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拿下好幾年微風台北車站年營業額最高的「店王」花月嵐,在「濃厚系、大蒜、拳骨湯頭」派系中有經典地位,不僅以「聚餐友善」博得不同年齡客群的喜愛,更不斷的新創拉麵口味和其他菜色,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採訪=林玉婷

撰文=鍾雨璉

一來台就進駐台北車站二樓微風美食街,連續拿下好幾年微風台北車站年營業額最高的「店王」寶座。黑白橘相間,用日文、中文寫下的「花月嵐」招牌,黑底襯托出橘色的明亮內裝,濃郁蒜香飄散而出,店外總是排著長長人龍,視覺和嗅覺的雙重饗宴很難不吸引人。來自日本東京的花月嵐自2007年登台至今共有25家分店(截至2025年5月),是目前在台灣的日本拉麵品牌展店數最多,且在「濃厚系、大蒜、拳骨湯頭」派系中有經典地位,來台滿18年仍維持每季推出季節性限定口味,持續創造新鮮感的風格,不僅留住熟客也吸引新客,締造破億年營業額,在2023年總營收更高達6.91億。

花月嵐海外市場第一站選在台灣 大蒜拳骨濃厚風味挑戰台灣味蕾

花月嵐由晶旺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入台灣,是花月嵐跨出海外的第一個市場,董事長張靖豫回憶,2000年台灣迎來第一波拉麵潮,當時拉麵店遍地開花,不過市場口味較台式,為了要符合台灣口味,發展的都是在地化複合式日式料理,沒有一間專門的拉麵店,即使當時台灣人有了接觸拉麵的機會,可是選擇相當有限。

看準台灣拉麵產業蓄勢待發,日本花月嵐社長當時也來台計畫找代理夥伴,張靖豫抓準機會與他洽談,果然社長也有感台灣的拉麵都是台式口味,並不道地,「他一直告訴我要去深入了解日本的拉麵,我記得我們那時候去日本總社吃花月嵐拉麵,我第一口就覺得『天啊這比我之前吃的任何拉麵都更濃郁』」!張靖豫嚐試的正是花月嵐經典大蒜拳骨口味,社長另外告訴他要配上生蒜頭,讓他直呼口味真的很強,而加了生大蒜竟能把拉麵味道平衡,是相當加分的提味感,「有記憶點」就是張靖豫認識花月嵐的第一步。

花月嵐在固定菜單外,每季還推出限定口味,來台16年至少開發出55種以上口味。(童伯祥攝)

展店關鍵「人流多交通點」 北車微風店首年創6千萬營收 

2007年10月決定將花月嵐引進台灣,張靖豫坦言當時備受質疑「拉麵早就流行過,你怎麼還會想要做?」且當時市場上拉麵專門店很少,花月嵐又挑戰道地日本正宗口味,事實上是一場賭注,而日方當時希望每年至少展店2至3家,把日式拉麵推廣到全台,張靖豫接下此任務後,將台灣花月嵐首家店面地點選在台北車站微風廣場,如此新的展店點也是個挑戰,「日方跟我們建議開在捷運站、人流多的交通點,當時台北車站美食街剛起步,就是我們想嘗試的地點」。

一切宛如賭注,張靖豫不諱言剛開張時非常緊張,沒想到首月表現就相當亮眼,當時店外每天都湧現排隊人潮,單月營業額達700萬元,連他們都始料未及,開張第一年就做到年營收6千萬的好成績。知名餐飲顧問、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更表示,「這個數字傳回日本,讓拉麵業界都驚呆」,就此帶動後續一風堂、麵屋武藏、屯京等日本品牌來台風潮,台灣也成為日本拉麵重要海外據點。

於廚房擺好配料、再送至桌邊現炒,香味撲鼻的蒜香鐵板炒飯是僅次於拉麵的熱銷商品,每年平均賣破30萬份。(童伯祥攝)

店面、口味融入原汁原味日本元素 「陶碗」讓濃厚湯頭不易降溫膩口

能如此大獲成功並非偶然,花月嵐主打道地日式風格,店面設計融入日本元素,橘黑極簡的巧思,把日式拉麵風格帶進台灣,而在台灣供應鏈尚未健全時,多數原料都得從日本直送台灣,為的就是維持最正統的口味。花月嵐的靈魂配料「蒜頭」是唯一台灣產的食材,張靖豫透露,最高峰一年可以用到5千公斤蒜頭,除此之外,為了秉持最正統日式風味,花月嵐的湯頭、麵條等核心食材皆由日方指定廠商提供,所有口味研發皆由日本總部執行,原汁原味在台灣呈現,特別的是,花月嵐採用可以維持湯溫的「陶碗」,讓濃厚的湯頭不易降溫膩口,即使使用陶碗更費工,他們仍認為有其必要,確實也讓客人體驗更好,用心的結果成功反映在銷售數字上。

