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全家便利商店近年積極拓展麵包版圖,自2016年建立福比麵包廠後,透過高自動化產線與日本技術導入,全家實現研發與生產一條龍模式,並率先推動「潔淨標章」與「全穀標章」麵包,改善超商麵包不健康的刻板印象。

採訪=林玉婷、黃毓棻

撰文=黃毓棻

明天早餐要吃的麵包,你會在哪裡買?是便利商店、量販超市,還是麵包店?若以店數來看,全台灣連鎖便利商店約有14,000家、連鎖量販超市約2400家,西點麵包零售業店家數約6,000家,便利商店早已是最容易觸及到消費者的麵包販售地點。

在連鎖便利商店店數占有約3成比例的全家便利商店(下稱全家),單是2024年就賣出20億元的麵包,銷售成長更達到10%佳績,持續壯大便利商店麵包版圖,全家更率先打破大眾對超商麵包不健康的刻板印象,領先通路業界推行「潔淨標章認證」、「全穀標章」的麵包,標榜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健康。究竟全家是如何站穩自身定位,站穩台灣麵包市場的一方之地?

從委託製造到自有廠房,逐步擴大全家麵包版圖

便利商店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快速便利的餐食與服務,滿足消費者日常的剛性需求,而方便、即食的麵包,對便利商店業者來說自然是不可欠缺的項目。全家商品本部副本部長黃正田說,30多年前全家便利商店就有麵包商品,由麵包供應商直接配送,快速供貨給門市。

而隨著台灣消費者對便利商店依賴度增加、便利商店持續展店,超商麵包市場也跟著擴大,全家開始思考建立一條龍式的垂直整合麵包供應鏈,從原物料開發、商品研發、生產都在全家體系內完成,遂於2016年斥資17億元投資建立福比麵包廠,正式進軍自有麵包製造體系。

黃正田說,全家擁有日商背景,自有麵包工廠的優勢就是有日本的技術支持,福比麵包廠從設備規劃、產品定位等,皆有日方的技術轉移,營運至今也都有日本師傅長期派駐,精準複製日本麵包的技術與美味。

福比麵包廠也考慮到台灣社會缺工現況,黃正田表示:「我們考慮到缺工的問題,在規劃福比麵包廠時,把核心商品放在高自動化生產的麵包上。」目前福比麵包廠中約有6成是自動化商品,其中匠吐司、滿餡麵包、極鬆餅等經典商品,皆是接近完全自動化生產的程度,若是需要較多人工作業的品項,例如較多手工裝飾的麵包,或全麥、軟歐類麵包等,則與協力廠商配合,委外供應。

福比麵包廠在正式投產的第二年後即轉虧為盈,產線營運早已滿載,2023年全家更加碼投資22.5億元增設福比麵包二廠,預估完工後將會增加5成產能,兩廠合計每日能生產45萬個麵包,壯大全家麵包版圖。

全家便利商店

2024年總營收:1051.04億元

烘焙品項營收:超過20億元,成長1成

熱銷產品:菠蘿麵包、克林姆麵包、草莓夾心吐司

【更多麵包產業精彩探討,請詳閱食力Vol.40季刊《台灣麵包千億商機的虛胖榮景 五大矛盾撕開你所不知道的產業真相》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無添加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家樂福如何推動烘焙產業原料新標準?
全聯烘焙滲透率僅次蔬菜!一日商品如何撐起一站式超市新價值?
一之軒如何以純植物策略 走出連鎖烘焙的永續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