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共同工作(coworking)日漸普及,共享辦公室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餐廳也成了共享辦公室的空間,於低峰時段出租給人們辦公。2019年8月底共享辦公室巨頭WeWork宣佈收購競爭對手,出租辦公空間平台Spacious,試圖擴大餐廳成為共享辦公室的商業模式。

撰文=CATHERINE XIN XIN YU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放大空間的使用率和利潤率是不少企業的追求,對餐廳來說也不例外。眼看共同工作(coworking)越趨普及,不少餐廳也開始開放空間給人們辦公。

共同工作(coworking)普及,人們能在開放空間工作不再需要既定辦公室。(圖片來源:Nom Magazine提供)

2019年8月底,共享辦公室巨頭WeWork宣佈收購競爭對手Spacious,一個讓高級餐廳在低峰時段出租辦公空間的平台。Spacious創辦於2016年,主要出租閒置的都市空間,並曾將紐約和舊金山數十間餐廳和商店打造成辦公室,租價為每日20美元(約623新台幣)或每月129美元(約4016新台幣)。

將餐廳出租成辦公室 有利也有弊

餐飲業資訊平台Restaurant Dive指出,把餐廳用作共享辦公室有不少好處。對工作的人來說,Spacious比WeWork便宜,而且餐廳有固定的營業時間,有助於辦公人士安排下班時間。而對餐廳而言,由於鋪租可能高達營收的6%至10%,因此必須充分利用空間,在低峰時段出租餐廳正好能帶來一筆新的收入。這樣做還能順帶推廣餐廳,讓更多潛在顧客體驗店內環境。

除了Spacious之外,DropDesk、Flexday、KettleSpace等共享辦公室租賃平台也出租餐廳空間,並且獲得了良好成效。其中,KettleSpace的創辦者之一Nick Iovacchini也擁有一間餐廳,他向餐飲業資訊平台Upserve透露,午餐時段一般消費較低,酒水銷量也較少,因此萌生了將餐廳當作辦公室租出去的想法,換種方式創造營收。他還說,出租餐廳甚至比餐飲服務更有賺頭,所收的租金等同純利。另一位餐飲業者也表示,與Spacious合作的過程非常簡單。

將餐廳出租做共享辦公室,能順帶讓潛在顧客體驗餐廳。(圖片來源:Nom Magazine提供)

不過,這樣做也有些弊端。開放餐室給人們辦公,可能會干擾到餐廳不同時段之間的過渡工作,還可能會趕走下午來喝東西的顧客,而這類生意恰好利潤很高。如果顧客下午來吃了閉門羹,看見餐廳變成了辦公空間,也許會感到困惑,並可能不會再回頭光臨。

共同工作情形只增不減 餐廳從中見到商機

儘管如此,共同工作模式的熱度並沒有消減的跡象。全球共同工作空間大會(Global Coworking Unconference Conference,GCUC)一份調查預測,至2022年,全球共同工作空間的用戶數量將會上漲到510萬,市場競爭因此也會越趨激烈。WeWork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早年曾被估值為200億美元(約6226億新台幣),當時有人認為這個數目過高。然而,2018年年底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的一筆投資將WeWork的估價再度推高,達到450億美元(約1.4兆新台幣)。

在WeWork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之際,不少人質疑它的商業模式是否妥當、能否持久。據CBS News報導,WeWork於2019年上半年虧損超過13億美元(約405億新台幣),即在每個辦公室用戶身上損失約5200美元(約16萬新台幣)。WeWork目前的商業模式為承租辦公樓,然後進行裝修,將一切準備就緒後,再轉租給需要辦公空間的各類企業,這種模式成本頗高。透過收購Spacious,WeWork可以使公司的商業模式更加多樣化,有望減輕財務負擔。而Spacious有了WeWork的資本撐腰,也可以擴大規模,為WeWork提供新的收入來源。

對於餐飲業來說,WeWork這一舉動或許也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如果它能仿照之前開拓共同工作市場的速度,同樣迅速地擴大「餐廳變成共享辦公室」這一商業模式。餐飲業者或許也能從中汲取靈感,在外送業務崛起、內用生意蕭條的市場背景下,為餐廳空間找到合適的新用途。

【本文獲Nom Magazine授權刊登,原文標題:WeWork 收購競爭對手 Spacious:將閒置餐廳變成共同工作空間

延伸閱讀
茫茫網海中,如何讓你的餐廳被看見、還能轉為線下消費?
當名廚跨足旅館業 精緻美食配上特色旅館顧客體驗大升級
在古蹟、遊艇辦五星級婚宴?錯失 1200 筆訂單後,君品酒店的突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