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以往烹飪時,我們往往會丟棄蔬果的外皮或根莖,但為何近年「全食物」飲食的帶起新風潮?主要是因「植化素」的保健、抗氧化功能被醫學界所認可,將食物的所有部位吃下肚不但健康養生,更能實踐環保零剩食的價值!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90%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其實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含有比我們煮食的部分營養價值還高呢!

尤其這幾年被醫藥營養界發現或研究的植化素,對身體的保健與抗老功能比過往我們強調的各種維生素或其他成分,高不知多少倍,可惜的是,絕大部分的植化素都存在於那些我們不吃的果皮與葉菜中。

植物最外層含有自保「植化素」 全食物飲食才能攝取到抗氧化物

為什麼會有植化素?因為植物無法躲避強烈陽光紫外線的照射,而且也因為無法藉由移動來躲避敵人,所以為了自我保護而演化出各種化合物來對抗細菌,霉菌、真菌、昆蟲以及各種會吃它的動物,這些植物的合成物就通稱為植化素,種類超過一萬種,大多數存在於包裹植物軀體最外層的皮來保護它自己。

很可惜的,過去我們都把那些部分棄而不用,因此,現在有很多專家主張要吃「全食物」,也就是把食物的任何部位都吃下肚子。

植化素主要包括3大類:

1、多酚:包括巧克力的可可酚和綠茶的兒茶素及蔬菜的花青素,是對人體有益的抗氧化物。

2、硫化合物:大蒜、芥末這類較刺激性植物含有許多,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

3、多醣體:蘊含在海藻和菇類之中,也有強大的抗氧化力。

植化素提供飲食不同風味 烹飪方法影響人體吸收植化素的能力!

蔬食中的辣味、酸味、苦味,都是不同植化素的刺激性味道。大蒜含有屬於植化素的蒜胺酸,切或磨的愈碎,蒜胺酸愈容易轉變為蒜素,對人體可發揮抗菌,抗癌、增強體力……等效果。

番茄含的茄紅素,抗氧化是β胡蘿蔔素的2倍,和油脂一起攝取能提升茄紅素的吸收效率。許多植化素被堅固的細胞膜所包住,加熱煮過破壞植物的結構,植化素才比較容易被我們身體吸收。

蔬果外皮、根莖植化素含量最高 製成佳餚健康又環保!

我們通常丟棄的蔬果外皮或根莖,往往才是植化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比如水果的外皮,所以,假如能夠的話,想辦法烹調那些我們不習慣食用的部分,既健康養生又環保不浪費。

作家詹宏志就曾回憶小時候媽媽都會把鳳梨皮跟鳳梨心熬煮成茶,甚至西瓜皮也能變成一道美味佳餚,其實以前的人愛物惜福,都會把食物做最妥善利用,比如透過醃製,就可以把較硬或較辛辣的外皮變得可口。

也有廚師建議,那些我們棄置的葉與果皮可以打成泥,而口感比較硬的梗或菜心,可以切片後切成細絲,下鍋拌炒後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吃。南瓜的籽跟囊,剁碎後加上蛋與飯,就變成美麗又可口的蛋炒飯。甚至吃剩的蝦殼、蝦頭,因為含有豐富的鈣跟甲殼素,可以油炸後剁碎入菜,不然蝦殼洗淨熬湯做成湯底也很美味。其他幾乎大部份的水果皮,都可以想辦法再利用,記得賴清德副總統就曾提供香蕉皮入菜的烹煮方式。

環境與健康相得益彰 天然食物比保健食品更重要!

這些年來以醫師的身分從事環境保護的工作,我深深體會到,只要對健康有益的,對環境也一定好;同樣的,對環境友善的,對健康也一定有幫助。

我們會發現到,當我們不再汙染土地與空氣,虔敬的領受自然賜予我們的食物不浪費,就不必買一大堆昂貴的保健食品來增添身體或精神的額外負擔,那麼身心健康了,同時也會省下龐大的醫療資源。

【本文獲李偉文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吃全食物健康又環保》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奇異果、鳳梨果乾也能帶皮吃?顛覆你對水果乾的想像!
【全食料理】在餐廳享用產地智慧!「糖果廚房」如何善待食材 發揮全利用價值?
【營運規劃】連客人看不到的事都做! Plants穩定營運秘訣 從食材選用、裝潢設計到減少剩食都以純淨友善為目標