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5第二屆「Mondelēz當代新銳甜點獎」於台北艾麗酒店揭曉。企業組首獎由台北福華大飯店奪得,品牌組首獎Flügel Studio、新銳組首獎Butter’s Sweets分別以創新甜點作品突顯技藝。賽事結合消費者投票與專業評審雙階段評選,並設OREO與Philadelphia創意獎及人氣獎,鼓勵甜點品牌將創意作品轉化為市場商品化。

整理=編輯部

由國際指標性食品龍頭億滋台灣(Mondelēz Taiwan)攜手餐飲通路夥伴河洛企業主辦,經過消費者投票,綜合世界冠軍甜點師、百萬流量烘焙名師與米其林星鑰飯店行政副主廚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兩輪評選,第二屆 「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三大獎得主於2025年11月3日在台北艾麗酒店揭曉。本次賽事吸引全台60家頂尖烘焙和甜點店角逐,品牌組首獎得主「Flügel Studio」以及新銳組首獎得主「Butter's Sweets」將與臺北嘉佩樂酒店(Capella Taipei) 合作開發限定甜點,讓創意作品跨入市場、創造消費端的實質效益,實現從競賽到商品化的完整落地。

首創「業界互評+消費者跑店投票+專業主廚評審團」雙階段評選機制

第二屆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以「經典再造」為主題,邀請甜點職人以「瑪德蓮」、「可麗露、可頌」、「達克瓦茲」等深入大家日常生活中的「經典」甜點類別為基礎,結合億滋旗下兩大經典 ── 「OREO 奧利奧」 與 「Philadelphia 菲力鮮奶油乳酪」,研發嶄新風味。評選分兩階段進行,由2025年8月9日起展開的全台「甜點跑店企劃」揭開序幕,首輪評選採業界互評與素人投票雙軌進行,歷經一個月車輪戰,選出入圍第二階段「企業組」、「品牌組」、「新銳組」三大組各五個品牌,於2025年10月13日舉辦決賽,由專業評審團根據「食材主題的明確性」、「風味的平衡」與「商品化轉化能力」三大關鍵進行最後評分。

億滋晚峰會交流現場。(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的首字縮寫為「MDLZ」,分別由「Modern(當代)、Delicious(美味)、Leadership(領導)、Zenith(頂尖)」四個核心概念組成,昭示獲獎品牌具備的特質。除了揭曉企業獎、品牌獎、新銳獎三大獎項首獎得主,頒獎典禮當天也頒發OREO 創意獎、Philadelphia創意獎以及年度人氣獎,所有獎項評選標準分別如下:

1、企業組:全台分店超過五家(含)以上大型連鎖烘焙或餐飲業者,著重於企業在研發創新、品牌經營與甜點表現的整體實力。

2、品牌組:獨立甜點品牌與工作室在風味技術、品牌調性與市場間的平衡與創新。

3、新銳組:專為「近三年內成立」之甜點品牌所設,鼓勵產業創新,提供優秀新銳更多資源與曝光。

4、OREO 創意獎:聚焦經典OREO的風味再造與創意應用,評選依據包含第一輪評選素人至報名店家領券兌換量、風味創意與市場表現。

5、Philadelphia 創意獎:以菲力鮮奶油乳酪的多元應用為主,獎勵甜點品牌在質地、層次與搭配上的創新。

6、年度人氣獎:根據評審初選階段中「到訪與試吃人數最多」的品牌頒發,代表甜點作品將在評選中具有最高人氣與魅力。

2025第二屆「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完整得獎名單

【企業組】

首獎:台北福華大飯店

貳獎:亞尼克

參獎:北投老爺酒店

【品牌組】

首獎:Flügel Studio

貳獎:小熊菓子

參獎:走進巧盒

【新銳組】

首獎:Butter’s Sweets

貳獎:貳時甜點工作室

參獎:留酥

【年度人氣獎】

神旺普諾麵包坊

【OREO 創意獎】

Bebop、又室甜點店 Y Dessert specialty、Concerto 協奏曲

【Philadelphia 創意獎】

奧瑪烘焙 Auma Bakery、午甜 Woodi 、安達生活 ANDALIFE

2025年第二屆「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獲獎作品介紹

企業組首獎:台北福華大飯店

作品:OREO 風味酸果乳酪慕斯

企業組首獎由台北福華大飯店奪得,主廚巫政翰以OREO餅乾與Philadelphia菲力鮮奶油乳酪 打造「OREO 風味酸果乳酪慕斯」,焦糖色乳酪慕斯細膩滑順,內層結合黑醋栗奶餡、無麩質巧克力蛋糕與OREO餅乾,酸香果韻與濃郁可可層層交織,螺旋狀櫻桃慕斯點綴其上,如同童趣嘉年華般的驚喜,將法式甜點的多層次口感與創意完美呈現。

企業組首獎_台北福華大飯店_OREO風味酸果乳酪慕斯。(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品牌組首獎: Flügel Studio

作品:軟心蘭姆酒風味栗子巴斯克乳酪

品牌組則由Flügel Studio拔得頭籌,「軟心蘭姆酒風味栗子巴斯克乳酪」以菲力鮮奶油乳酪為基底,搭配綿滑流心、微醺金黃蘭姆酒與溫潤栗子,將平凡食材轉化為不平凡的味道。作品強調優雅與精緻,不以濃郁取勝,而是在每一口之間呈現細膩層次,展現對成熟口感的理解與品牌對甜點工藝的堅持。

