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近年台灣超市業者,開始提升消費便利性及客群黏著度,帶動營業額屢創新高。

撰文=數位時代

近年台灣超市業者積極開發不同商業模式與快速展店,透過各式鮮食主題、集點活動強化行銷、結合外送平台拓展市場等方法,提升消費便利性及客群黏著度,加上近期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帶動營業額屢創新高。

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民眾掀起一波民生物資囤貨潮,挹注超市全年營業額達2299億元,年增10.7%,增幅居冠,營收規模超越量販店來到2287億元,排名躍升為第3;2021年5~8月國內疫情再起,超市全年營業額首次突破2400億元,年增8%,增幅再度掄元,已連續19年正成長。

疫情帶動自煮及囤購風潮

經濟部主計處指出,今年4月疫情驟然升溫,民眾自煮及囤購風潮再次發酵,致1-4月累計營業額816億元,年增13.4%,預期今年營業額可達2500億元以上,續創佳績。

就綜合商品零售業中的各細業觀察,營收規模向以百貨公司居首,便利商店次之,再者為量販店及超市分居。

疫情衝擊餐館業,消費行為移轉至超市及量販店,疫情期間因居家上班與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導致民眾消費傾向出現變化,觀察2020年2~4月、2021年5~8月、2021年4月三段疫情較嚴重時間,民眾外出用餐意願降低,餐館業遭受嚴重衝擊,營業額較上年同期分別減少20.8%、31.6%、6.9%。

民眾消費行為移轉至家庭備品

但同期間因民眾拉長在宅時間、提高自煮頻率而大幅拉升家庭備品庫存水準,超市營業額反而逆勢成長19.5%、24.4%、22.7%,而量販店亦同樣迎來亮眼成長,分別增加9.6%、6%、12.5%。

超市旺季多集中於每年7~8月中元普渡、9~10月中秋節烤肉送禮商機,以及12月到隔年2月農曆春節前年貨採買高峰,但受到疫影響導致近年超市淡旺季受疫情影響迥異於以往。

經濟部主計處指出,每常疫情升溫時,民眾對於民生物資囤購需求大幅增加,超市營收在2020年3月、110年5月及20211年4月等疫情升溫期間,均出現異於往年的高點。

電商拓展生鮮版圖,對超市威脅性日益增加

超市以銷售食品、飲料及菸酒為主,根據經濟部主計處指出,「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2020年超市業主要以販售「食品」占47%為主,「飲料、菸酒」占19.6%居次,「家庭器具」及「藥品及化粧清潔用品」分居3、4,各占16.3%、8.8%。若與5年前相比,以「飲料、菸酒類」提升3.7個百分點增加最多,主因超市提供飲品選擇多元,成為民眾採買的選擇來源之一。

根據經濟部主計處指出,「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顯示,在超市經營困境中以「電商搶食市場」增加比率最高,2020年6月超市業者中有69.0%的廠商認為「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及「勞動成本提高」是經營中最大的困境,而「電商搶食市場」占41.4%位居第3;與5年前相比,以「電商搶食市場」增加25個百分點最多,主因電商積極拓展生鮮市場版圖,對超市的威脅性日益增加。

【本文獲數位時代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疫情帶動超市營收屢創新高,今年可望突破2,500億元

延伸閱讀
以零售OMO商業模式轉戰餐飲業 91APP如何搶攻大型餐飲集團百億商機?
不盲目衝高營業額!橘焱胡同如何在疫情下連年獲利、拚到上櫃?
「蛋捲界LV」六月初一如何不廣設通路 靠數據洞察 花1元可賺回1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