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紐西蘭、澳洲兩國乳製品出口僅管在全球稱霸,但事實上牛乳產量逐年下滑,植物奶、蔬食主義、乳糖不適症等趨勢,兩國乳業的未來正面臨許多難題,紐澳兩國以永續價值優先、競爭「高價值產品」而非「量」兩大策略因應。

紐西蘭的經濟體大幅仰賴國際貿易,以觀光和農產業為主力,故區域或雙方貿易協議是不可或缺的政策。據維基百科記載,就雙方協定而言,紐西蘭與中國、英國、馬來西亞、南韓是簽訂FTA,與澳洲、香港、新加坡、泰國則簽署其他協議,如更緊密經濟夥伴協定(ECPA)。2013年7月10日台灣與紐西蘭在WTO架構下,以會員身份簽訂了「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greement between New Zealand and 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簡稱ANZTEC,範圍含金馬澎),此為促進彼此的商業及文化經濟成長。

按此協定,2017年1月1日起,紐西蘭已經減免所有進口自台灣的商品的關稅;2020年,紐西蘭出口至台灣的99%商品已是免關稅,而其餘的將於2025年為止遞減至零。這項協定可放寬兩境之間的貿易限制,推動雙方拓展出口版圖,藉著零關稅創造更多利益。不過,以產量而言是紐西蘭佔上風,預計生效後農產業每年可以省下出口稅3200萬紐幣(近6億台幣);年度農產出口價值約6億700萬紐幣(約124.5億台幣),佔農業總出口量20%,其中乳品工業是最大受益者。反觀台灣,雖然預期可以節省7600萬(約141億台幣)紐幣的關稅,農產業卻可能相對縮減1億3千萬紐幣(約24億台幣)的價值。

澳洲乳業5大優勢 造就10億美金出口值

紐西蘭是世界第一大牛乳出口國,2020年出口價值約65億美金,鄰近的澳洲則排名第6(約10億美金);前者的乳牛數量是人口的兩倍多,造就它驚人的競爭力。不過澳洲也是以高品質牛乳及乳製品佔有一席之地的產國,主要出口至中國(FTA,2015,關稅3~6%)、日本(EPA,2015,超出免稅限額的關稅13~35%)、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香港(FTA,2020,全免關稅)、泰國、越南、及台灣(無協議,關稅5~20%)。整體而言,澳洲乳業發達有5大優勢。

1、彈性畜牧農法:澳洲實屬乾旱國家,農場無法100%仰賴天然草原飼養乳牛,採用的飼養方式大致有5種。(1)放牧:每頭牛每年餵食少於1公噸的飼料,佔23%。(2)半放牧:每頭牛每年餵食多於1公噸的乾飼料或乾草,佔60%。(3)部分混合日糧系統:絕大部分放牧,再以配給飼料補充,佔12%。(4)混合系統:放牧少於9個月,搭配「部分混合日糧系統」,佔3%。(5)全混合日糧:牛舍飼養,按照反芻動物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餵食配方飼料,佔1%。

2、150家企業以創新能力開發加值乳製商品,不停維持市場競爭力;從熟悉的冰淇淋、乳酪到最流行的益生菌飲料,隨生活風格變化出新享受。

3、食品安全與生物安全高標準加上產品追蹤系統,支持澳洲乳製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與競爭力;2021年澳洲酪農機構發布乳製品追蹤系統設置規格手冊,以推動區塊鏈追蹤技術的普及。

4、科技創新:維州是澳洲最大的牛乳產地,州政府出資研發24000公升加壓桶槽可將原本36小時的生鮮乳保鮮極限延長至23天,有望把8千萬公升生乳從農場直送東南亞。

5、外資:投資澳洲牛乳產業的外資第一名是加拿大、第二是日本企業。Lion Dairy屬於全澳最大冷凍乳製品供應鏈,有許多受歡迎的產品,其經營者是麒麟控股株式會社(KIRIN)。不過,2020年11月麒麟將所有權以5.6億澳幣出售給澳洲品牌Bega Cheese,結束了11年的經營歷史。把鏡頭拉往澳洲兩座數一數二的酪農場,位處維州吉普斯蘭(Gippsland),總面積3554公頃、總值約7千萬澳幣,都是海外企業的獵物;2021年10月加拿大的Aurora Dairies以近2千萬澳幣收購了其中的克萊德岸農場(The Clydebank Aggregation)。新南威爾斯州的莫克西(Moxey Farms)及雷平騰(Leppington Pastoral Company)兩大家族酪農企業,自2015年起就由中國的新希望乳業集團斥資5億澳幣在背後主導經營,目的在於第一手控管鮮乳產量、提高加值乳製品的生產、最後供應中國市場;預計每年產量可達7500萬公升。

乳業強國正面臨缺工與產量危機 如何因應?

紐澳的乳製品出口僅管在全球稱霸,事實上牛乳產量逐年下滑,外加植物奶、蔬食主義、乳糖不適症等趨勢,兩國乳業的未來其實面臨許多難題。這個愈走愈艱難的產業,每年工作者和乳牛的數量都在遞減。紐西蘭最大的品牌Fonterra預計未來10年乳牛和鮮乳產量都會減少,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預測2030年為止乳牛數量會縮減13%。

2020年是澳洲25年來鮮乳產量最少的一年,美國農業部預估未來會因為旱災嚴重、飼養成本升高、乳牛數量減少而繼續變差,而澳洲乳製品聯盟主席葛羅特(Grant Grothers)表示這些情形將使酪農獲利愈來愈困難。對未來,兩國不約而同看重兩大策略。

策略一:永續價值優先

隨著消費者的道德意識提高,對生產史與運輸足跡透明化的要求,產業必須從水源管理、酪農公平獲利、動物福利、到包裝,一一對消費者交代清楚,才能延續信用與品牌忠誠度。澳洲歷史最悠久的Brownes Dairy 與利樂包裝攜手用甘蔗纖維製造牛奶盒,成為澳洲首家推出植物材質包裝的品牌。此外,已經有酪農開始實驗飼料中添加3%的海帶可減少沼氣排放量。

策略二:競爭「高價值產品」而非「量」

2020年11月,紐西蘭知名的吉隆茶莊(Zealong Tea)與梅爾乳酪(Meyer Cheese)一起研發2年,創造出全世界第一個綠茶起司和紅茶起司。除了展現綠茶的清香、紅茶的醇厚外,也提供羊奶為基底的版本,接著還可能推出玫瑰茶起司。

對於土地小、乳業歷史短的台灣來說,上述兩點或許不失為正向的鼓舞。台灣適合種植甘蔗、出名產高品質的茶,顯然已經有很好的出發點。業者可曾想過針對出口市場開發龍眼、荔枝、烏龍茶口味的起司,進一步善用獨有的農產品優勢?

延伸閱讀
台灣牛乳市場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發展?環境永續為成敗因素
台灣乳業發展危機四伏 當環境、成本、品種都是劣勢 該如何闖出自己的路?
單靠賣奶賺不了錢!拆解鮮乳坊品牌塑造成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