新銳組首獎_提拉米蘇巴斯克。(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新銳組首獎:Butter’s Sweets

作品:提拉米蘇巴斯克

最受注目的新銳組首獎由一人工作室Butter’s Sweets奪得,其作品「提拉米蘇巴斯克」融合兩種經典甜點,上層使用生食級雞蛋、馬斯卡彭與馬薩拉葡萄酒製作提拉米蘇,下層以菲力鮮奶油乳酪與現萃義式濃縮咖啡製成巴斯克乳酪。乳酪的細膩口感與咖啡香氣與入口即化的提拉米蘇交融,呈現專屬於成熟味蕾的大人風味,凸顯甜點創作的技術與層次感。

「OREO 創意獎」共三個品牌脫穎而出,分別是Bebop的「敏子椰子巧酥」、又室甜點店Y Dessert specialty的「喔椰!」 與Concerto協奏曲的「黑皮提拉巧酥」。

「Philadelphia 創意獎」三款獲獎作品為奧瑪咖啡Auma Café的「開心果香緹可頌佐水蜜桃果餡」以手工可頌搭配濃郁開心果香緹及清爽水蜜桃果餡,層層堆疊出精緻口感。午甜 Woodi 的「《人生》提拉米蘇布丁」以布丁重新演繹提拉米蘇,搭配咖啡威士忌滴瓶與OREO 餅乾碎片,讓味覺與情緒交織呈現人生酸甜。安達生活ANDALIFE的「藍莓生乳酪(無糖)」以乳酪的溫潤為底,融合新鮮藍莓果香與羅漢果糖的輕盈甜度,打造健康且細膩的莓果風味甜點。

又室甜點店Y Dessert specialty的「喔椰」(上),奧瑪咖啡 Auma Café的「開心果香緹可頌佐水蜜桃果餡」(下)。(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神旺普諾麵包坊的作品「O 歐!初戀」勇奪「年度人氣獎」,將檸檬奶霜巧妙融入生巧克力蛋糕,入口即化,酸甜交織間喚起甜蜜的初戀回憶。

評審團專業觀點

Alexis Bouillet|2011年世界技能大賽(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甜點冠軍

「台灣甜點師的創意與熱情讓我印象深刻,但有些作品因為堆疊過多元素,反而讓主題失焦。我相信『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當主題是菲力鮮奶油乳酪時,我希望第一口就能嚐出它的存在,甜點最美的地方,不是複雜,而是清楚、純粹的平衡。同時我也希望透過這個獎項,能教育年輕一代:懂得尊重主題與食材本身,才能讓創意更動人。」

平塚牧人(Makito Hiratsuka)|盤式甜點「 akeruE Dessert」創辦人

「距離上次在台灣評審甜點競賽,已是八年前,這次看到許多令人驚喜的進步與創新。我認為比賽不僅是舞台,更是對產業標準的建立。若能持續參照國際競賽規格,讓年輕世代持續挑戰、學習與交流,是台灣甜點產業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

呂昇達|烘焙名師,培育海內外學員超過20萬人,出版20本霸榜食譜

「看到所有甜點都能以完整狀態呈現,我真的非常感動,十年前這在台灣幾乎不可能, 同時我也希望參賽者能思考,這個甜點除了比賽外,能否成為真正能販售的產品?那才是讓創作走入市場的關鍵。」

佐藤清(Sato Kiyoshi)|臺北嘉佩樂酒店行政副主廚

「展現技術和創意固然重要,但懂得適度收斂、掌握分寸更關鍵。許多參賽者展現了令人驚豔的創意,但若能更專注於基礎技法與結構掌握,作品將更臻完美,我建議參賽者聚焦三至四個主要元素,讓風味層次更清晰,同時避免過度堆疊造成失衡。」

謝宗翰|米其林入選餐酒館「 Longtail 」營運總監、經營美食IG「al.dente.life」

「台灣有許多有潛力的甜點師,這個舞台讓他們被看見。我從小在加拿大長大,家裡一定有OREO和Philadelphia,看到它們成為創作靈感的一部分,真的充滿回憶與親切感。」

第二屆「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評審團,由左至右:2011年世界技能大賽( WorldSkills Competition )甜點冠軍 Alexis Bouillet、akeruE Dessert 盤式甜點店創辦人平塚牧人(Makito Hiratsuka)、Longtail 營運總監謝宗翰、烘焙名師呂昇達、臺北嘉佩樂酒店行政副主廚佐藤清(Sato Kiyoshi)。(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2025 年第二屆「Mondelēz 當代新銳甜點獎 」圓滿落幕,未來將持續穩健拓展規模、匯集國際級評審陣容,與烘焙及甜點品牌建立更緊密的連結,為台灣甜點職人打造耀眼舞台,為產業注入共好思維與新動能。台灣甜點產業在國際品牌與餐飲的共同推進下,將邁向更成熟的創作生態與文化交流。

台灣億滋的餐飲與經銷商通路經理趙晏辰。(圖片來源: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提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甜點創新不只是口味!美國便利商店靠自製策略強化品牌記憶
甜點永續信任危機!近6成台灣消費者質疑餅乾蛋糕品牌有漂綠嫌疑
從無豆咖啡到零可可巧克力 新加坡新創Prefer如何用發酵技術重寫甜點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