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劉志偉 撰文=蕭琮容

劉志偉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著有金鼎獎好書《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文青愛農業,但也愛鬼扯。若繼續鬼扯,農業就遭殃!」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的劉志偉長期對於農糧政策與農業發展研究有深刻的觀察,甚至樂於探勘採集台灣農業的趣事軼聞,也因此結識一群在台灣農食產業中各自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朋友。每當台灣的農業或食品產業有新聞發生時,他們總會熱切的在網路社群中扮演用專業知識打倒盲目民粹的角色,無非希望台灣農業的發展繼續往前,而不是受到非專業輿論影響更顯得弱勢。食力編輯團隊特地針對時下熱門的農食現象與劉志偉進行快問快答,從他風趣犀利的闡述中,點出現行農食產業發展的迷思。

Q:現在農業推廣文案都說老農夫很辛苦,農村沒有年輕人願意接手,振興台灣農真的很需要返鄉青年的投入嗎?

A:專業的農夫不可憐呀!那是不知道產業狀況的文青才這麼說。我們就看過80歲的阿嬤有種五甲稻田,每天在家涼涼看電視,年收80萬 元。台灣稻米產業很成熟,有很成熟的代耕業者與農戶合作。老農夫只要「打三通電話種稻」,打電話找人來幫忙整地、幫忙插秧、幫忙收割,現在農田都用大型農業機具,打電話就會有專門業者來幫忙。甚至連噴洒農藥都有專業人士到府服務。實際上,種稻農民每天平均花在田裡的時間並不會太多。所以我認為很多人說「年輕人不願意下田」是鬼扯,這些老稻農可以領取各式補助,又有專業代工協助,才是他們不願意放手的真正原因。

我甚至在臉書上看過文青跑到東部種稻米說,「每天在電腦前看臉書的時間比在田裡的時間還多」。其實,一般人不知道真正的稻米收購價格,一般而言,透過透過農會和糧商,米收購價格一斤可能不到30元,但是文青幫稻米說了故事,包裝成文青風格米,一斤可以賣到好幾百元,這中間的價格差異就是消費者的選擇了。

嚴格來說,刻意建立一個制度,鼓勵沒有相關背景資源,沒有足夠投資金額的年輕人到農村耕種,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稻米在農產品中算是容易栽種的,但是需要更多的專業農業,像是蔬果,需要溫室棚架好了,很多少返鄉農青根本不知道前期要投入多少成本,要從哪裡取得專業協助,貿然投入的成功機率很低。台灣的農村問題關鍵並不是「缺農」,而是「缺工」。一個成熟農業發展如果變成規模產業,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台灣農業長期存在缺工問題,就算有在好的技術,始終無法發展成大型的、跨國公司般的產業規模。

Q:您怎麼看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

A:為什麼我吃食物還要認識土地呢?我想吃東西為什麼還要非得對土地有情感不可呢?我只要看產品標示,知道我吃了什麼就好了啊。今年七月一日起,生產履歷標章上路,請多多支持愛用,吃的安心,也支持理念農民。

這幾年在網路上大聲討論農業該怎麼做的人,其實真的都不了解農業,甚至根本沒有親近過農田。當我看到很多地方農業局讓那些活動公司大力推廣「手插秧手割稻」的活動時,覺得根本是錯得離譜,台灣的農業早就進步到使用大型農業機具,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回頭用人工方式耕種,真的會讓農業更進步嘛?

當一個傳統產業靠技術不斷演進出一套有專業分工、系統性的生產方式時,政府該做的是讓專業分工體系更成熟更有規模,而不是突然丟棄現代技術,以為遵循古法就能解決問題。

Q:所以您覺得到小農市集直接跟農夫買可以解決農民收益問題嘛?可以讓民眾吃得更安心嘛?

A:很多文青覺得自己無法改變大多數人遵從的體制時,就會想出一到體制外的方法,由於他們的語言詮釋能力真的比農夫好,能夠說出一套影響大眾還有影響決策制定者的論述。文青們一直覺得農民是弱勢的、是被剝削的,想出跳過產銷體系直接跟農夫買,應該就會嘉惠給農民,但是試問消費者有覺得有買到更便宜、CP值更高的農產品嘛?

農業的產銷制度行之有年,政府在管理食安問題也從產銷體系著手,所以有些產銷班或是農會發展的市集,認證制度做得很好,賣的農產品都很不錯。但是,有些市集不斷只強調與生產者面對面,卻沒有產品把關制度,就能保證這些農產品絕對安心嘛?同時跳過產銷制度,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面對面,真的能夠解決所有的農業問題嗎?

更別說,據我所知,有些農夫市集擺攤的根本非本地農,甚至搭配菜商進貨。這種農夫市集連縮短食物碳里程的意義也消失殆盡了。到底消費者去農夫市集買菜,跟所謂的「生產者」面對面的意義是什麼?這樣就能保證消費者吃的更安心、更實惠、對地球更好嗎?

不能否認台灣的農地面積不足,很多糧食作物未必適合在台灣生產。我真心希望這些愛農文青們,不要一直在電腦前鬼扯,應該要實地深入基層瞭解,再來談農業該怎麼救。

(編按:網路版進行更正,去除本回答第二段「建立一整套的檢驗標章制度」一句。劉志偉先生持續觀察農產履歷標章的使用,不能為之背書。此乃編輯撰文失誤,感謝劉志偉先生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