「聚餐友善」更符合台灣文化 打造「小朋友的第一碗拉麵」增客群

濃厚日式拉麵口味在台灣大獲成功,但畢竟台灣和日本兩國文化不盡相同,還是有眉眉角角需要調整,張靖豫表示,日本店面小、位子不多,且吃拉麵偏向一人速戰速決,台灣人則喜歡三五好友聊天慢慢吃,有鑑於此,台灣團隊打造40至50坪的空間,店面設計保留4人沙發卡座,朋友、家人聚餐皆合適,不像一般拉麵店的緊迫用餐氛圍,讓顧客可以慢慢吃,創造聚會舒適空間。

有別於一般拉麵店有限的吧台座位,花月嵐保留舒適的4人卡座,以多樣拉麵與豐富副餐拉攏多元客群。(童伯祥攝)

「聚餐友善」的概念讓客群年齡層擴大,花月嵐不單只賣拉麵,更推出炒飯和其他副食,張靖豫提到,炒飯配菜相當多元,尤其燙青菜點購率非常高,清淡的蔬菜調和了拉麵的濃郁,讓食用體驗更好,簡單的燙青菜意外比炸物更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花月嵐更打造「兒童套餐」,主打「小朋友的第一碗拉麵」,同樣是濃厚口感,僅份量上有差別,張靖豫表示,日本社長重視飲食教育,希望從小就要教育小朋友飲食知識,透過親身嚐試了解拉麵,直接認識日本飲食文化,兒童套餐受歡迎程度同樣反映在銷售數字上,更證明了花月嵐受眾不分年齡層。

拉麵竟然還有兒童餐?從小打造吃拉麵的味蕾,是日本社長傳達飲食文化的妙招。(童伯祥攝)

從車站、百貨商場到街邊店皆月收百萬 花月嵐未來推組合套餐、擴點社區型店面

花月嵐來台已滿16年,截自2024年1月底,約賣出2168萬335碗拉麵,2023年總營收高達6.91億,數字驚人,其招牌大蒜拳骨湯頭,使用豚骨中養分含量最高的優質「拳骨」、大量的上選大蒜與日本道地的豬背精華油脂,再以特殊製法熬煮,是花月嵐最引以為傲的特製秘傳湯頭,濃郁口味維持數十年超高人氣,不過即使已成為經典,花月嵐仍維持每季的季節性限定口味的創新研發,維持新鮮感,不僅留住熟客也吸引新客來嚐試。

張靖豫分析,花月嵐雖然是很資深的品牌,但新客源仍然不斷增加,原因也來自花月嵐不斷擴展新店點,先前展店都以百貨商場的店中店形式,現在除了在石牌開設社區型街邊店之外,將在2024年3月進入桃園新光三越站前店美食街,推出「小碗拉麵+其他配餐」的組合式套餐,會是花月嵐的新嘗試,「組合式的菜單會做一個比較小碗、迷你的拉麵,可以搭不同的菜色,甚至會加上小鐵板去組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概念,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滿大的轉變與新嘗試。」

從車站、百貨商場到街邊店,花月嵐都獲得月營業額3至4百萬的好成績,不僅是在台展店數最多的日本品牌,每年更穩定維持2家的展店速度,除了租約到期、租金漲價等原因,花月嵐從無面臨「倒店」危機,包括已收起來的店面,累積至今已在台開了35家店,未來花月嵐也計畫往社區型店面邁進,跟進日本引進自動化設備,即使如今台灣品牌連鎖店、個人特色店讓台灣拉麵產業有了新面貌,花月嵐除了秉持原汁原味、固定每季除了推出限定口味,還能以多樣化副食配料滿足各不同客群,自信這是獨立拉麵店較難比擬的優勢。

過往以百貨商場為展店主戰場的花月嵐,接下來將會進攻社區商圈,擴大各年齡層客群。(童伯祥攝)

花月嵐

成立年:1992年(日本)、2007年(台灣)

台灣店數:25家(統計至2025年5月)

2023年營收:6.91億元(相較2022年成長8.48%)

平均客單價:272元

熱銷料理:大蒜拳骨原湯拉麵、竹下食堂復古醬油拉麵、招牌蒜香鐵板炒飯

【本文出自食力Vol.34季刊《從日本原裝到台灣製造 新國民美食全台破千家!一碗幹掉牛肉麵、陽春麵的日式拉麵》】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把台灣拉麵風味拉近日本水平的重要推手!苗林行從麵粉到調味全包了、更投入製麵打造完整供應鏈!
台灣拉麵產業如何形成?從「仿日本」、「追求正宗」到「自創特色」的流變
日本拉麵始祖就是它!食材豐富、麵條勁道 甚至還有支持者組協會守護的「長崎強棒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