廣告費足足多了快6倍,多了60億日幣左右。

也可以解釋,有現在6倍的營業額,廣告費應該也幫了不少忙,但後疫情時代,在失去環境不安的動機下,要維持現狀,邏輯上可是要投入更多宣傳廣告費,才能留下這些顧客。但在目前廣告費已經佔了營業額30%左右,並且整體還營運是虧損的狀況下,要如何取得廣告費、來客數、虧損額之間的平衡,應該可是讓外送平台煩惱的。

即使解決了廣告費,少子化後的外送員薪水也是外送平台必須克服的問題,如何控制這些膨脹的營業費用,將是後疫情中,哪些外送平台可以持續營運的關鍵。

外送平台的下一步?便利商店、超市及大賣場可彌補餐飲外送來客數

那後疫情時代,外送平台產業該如何走出自己的下一步?餐飲外送雖然方便,但外食餐飲,無論從產品、服務、氣氛來看,終究還是比較適合內用的,所以餐飲外送,在後疫情的消費者又回到原本的使用情境後,使用人數的消退應該是外送業者比較難對抗的。

那要如何維持餐飲這一塊可能失去的使用人數?從使用率、服務提供者店鋪數、客單價等來看,便利商店、超市及大賣場,應該是一塊可以彌補餐飲外送來客數的大池塘。

並且超商、超市如果想在服務上做差異化,自己跳下來做外送平台,在既有店鋪數以及原有營業額支撐下,要維持外送平台的持續營運也是比較可行的。

現在再回來看台灣外送平台漲價的議題,是否你的看法有不一樣變化了呢?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延伸閱讀
品牌進軍海外市場一定能成功嗎?事前準備就決定了50%的命運
集中資源與多角化經營的抉擇 餐飲業到底該不該分散風險拓展新品牌?
foodpanda無差別加收「平台費」引爭議!兩日網路聲量破4千則、負評爆增為正評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