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立冬又到了進補時節,最近看到幾則談到中藥進補的新聞,提醒大眾購買中藥要注意農藥殘留和真菌毒素,更要看清楚證照,鼓勵民眾應向領有政府核准證照的中藥販賣業者購買中藥,這些新聞對消費者都有很好的提醒效果,但有些標題也經常使民眾以為又有中藥材出問題,但細讀後才看到政府本來就有定期主動抽檢,而抽驗結果也確認樣品都符合規定。

提到中藥材的安全性,當然是要注意藥材的種類、品質和劑量,這次就先撇開那些經過檢驗的科學中藥或中成藥不談,輕鬆談談大家日常購買和食用的中藥材原料,其中部份根本只是一般的農產品,就像冬瓜、蘿蔔、紅豆、蓮子或一些蔬果等。中藥的種類非常多,這倒是勾起了一些過去研究中藥材的觀點,想在專欄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就從藥膳談起,在台灣很多人都喜歡品嚐藥膳,如:當歸鴨、藥燉排骨、四神湯或八珍湯等,除了補身之外,大眾還會講求香氣,喜歡中藥味十足。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從南到北,在不少魯味店或火鍋餐廳,常以添加多種中藥做為噱頭,強調祖傳秘方、獨家風味。而換個場景到香港,飲食習慣就有很大差異,上面這些藥膳料理並不普遍,反之是家家戶戶較習慣依不同節令,在家中廚房選擇各種中藥來老火煲湯,舉例有准山、南北杏、羅漢果、黨蔘或北耆等,選材也有別於上述藥膳,當歸或香辛料等味道稍重的中藥材在老火湯則較少使用,一般以清淡、食療調理為主,另一方面,味道苦澀的涼茶也是當地的一個特色,兩地在飲食習慣與選材上其實都有頗大差異。

中藥是食品?還是藥品?

針對「藥食同源」的文化與觀念,那到底中藥是食品?還是藥品?原則上這是一個「法令」的問題,當中受到以下法規的影響,根據衛福部「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的規定,目前共有215種藥材可作為食材使用,例如:菊花、枸杞,不過,包括了當歸和人蔘在內的64種中藥材卻未被列入該公告之中,幸好有列載於衛福部「可供食品使用原料一覽表」的清單中,所以可有條件的用於食品調味,且不得作為單一原料使用。相較之下,香港目前則沒有類似規定,中藥管理主要集中在中成藥,也就是說某中藥材在台灣被認定不能作為食品使用,在別的地方就可能沒有問題。因此,在進出口包裝食品的選材上需特別注意,才能避免摻入非食品材料或標籤不實等類似爭議。

比較台灣和香港兩地華人在使用中藥上的觀念,台灣在大型中醫醫院、中醫診所和科學中藥的普及性,比例明顯較高,看診後大多使用來自各大中藥廠的科學中藥,這些中藥製劑的製造都要通過很多檢驗,民眾在使用這些中藥製劑時,較不必擔心農藥殘留、重金屬、漂白劑或微生物等一般食安議題。反而是大家平常購買,像是菊花、枸杞子、紅棗、香辛料、甘草等材料,往往既是中藥材又算是一般食材,一般食材或農產品該注意的衛生事項,這些中藥材也應注意,購買時也要注意廠商、完整包裝或標籤等資訊,使用前要先浸泡或清洗乾淨,這才是大家要小心的地方。

坦白而言,要追求中藥材的真正安全,除了關心各種材料的衛生安全外,更重要的是要認清很多中藥都有副作用,切忌自己胡亂食用,像是吃了含有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的中藥將可能導致腎衰竭,同時,無論如何都不應向地下電台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